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于哲学王国13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4.对人生痛苦的必然性的认识能够使人获得心灵的平静。“其实更应该说,使人感到刺的,是看到正在给我们带来痛苦的那些情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况具有偶然性。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认识到痛苦之为痛苦是生命上本质的和不可避免的〔东西〕;认识到随偶然而转移的只是痛苦用以出现的形式,只是痛苦的形态而不是别的什么,也就是认识到我们现在目前的痛苦只是填充着一个位置,在这位置上如果没有这一痛苦,立刻便有另一痛苦来占领;不过这另一痛苦现在还是被目前的痛苦排拒在〔这位置以〕外罢了;认识到依此说来,命运在基本上并不能拿我们怎么样;那么,当这种反省思维成为有血有肉的信念时,就会带来程度相当高的斯多葛派的不动心而大可减少围绕着个人幸福的焦虑操劳。”“原来苦乐都不是在眼前直接的享受或创痛上产生的,而是在一个新的将来的开端之上产生的,这开端又是人们在眼前享受或创痛中所预期的。只有从‘将来’借支苦乐,苦乐才能反常地加强,因而也就不能持久。……——按这假设,无论是在苦乐的认识中或在苦乐的感觉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主观地和先验地被决定的——,即是说人的忧乐显然不是由外在情况,不是由财富或地位决定的,因为我们在贫苦人们中至少可以和在富裕人们中一样碰到那么多的欢乐面容。”
“但痛苦既是生命本质上所不能少的,并且在程度上又是被主体的天性所决定的,那么突然的变化,因为它总是外在的变化,实际上就不能改变痛苦的程度;所以过分的欢乐和痛苦总是基于错误和幻觉的。因此这两种情绪的过分紧张都可以由于真知灼见而得避免。”“假如人们做得到经常从全面,从联系而充分清晰地概观事物,并且自己坚决提防着不真的赋予那些事物以人们想要它们有的那些颜色,则〔过分的苦和乐〕两者都是人们能够避免的。”5.痛苦对于人生具有一种积极的治疗作用。"因为一切痛苦,〔对于意志〕既是压服作用,又是导致清心寡欲的促进作用,从可能性上说〔还〕有着一种圣化的力量;所以由此就可说明何以大不幸,深创巨痛本身就可引起别人的某种敬重之心。”一个深受痛苦之人不只是看到自己个别的不幸,“而是他的眼光已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他已把自己的痛苦看作整个痛苦的一个特例;而是当他在伦理方面成为天才时已把自己的痛苦只算作千百种痛苦中的一个情况,因而这人生的全部既被理解为本质上的痛苦,已使他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这样,他在我们面前才真正是值得敬重的。”
“我们不免要把每一痛苦,不管是自己感受的或别人的,至少是当作可能接近美德和神圣性〔的阶梯〕看;相反,对于享受和人间的满足则要看作与此相去愈远。甚至还可以进一步这样看,即是说每一个在肉体上或精神上担负着巨大沉重痛苦的人,乃至任何一个人,在完成一项最费劲的体力劳动之后,汗流满面,显然已精疲力竭,却耐心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无怨言;我说,每一个这样的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他,我们就觉得他活像一个病人在接受一种痛苦的治疗似的,他甘愿甚至是满心欢喜地忍受着由治疗引起的痛苦,因为他知道所忍受的痛苦愈大,则致病的因素被消灭得也愈多,因此眼前痛苦〔的大小〕就是衡量他病愈的尺度。”6.人的痛苦大多来源于抽象思维,只有看清抽象思维所蕴含的危险,及时诉诸个体的决断和行动才能消除这种痛苦。“认识作为动机的媒介,虽不影响意志本身,却影响意志的出现为行为。”与动物只有直观表象不同,人由于具有抽象思维形式而使其具有完整的抉择力和权衡能力,这使得人优胜于动物。不过,“人的这种熟虑权衡能力又是属于使人的生存比动物的生存更为痛苦的那些东西之内的,因为我们最大的痛苦根本不是作为直观表象或直接感受而存在于当前的东西,却是作为抽象的概念,恼人的思虑而存在于理性之中的东西;至于逍遥于这些之外的则是只在当前‘现在’中生活的,从而也是在可羡的无忧无虑中生活的动物。”
“除开一些根本无多大意义的行动外,我们在大多数场合都是被抽象的,从思想中产生的动机所决定而不是被眼前印象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苦乐的原因所在大半不是实际的‘现在’而是抽象的思虑。这思虑才是常使我们难于忍受的东西,才是给我们制造烦恼的东西。动物界的一切痛苦和这种痛苦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常因这种痛苦而不感到自己生理上的创痛。在我们有激烈的精神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哲学痛苦时,我们甚至于还制造一些肉体的痛苦;其所以如此,只是在于以此使我们的注意力从精神痛苦转移到肉体的痛苦上来。因此,人们在精神极度痛苦时要扯下自己的头发,要捶胸抓脸,要在地上打滚;而这一切无非都只是一种手段,用以驱散一个觉得难以忍受的思想。……同一个道理,忧虑和伤感,也就是思想上的一些玩意儿,比肉体上的创痛更容易伤身,损害身体也更为严重。”消除这种抽象思虑带来的痛苦,要求人从抽象思虑转移到个性上来。"原来只有在事先作出选择之后,在不同个体中个别作出的不同决断才是这些个体的个性之标志,这种个性也是人各不同的。……就人来说,无论是对自己或对别人,最后唯有决断而不是单纯的愿望才是他的可靠标志。不过无论是就自己或就别人说,决断也只有通过行动才会固定下来。”
与人生7.认清自己真正想做和能做的事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痛苦。“这是因为我们在地面上所有物理性的道路总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面,在生活上也是如此;当我们要抓住而占有一条道路时,就必然要放弃左边右边的其他无数条道路而听之任之。如果我们不能对此下决心而是像孩子们在新年赶集似的,走到哪儿看见有趣的东西就想伸手,那就会等于是把一条线型的路变成一个平面那样的错误企图。那是走‘之’字路,就如我们夜间随着磷火的闪光忽而这边,忽而那边,结果是哪儿也到不了。……我们在生活中也只有放弃一切不相干的要求,对一切别的东西弃权才能真正严肃地、幸运地追求任何一个一定的企图,不管所追求的是享受,是荣誉,是财富,是科学,是艺术或是美德。因此,仅有欲求和才能本身还是不够的,一个人还必须知道他要的是什么,必须知道他能做的是什么。只有这样,他才显出性格,他才能干出一些正经事儿。”“和鱼只有在水中,鸟只有在天空,鼹鼠只有在地下才感到舒适一样,人也只能在和他相适应的气氛里感到舒适。”
“我们必须从经验学会认识我们欲求的是什么和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是在普遍性上认识了我们的意志,我们不再让自己被一时的情绪或外来的挑动所误,而在个别场合作出在全局中和意志相反的决断。我们也同样认识了自己各种力量和弱点的性质、限度,从而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减少很多的痛苦。这是因为除了使用和感到自己的力量之外,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享受,而最大的痛苦就是人们在需要那些力量时却发现自己缺乏那些力量。如果我们已探得了我们的优点和弱点的所在,我们就会培养、使用,从各方面来利用自己有突出特长的自然禀赋,自己只向这些禀赋有用的地方,效力所及的地方钻,但断然要以自我克制〔的功夫〕来避免我们气质上禀赋很少的那些企向,要防止自己去尝试本不会成功的事。”yulujidi.com
“认识自己的存心,认识自己每一种才具及其固定不变的限度乃是获得最大可能的自慰一条最可靠的途径。因为无论是就内在情况或外在情况说,除了完全确知哪是无可改变的必然性之外,我们再也没有更有效的安慰了。”“如果我们一劳永逸地既认识了我们的优良属性和长处,又认识了我们的缺点和短处,而以此为绳准来确定我们的目的。对于力所不及的则处之以知足不强求的态度;那么,在我们个性可能的范围内,我们便由此而最稳妥地摆脱了一切苦难中最尖锐的痛苦——自己对自己的不满。这种痛苦是不认识自己个性,是错误的臆测,和由此产生的不自量力的当然后果。”8.正确认识死亡可以消除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死亡所毁灭的其实只是作为现象的个体而非生命意志本身,所以人无须为死亡而忧虑。“所以就生命意志来说,它确是拿稳了生命的;只要我们充满了生命意志,就无须为我们的生存而担心,即令在看到死亡的时候,也应如此。我们固然看到个体有生灭,但个体只是现象,只是对局限于根据律和个体化原理中的认识而存在着的。……但是我们正要从哲学,也就是从生命的理念来考察生命;而这样来考察,我们在任何方面就都会看到凡是生和死所能触及的既不是意志,不是一切现象中的那自在之物,也不是‘认识'的主体,不是那一切现象的旁观者。……诞生和死亡同等地都属于生命,并且是互为条件而保持平衡的。”“在生命意志的显现中,个体就好比只是个别的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品或标本。生命意志不是生灭所得触及的,正如整个自然不因个体的死亡而有所损失是一样的。”“并且,和生命、意志自己的这一显现,是意志所稳有的一样,现在,生命的这唯一形式,也是意志所稳有的。因此,我们既无须探讨生前的过去,也无须探讨死后的将来。更应该做的倒是我们要把现在当作意志在其中显现的唯一形式来认识。现在不会从意志那里溜掉,不过意志当然也不会从现在那里溜掉。因此,要是如此这般的生命就满足了一个人,要是这个人在任何场合都肯定生命,他也就可以有信心把生命看作无穷无尽的而把死亡的恐惧当作一种幻觉驱逐掉。这种幻觉把不适当的恐惧加于他,使他觉得他可终于要失去这现在,为他事先映现出一种其中并无‘现在’的时间。”
“这是因为每人固然只是作为现象才是要灭亡的,在另一方面作为自在之物固然又是无时间的,亦即无尽的;但是他也只是作为现象才有别于这世界的其他事物;作为自在之物他仍是显现于一切事物中的那意志,而死亡又消除那隔离着人我各自的意识的幻觉:这就是〔死后的〕继续存在。只有作为自在之物,每人才是不为死亡所触及的。在现象上,他的不为死亡所触及则和其余的外在世界的继续存在合一了。”“死亡并不触犯它,因为死亡本身原已包含在生命中,并且是作为附属于生命的东西而有的;而死的反面,生,又完全和死保持着平衡,并且尽管个体死亡,还是永远为生命意志捍卫着,保证着生命。”
与人生总的来说,叔本华对痛苦持一种消极和否定的态度。与佛陀相似,他看到人生的痛苦,继而寻求造成痛苦的原因(意志),最后得出通过认识取消意志摆脱痛苦的结论。然而,叔本华本人也意识到否定生命意志本身所存在的矛盾:"应该说,生命意志的否定是必须以不断的斗争时时重新来争取的。这是因为身体既是意志本身,不过是在客体性的形式中,或只是作为表象世界中的现象而已;那么,这身体要是一天还活着,整个的生命意志就其可能性说也必然还存在,并且还在不断挣扎着要再进入现实性而以其全部的炽热又重新燃烧起来。因此,我们认为在那些神圣人物的传记中描写过的宁静和极乐只是从不断克服意志〔这种努力〕产生出来的花朵,而同生命意志作不断的斗争则是这些花朵所由孳生的土壤:因为世界上本没有一个人能够有持久的宁静。”
由此看来,所谓解脱并未真正否定意志,而只是将意志的矛盾、斗争和痛苦从外部转移到了内部而已。叔本华有能力提出人生痛苦的问题,却并无能力真正消除人生的痛苦,至少他的救治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其他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对于人生的痛苦,叔本华的意义更多的在于鲁迅所谓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漫游于哲学王国13: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qingganyulu/5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