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和世界的终极16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康德的书很晦涩,这可能就是他本身的一大特点,但是看懂之后,便能看出先生的深邃和明见,记得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有一篇《永久和平论》便提及——"良好的国家体制并不能期待于道德,倒是相反地一个民族良好道德的形成首先就要期待于良好的国家体制。"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能期待希望国民的道德提高去完善国家的体制,那是虚无缥缈的。相反,若要一个民族整体的提高要先希望有好的国家体制。这句话,我认为对于任何正在力求发展的国家,甚至只是普通的社会团体来说都极具指导性意义,人们的漫游于哲学王国素质不可能凭空拔地而起,得有一个适合的体制,正如种子只能发芽于合适的土壤一样。康德另外令我极感兴趣的是他对道德的谈论,这个“哥尼斯保的中国人"极度热衷于谈论道德的作用,迥异于许多西方哲人。很深刻的一句是——"在世界之中,一般地,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外,不能设想一个无条件善的东西",这是在谈论人类道德在什么意义上是绝对的。
康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一条鲜明的分界线,有其相当的哲学魅力(我更愿意说魔力),他的著作虽然晦涩,但我还是希望能逐渐读懂。
三、我读哲学著作的感想老子洋洋洒洒的五千多字,可以说是写尽了宇宙万物的变化以及人间礼教道德的本质,老子从反面,以"无为"的概念,向世人道出了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道德经》不仅仅是一本哲理书,更是一本培养自身个人修养的良书。以下我就《道德经》当中的一些句子,结合现实生活当中的事实,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学到的知识。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这是《道德经》当中第十三章的一个句子,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这句话的哲理不是很好的一种生活状态吗?但凡我们得到一样东西或者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开始总有点沾沾自喜,但慢慢地更多是一种害怕,一种担忧,害怕的是东西的失去,别人夸奖的消失甚至变为批评,整天就这样在害怕和不断迎合别人心理的心态中生活,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受宠和获得宝物也难以让他们开心,更失去了一种生活的真谛。
其实任何东西有得也必有失,有长方能显短,天下有了美的定义就产生了丑这样的东西,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界上的事物断无永恒不变之理,春去秋来,月盈月缺,生老病死都不过是自然的正常现象,得到的东西必然会失去,活着的躯壳总会枯萎,于是总抱着拥有不要失去,长生不老未免有点违反老子思想的相互转化的概念。
其实人若能看得清生命的本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拘泥于物质、名声、礼教的束缚,纵情享受天地给予的寿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与大自然同和谐,定能活出另一番滋味。俗语说:一弃天地宽。处无为之事,以“无为”之道来实现“无不为”之目的,这可说是老子思想当中的一个特点。yulujidi.com
自《道德经》诞生以来,"无为"一词常被谈论,一般刚接触“无为"一词的人第一反应是“什么都不做”,其实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之手段去达致"无不为"的成果。什么是"无为"?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不做违反常理的事情,做应该做的事,不要轻易地去改变或变动些什么。《道德经》当中的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就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不应该去经常滋扰民众,公布法令使人心不整,不应该一个政策今天颁布明天又更改推翻。统治者应该做的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重视公民社会的力量,不要为自己的利益而颁布法令框制人民,而应该最大限度地让民众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不仅仅是原始社会最初的状态,还是对高度发达的社会的崇高目标的憧憬,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人们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不再“贵难得之货”,满足于自身现状,再也不用为生计而奔波,而是颐养天年,享受大自然的美、生命的美。
《道德经》的思想常常被诟病为“消极”、"出世",其实对比“出世”的佛教思想,道家思想更追求一种“寓消极于积极”的心态,只有用心去读,用心去思考,方能体会个中的妙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现实世界积极功利进取的大潮流来看,道家思想常常被人忽略,或者正如南怀瑾先生总结的“道家思想如同一间药店,非有病不去",但一旦生活遇到挫折都定能从道家思想中得到慰藉和治疗。尽管常言乱世时道佛才有市场,但其实在繁华盛世,漫游于哲学王国哲学高速发展的年代,道家思想更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也更能够去平复浮躁的心态,道家思想不愧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最后以一句《道德经》中的话既规劝世人,也作自励:“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坛经》的思想已经深深植入我的内心深处,对以往执著的东西我顺其自然了,心中的杂念也清净了。大城市与乡间差别太大,我先前总觉得心中容不下这喧闹的一切,再加上父亲上个月病逝。想的事情就更多了。我总想断去这些杂念,但是念头怎能断绝?于是我只能日夜挣扎于杂念的苦海之中。《坛经》主张顿悟,读了以后我也有所领悟了,就如惠能所说,念头无法断绝,就让它时时产生,而我依然保持内心的清净。心有杂念并不是外界事物的繁杂,而是内心本来就不平静,只要内心能平静,宿舍旁的工地开工我也照样能呼呼大睡。
《坛经》也减轻了我心中的负罪感,小时候做过许多错事,有些错得过分甚至让我觉得永远不能原谅自己。但惠能所说的“忏其前愆,悔其后过"使我恍然大悟,我又何必为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呢?最重要的是将来不再重复犯错。对于《坛经》思想的领悟还有许多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另外,《坛经》也让我陷入矛盾之中,究竟我应不应该执著呢?执著是成就事业所必须有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这份执著我也不会考上大学,也不会在运动会上拼出好成绩。但执著到最后我能得到什么?当我看到父亲的棺材被推进焚化炉时,我老了很多。我今年21岁,心理年龄50多岁。父亲一生都在执著地为事业为家庭奋斗着,但最后却被癌症折磨到死,最后连药都吃不下了,本来80公斤的体重到死时不知道还有没有剩下一半。如果我不执著我也将得不到什么,至少我的字会永远写得这么难看。也许过一段时间我思想的这个矛盾就会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思想,该执著时执著,该放开时放开吧。
《思想录》是帕斯卡尔思想片断的记录,因为是片断,所以整本书在系统性上比较差,没有非常明显的主线贯穿全书,然而正因为如此,这些思想片断显得更加活跃,不受制约,作者下笔之处,都是思想的精华。
关于帕斯卡尔,有一点是我自己关注的,即他从18岁起,就没有一天不在病中,24岁时又曾因中风而瘫痪。这段时期内,他和父亲与妹妹雅克琳(Jacqueline)同住在一起,受到他们两人的影响,逐渐注意思想和信仰的问题。我相信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能非常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伊壁鸠鲁、尼采的哲学都深受衰弱的身体的影响。帕斯卡尔也曾受伊壁鸠鲁的影响。“1654年11月23日帕斯卡尔乘车遇险,两匹马均坠死于塞纳河中,而帕斯卡尔本人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这次事故刺激他经历了一番特殊的内心经验,这就是历来某些帕斯卡尔研究者所谓的‘第二次皈依’。此后,帕斯卡尔即入住波—罗雅尔修道院,终其余生全心全意地追求宇宙与人生的真理,而且是在激烈的斗争与痛苦之中追求着的。冉森派的风格是强调理智的,帕斯卡尔所遵循的基本路线也是理智的而非经验的,是哲学的、思考的、而非神学的、教条的。”(何兆武:《科学之人与信仰之人》)帕斯卡尔自称先研究科学,进而转而研究人。《思想录》便记录了他大量的关于人的想法,其中很多是带有非常强烈的批判意味的,亦是非常尖锐的。读《思想录》,本人觉得这些批判性强烈的思想是其中最大的亮点,亦最为吸引人。其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犀利,不得不让人感叹。关于人的状况,帕斯卡尔能一眼看透:“人漫游于哲学王国的状况:变化无常,无聊,不安。”(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与人生年版,第62页,下面引文出自此书)这是他关于人的总评,而三者之中,无聊,在该书中得到很多的论述。无聊,是人类致命的弱点,由无聊从而引起了种种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帕斯卡尔用两个字概括言之便是:消遣。帕斯卡尔认为,人的本质是无聊的,人是一个悲剧,因此人不能想到自我,人为逃避自我从而干了种种的事情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些事情都是消遣。这用逻辑来表示便是,一、人是悲哀的;二、所以不能想到自己;三、所以要消遣。“无论我们能为自己描绘出什么样的状况,但如果我们能把一切可能属于我们的好处都加在一起,那么王位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位置了吧。然而让我们想象一个国王拥有他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满足,但假如他没有消遣,假如我们只让他考虑和思索他的实际状况,那么这种乏味的幸福就支持不住他,他就必然会由于那些在威胁着他的前景、可能临头的叛乱、最后还有那种无可避免的死亡和疾病而垮下来;从而假如他没有人们所谓的消遣,他就要不幸了,而且会比他的最卑微的臣民——他们是会寻欢作乐的——还要更加不幸。”(第66页)然而消遣并不能使人类逃离不幸,即真正的幸福只在于安宁,而消遣却是混乱的;而当人类停止了混乱,放弃消遣,得到安宁时,“安宁就会又变得不可忍受了。”“他们有一种秘密的本能在驱使他们去追求消遣和身外的活动,那出自于尤怨自己无穷无尽的悲惨;同时他们又有另一种基于我们伟大的原始天性的秘密本能,那使他们认识到,幸福实际上只在于安宁,而不在于乱哄哄。”(第68-69页)综其所言,人类是一团混乱和矛盾,是悲剧。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思考人生和世界的终极16: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qingganyulu/5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