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网名 > 企业名字

叩问人生-智慧的开端1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叩问人生-智慧的开端1

睁开眼睛后,人的第一件事情是:这些是什么?第二件事是:它们将会怎样?然后是:我打算怎样……人在意识到自我存在并受这种意识支配的时候,才算是成为了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否则,他只不过是一台"生物自动机",而程序是别人写的。

这时候,一个人在物质、精神和观念上实现三位一体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观念世界中的"我"能够影响物质世界中的“我”而形成一个闭合稳定的"回路",精神不只是由物质决定,也能反控制于物质。简单说来就是,人起码知道了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因为自己。

叩问人生-智慧的开端1

认识自己在精神上的存在是智慧的开端。

一定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①!换一种说法就是为自己的心愿和爱好而活。没有人能够在自己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得到快乐。要生活,而不只是还活着;过日子,而不是被日子过了;主动地去寻求,而不是在被驱赶着去完成。有多少人,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呢?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即观念世界中的"我",是精神世界中的“我”对物质世界中的“我”认知、理解和描述的结果,是对自我存在的肯定和价值的认可,并决定着我的行为。

·自我意识使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与环境的差异及个体与群体①想做的事和想要的结果是不同的,前者在过程中已经得到快乐。如果只是想要结果,过程可能是痛苦的,而结果所给予的快乐也许只是在那么一刹那间,维持的时间很短。

在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源时所存在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意识到死亡,因而会去思考生命终极永恒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需要对死亡和牺牲有个正确的态度,会去关心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和应该拥有的,例如安全和希望、自由和尊严。有了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会对自己的一生全盘考虑,并开始为之而奋斗。这时不再天真可爱,不再那么"听话",有了独立的人格和个性,而被“长辈们”视为叛逆。yulujidi.com

自我意识需要回答两大问题:我是什么?我要干什么?一个是对现在的理解,一个是对未来的打算。包括: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什么是属于我的?什么情况下我还是我(什么时候我不再是我)?什么是我能做的、该有的?所有这些问题,换个说法是: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活着是为了什么?归属和终结在哪里?人的特殊是人有前瞻性,如果弄不清这些问题,那么在人生终老时就会发现,过去的一切,大部分其实都是误会!当然,也有的人连发现的机会都还没碰到就一切都结束了,生命走过,犹如大海中的一个水泡,忽来忽去,不留任何痕迹。

如果为一日三餐而活,其实很多动物就已经做到了,可能还不用花费什么力气。对人而言,重要的是为了什么而活着,这就是人的心愿。人因为心愿的存在而愿意继续存在。心愿是欲望在观念世界中的反映,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原动力。自我意识中最核心的东西是自己无法释怀的情结,至死不渝的坚持,这不仅包括我们常说的理想和信念,还包括我们知道、相信的生活琐事和大大小小的心愿。没有这些,这个人很难说是否来过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观念世界里的这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千百万年之后,当上帝再造一个有着年轻健康体魄的你的时候,也会找不准哪个你才是真正的你,因为你没有灵魂,没有能够永恒存在的东西。

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就不会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如果变了,我也就不再是我了。

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

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

“印刻效应”在人类社会里其实也很常见。人在成熟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逆地形成一些我们在未来很难改变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成为“我”在精神领域的一种固定组成和结构,自我意识形成以后就很难再有大改变。

人只能完善自己,而不可能完全改变自己。自我意识伴随我们的永远。至于会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意识,这是命运决定的。

人在三种意义上的存在

人有三种意义上的存在: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和观念上的。物质上的我就是我的肉体身躯和物质环境中的我。通常说的灵魂,包含了后两者。“活在当下”中的我是指精神上的我,是感知当前物质世界的“精神体”。这个“精神体”是现在的注意力所在的感觉、知觉、思考和行动力的综合,是记忆(观念世界)中我和对物质上的我的感觉在一致情况时的结果。环境中的我包括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别人对我行为的反应,镜子中的我,过去照片、文字记载中的我等等。人死后所谓的“永垂不朽”,是活在别人心中的我,别人观念世界里的我,是上帝造我时的“设计脚本”,如果是人类的共识,也是一种永恒意义上的我,正如那句著名的先烈遗言:“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

物质和观念上的我相对于精神上的我是静止的,对应于“色——空——色”中的“色”,而精神上的我,则对应于“空”,无形无踪,时刻在变化,在运动中存在,没有静止的精神活动,也没有永恒不变的“灵魂体”,不能在某个时间和空间点上精确地描述精神上的我是什么样子。从生死的角度来看,我时刻在生,也时刻在死,说话间,现在的我就已经不是刚才的我了。“我思故我在①”,只要我停止了思考,精神上①笛卡尔在他的《MeditationsontheFirstPhilosophy》一书中提出“我思故我在”,后来一些行动哲学家还提出“我行故我在”,一些社会实践家和政治家遵循“我行故我在”的哲学。这些阐明了一个关于我的存在性的一个基本观点:和一切物质是以运动形式存在一样,意识也是以动态形式存在的,人只要活着,就在不停地感知、思考和行动。

的我也就不存在,就像没有空气的波动就没有声音一样,所以,“人活在当下"。

精神上的我又是最直接的我,就真实性而言,只有现在①的我才是真实的我,不能否认。

三种意义的存在缺一不可。人不能没有思想躯壳,灵魂也不可能独自漂浮游走在空中,或寄生于一具冰冷的机器人的身躯上而成为科幻电影中的钢铁怪侠,更不能只是一系列文字符号、程序代码所描述的逻辑关系,也许上帝、未来的科学家和外星人可以根据这些逻辑关系还原一个生物形态的我。

我的能与不能,人存在具有主动性我无法选择是否被出生、出生在什么家庭、所在的社会环境、性别容貌,我无法确定明天是否会遇到天灾人祸或中彩票头奖,将来还要面对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状况的死亡。

我无法确定现在面对的这个世界和记忆是怎么来的?记忆是我过去留下的痕迹,还是外星智慧生物或者神灵制造出来的,而自己眼前的这个世界又会不会被他们像拔掉计算机电源一样关闭,任何人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这就像无法知道结果0是从1-1得到的,还是通过1000-1000得到的一样。

过去的一切,包括现在的感觉是怎么来的,我们都无能为力。但我们都已经拥有了主动性,想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全由自己做主!我们可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但必须知道“想的是什么"。

站在自我的角度,感觉和想起是被动的,而思考(抽象)和行动力是主动的。人和人的不同,从根本上来讲是主动性的程度不同,接下来才是感觉能力(耳聪目明)、对未来的预期能力(智力水平)和对行为的控制能力(性格水平)不同。失去主动性,也就失去了存在性,就像是一个没有信号放大能力的收音机一样。主动性很强的人,也是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

①概念上的现在,是时空上的一点,现实中的现在是时空上的一个边界模糊的范围。

正是因为人是存在于自我的主动性,所以人必然会为得到自由而进行不懈的努力。人为自由而奋斗是必然的。同时,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人学会积极主动去做一件事情。这种主动是培养起来的兴趣和爱好,是树立起来的理想和目标,心甘情愿而发自内心,不是迫不得已的折中。

我们现在就能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消极或积极?这种选择,就像决定是否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一样,怎样去做全在自己。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叩问人生-智慧的开端1:http://www.yulujidi.com/mingziwangming/qiyemingzi/51446.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