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无字皆文章】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祝廷成】
祝廷成,1926年生于吉林市。195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现任东北师大草地研究所所长、国家草地生态工程专业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长春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吉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草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重点牧区草场调查技术顾问、国际草地学会议(IGC)16届、17届常任理事会理事等职。悠悠五十载,致力于草地生态教学和科研,发表论文223篇,专著3部。
驻足世纪更替的门槛,蓦然回首,那蹉跎岁月已在我生命之树中刻下了70年轮。半世坎坷,一生求索,虽未成就惊世伟业,只做一回拓荒者,亦觉无怨无悔。我常喜吟:“山川有形尽诗画,草原无字皆文章。"这一“文章”,我读了50余载,常看常新,至今尚未读完,更不敢妄言通晓宗意。忆之思之,倒是平淡的岁月使我感悟不少。写出来,以与青年学子们共勉。
我的蒙学时代是在日本铁蹄下度过的,幼年不幸丧父,使我不得不中途辍学。直至抗战胜利,东北光复后,才恢复学业,并得以进入我党创办的东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学府——东北大学学习,有幸成为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教学、科研生涯。
记得1953年春,我开始讲授植物地理课。当我第一次把学生带到东北草原进行野外实习时,立即被那辽阔富绕的草原深深地吸引住了。那芳草、野花编织的自然锦缎,好像摆在我面前的一张考卷。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翻遍有关图书资料,希望借助已有的资料向学生讲授草地资源。然而,只查到日本军国主义和沙皇俄国几篇东北草原的调查报告,而且是粗糙、片断的,明显地暴露出调查者的野心和目的。有些是为日本开拓团移民霸占草原和关东军筹集军马饲草提供资料,有的是给帝俄铺设东清铁路提供沿线草原概况的报告,竟然找不到一篇中国人自己写的研究资料。面对美丽富饶的大草原,看看手中这几篇支离破碎的草原调查报告,我惊讶,我愤慨,屈辱感和民族责任感搅动我这颗新中国年轻生物学者的心,我下定决心把探索草原奥秘和填补草原科学空白作为毕生的志向。
创业是艰难的,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草原科学体系,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开始带着助手们奔波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草原之间。时值建国初期,条件异常艰苦,连起码的交通工具都没有,我们以步代车,几乎走遍了东北草原,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草原地广人稀,徒步走入草原深处采集和调查,背着不断增重的标本夹,风餐露宿,时常忍受水尽粮绝的饥渴之苦。蚊虫叮咬,风吹沙打,烈日当头,我的脸晒得黑里透红,当地人说,我是草原上的蒙古人。听了这话,我高兴地说:“我是草原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大草原的神秘和深奥不断吸引我们去探索,把我们引入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学术思路初见端倪。
1955年,我的第一篇论文《黑龙江省萨尔图附近植被的初步分析》在《植物学报》上发表,论述了萨尔图(现为大庆市)附近草原植被的组成、类型及其与小地形和土壤等生态因子的关系。前苏联学者雅鲁申科院士评论道:“这是第一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中国草原植被的文章,它代表了中国草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初步的成功使我更加坚定了献身祖国草原事业的信心,为了准确地掌握东北草原的特点,我还深入内蒙古中西部、宁夏、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的草原进行对比研究。茫茫大草原,撒下了我们的汗水。我们相继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1963年春,我幸福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正当我满怀壮志,准备对中国草原生态进行深入研究之际,“十年浩劫"开始了。一夜之间变成了"白专”典型,带着全家老小,先后被送到边远山区和内蒙古草原进行劳动锻炼。当时,虽身居僻壤,但矢志不移,魂系草原。我要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虽然有枯有荣,时盛时衰,但仍然顽强地生长。下放期间,我用生态学观点指导当地农牧民建起小规模的立体生态农业,粮草增产显著。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创绘了一套《草原建设挂图》,受到农业部的重视,以汉、蒙、藏、哈萨克四种文字出版,发行全国。粉碎“四人帮”后,学校为我恢复了工作。沐浴着科学春天的阳光,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我,重新焕发了青春。
70年代后期,我的学术生涯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陆续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跨世纪人才需要及时掌握草地生态学发展的前沿,立足国内,走向世界,促使中国与国际草地学术界接轨。1985年,我应邀出席了在日本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草地会议(IGC),这是草地科学的“奥运会”,每四年召开一次。我们撰写的《中国温带草地资源及草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论文,被会议评选为10篇大会报告之一。在开幕式后我登上大会讲台,以草原优势草种的生态特性为基础,把中国草原进行创新的类型划分,阐述了中国的草地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同时放映80张幻灯片,第一次将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我国丰富多彩的温带草原展现于世。100余个国家的2000多位代表为中国草原如此辽阔,类型如此多样,资源如此富饶而感到意外,感到惊愕!在这次会议上,我当选为由11位世界著名学者组成的国际草地会议常任理事会理事。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进入这个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组织,我为祖国争来学术荣誉。
探索草原的奥秘,进而改造草原,需要更高更新的科学技术。技术从哪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我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座右铭。我一方面博览有关草原理论方面的书刊,同时到野外去加强实践,去实地调查研究。我把走路视为读书。那广阔无边的草原,恰似平铺地面上的一本书,我每走一步,犹如翻开新的一页,别有一番乐趣。通过草、虫、鸟、畜这些活生生的“文字”,阅读草原这部绿皮书,年复一年,直到今天。
一个人的才智是有限的。一个人一生中,只要做好一两件事,就令人欣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草原生态研究上,深刻地感悟到草原是一部大自然的书,一部无字的书,一部有待去熟读的书,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绿皮书。草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大批科技工作者,希望年轻人树立远大目标,在祖国美丽富饶的草原上驰骋! 一些未来学家有这样的预测:20世纪的科学可以说是犹太人的科学,而21世纪的科学将可能是中国人的科学。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建好发展科学的“温床”,需要“金牌级”的智能人才。到21世纪时,现在的大学生正是年富力强,你们确实是任重而道远。我仍愿和大家一起,追赶时代的步伐,为振兴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竭诚努力。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草原无字皆文章】: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nlingjitang/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