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别得意;手里无,别丧气——不要太在意得失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庄子·秋水》中有言“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意在告诉我们,对于得失,不必太过在意,而是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泰然对待。
在《孔子家语》里有一则故事:有一天,楚王出游时,不小心将自己的弓丢了。仆人要去找,楚王却说:“不必了,我丢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后,感慨地说道:“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有人丢东西,必然会有别人得到。这应该是我们对于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我们常人而言,大多数人在得到一件东西的时候都会喜不自胜,得意扬扬。比如,生日时收到爱人的礼物,爸爸妈妈收到子女的礼物,或者朋友送给自己心爱的礼物。得到这一切时,有的人甚至能够高兴十天半月。而在我们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却会陷入失望伤痛之中,甚至久久不能释怀。然而,对于那些志趣高雅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把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而是能够用一颗平和淡定的心态对待得失。
明朝的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明武宗正德年间生人。因为家中世代行医,所以李时珍从小就奠定了良好的医学基础。后来正德皇帝驾崩,李时珍也就跟着嘉靖皇帝来到了北京,成了一名太医。在太医院,李时珍见到了人世间最富贵繁华的景象,接触了当时最显赫高贵的人,然而这一切却并没有令他陶醉。
后来因缘际会之下,李时珍离开了皇宫。离开皇宫之后,他仍然可以过异于常人的富贵生活,但是他没有那样去做。他选择深入民间,到那些最贫苦、最卑贱的人当中嘘寒问暖、救死扶伤。从朝堂到民间,从太医到乡土郎中,李时珍没修身: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已功夫有任何的不快,仍然一心一意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刻苦钻研每一味药方,亲自尝试每一种草药。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终于让李时珍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他编撰了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本医书《本草纲目》,因此永远载入史册,为后世所敬仰。
像李时珍这样,能够做到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是一种非常高的人生境界。拥有如此高的人生境界的人,不管是住在皇宫中,还是在茅顶土坯的江湖都能够泰然处之。yulujidi.com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像李时珍这样看淡得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快乐和忧愁建立在得失之上,得到了就非常高兴,一旦失去就过分忧虑。尤其是在失去后,更是难以做到心平气和。
人之所以对于自己的得失如此重视,就是因为过分看重了外物,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他们过分地看重自己在工作中的所得,看重自己的房子车子。因此,当失去一些东西时,就会无意中夸大自己的所失,让自己陷入难过之中。
殊不知,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秒起,我们得到了世间亲人的疼爱,得到了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学生时代、懵懂的爱情,得到了家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也失去了时光,失去了很多美好和童真,我们的亲人也都在渐渐老去。我们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得与失都是人生常态,所以有时候,我们真的不必太执着于这些得失。而是应该抱着一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去对待人生。
因此,当我们在得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应该将自己的心灵是否舒服作为原则。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管得与失,都能够泰然处之。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与得失相伴。对于那些所得,我们只要能够保持淡定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就可以渐渐做到不计较。而对于我们所失去的,大多数人则无法轻松地释怀。这时候,我们更是应该做到坦然放手,让自己不再纠结。
一位老人匆忙赶上一辆火车,可是一时情急之下,包里的一只新鞋子掉到了站台上。那是儿子给他买的一双高档鞋子,老人一直随身携带,没有舍得穿。没想到竟发生了这个意外。
此时火车已经缓缓启动,老人显然不能下车去捡起心爱的鞋子了。旁边的人也都看出他的新鞋子很昂贵,现在看着他只剩下了一只,都为他感到惋惜。不料,这时候,老人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索性把另一只鞋子也从车窗扔了下去!众人问他何以如此,老人回答说:“鞋子虽然很好,但是只留有一只又有何用呢?如果别人捡到一双鞋,便可以留下来自己穿;但若是只捡到了一只鞋子,也没有意义。所以不如让他捡到两只鞋子。”众人听了,纷纷赞叹不已。
老人在丢落了一只鞋子的情况下,果断地扔掉另一只鞋子,这就是“放下”。正是因为这一举动,老人不但成全了别人,也让自己的心灵变得轻快。如果他没有“放下”,总是想着自己丢掉的那只鞋子,那么他一路上都将懊悔不已。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便不难得到一个启示:若是得不到,那就放下吧。
有些东西注定不属于自己,与其苦苦追逐而不可得,何不将其轻轻放下呢?什么也不愿放下的人,不仅会感到难过与悲哀,甚至还将失去更多。做人,我们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才行。这种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心态,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岁月精华
在大千世界中,得失无处不在。面对变化万千的万物,我们唯有做到不患得患失,保持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心态,才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
修身: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已功夫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手里有,别得意;手里无,别丧气——不要太在意得失:http://www.yulujidi.com/qianmingdaquan/nanshengqianming/4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