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哲学人生-恐惧心理辩证法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我认为,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是英雄。我们平常所说的从容镇定,处变不惊,就是指的这个。不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孱头。不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也是正常的。
季老认为,正常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我们自我保护的意识,而病态的恐惧心理会使人整天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中,从而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果有病态恐惧这种坏毛病,必将使你止步不前,终遭失利。
关于正常的恐惧和病态的恐惧二者之间的区别,弗洛伊德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释:一个人置身于非洲丛林,看见蛇会感到恐惧,这是很正常的事,这种恐惧感有利于保护自己;但如果一个人居住在房间里也感到恐惧,以为在他的房间里有一条蛇正藏在地毯下面。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种恐惧就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理解人类的心理是极有帮助的,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考察我们一般人的恐惧心理。
我们很多人的恐惧就是像上面说的那样产生的。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对自身状况的许多焦虑,它们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地毯下的蛇一样,是人幻想出来的。有时候我们会担心自己的健康,怀疑自己患上了什么重病,为此深感焦虑和不安。我们担心自己的心脏、血压、肺部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害怕失眠。如果有一点很轻微的症状,我们就开始摸自己的脉搏,力图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生了什么大病。我们不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焦虑,就是为自己的性格担心。
我们缺乏自信,犹豫不决,因为失败而唉声叹气。我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认为别人的见解远比自己高明,自己只不过是他们的嘲笑对象罢了。这样的话,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黑暗,没有光明,没有温暖。我们感觉不到别人对我们的赏识,感觉不到友情和爱情的美丽,感觉不到家庭生活的欢乐。我们对自身感到不安,为自己可能的失败和潜在的危险而焦虑,这种不安和焦虑常常会改头换面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如孩子、丈夫、兄弟、姐妹,他们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延续。为最亲近的人忧虑,是一种对自身忧虑的替代和转移,替代了我们对自身的忧虑。很多母亲会为女儿的道德操守而担心,这只不过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这位母亲潜意识里对自身的道德深感疑虑,烦恼不已,不过想寻找某种替换而已。我们常常听到商人抱怨税收太重,攻击政府。那些人认为,这些外在的、毫不相干的事件导致了自己沮丧忧郁的心境,但实际上,他们焦虑的真正根源仍潜藏在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yulujidi.com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人过着忧郁不安的生活,有时候独自一人会感到非常恐惧;有时候却远远地避开人群,害怕进入他们的圈子;有时候一想到失去别人的爱和尊重,会战栗不已,害怕遭到别人的轻视和抛弃。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许多事确实是人自己找出来的,只要自己胸怀坦荡,百川能容,周围的世界也就会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如果女人害怕爱,感情就会枯萎,她就会变得像一尊冷漠的大理石像一样;男人害怕成功,便会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会耗费自己的青春。卡尔·蒙尼格在他的名著《反对自己的人》中写道:现代人陷入一种群体性的恐惧,仿佛害怕自己变得成熟,害怕自己取得成就。灵魂承受着恐惧和负罪感的折磨,就是为了让自己失败!
有时候,恐惧感会引起肉体上的痛苦,我们便会用肉体上的痛苦来掩藏内心的恐惧。这一点,常人难以察觉。研究身心关系的医学表明,全部疾病,从普通的感冒到关节炎,通常是由人们深层的恐惧心理造成的。事实上,艺术家和小说家早就看出了这一点。
托马斯·曼在他的巨著《魔山》里描写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过于敏感,非常恐惧,借着与肺结核病作斗争来逃避现实中的奋斗。当然,与现实生活中需要勇气的战斗、抗争和挣扎相比,生病自然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明白了,有些慢性病患者实际上是害怕现实中的抗争和奋斗,潜意识中想让自己生病,在疾病中可以寻求到安慰和舒适。疾病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巧妙的借口罢了。
可见,过多的恐惧如同过高的要求,都是非常可笑的,任何时候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都是最重要的。
具有病态恐惧心理的人做起事来往往优柔寡断。
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这是做事之大忌。有人上街要买台彩色电视机,由于价钱较高,又都不是名牌,往往反复比较,反复动摇,结果跑了许多家商店,去了许多次,就是决定不下来。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做事时所表现的这种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心理现象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易反反复复、优柔寡断?这主要是因为:(1)心理学认为,对问题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是使人做事拿不定主意,并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优柔寡断多发生在青年人身上,这是因为青年人涉世未深,对一些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缘故。
(2)这种人从小就在备受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成生活,父母、兄弟姐妹是其拐杖。这种人一旦独自走上社会,做事易出现优柔寡断现象。
(3)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便产生消极的条件反射,踌躇不已。
(4)一般说来,优柔寡断者大都具有如下性格特征: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易受暗示,在集体中随大流,过分小心谨慎等等。
那么,怎样克服这种做事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毛病呢?(1)培养自信、自主、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自己性格、意志独立的良好品质。
(2)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胆有识,有识有胆”。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经常开动脑筋、勤学多思是关键时刻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
(4)排除外界干扰和暗示,稳定情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仔细分析,亦有助于培养果断的意志。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犹豫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制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爬满你的心,且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即应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头来后悔不已!
凡世间众人皆有犹豫,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在同时发生,它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犹豫是来自自己的想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便能将之克服。若能了解这些,接下来的就只有如何去克服问题。
至于消除犹豫的方法,只有从正面迎击,别无他法。因为犹豫一旦被姑息,便会常留在你的身边,把机会从你身旁逼走。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先消除犹豫。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多得使你不得不从中选择机会,会让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请牢记,对自己绝不可放纵,你应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正面去尝试解决。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广众前发表意见,就应在大庭广众前与人交谈;如果你为了加薪问题想找上司谈判,但因心生胆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无法获得解决。建议你不妨一鼓作气走到上司面前,开门见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结果一定比你想象的还好。
如果你现在心里有尚未完成而需要完成的事,在你做事时就要用“心计",一刻也不要拖延,赶快开始行动吧!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季羡林的哲学人生-恐惧心理辩证法:http://www.yulujidi.com/mingziwangming/qiyemingzi/5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