季羡林的哲学人生-学会做人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就是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支柱。除了这个提法外,古人还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说法,意思都差不多。
孔子曾经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那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季羡林先生也是认同这种立人先立德的主张的。
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德是熊掌,才是鱼,圣人舍鱼而取熊掌。
今天我们的用人之道,我们选拔和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依然应该坚持这个原则。
“德不高则行不远”是历世的做人观,做事首先做人。我们相信,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德才兼备之人,才能与民族一起患难与共,荣辱共担;只有有品行端正的人,国家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而德育本身也有基础,要抓德育就要狠抓这个基础。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基础。这里的“本”即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人。yulujidi.com
“教会做人"是当代国际著名教育家所提倡的德育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所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中明确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而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要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培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精神。
显然,这里涉及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目的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调要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就是强调要把教会如何做人的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
道德高尚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就是能“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对大众博爱、能为人民大众办事情谋福利的人。
为了使这个高尚的道德目标具体化,以便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来逐步达到,孟子在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人做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格教育"问题。其基本内容是:教人做人就是要教人做一个人格完善的人,道德教育就是人格教育,就是实施“人道”,使人明白做人的道理,明白"人兽之别",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孟子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意思是说,如果只讲究吃饱、穿暖、居住安逸而不受教育,人就会失去人格,和禽兽也差不多。为此他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应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德,这也就是孟子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这样,孟子就明确地回答了要教育学生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但是,由于孟子的"性善论"含有唯心主义先验论色彩,其八德并未被后人完全认同。在后世儒家中还有不少学者推崇管仲的“四维”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子·牧民》)。这些学者认为可用“礼、义、廉、耻”作为完善人格的标准,即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汉代的贾谊和清代的顾炎武等大学问家均对四维说十分赞赏。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全面总结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指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并以此八种德行作为新加坡政府的“治国之纲”和新加坡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李光耀的这一英明之举已在新加坡取得极大成功。
孔子还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就是指“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
尚德不尚力,重视品质超过重视才能。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是我们今天选拔干部和人才的一个原则。
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如果品质不好、能力差也就算了,危害还不会太大。恰恰是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品质败坏、野心很大,那他所造成的危害就会非常大,有时候甚至会达到致命的程度,断送一个单位、一家公司,甚至于一个国家、一朝江山。
反过来说,一个人品质很好,能力虽然差一点,但他只要虚心好学,提高自己,也就会逐渐有所进步,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所以,学知识学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
所以,人才的品质比能力更重要。这是我们在考察干部、选拔人才时不能不遵循的原则。当然,也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
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多少年来,我个人有个想法。我觉得,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重点不在理论而在实践。
实践就是行动,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实践、重行动的传统。
每个人都拥有现在,但真正能够把握现在的人却并不多。所以你就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停留在人生的起点,这些人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过了10年,再过20年你看他,除了岁月的侵蚀在他皮肤上留了一些沟壑之外,他几乎还是原样。
其实,这些人在年轻时,也都有人生美丽的梦想,或者也都制订了自己宏伟的创业计划。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那漂亮瑰丽的创业计划离他越来越远,直至被他淡忘。造成这种现象的诸多原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天生并不是勤奋的,人类有一种延宕的本性。这种延宕的本性不但会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门误车、上班迟到,而且还会成为我们成功创业的一个巨大障碍。比如这种本能习惯就会使我们常常以诸如“明天”、“下星期”、“将来”这样一些托词使我们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明天要做的事放到后天,使我们丧失很多成功的机会。
那么,要成功创业,就必须克服这样一种不良的本能习惯。怎么才能克服延宕这一不良习惯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起来。
“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可以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这种心态和习惯能帮助一个人去做他所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也能帮助一个人克服各种困难,去做自己想做的那些事。这样就能使一个人紧紧地抓住“现在"。而抓住了“现在”也就等于抓住了机会,抓住了“现在”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未来,抓住了“现在”和“未来”就等于掌握住了自己人生的方向盘,使自己的人生不至于在成功创业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有很多人之所以有好的创业计划而不能实现,就是因为不懂“现在”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在他应该说“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的时候,而他却说“明天再做吧!”。
“现在"和“明天”看起来只是在时间上存在那么一点小小的差异,人的一生不知要有多少个24小时,损失一两个24小时似乎并不重要,这是一些人常常会产生的念头。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现在"和“明天"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短暂的差异,它是一种观念上的差距。说到底,道理只有一个,掌握了“现在”就等于赶上了成功的快车;而心怀“明天”,就意味着永远也无法做到,意味着成功的快车正在离开你疾驶而去。
现实中这样的教训还少吗?也许你还非常清晰地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给你布置作业,让你一个星期做完,你会感觉到时间很紧,那么,同样分量的作业让你一个月做完如何呢?你的感觉并无区别,你还会觉得老师就像催命鬼,像讨债似的整天逼着你。按道理讲,给你一个月时间要比一个星期时间充裕了几倍,但你的感觉为什么会完全相同呢?可见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时间本身是否充裕,关键在于你是否把"现在"就应该做的事现在就开始做了。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歌德也说:"把握现在的瞬间,把你想要完成的事物或理想,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赋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能够有开始的话,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行动的重要性可谓人皆共知。在大街上你随便拉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让他给你讲一讲行动的重要性,他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决定是银,行动是金。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只有行动,创业理想才能实现;只有行动,才能一步一步迫近成功。诸如此类,关于行动重要性的道理,关于创业计划和创业行动的关系,他会给你讲许多许多。
道出行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是这样地自然、顺理成章,因此并不值得我们为之惊讶。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当我们把目光扫视人群,就会发现,人群中不同的人对行动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动。有的人之所以有行动,是在形势的逼迫之下,不得已时,才跨出一步半步,这种行动与其说是一种行动还不如说是彻头彻尾的被动;有的人则以积极的姿态时时刻刻积极行动,这种行动,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意义上的行动。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创业,就在于他们不但懂得行动的真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创业的时候能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有了好的创业计划和设想就毫不迟疑,立即行动。相反,那些难以成功创业的人往往就是因为缺少这种勇于行动的精神,在很好的创业计划面前裹足不前,从而与人生成功的辉煌擦肩而过。
蔡大明是温州一个知名度相当高的鞋业公司的老板,他有一个弟弟叫大亮,家住在农村。在改革开放之初,兄弟二人凭借南方人特有的市场敏锐力,几乎同时看到了政府的富民政策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摆脱了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都趋向了商品化。于是,大明和大亮兄弟俩同时决定每人办一个制鞋厂,大明说于就干,他在做出决定后就马上行动了起来,请来了师傅,招聘了工人,买来了机器,采购了原料,不出半个月,大明就把产品推向了市场。而大亮则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他想先看看大明干的结果如何,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
刚开始的时候,大明的制鞋厂办得并不顺利,一会儿市场打不开,产品销路不很畅通;一会儿资金出了问题,周转不灵;一会儿财务人员管理跟不上,生产管理很混乱;一会儿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在厂里闹情绪。总而言之,几乎所有农民企业家创业能遇到的问题大明全遇上了。看到这些,大亮暗自庆幸自己明智,心想多亏自己没有像大明那样立即行动,否则也会像大明一样步履维艰。
但大明并未被困难击垮,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一年之后,他的制鞋厂终于度过了难关,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这时,看到大明骄人的业绩,大亮后悔不已。他经过痛苦的思考,最终还是办起了自己的鞋厂。然而,先机已失,当大亮办鞋厂的时候,全国鞋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温州、石狮、青岛、成都等地出现。大明的鞋厂早办了一年,这一年时间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市场,而大亮时至今日无较大起色。
上面给大家所举的事例,只是众多成功创业事例中的一个。像这样的事例或许你听说过,或许你亲眼目睹过,亲耳聆听过他们的成功创业理念。他们是如何从事自己事业的,他们是否是一些积极行动的人;他们是否是只讲道理,只做计划而从不行动的人……如果你了解了这些,那么你就知道该如何迈出你成功创业的第一步了吧!
立即行动起来,这是你成功创业过程中每天睁开眼睛时对自己的唯一忠告。
下降,在厂里闹情绪。总而言之,几乎所有农民企业家创业能遇到的问题大明全遇上了。看到这些,大亮暗自庆幸自己明智,心想多亏自己没有像大明那样立即行动,否则也会像大明一样步履维艰。
但大明并未被困难击垮,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一年之后,他的制鞋厂终于度过了难关,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这时,看到大明骄人的业绩,大亮后悔不已。他经过痛苦的思考,最终还是办起了自己的鞋厂。然而,先机已失,当大亮办鞋厂的时候,全国鞋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温州、石狮、青岛、成都等地出现。大明的鞋厂早办了一年,这一年时间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市场,而大亮时至今日无较大起色。
上面给大家所举的事例,只是众多成功创业事例中的一个。像这样的事例或许你听说过,或许你亲眼目睹过,亲耳聆听过他们的成功创业理念。他们是如何从事自己事业的,他们是否是一些积极行动的人;他们是否是只讲道理,只做计划而从不行动的人……如果你了解了这些,那么你就知道该如何迈出你成功创业的第一步了吧!
立即行动起来,这是你成功创业过程中每天睁开眼睛时对自己的唯一忠告。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季羡林的哲学人生-学会做人: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qingganyulu/5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