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种健康的人生哲学3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诚然,哲学思想是哲学家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吸取了他人很多精华总结出来的经典。作为二十出头的我们,没有很多的生活经历是很难理解的,但我们可以尝试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得出那些思想。我不推崇全盘接受,我推崇取其精华,按自己所需去接受。
同时,思考那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哲学讲究逻辑推理,而逻辑推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总之,你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会因哲学的滋润而广阔。
关于叔本华“生命本是痛苦”的观点,我也很认同,与此相关还有一个说法:痛苦是幸福之源。我的看法是:(1)尼采也说过"世界上唯一值得提倡的,是彻底的虚无主义",而他自己又讲“我早晨和叔本华决裂,而晚上却又与他和好"。纵观尼采一生,虽然是悲凄而孤苦的,却也无不充满激情,也即说:世界是虚无、痛苦的,但我仍要与之战斗,这种战斗即使是些许的胜利,也是幸福之源。
(2)你若沉迷于生命的痛苦而对生命失去兴趣,是会一事无成的,最后只会成为一个痛苦的范例,作为他人的教材,并且,这也是和先哲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这位同学只是还没找到自己的兴趣罢了,或者,至少以自己的思维为乐趣,难道还不能缓解并不是十分可怕的痛苦吗?我一直认为,书本上哲学家提出的哲学思想,都只是他人的思想。我们读哲学书的目的,不能只是盲目地接受这些思想,更重要的是学习哲人们思辨的过程,然后试着以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为依据,对它们进行理解或批判。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处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阶段中,站在特定的立场,对世界与人生的认识不可能相同。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正如懒人有懒人的哲学,富人有富人的哲学。作为我们这些“平常人”,在经历人世之后必然会有自己的哲学,不管有没有系统化。因此,我觉得没经历人世的年轻人没有必要轻信哲人的思想,因为思想只属于一个人,只属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阶段,没有必要将他人的思想强加于自己身上,去压抑自己自由探索的欲望。
我认为一切知识和真理都有其局限性,著名哲学家的思想也不例外,因为哲学家是在他们那时的环境、文化、背景下思考得出结论的,或许他的思想在当时是正确的、合理的,但社会的更新和变化是如此之快,他们的思想又怎能一定还适用呢?况且每个哲学家对同一样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否阅读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都不可全盘否定,也不可完全不假思考地接受,而是应该相信那些自己曾实践过的,并且被证明是正确的观点。
我认为幸好我们还有经典,经典的意义毋庸置疑。我们不论何时接触经典都不是错的。我认为大学是最好的时候,我们是有辨别能力的,经典引领人类的精神关照与突围之路,我们应该沉下心来好好读经典。一个对真理有无限渴望的人不会有危险,不辨是非可能一时会有,但不会长久,真正的关照会使他懂得什么是真的。我们应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理性的指引。yulujidi.com
2008学年第一学期(2008年9~12月),我在中大东校区开设了公选课“西方哲学史”。在课程期末试卷中,我根据课上一位学生的作业出了一道选答题,其核心是问哲学思考是否妨碍人的幸福。下面是这道试题和部分学生的回答。为了便于理解,我根据是赞成还是反对把学生的回答大体分成两部分。
下面是选修本课程的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请你对它们做一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西方哲学史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后一阶段的哲学对前一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的冲击。每当我接触后一阶段的哲学时,便会对前一阶段的哲学失去信心。怀疑论成为我对哲学最大的恐惧,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哲学家和数学家会在这种逻辑游戏中疯掉。哲学让你超脱于具体的现实世界,它的危险性取决于它脱离现实世界的程度。哲学家天生喜欢追求“一般”、"普遍"、“原因”、"批判”和“理性”,但这一切又真的有意义吗?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分析得那么透彻,抑或都要有一个了然于胸的境界吗?这样不是很累?对于追求幸福的我们来说,幸福快乐即可,何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呢?非常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哲学在我看来即是寻找一个永远找不到的答案,带着希腊悲剧的色彩。我敬佩前人的勇气,愿意聆听他们的教诲,却不愿成为他们中的一位,或许我还是不够勇敢。我们只是普通人。然而这位同学对那些抽象问题的贡献认识却有些片面,事实上,正是先有这些问题的提出,才有之后科学家或社会活动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所做的改革,这才有进步(如果你认为是进步),哲学总是作为高屋建瓴的第一推动而存在的。我也很赞许很多哲学家的社会关怀、人文关怀,这是苏格拉底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我们必找不出一个生命的终极原因——谁知道我们是不是上帝所玩的一场电脑游戏中的角色?不过好在这场游戏的规则是我们可以改变和完善自己,那么便做吧。哲学便是一种方式,改变自己的方式。“哲学的目的是使人接近神性。”好吧,虽然不知神是否存在,但我知道美好的愿望存在,我也可以开心一点。
这种想法很有趣,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思考。哲学思想繁多,而且其中相互抵触者不在少数。每次接触到新的哲学思想,都会对我固有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但这也使我学会了思考、辨别,让我以更加成熟的观点看待世界。
我时常感叹,很多哲学家、科学家为世界、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成了疯子或被人当成疯子,自杀或孤独死去,可见上帝还是公平的——上帝赋予你一些出类拔萃的才能,却拿走了你的另一些东西。所以我想我还是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好了。从根本上说,这反映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我们都知道哲学是“爱智慧”,学习、研究哲学可以增长智慧,可问题是,我们要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哲学呢?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吗?我认为,为了生活的幸福快乐,我们应该把现实世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诚然,哲学家们生活在哲学世界里,他们有他们所追求的精神盛宴;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发现哲学,发现幸福和快乐的哲学、实践的哲学。在哲学的指导下,我们解答人生的困惑,去追求更美好的人生,我想,这才是哲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有这样一句话:“能够真正看清世界的人要么不存在,要么他已经疯了。”确实,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我们是不可能世事洞明的,那样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研究哲学也一样,我们可以去追求理性,追求科学,认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与社会,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但是完全陷进去,沉浸在单纯的学术理论中是不明智的。我们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当然,简单的快乐只是低层次的,那种幸福感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那只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原始朴素阶段。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思考,这样才能发现我们生活中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在蓦然回首间找到我们的永久幸福。
“怀疑”是我读了一些相关哲学书后最大的想法。在哲学世界里,没有什么结论是永远站得住脚的。以前似乎深信所学的知识,也没有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有过多的思考,但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却让我感到一种满足,因为它让我敢于去怀疑这个世界的一切,甚至包括那句“怀疑不能怀疑其本身”的正确性。我觉得开始在动用自己头脑中的那部分没被动用过的地方,主观与客观的玄妙性让我兴奋,感觉到阅读相关文字时,我是与先哲们在进行思想的交流。当然,每次我把相关书籍合起来,我却也会记得回到现实中来,只是我可能会问自己什么是"现实",但这不影响我的生活,我会问自己,"看哲学书对我有什么帮助",然后又批判自己的"实用主义"想法,可能又会陷入对"如何生活,该选择什么生活”的思考,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自觉的控制之下。我甚至会怀疑科学,诸多的原因与结果之间不见得有其推断的必然性,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存在于自己的思考能力之外又时刻激发我思考的冲动。学习了西方哲学史后,我感觉自己能进行更为广泛的逻辑抽象思维,陷于其中又抽身其外。当然,在生活中,我会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并不断探索什么是属于我的幸福。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探索一种健康的人生哲学3:http://www.yulujidi.com/mingziwangming/nanhaimingzi/5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