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经典语录

寻找心灵的家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寻找心灵的家1

一、人是不是该有信仰思考人是不是该有信仰的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信仰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信仰与怀疑的关系如何。只有对这些问题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对人是不是该有信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也或多或少触及这些问题,他们的思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关于信仰是什么的问题,先看一下词典上关于信仰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信”字的前四种含义是“确实”、"信用”、“相信”“信奉(宗教)”,这几种含义说明"信"一方面是指客观对象的“实”和"用”,另一方面则指主观上的“相信"。《康熙字典》中关于“信”的解释有:"悫,不疑也,不差爽也。”"又符契曰信”,“又古人谓使者曰信。与讯通。”这里也包括主观与客观两层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信仰”的定义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在此,“信仰”被视为“相信”的强化并同"行动”相联系。“信仰主义"是“一种以信仰代替知识的唯心主义。如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等。也叫僧侣主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于“faith”(信仰)的解释是“truth;strongerbelief;unquestioningconfidence”;"宗教信仰”则是"strongerbelief,withoutproof,inGodorinanestablishedreligion”,可见,与“信”相比,“信仰”保留和强化了“信”中“相信”的主观的一面,同时弱化甚至取消了其中的"实"和“用”的客观的一面。从"信"到“信仰”是一种程度上的差异,而“信仰”的标志就是较少乃至并不考虑“信仰”的确实性。回答中很少去考察“信仰”的含义,而是直接论及“该不该有信仰”和“该信什么”的问题。不过,也有的认识到“信仰”与“信念”的区别:“信念”比“信仰”在程度上要低一些,“信念”是可以改变的,而“信仰”则是不变的,至少不能轻易改变。《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信念”的定义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从这一定义上看,人需要“信念”似乎是必然的、必要的,但人为什么非得把“信念”上升到“信仰”即人为什么需要信仰却并不是自明的,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人要相信某种经过自己考察后认为可以确信的东西是容易理解的,但人为什么非要去强烈地相信一种自己实际上并未考察和确证的东西呢?“信仰”是必要的吗?对于人是否该有信仰的问题,回答中绝大部分认为应该有信仰并且给出了信仰的理由。在这些赞成信仰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人应该有信仰,但这种信仰不一定是宗教。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我觉得人活着有一定的行事理念是必需的,例如道德底线之类的,但如作者所言的对典范的崇拜,或者说宗教,抑或是上帝就不是必需的。”“我们要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去追寻自己的信仰。而这个信仰,并不一定是基督教的上帝。超越性的真理,即是信仰。”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没有信仰:“如果生活得很好,完全可以没有信仰”。这些回答反映出中国并不是一个以宗教信仰为主的国家,尤其是大学生受到无神论教育的深刻影响。这样看来,关于人是否该有信仰的问题的回答首先取决于对信仰的定义。在大部分人看来,如果将信仰定义为对于某种宗教的信仰,那么,人并不是必须有这种意义上的信仰的;但如果将信仰看成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那么人是该有信仰的。在此需要探讨的是人为什么需要后一种意义上的信仰,即人在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情况下何以仍然要有信仰。这一探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人所以需要有某种宗教信仰的原因,因为这两种意义上的信仰虽有区别,但从信仰本身的角度看这只是一种程度上的差别。关于人该有信仰的原因,回答中提出了这样几种。

寻找心灵的家1

寻找心灵的家

第一,信仰能够平息人的不安,支撑起人的生活。有的分析了寻求信仰的原因,认为正是过去信奉的东西的失落导致他陷入怀疑、空虚、不安之中,他需要一种信仰来填充空白,恢复自己对生活的信心。“这位同学的经历应该是一个普遍的例子,当人有了一园定的知识、判断力时,发现之前信仰的都并不真实或正确,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信仰。”“我认为,随着人的成长,人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寻找一个信仰,这种信仰可以是某种宗教,可以是某种思想,甚至可以是你身边的一个人。实际上,孩提时代的我们都有一个信仰,它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相信我们的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可以为我们解决一切问题,他们是我们的精神后盾。当我们受伤时,当我们孤独时,我们总是第一个想到父母(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摔跤或迷路时总爱哭嚷着‘妈妈……’),他们能让我们摆脱孤独,感受到心灵的慰藉。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会发现父母身上的缺点,我们会看到父母一天天地变老,我们开始不认同父母的一些观念。终有一天,我们离开父母,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但自由驰骋的我们却感到孤独,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了依靠。因此,这时的我们应当重新为自己寻求一个信仰,才能在日后的人生中不再感到空虚和迷茫,才会感到生存的力量。”这些回答中关于人对信仰的态度的变化过程的描述,令人联想起哲学史上笛卡尔的自我审视:"由于很久以来我就感觉到我自从幼年时期起就把一大堆错误的见解当作真实的接受了过来,而从那时以后我根据一些非常靠不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十分不可靠的,因此我认为,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来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这说明中所反映的个人思想经历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典型性。信仰是一种生存的必需,如果人生失去了原来那种由早年的环境和所受教育而形成的天然信仰,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的自觉的信仰。怀疑只是一种旧的信仰遭到破坏和建立新的信仰之间的过渡性状态。皮尔斯说:"怀疑是一种不安宁和不满足的状态,我们力求使自己摆脱这种状态而进入信念的状态。信念是一种安宁和满足的状态……我们固执地坚持这种信念,不仅是相信,而且是恰恰相信我们的确相信的事物。”“怀疑促使人们为进入信念状态而进行拼搏(struggle),我们把这种拼搏称为探索(inquiry)。”“我们寻求一种被我们看作真的信念。”在皮尔斯看来,信念“有三种特性:第一,它是我们意识到的某种东西;第二,它平息了怀疑引起的焦虑;第三,它导致在我们的本性中建立起一种行动规则,或者简单地说,是一种习惯。当思维平息了怀疑所引起的焦虑(这是思维的动机)时,思维就松弛下来,并在达到信念时获得瞬间的安宁。”信念是一种行动的习惯,我们需要一种信念指导我们的行动。由于人生是由不断的行动组成的,因而信念就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怀疑破坏了信念,中断了行动,令人陷入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我们厌恶这种状态,希望克服它而重建信念,使行动成为可能。人生有三种状态:绝对怀疑的状态、绝对相信的状态和介于怀疑与相信之间的探索的状态。与之相应的是行动的中断(无所适从)、盲目的行动和探索的行动。行动的中断只能是暂时性的,行动是人生的常态。探索是怀疑不断产生和被克服的状态,是一种尝试中的行动。不论是盲目的行动还是探索的行动都以克服怀疑建立起某种信念为前提。所谓“民无信不立”指的正是“信”对于人生具有一种基础性的作用。

第二,信仰能够为人确立一个目标,激励人不断向前奋斗。人的生活不仅是一种自然,而且是一种自为(自觉),他需要面向未来作出筹划即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安排、计划,需要有一个目标或理想,而在实现其目标或理想的过程中必然充满各种障碍和变数,这时他就需要有一种信仰来帮助他建立自信、战胜困难。这就是说,信仰不仅是人陷于困境时的安慰和支撑,而且是人前行的目标和动力。“信仰是我们应该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人们如果有了一个信仰,就会倾注其全部来稳定、充实这份信仰。而人们往往在其强烈信仰的驱动下,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除了基本的行为规范,高尚的信仰也能促进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的东西。自古以来,哲学家无不怀着一份对真理不懈追求的信仰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追求,留给后人无限的精神财富。小而言国寻找心灵的家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如果有了一个梦想、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也会在平凡生活中不断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信仰,就像是支撑我们生命的一根最坚实的支柱,它不断鞭策、激励、促使每个人的行为,使其生活得更充实、更精彩。”"我认为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成功与否就是看他能否想到而坚信做到,然后努力地去实现。首先相信,这样会树立起个人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了不起的东西,能化腐朽为神奇,强大的自信心会不断地驱动人的行动,调动人各方面的智慧和潜能,百折不挠,最终会弄明白事情,实现追求的。我比较赞成‘信,然后理解',也就是先有理想,然后付诸行动,因为我相信思想的力量,可能开始相信的并不是真的,但行动的最终结果会说出真相,过程是最重要的。"与人生这种观点体现了课程中所学的克尔凯郭尔、皮尔斯、詹姆士等人的思想。这些哲学家虽然彼此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了信仰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具有主观性,信仰不是要达到最终目的,而是为之不息地奋斗:"信仰并不产生于学院的研究,它根本就不直接出现;相反,正是在客观的分析中,一个人失去了无限的充满激情的个人关注,而这正是信仰存在的地方,是信仰的必要条件,是信仰普遍存在的要素,正是在此信仰成为存在。"“当信仰把不确定性当作一个有益的教师的时候,它现在发现确定性是它的最危险的敌人。把激情拿走,信仰就消失了,因为确定性和激情是不相容的。”“从客观上说,他只有不确定性,但正是在此一种内在性的无限激情得到了强化。真理严格说来是一种冒险,它选择了一种具有内在性的激情的客观不确定性。""没有冒险就没有信仰。信仰正是个人内在性的无限激情和客观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如果我能够客观地把握上帝,我就不会相信,但正因为我不可能这样做,所以我必须相信。”皮尔斯相信科学研究最终能够达到客观实在:"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这样的。不同的研究者可以从完全对立的观点出发,但是研究过程将以一种外在于他们的力量,把他们引向相同的结论。思维活动并不是把我们引向我们希望去的地方,而是把我们引向预先注定的终点,就像是命运的安排一样。……这种注定最终要为所有研究者一致同意的意见,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理,而在这种意见中表现出来的对象就是实在。”“一个人应当喜爱和尊重他所选择的逻辑方法,把它看作他从整个世界中挑选出来的新娘。……她是他所挑选出的唯一对象,他知道他已作出正确的选择。在作出这样选择之后,他将为她工作,为她奋斗,他不会为将会受到的打击而抱怨,他猜想这里可能有许多沉重的打击,他将力求成为他的杰出的骑士和卫士,他将从她的灿烂的光辉中获得他的灵感、他的勇气。”詹姆士相信一种实用主义的真理,人的信仰和行动对于实现这种真理具有不容忽略的重要意义:“在依赖于我们个人行动的真理方面,以欲望为基础的信仰一定是一种合法的并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例如,你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在无数的情况下,你是否喜欢我,取决于是否我在半路遇见你时会设想你一定喜欢我并向你表明信任和期待。在我来说,以前相信你喜欢我就是在这一情况下造成你喜欢我的原因。但如果我远远地站在那里,一点都不向前挪动——直到我有了客观的证据,直到你作出了恰当的表示,就像绝对主义者所说的:如果逼我同意(adextorquendumassensummeum),那么十有八九你是不会喜欢我的。多少女人的内心仅仅由于某个男人的一句她们一定爱他的乐观坚信的话便被征服了!他不会同意她们不可能爱他的假说,在此对于某一种真理的欲望导致了那一特殊真理的存在;在无数情况下的其他种类的真理也同样如此。获得提升、奖金和职位的人,在他的生活中这些东西被看到起了有生命力的假设的作用,他预计到它们,在它们出现之前为了它们而牺牲其他事物,为了它们而事先冒险。他的信仰作为一种要求影响着在他之上的各种权力,并创造出对它自身的证实。”回答中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有一句话是‘人总是喜欢喜欢自己的人',所以我们要别人喜欢自己,那先喜欢别人。如果对方能感受到喜爱之情,那他自然也生喜爱之情,这都寻找心灵的家是人之常情。”中国古人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讲园哲学的也是这个道理。可以说,克尔凯郭尔、皮尔斯和詹姆士分别表达了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的信仰、一个科学家的信仰和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信仰。他们的信仰各有特色,但他们都肯定了一种为信仰而不断奋斗的精神,这是他们的信仰的内在要求。有趣的是,皮尔斯和詹姆士在论证自己的信仰时都运用了爱情的比喻,只是角度有所不同。其实,克尔凯郭尔的信仰与其爱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他们看来,信仰就如同爱情一样是一种追求,只有追求才能显示信仰的崇高和尊贵,使信仰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yulujidi.com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寻找心灵的家1: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jingdianyulu/52391.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