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种健康的人生哲学1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2008学年第二学期(2009年3~5月),我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开设公选课“西方哲学史”,在课程期末试卷中我根据一位学生的作业出了一道关于大学生是否该读哲学书的选答题。课上许多学生在答题中对该问题做了认真的思考。这些思考从不同角度展开,互为补充,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这一复杂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摆脱其困扰,开创自己健康美好的人生。下面就是这道试题和部分学生的回答。为了便于理解,我根据倾向于赞成还是反对把学生的回答大体上分为两部分。
下面是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请思考它们,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很认同叔本华的生命本是痛苦的观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于是找心理老师咨询,老师说:"生命的意义不是看书或空想就能想明白的,而是要去尝试一切,经历一切之后才能想明白。”我认为这句话合理可信,可是她接着又说的一句话让我不知所措:“你们现在年纪太小,自定力不够,对于哲学书中好坏的东西不能分得很清楚,可能统统接受,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她说她也喜欢哲学,但有时会刻意控制自己不去看那些书,因为害怕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会把自己带偏。我于是很困惑,没有经历人世的年轻人真的不能轻信那些哲人的思想吗?那些对于平常人来说晦涩难懂的问题真的不该去想吗?哲学和心理学,到底应该相信谁呢?我认为该心理医生的话有其道理。如果我们的经历太少,有太多事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有时会走入一个无法逆转的误区。哲学书中所述的是哲学家毕生精华所在,对世道、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我们确实有时会对哲学家的话有所误解,误解加上误区确实很容易把自己带偏,带到一无是处或极端的状况。希特勒笃信“狂人”尼采,全部接受,发动世界大战,是否也是一种误读?我认为哲人的思想是否有危险,视自己本身而定。正如哲人思想如火,你是烟花,无疑是极为华丽的艳影,于你自身如虎添翼;若自身为火药,那只有爆炸了,人将深陷而不能自拔,于人、于己、于社会,都不是好事。
阅历不足,理解必有偏差,再行运用,正如盲人骑瞎马,危险得很。
我觉得心理老师她“有时刻意不去看哲学书”这个行为是正确的,但她对这个行为的解释“害怕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会把自己带偏”是不正确的,因为我觉得哲学是无所谓好与坏、对与错的。它只是一种"人对于世间万物的思考",它是哲学家自己对于一切事物,包括他自己内心的一个拷问和理解,它带有哲学家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个是不分孰是孰非的。因此,我们担心的,不是某个哲学家“错误”的思想误导我们,而是怕把他们不适合自己的一些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照搬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从实际的角度看,心理教师的话有合理的地方,因为哲人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与今天的社会有很大的差距,历史在前进的过程中,社会、人们的观念也随着发生改变。如果我们对哲人的思想全盘接受,并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现,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被伤害。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接受了柏拉图的思想,希望寻找“柏拉图的爱情”,或者我们接受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企图获得“斯宾诺莎的幸福",这在当今社会中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我们的期望就会落空,从而受到打击。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过来,我们可能会因此产生厌世心理,这对我们的人生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我们阅读哲学书,并不能只读哲人的思想,而应该去思考哲人的论证方法、论证过程,同时学习哲人对真理不断求索的精神。yulujidi.com
其实,心理教师前后的话是极具一致性的,她不过是想告诉那位同学,要明白人世需要一定的社会经历,经历过一切自会对书中所言有所感悟,无论那感悟是赞成还是反对。我认为,不单是没有经历人世的年轻人,任何人都不该“轻信”随便哪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试问哪一个哲学家不是对前人的思想做过严格审慎的思考才产生自己的思想的?我想,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都将鄙夷“轻信”这种行为。而我们作为读者,倘若真的心怀虔诚又怎能以他们鄙夷的行为去拜读他们伟大的思想?那些"晦涩难懂"的问题并非不该去想,而是应该继承哲人们的优良传统,在实践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答案。
在我看来,一切不具备敏锐判断力和坚定意志力的人,最好都远离哲学等高等、高深理论的学习。这并不是看不起别人,其实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考虑的,试看义务教育,甚至是高中阶段,有哪部教材会教授批判国家机器的观点?又有谁敢在课堂为同学们讲授科学的性知识?莫不都是打着生理知识的旗号,而里面大多是过时的知识。
所以,大学生在阅读哲学、心理学等触及灵魂的学说时,更应该认清现实情况,与时俱进地看问题。毕竟,那是久远人类的看法,如果把他们置身于现在的社会,也许他们就不会那样想了。
因此,实践是很重要的,但未必所有的知识都能运用于实践。有些高深的思考若感觉钻进了死胡同,在现实中没有出路,那也没关系,只当训练自己的思维也善莫大焉。
初中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多看些为人处世方面的书,那有利于我们以后的成长。校长甚至给成绩优秀的50名同学每人奖一本卡耐基《人性的优点弱点》全集。经历甚少的年轻人接触这样的书籍是好的,但也会让你提早失去童真,进入大人世界的圆滑世故,因为书里很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如"不要指望批评别人能使人信服",但对朋友的错误我们也不应该坦诚提出吗?相比之下,哲学家的思想会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日本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人的"颓废"思想,指出“一切都是虚无的”。这些思想对年轻人来讲不能说没有害处,有时候涉世不深的我们真的得清醒面对。阅读的时候清醒,去体验的时候更需要清醒。
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哲学和心理学谁对谁错,相不相信谁,而在于自己对这个问题有没有看清。首先,从哲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它是伴随着人类思想发展成长起来的,同一个时期,可能会有很多学派,而诸多学派之间既可能互相辅助,亦可能针锋相对。因此,哲学代表了一类人的“思考方式”,我们学习哲学,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那些哲学家,而是学习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其次,哲学原理本是枯燥的,但不能用哲学原理来看待日常事物,自己不去尝试,不去经历,而盲目认同并用之来看待事物,是不能称之为学习的。例如,你认同“生命本是痛苦”,但你要实践,想想自己觉得痛苦吗?想想为什么叔本华会提出这个观点?他是如何提出的?醒悟并不等于生命从此失去意义。最后,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就是实践,学习一种思考方式,并用之去理解世界,这应当是很有意思的。
有人说哲学可有可无,知道它生活不会更富裕,不知道它也不会活不了。然而我认为哲学还是有它的魅力的,阅读并思考前人的思想见解会让人感慨他们的超凡智慧和通透远见,但是有时又会让人陷入困惑和迷茫中,我赞同这里这位老师的看法,阅历不够、自定力不强,难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些消极厌世的思想就容易使人走偏。我们可以想他们所想,恣意畅想这些既抽象又现实或者乐观或者消极的哲学思想,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靠这些空想能找到答案的,人是目的,生活也是目的,讨论人生本身更现实,也似乎更有意义,比如叔本华说“生命本是痛苦”,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共鸣就学陶渊明去寻找他的“世外桃源”,不能沉溺痛苦丢弃了生活。再者,如果没有快乐,怎么知道何为痛苦呢?万物的评论定性都是通过比较而言,所以"生命也许有痛苦,但快乐也是并存的"。
我觉得,像叔本华“生命本是痛苦”和尼采的"上帝已死"的观点,本身是具有很深的内涵的,是哲学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毕生的思考而提出来的,我们需要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去把握它的内涵,很多时候是需要经历来作为基础的。我觉得哲学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就能想明白的,不然为何康德一辈子从未走出哥尼斯堡,尼采变成了疯子呢?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些问题可以去想,但是研究太深的那些工作,就交给哲学家吧。
在我看来,书可以看,但也不能只信一家之言。还年轻的我们,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在这些书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前人可能用一生才得出的思想的结论。站在这些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自然可以看社会更清晰、更深远。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以书本上的文字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每个人生活的轨迹都是不一样的,只有踏实坚韧地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大声说自己是一个大写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书中的精神、思想的作用只在于辅佐,不在于指导。掌舵的是自己,或许在路口处需要某位先哲的思想来帮助自己做选择的决定,但是我们决不能在还未经历任何风雨之前就轻易把别人的思想作为自己人生的定论。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坛自己酝酿的酒,只有自己经历,才有自己的醇香。别人的香醇可以去品尝,但不能随从。
这是现在大学生共同关注、思考的一个问题。脱离高中“集中营”式的学习生活,投身于一个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中,自由开放的言外之意是庞大的信息量,大家聚在一起反复交流。遇到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价值观等。于是便开始辨析、思考,然后必然会经历一段迷茫彷徨的时期,有时借助于一些哲人的思想很可能帮你解开谜团,拨云见日。但有时也会因为迷茫而分不清孰是孰非。但无论如何,哲学、心理学弊都是一个大论题,不存在相信谁的问题,各有精华也各有糟粕。我喜好哲学,是因为我觉得它带给我一种理性、一种清醒和一种艺术的享受。大学时期正值青春美好,这期间应该领悟哲人伟大精妙的思想论辩,也该思考一些人生中的原则性问题,只是不应该过度偏好!意义的探寻亦是经世已久,但又从无定论,一切前人或他人给出的答案(存在,痛苦,经历,他人,乃至意义本身)离我自身都显得那么遥远,思想毕竟只属于自己,因而不论是哲人,抑或心理学家都只能帮你分析而不能帮你思考。相较之下,我对人生意义反而是思考得最少的,看着前人今人如此努力去探寻其意义,我却始终觉得这个问题很遥远,很无边际,甚至觉得这种探求本身无意义(并未有否定探寻真理之意)。那些探寻出结果的,真的就寻找到了结果吗?抑或其本身就为了结果而作出一个自己也不敢苟同与坚持的结果?我想这又未免有一些偏离初衷。人们总觉得需要一个永恒的意义才会使自己的生命有依托有奋斗有方向,但细想纵使你找到了,你又有多少生命,多少奋斗是遵循了这个意义呢?虽然我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我仍认同"意义源于心",而事实,也是如此。
生命是什么?叔本华认为:人最好的结果是不吃不喝死亡,果真如此吗?什么都不感兴趣,虚空!什么都接受,矛盾!我们的生命到底需要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水分、二氧化碳等,有了这些,它便可以茁壮成长。我们人类可以拥有食物、住所等生存必需品但却未必快乐活着,尽管是健康活着。按有的学派的说法,我们人类比自然界其他动植物高一等,乃在于我们能思考,有追求。举个例子,我买手机时对店主抱怨容易损坏,他便教我各种方法保护手机。我说:手机需要保养,这我知道,但我买手机是为了使用方便,不是为了麻烦。按你的方法,我也不能天天像呵护宝宝一样照顾手机吧!本来为了省五分钟时间,却为了这五分钟浪费了另外十分钟,是得不偿失的。同样道理,既然我们人类的优点在于思索,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不要把本来有益的反而变成有害的,否则,还不如没有思索,做个动物也好吧!
或许对于哲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不屑一顾,认为不必要花费脑筋和精力在这些没有答案而又会让人痛苦的思考上;有的人是对它好奇,想了解;也有的人是被哲学深深地吸引,并乐此不疲。的确,哲学中有很多的思想,有很多伟大的人物,甚至有的人物之间的思想根本就是对立的。那么,我们学习哲学是为了什么呢,在各种不同思想的冲击下我们该如何选择,我们又该相信谁呢?对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至少大多数人是如此),认识哲学就好像漫步在一个金碧辉煌的殿堂:首先是被震慑和完全沉浸在崇拜当中,然而,在眼花缭乱之后,我们却要有所取舍,就我目前学习的西方哲学史来说,分明感觉到哲学家们思想的博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系自成一体,而愚笨的我确实也还分辨不出孰优孰劣。于是我想起了孙中山先生关于"知"和"行"的探讨,确实我们还缺少阅历,缺少生活的经验,尽管我们现在学了许多理论性的东西,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我们仍旧无法验证。或许,只有当我们经历得更多,遇见更多的人和事物,我们对习得的种种知识才会有更深刻和真实的体会,也许到那时,我们更能知道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才是更正确的。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探索一种健康的人生哲学1: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jingdianyulu/5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