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幸福的正反比】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对金钱的期望与索取并不能带来幸福感,长久持续的期望和索取反而会让幸福感消失殆尽,在现实生活中炒股就是一个生动典型的例子。当股市进入大牛市时,会让众多股民兴奋欢乐,这个时候,股民的钱是真真实实地在增值。然而牛市时间长了,人们的欢乐反而渐渐消去,他们开始焦虑了,因为他们知道股票肯定会跌,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跌。如果是暴跌,他们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于是,随着股价多次上下震荡,很多明智的人退出了股市。明智的人并不是对自己和股市丧失了信心,而是觉得每天盯着股票,被动地看涨看跌,劳心费力,实在太累了,还不如退出来轻松地做自己能真正掌控的事情。
明智的人退出股市,在于对幸福感有要求,坚守股市的人却是对兴奋和刺激有要求,他们将兴奋和刺激误解成了幸福。就像彩民中彩,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幸福感会骤然增加,但随后便会退回到初始水平。他们希望自己能中奖,是因为他们所关注的是中奖后的短暂欢愉,并没有认识到感情在长期内变化的规律。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近几十年来的大量数据显示,如果个人年收入超出12万美元,额外的金钱并不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满足感。从1958年至1987年,日本的国民收入上升了4倍,但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因此而大幅增加,甚至还有所降低。
有位幸福经济学家立即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他经过研究得出,当国民收入整体上升时,人们的相对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幸福感并没有相应增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是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感觉到自己富有和幸福的。当然,社会性的比较并非唯一一个因素, “习惯化”也是一个关键的心理因素。一个人的收入大幅度上升,刚开始确实能够给他带来幸福感,然而一旦他习惯了有钱的新状态,原有的幸福感便会逐渐消失。
另一位研究幸福经济学的专家说: “人们夸大了高收入对个人幸福的影响。"很显然,一个人的收入一旦超过贫困线,那么对于他的幸福感而言,金钱就不能扮演重要角色了。钱可以买到东西,但买来的东西并不能完全解决与钱无关的烦恼。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也是这样,大约只有15%的幸福与收入、财产或其他经济因素有关,而近九成的幸福来自生活态度、自我控制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因此,在衣食住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并不能显著增进人的幸福感。
2004年,旅美行为决策学家奚恺元对中国6个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进行了幸福指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6大城市的幸福指数大小依次为: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同一城市的富人比穷人幸福,而经济更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幸福感却比杭州、成都的居民要低。
再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中国有近八成的居民感到生活幸福,远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更令人惊奇的是,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
对这种现象如何解释?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写作了《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该书直到他死前只卖出几本,他愤而停止发行并加以销毁。然而,很多年以后戈森创建的两大定理最终成为支撑整个现代效用理论大厦的支柱。如今的经济学教授经常会说一个吃包子的故事:随着饥饿感的消失和胃部极限的到来,每吃下一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依次减少,甚至产生过犹不及的负效用。这就是戈森的第一定理。戈森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对解释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也一样适用。同样是增加100元收入,对一个食不果腹的乞丐和一个挥金如土的人就有着天壤之别的意义。中国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为什么超过城镇居民,正是因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圈子不过方圆几十里,接触到的人生活状态几乎同自己一样,心理上没有不平衡感;而城镇居民周围人群的收入消费差异很大,身边的富人很多,因比较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感抵消了自己对收入的满足感。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调查,结果都说明,幸福与财富的确有关联,但是相关程度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只有可以进行直接的比较时,富裕这一方才会表现出更强的幸福感。更有趣的是,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无一例外地得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度为0.25。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一定范围内,在基本生活保障被满足前,金钱和幸福度成正比;基本生活保障被满足后,金钱和幸福度的关系就不是很大了,有很多的时候甚至成反比。
在竞争激烈、变化瞬息的现代社会,因金钱而生的烦恼笼罩着许多人。人们根据对金钱的占有程度将人划分为穷人和富人,然而,穷人和富人的烦恼只是内容或重点不一样,程度与痛苦度却难分上下。
穷人的烦恼主要与基本生存无保障有关。例如,一个人无论怎样辛苦,一年到头却赚不了几个钱,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始终挣扎在生存窘迫中。养老、医疗、教育及居住问题均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忧虑,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更为他们带来越来越深的恐慌。
穷人因为钱少缺乏安全感,而富人因为钱多也没有安全感,比如财富不增值就会出现安全问题,在哪方面投资也有安全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富人钱财即便很多,他们也很担心后代是否还能延续富有。
随着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化,养老、医保等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真正为基本生存焦虑的人将会越来越少,但金钱带来的烦恼并不会因之消除。
“钱多钱少,常有就好。”这句俗语说出了一个道理:适量地拥有金钱或财富可以远离金钱带来的烦恼。这句俗语正符合经营幸福“拥有适量的财富”的原则,但适量的财富或金钱仍然少不了经不要让财富绑架了你的幸福感营,钱需要管好,财需要理好。
适量的金钱可以无限膨胀,也可以瞬间流失,两者同样的后果就是带来烦恼,牺牲掉幸福。令多数人感到烦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一些人在还没有变得富有以前就高消费,所以他们所期望的富裕日子永远不会到来。奢侈消费是对每一个人的诱惑,虽然豪华的住房、高档的汽车、精美的家具等都不错,但是如果你无力支付,就不要去借贷沉溺于此。一个聪明人不会让自己盲目地背上债务的负担。当一个人陷入债务危机中时,他已经给自己制造了许多麻烦,债务就像一个噩梦,会妨碍家庭的幸福,破坏家庭的安宁。所以,一个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躲避债务的陷阱,千万别让自己陷入尴尬的生活之中。
远离金钱带来的烦恼,拥有适量的财富,用之有度。抵制奢侈消费的诱惑,躲避债务陷阱。不希求做太有钱的人,因为幸福与钱多没有关系,而只需适量拥有。
yulujidi.com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金钱与幸福的正反比】:http://www.yulujidi.com/zouxinwenan/qingganwenan/3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