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担——不要让父母为我们劳累忧心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曾有人问孔子: “什么才是孝?”孔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就是说,做父母的总会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从表面上看来,对方问的是孝,但是孔子回答的却是父母对子女的担忧,颇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但是仔细想一下,其实孔子的真正意思就是:只要你能想起当你生病时父母的担忧心情,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孝了。也就是说,孝不是回报,而是用父母对自己同等的心情对待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劳累忧心,便是孝了。
身为子女,都不能忘掉孝敬父母的义务。即使有什么安排,也要把父母放在婚姻家庭:患难与共方能白头偕老首位,要考虑到父母的情况与心情。安娜是医院的护士,一天晚上,当安娜查房的时候,有位病人忽然说: “可以帮我给我的女儿打一个电话吗?”安娜认识那位病人,几小时之前,才发作过一次心脏病,对于他而言,现在即便是看人一眼也是很费力气的。就在这时,安娜发现病人的呼吸急促起来,并且开始大量地排汗。安娜立即加大了对病人的输氧量,匆匆对他说:“请放心,我一定会给你的女儿打电话的!”
按照病历卡上的记载,安娜给病人的女儿打了电话。还未等安娜把病人的情况说完,话筒里就传来了女人的尖叫: “不!他不会死的!”安娜有些吃惊,直到听到那病人的女儿说: “我已经一年多没见过他了,一年前,我们发生了争吵,我告诉他我恨他……”泪水渐渐地涌满了安娜的双眼,她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的父亲,他们已经有很久没再见过面了……挂断电话后,安娜连忙奔向病房,病人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半小时之后,病人的女儿赶到了,她趴在她父亲的床前,“我从来就没有恨过你!从来都没有!我非常爱你!”她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人喊叫。
安娜悄悄地走出了病房,快步跑向了电话机。她必须马上打电话给爸爸,然后对他说: “爸爸,我爱你,真的!”
因为争吵,造成父女二人一年多的时间都未曾相见,而再见时已是阴阳永隔。这时,即使讲再多的“我爱你”又有什么用呢?斯人已逝,只是之前心心念念的女儿尚不知自己的父亲这一年多的时间是如何熬过来的。我们身为子女,不要让积怨搁置太久,尽快化解它,以免成为终生的遗憾。
有句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季羡林曾写过一篇名为《赋得永久的悔》的文章,而内容则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恨与痛苦。yulujidi.com
我们可以回头想一下,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舍不得吃穿,供我们读书。年轻的我们都会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让自己的父母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好好报答他们。当我们走过学生时代,开始在社会中打拼,我们需要买房、买车、结婚、养孩子、供孩子上学……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每当与父母交流的时候,总觉得与父母之间,我们已隔了很远的距离。
只是,我们因忙忙碌碌忽略掉了父母头上的银丝和脸上的皱纹,日益衰老的他们即使有什么要求或想法,都隐藏在欲言又止中。而我们呢?我们还在想着如何多挣点钱,好让父母过上舒适的生活。然而,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已辛辛苦苦地攒下的钱已经不能为父母所用了,他们老了,昏花的双眼已经不能看电视了,牙齿连香蕉都咬不动了……也许,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到另一个国度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去了。
曾经有一个小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奶奶生病了,生了很严重的病,已经躺在床上好几个月了。每天,爸爸妈妈都轮流着为奶奶擦身、洗脚、洗头发、剪指甲,还用勺子一口一口喂奶奶吃东西。
看着爸爸妈妈如此照顾奶奶,有时候我也会主动地为奶奶剪指甲,爸爸下班回到家,我就会给他泡茶,也帮妈妈刷碗、做家务。等到爸爸妈妈老了,我也要像他们照顾奶奶一样照顾他们。
人非草木,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然而,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深受父母长辈的宠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不用提不让父母劳累忧心了,动辄向父母发火的例子就举不胜举。殊不知,这种行为有多么地伤父母的心。
事实上,做父母的从来都不奢望自己能够从子女那里得到多少回报,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比自己好而已。而我们做子女的可能倾尽一生都未必能够赚取自己想要的钱财,可是,只要我们常回家看看我们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买菜,一起外出旅游,哪怕是一起看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的父母就非常满足了。
【实话实说】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谁都不希望发生,作为子女,不要再让自己的父母为我们担忧劳碌了。
【婚姻家庭:患难与共方能白头偕老】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担——不要让父母为我们劳累忧心:http://www.yulujidi.com/qianmingdaquan/gexingqianming/4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