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心理平衡"这个词是中国人独创的一个心理学术语。心理平衡是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状态。中国人用“心理平衡"一词来替代自我的心理调节,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从老子的阴阳对立,到孔子的“中庸”之道,无不渗透着“平衡”之说。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在山东曲阜孔夫子的老家,能看到一个很有特点的器物。这个器物的形状很特别,是一种锥形的罐子,大大的圆口尖尖的底。据说,它原本是农民灌溉时用的一种用具。罐子一旦积满了雨水、雾水,就会自动翻转,把水倒进蓄水池里。这个器物的名字叫欹(音qī奇)器。
《荀子》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领弟子们到鲁桓公庙去祭祀,见庙中摆挂着一件器物。孔子便问守庙人: “这是什么器物?”守庙人说: “这是君王用来提醒自己少喝酒的一种器具。”孔子说: “我听说灌满了水,它就翻过去;没有水就倾斜;灌一半的水正好能垂直正立,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 “没错。”
孔子想看个究竟,连忙让子路取来水试了试,果然:水倒入一半, “欹器”就端正了;当把“欹器”里的水都倒空时, "欹器"就会倾斜着。当"欹器"里灌满水时, "欹器"就翻倒了。看着看着,孔子发出了感叹: “唉,天下哪里有装得太满,又不翻倒的道理呢?"子路对大家解释说: “夫子的意思是说,人们常常像这个装满了水的欹器,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最正确的,所以就一意孤行,结果却因此而导致失败,是这样吧?"见孔子点头称是,子路又问孔子: “那么,敢问夫子,怎样解决自大自满的问题呢?"孔子说: “要解决自大自满的问题,需要自己知道节制自己,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子路又问: “要想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用什么办法做到呢?"孔子说: “道德修养很高的人,要恭敬地对待别人,用来守住自己的道德修养;土地众多的人,要保持节俭的习惯,用来守住所拥有的土地;俸禄很多、地位很尊贵的人,要谦卑地对待别人,用来守住自己的俸禄和地位;人口兴旺、家丁勇猛的人,要谨慎小心地说话做事,用来守住已有的人口和家丁;拥有聪明智慧的人,要像一个愚笨的人不自以为是,用来守住自己的聪明智慧;见多识广的人,要一直提醒自己还很浅薄,用来守住自己本性。这就是节制自己,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空间的办法。”
在太庙观“欹器”一事,令孔子感叹不已,就此悟出了中庸之道。
于是,孔子也在自己座位旁放了一个欹器,借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的特点,告诫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偏不倚,同时喻示“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yulujidi.com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对“中庸"一词的加注: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四书·中庸》)“中庸”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则。“中”,就是既不要走极端,不要过头,也不要欠缺,不要不及。“庸”,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中庸”提倡的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 “中庸”是在告诫后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对事,把握好适度,做到行为适中;对人,懂得谦让宽厚,做到心态平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理平衡,才有助于身心健康。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如何做到心理平衡?】: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qingganyulu/3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