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家9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此后存在主义继承发展了叔本华和尼采的人本主义思想。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在存在主义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原理,也即是所谓的主观性。”罗蒂等人的后现代主义是这种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存在主义'观点的有用性是,由于宣称我们无本质,它容许我们把我们在自然科学某一(或全体)学科中发现的对我们自己的描述,看作与由诗人、小说家、深层心理学家、雕塑家、人类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提出的替代性的描述价值相当的。前者并不由于下面的事实而成为特殊的表象,即在科学中比在艺术中(暂时)有更多的共识。它们均属于可供我们支配的自我描述储存库。”“把哲学的目的看作真理(即关于为一切人类研究和活动提供最终公度性的词语的真理),就是把人看作客体而非主体,看作现存的自在,而非看作既是自在又是自为,看作既是被描述的客体又是描述着的主体。认为哲学家将使我们能把描述着的主体本身看作一种被描述的客体,就是认为一切可能的描述,都可借助一种单一的描述词汇——哲学本身的词汇,被公度化。因为只有当我们有这样一种普遍性描述的观念,我们才能把在某一描述下的人类等同于人的‘本质'。只有借助这样一种观念,人具有一个本质的观念才可理解,不论该本质被看作对本质的认知与否。”"相信自己"肯定了人的主观性,避免了任何自欺,看似完美地回答了“我该信什么”的问题,然而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自己是什么"或者说“我是谁"。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或无法确定“我是谁”,所谓相信自己还是一句空话。正是在探索自己是什么的过程中,许多人无法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一个没有内涵的空洞的自己并不能解答自己的困惑,支撑起自己的生活。相信什么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在现代哲学中用相信自己取代相信上帝而得到解决,相信自己正是问题之所在。由此看来,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的相信自己到中世纪的相信上帝的转变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值得认真考察。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这是西方自我意识寻找心灵的家的开端,也是自我困境的肇始。“一无所知”包括作为主体的我和作为对象的我。作为主体的我因为是认识者而不能被认识,而作为对象的我虽然能被我所认识,但这种认识已不是对真正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古希腊哲学后期陷入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潭之中,基督教的“相信上帝”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征服了希腊人的。近代在文艺复兴旗号下产生的“相信自己”仍然无法摆脱古希腊的困境。有人指出在康德哲学中存在着两个无法认识的对象:一个是先验主体,一个是对象自身,人的认识只是这两个无法认识的东西之间的一个中间地段。这样一来,人的认识从根本说仍是有待认识的,而对认识的认识又恰是通过认识本身所无法完成的,即认识并不是自足的。在这种情况下,相信自己又是相信什么呢?自己又如何能靠得住呢?摆脱基督教影响的叔本华认识到了认识自己的困难:"我们单就我们自身而无待于‘认识’的客体或‘意欲’的客体就能够意识到我们自己"“简直是我们做不到的”。“为了想这样做,我们一旦反躬内省,并在我们把‘认识’向内转的时候彻底思索一下,我们就会迷失在无底的空虚中;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像个空心玻璃球,似乎从球内的空际中发出一种什么声音而又不能在球内找到这声音的来源。于是在我们想把握自己的时候,我们会战栗悚惧,除了一个没有实体的幽灵之外,我们什么也拿不到手。”难怪叔本华的哲学会步古希腊哲学后尘最终陷入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关于自我问题,艾耶尔曾这样批评维特根斯坦:“我觉得,维特根斯坦之误入歧途,是他赞同叔本华关于眼睛和视野的隐喻的结果。认为我的世界需要一个处于它之外的自我来产生它,就像我的视野需要一个处于它之外的器官才能看到它一样。……我用来思考世界的概念系统,是随着我的语言的获得而在这个世界内部提供给我的。”"我们不会接受这样的变戏法,通过这种戏法,自我被公开取消,然后又悄悄地使它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而恢复原状,——而对于这个至高无上者,我们什么也不能说。”这种观点接近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各种现代哲学思潮,如意志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等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行动、实践、社会。“我该信什么”的问题在此得到了一种回答,但却同时引起了新的问题。自我被消解,成为一种虚无或工具,原来基督教所赋予每个人的自我的那种绝对的意义丧失了,然而自我的问题却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并不断以新的形式显现出来。这也正是基督教并未随着尼采的“上帝死了”而终结的原因。课上一个同学说:“我一直在寻找,寻找一个值得的信仰。……于是我寻求家、家人以及未来美好生活的支撑,可这些终究是建立在虚幻的未来之上,始终不堪一击。后来我又开始寻找,寻找相信自己的信仰。可是我竟惊恐地发现,相信自己等于相信虚无。因为人必须依靠社会而存在,失去了社会给予的财富、权力,或是各种能力不再有用武之地,我不知道相信自己还能相信什么?!例如,成了鲁滨逊似的,有再好的口才和交际能力也没有用。”不论是走向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还是进入社会实践,自我的问题都并没有得到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答案。
因此,要解决相信自己的问题,就需要考察一下答题中关于“我该信什么”的另外两种回答。
五、相信实用主义相信实用主义是答题中关于“我该信什么”的问题所给出的第二种回答。这大概跟课程所学的文本中有两篇都属于实用主义有关,大家的想法难免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不过,即使没有这层关系,可能还是会有不少人会选择实用主义或类似的信仰。这是因为实用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一种舶来品,而且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本来就有的一种东西,因此,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一度受到广泛欢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具有实用主义性质的改革,整个社会迅速迈向现代化,实用主义寻找心灵的家成为一种流行思潮。那么,相信实用主义究竟是在相信什么?为什么要相信实用主义?相信实用主义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与人生有学生针对试题中的同学说:“我认为,他之所以感到迷惑,是他没有去‘更新’他的哲学知识,他只停留在了16、17世纪的理性哲学范畴。而现代实用主义认为,上帝、神明这些东西是虚无缥缈的,我们应该更关心我们的生活,重视我们的实践。一个人的看法、观念是否为真,是否崇高,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效果和效用来评价的。所以,你应该相信事实!”这位学生的看法反映了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实用主义与近代理性主义和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区别。实用主义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在信念一行动—效果这一相互联系的整体中,行动,或者说实践,居于中心的地位,信念是行动的准备和习惯,效果是行动的结果,是对行动的验证。信念不是一种内在性的神秘的东西,而是一种体现在行动中的东西。皮尔斯反对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认为“我们不能从完全的怀疑开始","不要佯装对我们在内心并不怀疑的东西在哲学上加以怀疑",普遍怀疑“完全是一种自我欺骗”。这说明皮尔斯与笛卡尔在方法论上的不同,笛卡尔企图通过反思从普遍怀疑出发确立一种绝对的确定性,而皮尔斯认为绝对的确定性是我们所绝对不能达到的,我们应该放弃这种徒劳的尝试,而从行动和效果中来考察怀疑和信念的意义。“信念的本质在于建立一种习惯;不同的信念是通过它们所引起的不同的行动方式加以区分的。"“思维的全部功能在于产生行动的习惯”,“每个行动的目的都是要产生某种可感知的结果。因此,不论思维多么微妙,我们都可以把那种可触及的、可设想为实际的东西,看作思维的每一个真实区别的根源;任何意义的区别,无论怎样细微,都只能由实践的可能差异所构成。”詹姆士说:“一个观念的‘真实性’不是它所固有的、静止的性质。真理是对观念而发生的。它之所以变为真,是被许多条件造成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或过程,就是它证实它本身的过程,就是它的证实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观念实现了,而且能被证实了。‘真’是任何开始证实过程的观念的名称。‘有用'是它在经验里完成了的作用的名称。”杜威说:“观念首先是对某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做的预测,它标志一种可能性。”“观念之所以是操作性的,就在于观念引发并指导进一步的观察性操作;观念是一些作用于现存条件之上的提议和计划,使新的事实显示出来,并把所有挑选出来的事实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事实也是操作性的,因为“事实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被挑选出来并加以描述的,这就是以那样一种方式去陈述有关的问题,使得这个问题的材料既表明那种与解决困难相关的意义,又可以对这种意义的价值和效力进行检验”。
yulujidi.com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寻找心灵的家9:http://www.yulujidi.com/mingziwangming/chongwumingzi/5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