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句 > 歇后语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开心!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开心!

1、 一齐吃的饭,我们的碗都洗过了,可弟弟还在慢条斯理地吃着。妈妈生气地说:“男孩子吃饭一扒拉,女孩子吃饭才数颗颗哩!”(安徽·庐江)

2、 邻居小龙因为偷拿家里两元钱挨打了。爸爸说:“该打,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山西·洪洞)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开心!

3、 鹦鹉遇见百灵鸟——又说叉唱;说说唱唱

4、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谚)未为:不算,算不上。指人世间安定快乐的生活远比黄金更宝贵。 也作“休道黄金贵,安乐价更高”。

5、 【树林子大,什么鸟都有】释义:借指人多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例句:“真是树林子大,什么鸟都有,居然有人诬告卢华。”

6、 【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谚)溺爱:无原则、无节制地偏爱。指对人溺爱,就不能明察;贪婪财色,就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7、 【上山打得虎,下海擒得龙】释义:比喻身强力壮,勇猛无敌。例句:罗英道:“这就怪了。我好端端的,无灾无病,上山打得虎,下海擒得龙,你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8、 觉多腿脚软,酒多脑袋沉。

9、 【拿着金碗要饭吃】释义:比喻有好的条件不利用,却受穷或求助于人。例句:我说:“盘山哪!你们真是拿着金碗要饭吃,这几座山场,能放多少牛羊啊!”

10、 惊蛰后的蜈蚣——越来越毒

11、 草帽破了顶——露头

12、 我家的闹钟坏了,为了不耽误上早自习,我缠着爸爸连夜去修。爸爸说:“慌啥呢?有鸡叫天明,没鸡叫也天明。明天不误你上早自习就是。”(河南·淮阳)

13、 【抬轿子】(惯)比喻为有权有势者吹嘘捧场。

14、 【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惯)主人的“请”字还未说出口,客人就连忙答应说“去”。指迫不及待地盼望别人邀请。

15、 【不图锅巴吃,不在锅边转】(谚)比喻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就不会有行动。

16、 【爹死娘嫁人——各人管各人】(歇)指各人自己管自己,各走各的路。也作“爹走娘嫁人——各人管各人”。

17、 【贼偷贼,难防备】(谚)指贼熟悉贼的生活规律,偷起来很难防。也泛指同行人或知底细的人,要起了偷盗同伴的心,很难防备。

18、 【花蛇黑蛇都是蛇】释义:本质一样,没有区别。例句:坏分子难道比右派分子真要好一点,罪减一等?在自己看来,都是一箩蛇。花蛇黑蛇都是蛇。

19、 【天塌下来有高人,地陷下去有矮子】谓不论发生什么灾难, 都不会先临到自己头上,尽管放心。沈从文《长河》:“师爷, 说好倒真是你们好,什么都不愁,不怕,天塌了有高长子顶, 地陷了有大胖子填。吃喝自在,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20、 【万变不离其宗】(惯)宗:宗旨。 指形式上千变万化,本质却没有变。

21、 【水过鸭背不透毛】谓不深入,不彻底。《北京日报》(1987, 7,10):“简单生硬的说教,好比广东人说的‘水过鸭背不透 毛’,不能深入到人们的头脑里去。”

22、 【傻公子,好奉承】(谚)愚蠢的公子少爷,最爱听向他吹捧讨好的话。指凡是爱好人们奉承的人,实质上都属傻公子之流。

23、 小弟弟成天到处乱跑,爬高上低的,谁说也不听。上了幼儿园却很守规矩,乐得奶奶打趣说:“男服学堂女服嫁,放牛娃服的是主人家。”(湖北·襄樊)

24、 【 不是好吃的果子】有硬壳的果子,须敲开,谓不是好欺侮 的人。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老子不是好吃的果子,你 别在老虎嘴上拔胡子来。”

25、 买个喇叭不透气——实心眼

26、 娃娃鱼上树——左看右看不像入

27、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可看出幼年的性格,七岁可对 一生作出判断。相关的:三岁定八十。台湾梁实秋《雅舍散 文二集》:“常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悲观的人就认为 这孩子没有出息,长大了之后大概是败家子或社会上的蠹 虫。”

28、 【戴帽子的猢狲——倒像人】(歇)指还像个人样。含讥讽意味。

29、 哥哥好吃懒做,妈妈教育他说:“世上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你若想早致富,鸡叫头遍就离床铺;若要苦受穷,你就天天睡到太阳红。”(广东·龙门)

30、 【低头不见抬头见】见“抬头不见低头见”。yulujidi.com

31、 【脚杆子上绑大锣——走到哪儿都当当响】(歇)脚杆子:腿。当当响:本形容敲大锣发出的响亮声音,转喻出色、过硬或有名声。赞扬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或在什么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或很有名气。

32、 上学的时间到了,我却缠着妈妈要新衣服。妈妈说:“人家急得火星子冒多高,你还凑热闹!”(河南·西峡)

33、 【有男不娶老生囡】(谚)老生囡:父母年老时生下的女儿;老生女儿容易被溺爱、娇惯,养成任性、懒惰等不良习性。指有儿子的话,不可让他娶老生女儿。

34、 爸爸下班回来说,老张家三个儿子,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整天闲逛啃老子。爷爷在一旁说:“好虎一只能镇山,耗子一窝喂猫的货。”(黑龙江·哈尔滨)

35、 太阳落山后的夜猫子一开了眼

36、 【恶人自有恶人磨】(谚)指恶人作恶,自有比他更凶的恶人来降伏他。也指恶人到了恶贯满盈时,自有惩罚。

37、 【孩子是娘的连心肉】(谚)指在亲人中,母亲对儿女最关切、最疼爱。 也作孩子是娘心上的肉。 儿女是娘身上的肉。

38、 【三姑六婆】“三姑六婆”通常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个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指生婆)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林之洋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里把三姑六婆用作贬义。如果把三姑六婆单拆开来看,其成员可谓有好有歹。媒婆和生婆在以前谁也离不开。

39、 【露马脚】现代人们用“露马脚”来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关于露马脚,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太祖朱元璋原是布衣,家境十分贫寒,参军后与一位在军中长大的姓马的姑娘结婚。马氏聪明贤惠,相貌也不错。朱元璋当了皇帝,马氏夫人被封为皇后。马皇后苦尽甘来,尽享荣华富,但也有令她苦恼的隐衷。她深居简出,每当与外人接触时,总是长裙拖地,把双脚盖住。原来这位皇后,没有缠足,长有一双“天足”。在封建时代,女子大脚,本来就是一大忌讳,何况皇后呢?一天,马皇后坐轿到金陵街头,当然她不会忘记隐藏那双“天足”,不料一阵大风掀起了轿帘,马皇后的脚露出来了。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了金陵城。于是“露马脚”一词就像一阵风刮到了民间。这是“露马脚”一词来源的主流说法,影响很广。

40、 【贫贱夫妻百事哀】释义:[唐]元稹诗句,指贫贱夫妻事事困难。例句: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倒也还能不断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41、 【好鼓不用重锤敲】(谚)响亮的鼓用不着重锤敲打。比喻聪明人悟性高,一点就明,不用多说。 也作“响鼓不用重锤”。

42、 【跳槽】“跳槽”一词已成现在流行语了,是个热门话题。《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人离开原来的单位到别的单位。”不少人认为它是个新词,其实古已有之。跳槽原指牛马发情时烦躁不安,不好好在自己的槽里吃草料,而到别的槽里去吃。转义指男女间的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明代杨慎《升庵诗话甄后圹上行》日:“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氏为妃。及即位,毛氏有宠,而黜虞氏——其后郭夫人有宠,毛后爱驰,亦赐死。元人传奇以明帝为跳槽,俗语本此。”这里说得明白,“跳槽”一词始于元代,且仅指男女间喜新厌旧。到明代,市井文学勃兴,旧语翻新,“跳槽”一词畸变为“妓女隐语”或“妓寨背语”。徐珂的《清稗类钞》对“跳槽”给出了非常确定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之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意思很明白,是说妓女或嫖客另投他人。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桂枝儿》里有一首《跳槽歌》,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不难看到跳槽的用例,其词义已向非劣性方面转化,与时下流行义基本相同。“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了。

43、 【舌头底下压死人】谓造谣中伤,能害死人。成语:人言可 畏。明代《金瓶梅》:“娘也少听韩回子老婆说话,他两个为 孩子好不嚷乱。常言道:要好不能够,要歹登时就一篇。房 倒压不杀人,舌头倒压杀人。”

44、 【当地蝼蛄当地拱】(谚)蝼蛄:昆虫,善拱土,吃农作物嫩茎。指蝼蛄只在它生长的地面上拱土。比喻作案的坏人总离不开本乡本土。

45、 【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传说。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在、}: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篡夺刘氏江山。此事传到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他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去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称为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另外,还有一则传说与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有关。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发现一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赶忙上前搭救,并问明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进宫后再也无缘和亲人见面,也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因思念家人,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对她深感同情,答应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之后,东方朔在长安城中摆了卦摊,求卦的人们所求的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人们向他求破解之法。他说,只有当今天子能解救你们,我给你们写个偈语。老百姓拿着偈语,赶紧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消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城家家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还要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如织。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后,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里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元宵节。

46、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释义:道:僧道修炼的工夫。魔:魔鬼,鬼怪。比喻反面力量超过正面力量,无法制伏。旧社会统治者把自己的反动统治比作“道”,把人民的反抗比作“魔”。现在比喻革命力量胜过反动势力。例句: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

47、 妈妈去洛阳给我买了一件款式不错的短袖衬衫,我急忙穿上让奶奶看。奶奶看着我笑得合不拢嘴:“人称衣裳,马靠鞍;一是长相,二是穿。我孙子穿上这件衣服,真是越看越帅气!”(河南·盂津)

48、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释义:比喻福祸可以互相转化,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安知”又作“焉知”。例句:虽然景淳的去职对抗俄是个损失,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说不定富明阿更能成为富尼扬阿、陆勉舟抗俄的中流砥柱呢。

49、 【猪八戒掉在泔水桶里——得吃得喝】(歇)泔水:淘米、洗刷锅碗等用过的水,可用来喂猪。指得到吃喝的机会。

50、 星期天,爸爸邀了几个朋友在家里打麻将,我在一旁看。奶奶走过来赶我走,我不愿意走。奶奶嚷道:“跟着啥人学啥人!老子整天浮水,儿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山西·平陆)

51、 鸭子吃蜗牛——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味

52、 【丢了芝麻,捡了西瓜】(惯)比喻得大于失。 也作“撒了芝麻捡个西瓜”。

53、 【挤不出牙膏】多指逼不出话来,逼不出东西来。传记图 书:“他派黄做秘书监视张,黄过于老实,挤不出牙膏,逼得 太紧,又怕他上吊。”

54、 【被窝里放屁——自己臭自己】(歇)指自己作践自己,使自己受到损害。

55、 【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也不怕。成语:无所畏惧。老舍 《四世同堂》:“他是天不怕地不怕,绝对不会受欺侮的。”

56、 【日落三条箭,隔天雨就现】释义:太阳落山时,天空如有三条箭形云,第二天就会下雨。例句:麦子收到第四天,竞赛正搞得热火朝天,我们发现有雨情了。先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发现天空上有三条箭形云,按照农谚说:“日落三条箭,隔天雨就现。”

57、 癞蛤蟆不长毛——天生那路种子;祖传

58、 【 有志不在年高】年纪大了,只要有志气,仍能有所作为。 然《艳阳天》:“唉,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现在 盘算的是出多少力,不是活多大年纪。”

59、 【喝酒喝厚了,耍钱耍薄了】(谚)耍钱:赌博。彼此在一起喝酒,越喝友情越厚;要是在一起赌博,不免争赢论输,越赌友情越薄。常指赌博对人有百害而无一益。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开心!

60、 货郎鼓别在腰里——没货了

61、 学校里背书——不望(忘)本

62、 【钻进闷葫芦里】释义:比喻沉闷起来。例句:他喝了一口茶,瞅着钱万利的满脸愁容,说:“怎么,唉声叹气的,又钻进闷葫芦里去了?”

63、 【绳打细处断】释义:绳子的细处容易断,比喻薄弱的地方容易出问题。例句:才才那时长得瘦猫儿似的,病闹个不停,人都说:“怕要绳打细处断”。

64、 一天,我跟爸爸去锄地。我问爸爸庄稼为什么要锄,爸爸说:“麦收一盘耙,秋收一张锄。”(河南·商丘)

65、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谚)练武术的,要不住手地练拳;练曲艺的,要不住口地练唱。指技艺要经常练习,不可间断。也泛指要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离不开勤学苦练。 也作拳不能离手,曲不能离口。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66、 【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释义:比喻不甘心失败。例句:“敌人是‘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67、 【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谚)家里纵然有万石存粮,要是挥霍浪费,很快也会耗完。指无论怎样厚实的家底,也经不住挥霍浪费。

68、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丈二,身高,摸不着头脑。借指 弄不明白。和尚,也说:金刚。成语:莫名其妙。王朔《私人 律师》:“林崖惊异地望着这对表情奇特的男女,有点丈二和 尚——摸不着头脑。”

69、 【皇帝不急,急煞太监】当事人不急,帮忙的人着急。戴厚 英《人啊人》:“这真是皇帝不急急煞太监。你们到底打算怎 么办呢?”

70、 一口棺材睡两人——死对头

71、 大伙儿同唱一个调——异口同声

72、 放学后,回到家中,我和哥哥谈起努力和学习的关系时,哥哥微笑着指着油灯对我说:“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河南·内乡)

73、 【大路不走草成窝】做事不能中断,不能荒废。或说:老路 不走生青苔。歌剧《刘三姐》:“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 草成窝,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74、 张大伯当了干部后,由于办事公道,不讲情面,有几个人就想搞他的小动作。他说:“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我看酱蛆能拱倒酱缸?”(安徽·利辛)

75、 【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释义:形容人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贬义。“脖子”又作“脑袋”。“风向标”又作“试风标”。例句:希望他今后再不要“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个风向标”,要“老老实实承认错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76、 【 不犯王法不怕官】不触犯法律,便无所畏惧。类似的:理 正不怕官,心正不怕天。沈从文《边城》:“祖父不作声了,他 想到不犯王法不怕官,只有被死亡抓走那一回事情不好 办。”

77、 【豆腐一碗,一碗豆腐】(惯)比喻实质是一样的。

78、 【三魂不附体,七魄在他身】(惯)附体:附在身体上。魂魄到了他人身上。形容人不能控制自己。

79、 【有今天没明天】(惯)1指人年老或病重,将不久于人世。2指生活贫困,今天有吃的,明天的还没有。 也作“有今日没明日”。

80、 坐山雕做寿——末日来临

81、 【狼上狗不上】比喻不齐心,行动不一致。姚雪垠《李自 成》:“官军虽说人多,一到打起硬仗时,狼上狗不上,有几个 真心卖命的?”

82、 【草膘料力水精神】释义:吃草能使牲口长膘,吃料能使牲口增力,喝水能使牲口存精神。例句:如果黑夜喂不好,牲口就要受伤,一夜要喂五六次,我有的工夫一次接一次,直喂到天亮才算。这吃草料饮水还有讲究,常言说:“草膘料力水精神”。

83、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由来已久。 刘绍棠《藏珍楼》:“春回大地,换了人间。但是,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的两度春风还没有 将坚冰完全融化。”

84、 【 上一个新台阶】有了提高,有了进步。电视新闻:“这条 远洋渔轮的制造,标志着我国造船技术越上了一个新台 阶。”

85、 【叫你上坡,你偏下河】谓不知好歹,不听劝说,不肯上进。 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咋窝囊到这份儿上!我叫 你上坡,你偏下河,我让你抓鸡,你偏逮鹅。”

86、 三叔看到村里一些人靠投机取巧发了财,心里也痒痒的。爸爸劝他说:“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莫羡他人富,富要富得磊落。”(河南·扶沟)

87、 【江河千百条,条条归大海】释义:比喻迟早要归到某处去或要走某一条路。例句:江河干百条,条条归大海。今日言别,明日重逢,这也是常有的事。

88、 桃花潭水深干尺——无与伦比

89、 独眼龙相亲——眼看中

90、 【一寸光阴一寸金】(谚)光阴:时光。光阴逝去一寸,就像耗去一寸黄金一样可惜。指时光非常宝贵,必须格外珍惜。 也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91、 【吃拳何似打拳时】(谚)出拳打人虽然痛快一时,遭人拳打却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时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92、 向着太阳的葵花——爱晴(情)

93、 爸爸的钢笔丢了,妈妈问他丢在哪儿了,他说:“拾东西清楚,丢东西迷糊,我这四方块脑子记不得了!”(河南·郏县)

94、 【牛头不对马嘴】释义:比喻胡拉乱扯,二者毫不相关。例句:苏雨道:“我是苏爷的嫡亲兄弟,特地从涿州家乡而来。”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95、 房顶上的草——刮来的种

96、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谚)兔子打光,追捕兔子的猎狗就被煮熟吃了;飞鸟射尽,射杀飞鸟的弓箭就搁起不用了;敌国消灭,出生入死的功臣良将就被杀戮了。旧指江山稳固之后,国君就会残害功臣。

97、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按佛教说法,菩萨能保佑人。此 谓自己保不住,更帮不了别人。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 “我们是泥菩萨过江,自身还难保呢,他又拉上了这么个女 孩子,到底预备怎么办?”

98、 【人各有志,不可相强】释义:各人有各人的志向,别人无法改变。例句:“岂不闻语云:‘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

99、 阎王爷照镜子一鬼样子;鬼相

100、 【 逼着哑巴说话】忍无可忍,引起愤慨。逼着,也说:急得、 惹得。浩然《艳阳天》:“我这样的话还多着哪,再这么逼着 哑巴说话,我全都给你们抖落出来!”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开心!: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29200.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