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句 > 家训校训

【陈宏谋家书】陈宏谋2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陈宏谋家书】陈宏谋2

07.九月寿辰势所不容己,竟至戏筵六日!诸物甚贵,费至一千四五百两!……若以此银仿照大太爷前岁将所费作为修理桥路,岂不经久有益耶?悔之晚矣!

九月生日的时候迫于情势1不得不大操大办,竟然到了一连六天唱戏饮宴的地步!各项事物都价格不菲,花费达到了一千四五百两!如果把这些钱仿照前年大哥做的那样用于造桥修路,难道不是更有持久的意义吗?现在后悔也晚了。

【陈宏谋家书】陈宏谋2

08.能耐烦劳,而又责己恕人,此中造无量之福,不专在家庭骨肉间,而于家庭骨肉间尤不可少此一段工夫也。此理甚大,做得一分,有一分之意,行得一日有一日之益,留意勉之。近看似乎吃亏,远计终有便宜也。yulujidi.com

能够耐得住烦难劳苦,而又能严于律己、宽恕待人,这种修养可以产生无限的福泽,不仅仅在家庭亲属之间,而在家庭亲属之间,尤其不能缺少这样一种修养。这个道理非常重大,做到一分,就有一分的意境,力行一天,就有一天的进步,要留意努力去做。短期看来好像吃了一点亏,长久考虑总是有便宜之处的。

09.最怕者,不愁吃,不愁穿,也不念吃从何来,穿从何来,而一切器物、家务则立定主意不肯多管。所以人愈多而愈无人管事。其实并无真难管之事,只是不肯在心,视同寄住之客人,此吾生平最恨也!近来未免常以此生闷。想家中排场亦大约相同,竞须时时破口说说!若得将此习减去一二分,则家中受一二分之益。家与国无二理也。朝廷设官非不多也,而不以民事为事,止图“自了”,以为得计,则民不受官之益,反觉多官之为累矣。直谓之无良心可也。

最怕的是那些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想想吃是从哪来的、穿是从哪来的,对于家中的一切器物、事务都打定主意不多管的人。这样一来,家里人越多,反而越没有人管事。其实家里并没有什么真正难管的事,只是大家都不上心,把自己当成是寄住的客人,这是我这辈子最讨厌的事!近来不免经常因为这事感到烦闷。想来家里的场面事情大都相同,没什么出奇的,竟然需要不时地出口命令!如果能将这种习气减少一二分,家里就能获得一二分的好处。家与国是一个道理。

朝廷设置的官职不少,但如果官员不把老百姓的事当事.只求自己安稳舒适,以为自己的小算盘得逞,却不知道这样一来,老百姓没有从官员处获得庇护,反而会觉得当官拿俸禄的人多了是自己的负累。这样的人当官真可以说是没良心了。

10.原不甚忙,苦于记性更差,随说便忘,看书解闷,随看随忘,有看到后面即忘记前面者。始知前此壮盛,精神足则聪明亦足,智虑亦足,今则不可再得。悔前此何以不上紧用功,何以不上紧办事!办得一件即得一件,似无益于己。而有益于人,即系有益于己。今则明知有益而力不从心矣。前此亲友及家中诸人,无不以我过于认真、太喜办事。幸而如此,尚有一一办就之事,十件中必有数件有益,可以垂之将来者。若当日一入官场即作“自了汉”,只图己身不受烦劳,不耽干系,稍有烦劳干系,便不肯办,则今日岂能免于“宝山空归”之悔耶?岂不辜负了我祖、父费心吃苦盘我读书,望我成名一场?更重负了皇上任用之恩,半生之爵禄,一门之衣禄耶!且忆我自五岁入书堂,年年苦读,所读之书,句句讲求,所作之文,篇篇要好,幸而成名。只博得此虚名虚位,饱暖一生而已。若论饱暖,命中注定,即不读书、不应考亦未即至饥寒。

岂可以受爵食禄即为了一生之大事耶?

原本不怎么忙碌,苦于现在记性更差了,话刚说了就忘,看书解闷,也是边看边忘,有时候看到后面就忘了前面。这才知道原先年轻力壮的时候,精神完足听力视力都好,智慧思考也充分,这样的状态如今却已经不能再有了。后悔原先为什么不抓紧时间用功读书,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办事!事情办一件就算完成一件,似乎对自己没有好处。但是对别人有好处,也就是对自己有好处。如今却明知道有好处,想办也力不从心了。原先亲戚朋友和家里人,没有不认为我太过认真,太喜欢办事的。幸好这样,过去逐一办成的事,十件里头总有几件是好的,可以传于后世。如果当初一进入官场就开始做只顾自己的“自了汉”,只求自己不受烦难劳累,不承担一点于系,稍有烦难劳累、干系重大的事,就不肯去办,那么今天怎么能免除“入宝山而空归”的遗憾呢?这样一来,难道不是辜负了我爷爷和父亲辛苦供我读书,期望我成名的努力吗?更是严重地辜负了皇上任用我的大恩,辜负了授予我的半辈子官爵俸禄和一家人的衣食用度啊!而且,回想起来我从五岁进入学堂,年年苦读,所读的书,每一句都务求深刻理解,所写的文章,每一篇都要求精益求精,幸而科举扬名。如果不做实事,那么这样的辛苦只换来一些虚无的名声和官位、一辈子的衣食无忧而已。但衣食无忧原是命中注定的,即使我不读书、不参加科举,也未必会忍受饥寒,又怎能将领受官位和俸禄当作一生的大事呢?

11.好名声是不可少的。至于“利”字则不能强,亦不必设计苦求,命中原有定数。况天下来有官久而至于乏衣食者。只怕苦心求利,不顾声名,转至后来衣食不继,面目可憎,难以见祖宗,难以见亲友耳。

好的名声是不可或缺的。至于“利”就不能强求了,也不必苦心计划去获得,命中自有定数。况且天下没有人长久做官还会缺衣少食的。就怕苦心追求利益,不顾惜声誉和名望,最后反而落得衣食不继、面目可憎,难以面对黄泉下的祖宗,也难以面对世间的亲朋好友了。

12.毕竟精神不济口口忘记事情,而说话则有前无后,笔下亦写不出。始悔从前要做便做,可以如意,不仗别人,而彼时仍不免有因循误事之处一.叉幸从前于有益之事,时时要办,人不能阻,自己亦不肯甘休,故勉强行之,所到处犹有一二件可以问世,可以问心。

若彼时听友人相劝,诸事可以不必,何苦过于费心,则定无一措施之事,岂不更觉宝山空归,虚度光阴耶?

悔之无及耶!

现在到底是精力不济,总是忘记事情,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写文章也觉得困难。从前做事想到就能做到,可以随自己的心意,不仰仗别人帮忙,现在才懊悔那时候不免有因循守旧而耽误了事的地方。又庆幸从前对于有好处的事情,总想要办,别人拦也拦不住,自己也不肯善罢甘休,因此总能勉力办成,所到任的地方总有一两件事办得可以传之于世,可以问心无愧。如果当时就听朋友的劝告,所有的事都不是必须的,何苦过于花费心思,那么一定没有什么办得成的事,岂不是更觉得人宝山而空回,虚度了这么多年的光阴吗?那样的话后悔就更没边了啊。

吾今看书虽不能记而不肯不看;究竟看而不能记,增有所得,比不看者较好,吾因此不解诸人之终岁闲闷,不肯一亲书卷,竞似自己学问已足,才识已竞,何必看书?我现在看书即便记不住也不能不看;坚持看书而记不住,不能有所收获,也比不看书要好一些。我因此不能理解许多人一年到头清闲烦闷,也不肯稍稍读一点书,竟然好像自己的学问已经足够,才华见识已经完备,何必再看书一样。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陈宏谋家书】陈宏谋2: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jiaxunxiaoxun/37217.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