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情感语录

容人者也能为人所容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容人者也能为人所容

现实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位严厉的领导对一般人可谓不假辞色,听不得丝毫不中听的话,但对某个人却网开一面,即使他顶撞自己也不以为意。不过,这种敢于顶撞领导而又不被责怪的人,多半是个正直无私的人,而他的正直无私很多时候恰恰体现在对其他人,包括对批评、诋毁自己的人的包容上。

唐朝名相狄仁杰当并州都督府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去一个遥远的蛮荒之地。郑崇质的母亲年老而多病,让他丢下老母只身远行,他心里很矛盾,非常担心自己走后无人照料母亲。狄仁杰得知后十分同情,于是求见作为主管长官的长史蔺仁基,对他说:“郑崇质的母亲老弱如此,我们怎么忍心他在万里之外还要为老母担忧呢?”他自告奋勇,表示愿意代替郑崇质出使。

容人者也能为人所容

狄仁杰的举动令蔺仁基深受感动。此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闹矛盾,两个人不但在公事上互相拆台,而且平时也形同陌路,都以看对方出丑为乐事。面对急公好义的狄仁杰,蔺仁基非常惭愧,主动去找李孝廉,把狄仁杰的事说了一遍,并深有感触地叹道: “与仁杰相比,我们难道能不自惭形秽吗?"李孝廉也深受震撼,二人从此和好如初。

狄仁杰不仅爱护同僚,即使是对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也能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与他们和睦相处。

秉性耿直,喜欢据理力争的狄仁杰,有时难免当面顶撞武则天,但对臣下一贯非常严苛的武则天对狄仁杰却十分敬重,不但不介意他的顶撞,反而常常爽快地接受他的意见。

有一次,武则天到洛阳附近的三阳宫避暑,有一个西域来的和尚请武则天去观赏佛教圣物舍利子,笃信佛教的武则天很高兴地答应了。当她准备出发时,狄仁杰却跪到驾前,振振有词地说:“佛不过是夷狄之神,不应凌驾于天下之主之上。再说,山路险狭,很不安全,陛下此行实在有所不宜。”武则天听了只是一笑置之,仍然坚持上路。但是走到半路,她越想越觉得狄仁杰说得有理,于是又下令打道回府,一边还自我解嘲说:“这是为了成全我这位直臣的气节。”yulujidi.com

武则天平时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呼他的名字,这是其他大臣望尘莫及的殊荣。狄仁杰晚年腿脚不便,武则天便让他在朝见的时候不用行跪拜之礼,并开玩笑说:“每次见到你跪,朕的身子也会痛起来。”

当时的大臣都必须在宫中宿值,武则天考虑到狄仁杰年老体弱,就免除了他的差使,并对其他大臣说:“你们尽量不要去麻烦狄公,除非是军国大事。”与许多在武则天手下或被杀或遭贬的重臣相比,狄仁杰这样一个并不曲意逢迎、明哲保身的人却能平安无事,实在是一个奇迹。

其实,这也是因为他虽然并不刻意讨好武则天,但是为人刚正耿直,非常有原则,更重要的是能以其耳顺、包容的品德赢得人心,而且对武则天忠心耿耿,断案处事非常严明,是难得的良臣,所以武则天才如此器重他。

所以说,耿直并没有错,以包容他人为基础的耿直不仅成全了自己的良心,还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赏和美誉。当然,对于一个耿直的人来说,后者并不是预期要获得的,那是命运额外的奖赏。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做人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同时必须学会判断这些意见的好坏,择其善者而用之。如果走向耳顺的极端,耳根子太软,那就成了墙头草,什么事也做不成。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这是孔子在学生子张问他什么才算见事明白时的回答,意思是:“点滴而来、日积月累的谗言和肌肤所受、急迫切身的诬告都在你这里行不通,那你可以说是看得明白的了。点滴而来、日积月累的谗言和肌肤所受、急迫切身的诬告也都在你这里行不通,那你可以说是看得远的了。”

子张才高意广,自然很想把事理看透,所以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明”。这是明白人问明白事。

“浸润之谮”是慢功,不易为人察觉; “肤受之愬”是快功,由于它利害切身,让人难以容忍。一个人不信谗言之邪,软硬不吃,可以说是见事明白。然而自古及今,明白人少,糊涂人多,致使许多忠臣义士遭难,奸邪小人得势,而日常生活中诸多不该有的误解也往往由此而生。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攻击、排挤他人的手段相当高明。他们表面上似乎在说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其实让人听了禁不住产生无数联想。被打击的人当时也不觉得有什么,用形象的话说就像是被蚊子叮了一口,但是他的形象在众人眼里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比如,A想排挤掉竞争对手B,于是在其他同事面前说:“某某领导很器重B哦,B的能力很强,我真的很佩服。”表面上看他是在夸赞B,但是其他同事听了以后心里就不会这样想,因为人类的心理很复杂,嫉妒心是很多人都有的。A巧妙利用其他人的嫉妒心来散布“B威胁论”,无形中孤立了B。这一点很像有几个国家总是到处散布中国威胁论一样,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就是要孤立对方,让对方没有发展的机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肤受之愬”。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一定要“兼听则明”,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做到孔子口中的“明”,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唐太宗与魏征的一段对话就深刻说明了这个道理。

唐太宗问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词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一个人能做到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无论是办事还是与人交往,我们都要广泛听取意见,不听信片面之言,这样才能顺利地把事情办好。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人似乎有这样一种天性,总是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对人对己,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也因此,人们总是原谅自己的过错,忽视甚至敌视他人的忠告与批评,为自己的愚蠢找借口。

张亮和陈楠又一次相遇在上海这个繁华都市的街头,不过,此时的陈楠衣衫不整,一脸颓唐,全无以往的神采,与意气风发的张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陈楠叹了口气,眼神有点羡慕地看着事业蒸蒸日上的张亮,说:“张亮,我跟你说实话吧,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叫赛半仙的人,他给我算过了,我之所以栽了,全是因为我办公室的那张桌子。”陈楠咽了口唾沫,“就是那张桌子,冲了北,先生说破了风水,所以我的事业才节节不利。唉,我要是早认识这位赛半仙,现在就可以像你这样啦,也不至于落魄到今天这种地步……”张亮很同情地看着这位当初和他一起来上海创业的伙伴,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心里明白,自己之所以有今天,都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他内心更替陈楠感到可悲,没想到他竟能找出这样的借口,风水能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吗?张亮和陈楠到上海创业时,上海的广告业正处于初级阶段,创业并不容易,但是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机会,陈楠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关系网,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陈楠对此十分得意。然而不到几年,公司的业务就开始下滑,财务出现了危机。陈楠开始抱怨自己的机遇还没有真正到来,只要等上一段时间就能东山再起。实际上,随着广告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客户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同行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优秀,很多都拥有研究生学历,而陈楠仍是初中毕业的水平。

张亮曾多次提醒陈楠:“老陈呀,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要是不继续学习,就快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你也应该去充充电了!”但是陈楠总是说:“唉,你看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而且书本都放下多少年了,精力又跟不上,怎么学呀?再说,我这段时间事业不景气,只不过是因为我的时运还没有来到,你看我原来没有学习,公司一开始不也做得很好吗?”张亮听了,也只好随他去了。

由于陈楠总是不能把握住客户真正的需求,不知道哪些潮流和时尚是客户喜欢的,哪些是客户不喜欢的,而且与设计人员谈主题和创意时,由于知识水平跟不上,他总是不知所云,渐渐地,设计人员交上来的创意和文案,他也无法分辨质量的高低,通常拿到手就联系印刷,结果东西出来后得不到客户的认可。有时张亮善意地劝他去跑跑市场,他也总是诸多借口,要不推脱自己忙,要不说自己毕竟是个公司的老板,去市场上跑多没面子,结果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困境,最终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张亮,尽管初期公司的业务量直线上升,但是他丝毫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真正做大做强,基业长青,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牢牢把握住市场,了解客户需求;二是不断提升自己,别人强,我比别人更强!因此,工作之余,张亮充分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努力学习。有时候跑完一天市场,打理完公司的各项事务,身体实在累得不行,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作为当天不看书的借口,有时实在太累,就趴在书上睡着了。张亮的远见和努力没有白费,在别的广告公司纷纷没落的时候,他的公司却业绩骄人,一天天强大起来。

职场中,我们也经常可以见到像陈楠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善于在失败时给自己找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而不是反省自己,提升自己。而且,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就养成了这样的恶习,比如: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就推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上班迟到,借口糟糕的天气和拥挤的交通;事业失利,便归结为自己时运不佳。

一个只会推卸自己责任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

美国西点军校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悠良传统,那就是遇到军官问话,只有4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著名管理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不要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再美妙的借口也于事无补,不如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中,仔细琢磨下一步该怎么走。反过来说,面对失败,如果将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失败就可以成为成功之母,这样一来,失败的借口也就不用找了。

成功的人永远在寻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寻找借口,当你不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容人者也能为人所容: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qingganyulu/34655.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