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等万事俱备才去做事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所谓革命精神就是创造性,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而要创造就要克服困难,不能贪图好环境,好条件。
—徐特立
毛泽东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何伟人有如此言语呢?因为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太难得了,并且不止难得,而且易逝。我们总是强调,凡事要谨慎,最好做到万事俱备,但要知道,在很多时候,当万事俱备之后,“东风”也早就吹过去了。
某天,一名叫周同的小朋友正在外面玩耍,突然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抬头看了看,应该是从鸟窝里掉下来的,于是便决定带它回家去喂养。当他走到家门口时,忽然想起妈妈是不让自己在家里饲养小动物的。于是,他便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答应了。可是,当周同兴奋地跑到门口时,他却再也找不到那只小麻雀了,他看到的只有一地的羽毛和一只舔着嘴巴意犹未尽的黑猫。
把一切都准备好,做到万事俱备,这固然可以降低我们出错的概率,让我们对事情的成功更有把握,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却会让我们失去很多稍纵即逝的机会。
如果总是期盼着对事情做到完全有把握再行动,那么我们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因为事情总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一方面我们准备好了,可在另一方面却可能又出错了。因此在成熟的人看来,无论是做什么,永远也不可能做到万事俱备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完全地把握某事,还不如坚定想法,在机会来时就果断去做,有时这样的效果反而会好于总是瞻前顾后。yulujidi.com
我们都知道,清末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胜利之前发动过大大小小十数次起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终于在武昌获得了成功,并且乘燎原之势成功地推翻了满清帝制,让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但在这些的背后,却很少有人知道,武昌起义其实是革命党准备最不充分、行动纰漏最多的一次起义。
由于起义连续受挫和武昌所在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因此一开始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并不看好起义,在起义谋划和实施阶段,同盟会中央居然没有一个人在湖北。
而且原定于十月六日进行的起义也因为湖南领导出现状况,被迫延期至十月十六日,革命军中的情绪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十月九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并拘捕刘同等6人,此时革命队伍里面已经群龙无首了。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新军当中两名下级军官熊秉坤、金兆龙站了出来,共推吴兆麟为指挥,仓促间打响了武昌起义的信号,被压抑已久的新军将士终于鼓动起来了,他们一鼓作气占领了湖广总督衙门,由此吹响了推翻清王朝的信号。
没有领导、没有组织,连作战部署都是现安排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对于立志做事的人来说,最关键的并不是万事俱备,而是抓住机会,坚决去做。
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因此我们总想做到万无一失,但很多时候,当我们真正对自己谋划了很久的事情开展工作的时候,却往往会惊讶地发现,很多事前的准备完全是多余的,而如果拿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手中的工作,却有可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而且,许多事情我们如果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快乐、有干劲,这样在无形中就加大了成功几率。而一旦被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可能会加倍,还有可能失去原本应有的干劲。
曾经有一个艺术家行走在路上时,走着走着,一个思考了很久都没有寻找到的灵感如同闪电般闪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兴奋极了,于是便想一定要把这条灵感发挥到极致,创作出一件完美的作品。
他迅速叫住一辆出租车,飞快地回到家里,沏了一杯浓茶,摊开稿纸准备把灵感完整地记录下来,但此时,他却再也抓不到那灵感的精髓了,只有一条模糊的线索在,而且越来越模糊,终于在他的苦苦思索中,灵感消失了。
有人说过,"万事俱备"是人的枷锁,总是执著于“万事俱备”的人是永远也成就不了什么事业的。这个艺术家就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试想如果他在那一刹那迅速执笔,把那个灵感画在身边的某一片纸上或者他的衣服上,那必定是会有收获的。
当然,如果事前没有做好准备,在具体开展工作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觉得力不从心,但是要知道,力不从心地把握机会也总好过于"万事俱备"地丧失机会。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只有这只会幻想的人没有真正的机会样,我们才算掌握了成功的秘诀,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得起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不要只等万事俱备才去做事:http://www.yulujidi.com/qianmingdaquan/jingdianqianming/4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