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与猪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皮浪是古希腊怀疑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人只能通过感觉来感知事物,而不同的人感觉不同,比如,同样的天气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不冷;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感觉到的事物是不真实的。于是,皮浪怀疑一切,认为最好保持沉默,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对一切都不作判断。有人指责皮浪的怀疑哲学什么也告诉不了别人,皮浪并不懊恼,他回答说:“我不能告诉别人我并不知道的东西。”
皮浪还认为,真理只有一个:心灵的平静——不相信任何事物,不作任何判断,把外在环境看做与自己毫不相干,保持心灵的宁静,不受任何干扰,那才是真正的哲人。
据说,皮浪对自己的哲学信念言行一致。在现实生活中,皮浪是个对他人、对自己都非常冷漠迟钝的人,心中无事,因而长寿——他活了90多岁。有趣的是,这样的人居然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大家甚至通过了一条哲学家免税的法令。
关于皮浪的“心灵的宁静”,有两个著名的轶事。
一是皮浪连老师也不救的故事。一次,他和他的老师一起出门,碰到一个泥坑,皮浪没有提醒老师,自己绕了过去。老师掉进了泥坑,皮浪拉也不拉一下,扬长而去。大家知道了这事以后,纷纷谴责皮浪的冷漠。相反,他老师却很赞赏皮浪,说他真正做到了不动心。
还有一则故事是说皮浪把哲学家比喻成猪。据说,皮浪坐船出海,遇上了暴风雨,船随时可能沉没。同船的人都惊慌失措,船上只有皮浪和一头猪若无其事。那头猪不管什么风浪,仍然安安稳稳地在那里继续吃东西。风浪过后,皮浪指着那头猪对人们说:“猪在这种情况下是多么平静啊!哲人就应该像猪一样保持心境平和,不受干扰,面对风浪毫不动心。”yulujidi.com
然而,哲学家不是出家人,历史上能真正将皮浪的信念付诸行动的哲学家凤毛麟角,大多数哲学家都没能做到超凡脱俗,不问世事。尤其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强调哲学应该关心现实生活,哲学家应该参与到社会实际进程中去。
心中自有天地
黑格尔的比喻
为了描绘哲学的意蕴,黑格尔曾经做过许多生动形象而又耐人寻味的比喻。仔细品味和思考这些比喻,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哲学独特的精神。
哲学是庙里的神。
《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庙"之所以是庙,是因为庙中有被人供奉的神。如果庙里无神,那就不能称其为"庙"了。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一样,照亮了人类的生活。如果失去哲学,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黯然失色。
哲学是厮杀的战场。
从哲学史来看,哲学家们总是相互讨伐,后来的哲学家总是对前面的哲学家的理论进行颠覆,并在批判中提出自己的新理论。哲学就是在批判中前进的。所以,“全部哲学史就这样成了一个战场,堆满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时代在发展,旧哲学不能表达新时代的精神,必然被新哲学所取代。
哲学是密涅瓦的猫头鹰。
密涅瓦是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另一个名字,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是智慧、思想和理性的象征。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哲学是对既往思想的反思,因此它总是来得很晚。并且,哲学是深沉的,它自甘寂寞,悄然逼近智慧的深处。
哲学是老人的格言。
黑格尔认为,同一句格言,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嘴里说出来,与从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小孩子也懂宗教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不是僵死的概念,不是刻板的教条,学习哲学不能“短训”,不能“突击",更不能"速成"。哲学是一个熏陶的过程,体验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反刍的终身事业。
学哲学不能像动物听音乐。
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记几个哲学概念,然后机械地套用,貌似很“哲学”,实际上却始终不知道哲学为何物,永远也不可能走进哲学殿堂。“就像某些动物,它们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过它们的头脑。”不幸的是,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哲学的理解和运用,正是黑格尔挖苦的对象,不过是鹦鹉学舌,或者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走出洞穴的囚徒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写下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来说明哲学与哲学家工作的意义。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中。从出生起,他们就像囚犯一样,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方,甚至连脖子也被套住,不能转动,更不能回头,只能直视前方。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篝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的影子投射到囚犯对面的洞壁上。就这样,这些囚犯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这些影像是如何形成的。于是,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
囚徒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感到命运的悲惨,也没有想过挣脱束缚他们的锁链。然而,有一天,一个囚犯偶然挣脱了锁链,他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直接看到了炫目的火光,这使他感到刺眼,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子。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眼睛逐渐适应了火光,终于能分清影子和雕像,明白了雕像比影子更真实,于是,他不顾眼睛的难受,朝火光走去,走到了洞口,被人一把从陡峭的洞口拉出洞外。
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真实的事物时,再次感到眼花缭乱,比先前见到火光时更为痛苦。所以,他只能一步一步适应洞外的生活,先看阳光下的阴影,再看水中事物的倒影,再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最后,他终于能直视太阳,才明白太阳是岁月和季节变化的原因,主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
柏拉图用洞穴中的囚徒来比喻世人把表象当做真实,把谬误当做真理。哲学家就是那些挣脱束缚走到洞外的囚犯,虽然解放的历程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痛苦,但毕竟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辈子活在黑暗当中。
然而,解放的囚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归宿。这个走出洞外的囚犯,回想起往事,在庆幸的同时,开始怜悯他的同伴。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的,也不过是善于捕捉倏忽即逝的影子,善于记住影子的形状,善于推测即将出现的影子而已,所以仍然只是一个可怜虫。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再留恋洞穴中的荣誉和奖赏,再也不愿回到洞中做囚犯。
为了解救他的同伴,走出洞穴的囚犯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里。可是,他从光明的地方重返黑暗的地方,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别人因为他看不清影子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没有人相信他在洞外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到处和他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别,却因此激起了众怒,大家恨不得把他处死。
柏拉图说,虽然走出洞外的囚犯没能成功地帮助自己的同伴,但毕竟他走出过洞穴,看到过真实,经历过真正的幸福,他是值得称赞的,他的失败是因为光明不能适应黑暗。相反,他的同伴是可悲的,他们没能走出黑暗获得解放。
按照柏拉图的故事,哲学家的兴趣在于追求真理,除此之外,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与政治的兴趣。这种说法未免有些清高,事实上,追求世俗享受的哲学家不在少数,培根甚至因为贪污被审判。就是柏拉图自己,也几次三番想参与政治,不过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专心办学。但是,柏拉图的故事也的确指出了哲学与哲学家最重要的精神,即批判精神和求真精神。所谓批判精神,是指哲学不会对惯常的说法、权威和传统屈服,而是敢于置疑一切,批判一切。所谓求真精神,是指哲学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事物表面,而是要穿透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哲学家与猪:http://www.yulujidi.com/mingziwangming/nvhaimingzi/5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