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句 > 歇后语

抖音热门经典歇后语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抖音热门经典歇后语

1、 苻坚逃到八公山——草木皆兵

2、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释义:长期生活在外,最后总希望回到家乡。例句:“常言道,树高干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若还长大了,少不得寻根问蒂,怕不认我做外公么?”

抖音热门经典歇后语

3、 【抓不住老虎,在猫身上出气】(惯)比喻斗不过厉害的,就把怒气发泄在弱者身上。

4、 孔夫子的弟子——贤(闲)人

5、 【爱叫的麻雀不长肉】(谚)比喻轻浮而不务实的人,不会有什么作为。

6、 【 神仙下凡问土地】借指深入调查。古华《姐姐寨》:“神仙 下凡问土地公。这状子就是寄到州里,省里,京里去,也要 转回来,转到你阿爸手里,这是如今办事的规律。”

7、 【东门不开西门开】这儿不通那儿通,总会有出路。《法制 文萃报》(1999,6,14):“(危机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 都会有。但有一条:东门不开西门开。”

8、 【不分青红皂白】(惯)皂:黑色。 指态度武断或蛮横,不问情由,不论是非曲直。 也作不问青红皂白。 不管青红皂白。

9、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10、 【 无马狗拉犁/无牛马耕田】借指替代,或不得已求其次。 相关的:有牛使牛,没牛使犊。周立波《山乡巨变》:“不要讥 笑吧,我做得什么队长啊!还不是无牛牛了马耕田。”

11、 【内行看功夫,外行看热闹】见“行家看门道,力把看热闹”。

12、 【如入无人之境】(惯)形容就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毫无阻挡。 也作如践无人之境。 如入无人之地。

13、 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14、 弟弟对做好的饭菜很挑剔,这不吃那不要的,当过老红军的爷爷生气地说:“想当年我们是渴饮雪,饥吞毡。现如今你们是冬有棉、夏穿单,菜有油、饭有肉,出门不用走、回家电视看,就这还把饭菜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河南·辉县)

15、 【 死水怕勺舀】没有来源,花费不起。清代《醒世姻缘传》: “其一切打银带,做衣服,买礼物,做盘缠,都是丁利国这碗 死水里舀,却也当真舀得干上来了。”

16、 【花名册】“花名册”指人员名册。它同“花名”无关,那么,为什么叫“花名册”呢?花名册与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有关,户籍是登记、管理人口的册籍,它起源很早,大约春秋时期就有相应的户籍制度了。“花名册”一词的由来有二说。一说是由于旧时登录户口的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名叫做“花户”。花,言其错杂繁多。“花名册”即由此而来。二说古代也把娼妓在妓院中使用的化名称作“花名”。如元·宋无《直沽》诗“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里“花名册”就是妓女的名册,也有户籍的作用。 “花名册”一词是从古代而来的,现在有用“名单”、“名册”等名词取而代之。但仍有保留,“花名册”照例通用,如各单位都有“职工花名册”、“干部花名册”,党、团组织有“党员花名册”、“共青团员花名册”。

17、 【胡同】城镇、村子的巷子、小街道,在北方叫“胡同”。据明朝末年出版的《正字通》说:“街也,今京师巷叫‘衙衙’。”“衚衙”乃“胡同”的异体字。明朝沈榜《宛署杂记》说:“元人呼街巷为胡同。”可见,“胡同”一词产生于元代。据考证,“胡同”一词源于女真族的“霍通”一词。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蒙古语和女真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语调和语音都很接近,女真族叫“霍通”、“火瞳”都指“聚族而居”的意思。后来汉族人把“火瞳”译为“胡同”,成为汉字化的外来语词。城市里的小街道大多直呼“胡同”,如李家胡同、于家胡同等。胡床人们常在古代文献或诗词中见到“胡床”或“床”字,有时误解为是睡觉的卧具,即现在的床。其实,古时候,“床”并不是专指卧具,而大部分作为坐具使用。汉朝人许慎在《说文》中称床为“安身之几坐也”,明确说是坐具。至迟到唐代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睡觉的床(寝具)。“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类似于现在的马扎。胡床早期系用于军旅之中,相传大约是公元二世纪的汉灵帝从北方游牧民族中引入,故称“胡床”。可见,“床”在前,“胡床”在后,床与胡床是两种不同的坐具,胡床更加小巧灵活。胡床若用绳绷扎,则称“绳床”,又因其形制可以转动折叠,故又称“交床”。《演繁露》云:“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看来这种坐具非常便于携带,因而常为战争时将军出征所带,所以后来便发展为权力的象征——交椅。

18、 鸭子吃田螺——眼朝上;眼向上看:不知滋味

19、 【又是县官,又是现管】不仅职位高,而且是顶头土司。浩 然《艳阳天》:“对啦,克礼又是县官,又是现管,我们得听他 的。”

20、 【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惯)无明:佛教用语,没有智慧之意。业火:怒火。由于没有智慧,不能了解正理,结果引起许多烦恼,因称发怒为“无明业火”。形容怒气冲天,按捺不住。 也作无明火高三千丈。 无名怒火高万丈。

21、 每当我帮爷爷倒完茶,捶完背,端来洗脚水,爷爷便笑着对我说:“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狼啃脖子没人管。”(甘肃·敦煌)

22、 两个人报数——不数一就数二

23、 【头儿顶得天,脚儿踏得地】(惯)形容人形象高大或行为光明磊落。 也作“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24、 【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螃蟹横爬。讽刺飞扬 跋扈的人。明代《警世通言》:“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 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正合古人两句:常将冷眼观螃蟹, 看你横行到几时?”

25、 【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打妻子,拿妻子出气。例句:唉,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我后悔酒醉拿你出气。

26、 豺狼披羊皮——蒙骗猎人

27、 心里生起一盆火——浑身热乎乎

28、 【哈密瓜】“哈密瓜”外形金黄灿灿,肉质丰厚,芬芳诱人,香甜满口,扬名四海。新疆正好有个地方叫哈密,所以人们以为哈密瓜的故乡在哈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哈密瓜的故乡可不是哈密。哈密瓜的种植历史超过千年,它的故乡确实在新疆,但不是哈密,而是鄯善。鄯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绿水环绕,昼夜温差大,极适合甜瓜生长。鄯善瓜之所以变成哈密瓜,源于人们张冠李戴的误传。清代时,康熙皇帝封赏统治哈密的额贝都拉为哈密王。额贝都拉对清廷赐予他封号感激涕零,他亲自率领一个使团前来京城,以叩谢皇帝赐予的荣耀。出发前,特意从鄯善带了一大批鄯善甜瓜,当做送给皇帝的贡品。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那么遥远带来的瓜果自然非常珍贵,这种瓜果从来没有在京城出现过。康熙帝第一次吃鄯善甜瓜,感觉芳香扑鼻,味甘如蜜,于是赞不绝口,龙颜大悦。便问大臣:“这瓜享何贵名,产于何地?”大臣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瓜,哪里知道它的名称呢。有一个大臣灵机一动,立刻回复皇帝说:“这瓜是哈密王上贡的,就是哈密瓜了。”自此之后,鄯善甜瓜便更名改姓,变成了“哈密瓜”。

29、 【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狗腿子”一词源于一则传说。从前,有个为富不仁的财主,他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好主子欢心,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腿。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主人又问:“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奴才又说:“给它用泥巴捏上一条。” 所以,狗在撒尿时,总要把一条腿翘起来,是怕把那条用泥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来历。幽默讽刺之深,入木三分。

30、 属蜘蛛的——满肚子丝(私)

31、 邻居两口子打架,妈妈去劝:“骂不是好口,打不是好手。你们不能好好说说吗?”(河南·商丘)

32、 【蝈蝈儿多了显不出你叫,八哥儿多了显不出你俏】(谚)蝈蝈儿:昆虫,雄的前翅有发音器,叫声清脆。八哥儿:鸟名,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比喻人才多了,便显不出某一个人的出众才华。

33、 爷爷让四岁的小孙孙去买盒烟,奶奶不放心。爷爷说:“人要闯,马要放,生铁不炼不成钢,让他去闯闯、练练嘛!”(山东·单县)

34、 【宰相回乡拜四邻】(谚)宰相作为当朝一品大员,回到家乡,还去拜访邻居。指官位再大也不压乡亲。

35、 【老先生】“老先生”这一称呼,感情比较复杂,一般是对年事已高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特别民间把有经验的老中医尊称为“老先生”。这种称呼最早见于《史记·贾谊传》。到了明朝,把当翰林官的人称为老先生,尽管有的翰林年龄不大,但仍称之为老先生。到了清朝,则把做相国或两司抚台官员也统称为老先生。时至今日,老先生这一称谓有多种含义。它不只尊称,有时还含有戏谑和讥讽的味道。如有人在会上发言冗长且不着调,旁人劝他说:“老先生,你少说两句吧!”

36、 【缸里的酱萝卜——没了缨儿】(歇)缨儿:萝卜的茎叶,谐“影儿”。指人没有踪影,去向不明。

37、 【乡下狮子乡下跳】(谚)乡间的社火赛会舞狮子,也就只限于在乡间。指低俗的技艺,不可在高雅的场地表演。也指低层次的人物,不能冒充到高层次中。 也作乡里狮子乡里舞。 乡下狮子乡下调。 乡里狮子乡里滚。

38、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释义:天地间只有你我知道这个秘密。例句:你想自首,那是自投罗网。钱你拿着,话回肚里,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算啦!

39、 【蚂蚁虽小,力能搬山】(谚)蚂蚁虽然小,可它们能团结,有耐力,连山都能搬动。比喻弱小者只要团结一致,坚持不断,就能办成大事。

40、 【开夜车】(惯)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学习。

41、 【上刀山,下火海】(惯)指奋不顾身去做最危险、最艰难的事情。 也作入火海,上刀山。 爬刀山,下火海。

42、 【好汉不打坐婆婆】(谚)坐婆婆:坐在地上无力站起的老婆子。指好男儿不欺凌毫无反抗能力的弱者。

43、 【说一千,道一万】(惯)指不管说多少都是一个结论。 也作“说千言,道万语”。

44、 表姐为了考入理想的大学,终日埋头苦读,可一次测验的失败让她失去了信心。舅妈心疼地说:“眼前苦,往后甜,凡事都要往前看。既然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的。”(广东·龙门)

45、 树枝丫盖房——不是正经材料

46、 【和尚无儿孝子多】(谚)指和尚虽然无儿无女,但受着众多的善男信女像孝子一样的供奉。

47、 【枣核儿——两头尖】(歇)两头:本指枣核儿的两端,转指前期和后期。尖:谐“艰”。指穷人的生活在幼年和老年时期最艰难。

48、 【 讨饭也要隔过他家门】谓对方不值得交往,不去求他。马 烽《刘胡兰传》:“人活得要有点骨气!以后就是讨吃要饭, 也要隔过他那个门!”

49、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惯)小人:品行不好的人。度:推测。 君子:品行高尚的人。指以自己卑劣的心理去揣测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也作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0、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惯)形容人刚强有力,光明磊落。 也作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 拳头上站得住人,胳臂上跑得了马。

51、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俗称“七夕”,民间传说这是每年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时刻。牛郎和织女的原型是天空中隔着银河相望的两颗星。以现在的观点看,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是天空中第十二亮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是天空中第五亮星。牛郎织女不愧为夜空中的一对闪耀伴侣,引得地上众生仰头观望。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早在东汉之前就已经有了雏形,后来演绎成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相传,天上的仙女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孙女,她能用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美丽的云彩。勤劳善良的人间男子牛郎,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哥嫂度日。哥嫂对他十分刻薄,与他分家时只给他一头老牛。一天,织女和诸仙女到人间游戏,在小河中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织女也爱上了牛郎,于是织女没有回天庭而是嫁给了牛郎,并生了一双儿女。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派人趁牛郎不在家时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后在老牛的帮助下,披上牛皮用扁担挑了两个小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用金簪在天空一划,划出了一条波浪滚滚的银河,硬生生将牛郎和织女隔开。不过二人的忠贞爱情还是感动了上苍,王母娘娘也只得同意他们每年七月初七可以相会。这天,会有无数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为他们搭一座鹊桥,让他们相会。据说,七月初七这天,在地上看不见喜鹊。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深入人心,因此,现代人将“七夕”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52、 【忤逆子讲《孝经》——假装正经】(歇)忤逆子:不孝顺父母的儿子。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宣扬封建孝道,论述孝治思想。讥讽人假装端庄正派。

53、 【 背后骂皇帝/背地里骂朝廷】背后连皇帝都可骂,则背后 被人议论是免不了的。也指只能在背后骂,骂也没有用。 类似的:二十五里骂知县。申跃中《挂红灯》:“什么叫人心 不服?人心多少钱一厅?只要你大权在手,就是他背地里 骂朝廷,当面你还是大爷。”

54、 【二者必居其一】此语的意思是只能在两样事物中选择一种。此语典出《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这段话说的是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去齐国,齐王赠金一百,他不受。到了宋国,宋君赠金七十,他接受了。又到薛国,薛君赠金五十,他也接受了。孟子的学生陈臻对这个问题很迷惑,问他说:“假如你不接受齐王之赠是对的,那后来接受两国之赠就不对了;如果说接受宋君、薛君之赠是对的,那么,不接受齐王之赠就是错了。一个人前后的行为应当一致,您只能在这二者中选择一种,怎么前后矛盾呢?” 孟子解释说:“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原因。在宋国和薛国,我们游说的时间长,去的地方多,处处需要钱,我当然要接受。而齐王给我们的赠金,我没有用处,没有用处而又要别人的赠金,那不是向别人借钱吗?天下哪有君子向别人借钱的呢?”陈臻听了,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55、 【人老骨头硬】(惯)1指人老。 2指人虽然老了,却精力充沛,劲头十足。

56、 【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见“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57、 蜗牛爬树——想高升

58、 【背包袱】(惯)比喻在思想上或经济上有沉重的负担。

59、 【酒后吐真言】人喝醉了酒,往往忘却顾虑,说出真话。或 说:酒后见真情。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孔生旺看他说 话有些醉意,马上想起古人说的‘酒后吐真言’的话来,因又 问道:今儿到底为什么事这么不舒服?”

60、 【十月无工,只有梳头吃饭工】(谚)农历十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节,除去洗脸梳头、做饭吃饭,简直就没有做活的时间。指农历十月白昼最短。

61、 【吃了灯草灰儿——说得轻巧】(歇)灯草:灯心草茎部的中间一段,质地很轻,可做油灯的灯芯。讥讽人把事情说得过于轻巧。

62、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只能看表面现象,内 行人能够看出规律、技巧。张贤亮《绿化树》:“俗话说,外行 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即使他干端坯递泥这样的简单劳动, 我马上知道他非常有眼力。”

63、 【一人不敌二人智】(谚)两个人的智谋,总比一个人的智谋高。指一个人的智谋总是有限的,群体的智谋才能全面一些。

64、 某人用过小刚的笔,不但没个感谢的话,还说小刚爱给他。小刚生气地说:“这真是刚背过河就不叫爷了。”(甘肃·镇原)

65、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二月二”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从汉代就开始了,那时,二月二又称青龙节、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源自古老的天文学。人们曾经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星辰的位置,据此判断季节。其中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每到二月初的黄昏,角宿一星和二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类似龙的双角,东方在五色为青,故称“青龙抬头”。虽为惊蛰节令,其时,兴云播雨的龙,却还在睡懒觉,故此,或供飨以六畜牺牲,讨好哄之;或以木杆敲击房梁,惊而扰之。种种招数,皆为呼唤龙的醒来。北方滹沱河一带有个习俗叫“二月二,通地气儿”。在二月二日早晨,人架龙而动:那耕地的犁杖,一对扶手,若龙角高翘;雪亮的犁刃,呈龙头之形;犁尖下新土似浪涌,搅动烟雾氤氲,叫做“二月二,通地气儿”。二月二,在民间是个重大节日,传说之多,民谣之多,是其他节日不可比拟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二月二,敲锅底,烧陈菜,吃陈米;二月二,龙抬头,人抬脚……

66、 【六十勿过夜,七十勿过旰】(谚:勿:不要。旰:晚上。年上六十,不要在别人家过夜;年上-十,不要在别人家逗留到晚上。指人上了年纪后,要随时防止意外。 也作“六十不借债,七十不过夜”。

67、 阎王老子谈家常——尽讲鬼话

68、 【提起此马来头大】秦叔宝,秦琼,《说唐》中的人物。他困 住在客店中时,曾要卖去他的战马。借指有来头,事情不简 单。或说:秦叔宝的黄骠马,来头不小。孙犁《风云初记》: “看样子,真是秦叔宝的黄骠马,来头不小哩!”

69、 【官升脾气大】(谚)指官位越高,脾气往往越急躁,越不能谦和平等地待人。 也作“官大脾气长”。

70、 【龙不离海,虎不离山】释义:龙不能离开大海,虎不能离开高山。比喻权贵者不能离开自己的权位或势力范围。例句:帝正在犹豫,群臣皆言不可。“龙不离海,虎不离山”。陛下安怪大位,岂可远离乎?

71、 【皇天不负苦心人】释义:只要肯下功夫,愿望就一定能实现。例句:她从衣服堆里翻找着,辨认着,呵,皇天不负苦心人,瞧,找到了,这件衣服是他的!

72、 【一世破婚三世穷】(谚)指破坏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穷的报应。

73、 【大路讲话,草窝有人】见“路上说话,草里有人”。

74、 王叔叔家并不富裕,可他经常和一些老板应酬、交往。王奶奶生气地说他:“你呀,真是丫头的脸上打胭脂——和小姐们赛美,你比得了吗?”(云南·个旧)

75、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响(想)

76、 王大娘养两个儿子,一个老实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担;而另一个儿子却游手好闲,成天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伸手不拿四两。邻居背地里说:“这家人啊,可是莲菜调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河南·邓县)

77、 【狗不咬上门客】(谚)比喻对客人应以礼相待,不可粗暴无礼。

78、 下了十八层地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79、 特快列车过隧道——长驱直入

80、 【进面糊盆】(惯)形容十分糊涂。

81、 【五花八门】“五花八门”一语,多用来比喻花样繁多,变化多端。它源出两说。一说“五花八门”是古代战术中变幻多端的阵势:“五花”即五行阵;“八门”则是八门阵。五行阵是古代根据五行排布的战阵。八门阵也称八卦阵。这个阵势,原来是按照八卦的次第列为阵势的。但是,八八可变为六十四卦,常使对方军队陷入迷离莫辨之中。相传春秋时期的孙武、孙膑最早运用八卦阵。后来,三国时的诸葛亮又将八卦阵改变成八阵图。二说认为“五花八门”指从事十三种行业的人。“五花”是:金菊花——卖茶的女人;木棉花——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玩杂耍的人;牵牛花——挑夫。八门是:一门巾——算命占卦者;二门皮——卖草药者;三门彩——变戏法者;四门挂——江湖卖艺者;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团——街头卖唱者;七门调——搭篷扎纸者;八门聊——高台唱戏者。这时的“五花八门”已经包含了社会上的许多行业,泛指各行各业的繁杂和众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五花八门”扩展到其他各种事物。

82、 【鸭子死了嘴还硬】嘴硬,兼指嘴上不认输。成语:强词夺 理。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鸭子死了嘴也硬。妹妹,不 管什么事,你若不占上风,你是不肯甘休的。”

83、 【大恩不言谢】(谚)大恩大德,不能用普通的谢礼来报答。指人有大恩于我,只能铭记在心,终生不忘。

84、 【救急不救穷】对于紧急的困难,应该帮助;对于贫穷,无 力帮助。《天怒》:“再说,救急不救穷,你光着屁股跑,在人 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85、 【一叶落而知秋】原指进入秋季,也指变化的征兆。成语: 一叶知秋。相关的: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尤凤伟《中国一 九五七》:“一开始就站,这变化有点一叶而知秋,让人在心 里发疹。”

86、 【苦日难熬,欢时易过】(谚)偏指人在贪欢娱乐之中常会感到时光过得太快。 也作“苦日难挨,乐时易过”。

87、 【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释义:姜太公:即吕尚,字子牙,八十岁遇周文王,文王拜他为相,后助武王伐纣,有功,封于齐。例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我老八有我乖乖的好眼光!

88、 【人离乡贱】(谚)旧指人离开本乡本土,到外地去谋生,人地生疏,到处求人,总不免要看别人的脸色。 也作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物离乡贵:货物离开它的原产地就值钱了。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89、 【水流万转,终归大海】释义:比喻迟早归到某处去或要走某一条路。例句:这条江,水流万转,终归大海。你看,这条江浩浩荡荡,但它是由上百条河,上千条溪涧,上万孔山泉汇流成的!

90、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谚)指行军打仗,主将平庸无谋,就会使全军战士作无谓的牺牲。 也作一将无能,万命俱亡。 一将无谋,累死千军;一帅无谋,挫丧万师。

9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释义:据《三国演义》记载,刘备在长坂坡遭到惨败以后,战将赵云冒险杀入重围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为了收买人心,故意把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儿伤了我一员大将。”比喻有意向人买好。例句:我拿话把他堵在门外:你也不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我这个人外号叫“改不了”,癞狗扶不上墙。

92、 【水从源流树从根】(谚)水流总有它的源头,树木总有它的根柢,世上不会有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比喻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因。

93、 【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惯)甲:古时打仗穿的盔甲。人不卸掉盔甲,马一直在前行。形容事情紧急,不能停顿或休息。也比喻非常忙碌,顾不上休息。 也作人不歇脚,马不停蹄。 人不解甲,马不卸鞍。

94、 【绵里针,肉里剌】释义:比喻外貌温和,内心刻毒。例句:我还把他当好人看成。原来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里看人去。原来是个绵里针,肉里刺的货,还不知背地在汉子表层跟前架的甚么舌儿哩(《金瓶梅词话》五一回)。

95、 黑板上写字——擦了再来

96、 【绳打细处断】释义:绳子的细处容易断,比喻薄弱的地方容易出问题。例句:才才那时长得瘦猫儿似的,病闹个不停,人都说:“怕要绳打细处断”。

97、 【见着秃子不讲疮,见着瞎子不讲光】(谚)见了秃子,不要提说“疮”字;见了瞎子,不要提说“光”字。 指说话要看对象,不要犯了别人的‘禁忌或触及别人的隐私。

98、 【嚼舌头】(惯)指传闲话,拨弄是非。也指闲聊或互相逗着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头根。

99、 寒号鸟搬家寒号鸟晒太阳——得过且过

100、 【三人出来,小的儿苦】一起出门在外,身份低的人要听从 指挥,多做事情。明代《西游记》:“师父没主张。常言道:三 人出来,小的儿苦。你况是个父辈,我等俱是弟子。古书 云: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

101、 【马勺儿里的苍蝇,混饭吃】苍蝇在勺儿里与饭粒相混。指 没有大志,没有本领,只是混口饭吃。刘绍棠《蒲柳人家》: “什么铁嘴?你红口白牙跑舌头,马勺儿上的苍蝇混饭吃。”

102、 【冷处理】(惯)比喻事情发生后暂不解决,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作处理。

103、 【人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谚)指人能因为技不如人而感到羞愧,才会深感自己的技艺不高,需要更加刻苦地磨练。

104、 【登着鼻子撒尿】(惯)形容欺人太甚。

105、 【孔夫子打呵欠——满嘴文气】(歇)指说话文绉绉的,书生气十足。常含责骂或讥讽意味。

106、 【钉是钉,铆是铆】(惯)“丁是丁,卯是卯”。

107、 【 有话说话,有理讲理】好好讲理,不要争吵。浩然《艳阳 天》:“不要急,不要喊,咱们有话说话,有理讲理。”

108、 【软刀子杀人下见血】释义:比喻用阴险毒辣的手段害人。例句:“说到陈尚仁对付农民,手段就更毒辣了。真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109、 【肩膀一边齐】(惯)指各方面的情况、条件都差不多。

110、 平时,奶奶和大伯他们一起吃饭。一天中午,我让奶奶在我家吃饭。奶奶笑着说:“让人是一礼,锅里没下我的米。”(河南·沁阳)

111、 【叫化子烤火——净往自己怀里扒】(歇)比喻各人只为自己打算,不顾别人。也作“叫化子烤火——只往自己怀里扒”。

112、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谚)如果想戒酒却又下不了决心,最好的办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态。指酒醉后的丑态令人作呕。

113、 【有智吃智,无智吃力】(谚)指有知识的人靠知识生活,没知识的人靠体力生活。

114、 飞机舱里伸出个巴掌来——高手

115、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见“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6、 【肥猪拱庙门送来的好事】意外的收获。张恨水《八十一 梦》:“许多人想走赖夫人这条路子,花钱受气,总走不通,你 瞧,我这里可是肥猪拱庙门,她自来。”

117、 【眼泪泡着心】(惯)比喻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伤。

118、 【癞蛤蟆跳到脚背上——不咬人硌痒人】(歇)硌:也作圪、格,用作词头,使形容词变为动词。痒:谐“厌”。指某人或某物虽没大碍,却叫人厌烦。常含责骂意。也作“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格痒人”。

119、 【 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谓人应该识货,有眼力。《光明日 报》(1979,11,3):“俗话说: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这一带 坡坡岭岭上千年万载野生着丹参。山里人不知道丹参是医 治心脏病的名贵药材,每当盛花时节,只是放牛娃子采摘几 朵紫花,放在嘴皮上当‘蜂蜜罐儿’吮吮,而丹参、丹皮一股 脑儿喂了牲口。”

120、 【日头打西出来】(惯)比喻绝不可能有的事情。也指事有反常。 也作日头从西天出来。 日头从西山出。 太阳从西边出来。

121、 【两袖清风】“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正廉洁。此词确实源自清官。明朝时候,在外居官的臣子如果有机会奉旨进京朝见皇帝,都要带上许多当地的“土仪”(即土特产)去献给皇帝和朝中权贵。当时有位著名的清官叫于谦,在外省当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有一次,于谦也奉命进京面见圣上,但他既不张罗礼物,也不采办“土仪”,而是准备空手前去。有人问他什么缘故,于谦作了一首诗回答:“绢帕蘑菇并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诗中“绢帕”、“蘑菇”、“线香”借指土特产,“阊阎”借指老百姓。为了避免老百姓议论,黎民指斥,于谦做到了“为官不扰民”。后来,人们就把居官清正、一尘不染赞颂为“两袖清风”。

122、 【茄子不像茄子,苦瓜不像苦瓜】(惯)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

123、 【宁恼远亲,不恼近邻】(谚)宁可惹恼远方的亲戚,也不惹恼紧挨的邻居。指在人际关系中,经常打交道的左邻右舍,比远居的亲戚重要得多。

124、 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回娘家直哭。王大妈心疼地抹眼泪:“唉,正月的宝,三月的草;儿在娘家是块宝,在婆家就成了草啊!”王大伯见状,不满地说:“到山砍柴,见河脱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哭什么!”(甘肃·岷县)

125、 七十瓦上霜,八十不稀奇。

126、 【豆芽不可做柱,丫头不可做主】释义:丫头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样。比喻女子担当不了大任。

127、 【仙鹤遇了蛇洞——闻风即知】(歇)仙鹤:即丹顶鹤,体羽主要为白色,常在浅滩觅食,善于捅蛇。指听到一点风声就能知道捕捉的对象在哪里。

128、 【七钱银子二分铜的银元——假也假不了多少】(歇)银元:也作银圆,旧时使用的银质硬币,价值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一个银元掺进了二分铜,所占的比重很小。 指即使有假也假不到哪里去。

129、 【说壶是壶,说碗是碗】分开来说,不要相混。郑义《老井》: “说壶是壶,说碗是碗。唱戏归唱戏,打井归打井,各有各的 用场。”

130、 【十年九不收】(惯)十年中有九年没有收成。形容土地贫瘠或自然灾害频繁。

131、 黄瓜熬白菜——色货

132、 墨鱼肚肠河豚肝——叉黑又毒

133、 【墙上画烙饼——能看不能吃】(歇)比喻心爱的东西,能看见或想得到却到不了手。

134、 搬着磨盘过江——吃力不讨好

135、 【口服千句,不如心应一声】(谚)口服:口头上表示信服。指口服远比不上心服。

136、 【 说到激动处,泪从腮边流】感动得流泪。《人民日报》 (1981,8,29):“至于有些做广告宣传的,更是尽夸‘瓜’甜, 待到读者买到书之后,仔细一看,便觉得并不是这么回事, 更谈不上‘看到激动处,泪从腮边流’了.。”

137、 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

138、 【虎大伤人】释义:比喻坏人势力大了要伤害别人。例句:这会儿这么由着大叔,将来“虎大伤人”,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139、 七月里的荷花——时鲜

140、 【 破车揽大载】超重,力不胜任。《法律与生活》(1999,5): “当初真不该破车揽大载,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要不 然对不起哥哥。”

141、 【狗皮上墙不像画】释义:“画”与“话”谐音。比喻人言行不好,不合适。例句:我这几天不在家,不知老娘们把她兄弟弄来穿场干活,我把她臭骂一顿!叫她兄弟回家!真是“狗皮上墙不像画(话)”,怎么能不通过穿场同意就来干活呢?

142、 【 哪有媒人包生小孩】不能打包票,不可能万无一失。《台 湾小说选》:“那是应该的,哪有做媒人包生小孩?”

143、 扳不倒儿尖尖腚——什么人什么命

144、 串起来的螃蟹——横行不了

145、 妈妈叫我去喂猪,可我嫌喂猪太脏,就说让我去提水吧。妈妈说:“叫你上山你下河,叫你下河你非要上山。”(安徽·枞阳)

146、 兄弟俩分家,因一些财产而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舅舅生气地说:“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自己不苦干,单靠这点财产你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啦?”(河南·太康)

147、 恶老雕戴皮帽——假充鹰

148、 最快的马也追不上春风,最能干的英雄也离不开群众。

149、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惯)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也作上山擒虎,下海捉龙。 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龙。

150、 【山有山脉,水有水道】(谚)山有山的脉系,水有水的通道。指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特性。也指社会上不同的群体,各有不同的习俗与规矩。yulujidi.com

151、 【事看谁办的,法看谁犯的】(谚)事情要看是谁办的,国法要看是谁犯的。指旧时认钱不认理,认权不认法。

152、 【借光】“借光”指分沾他人的利益、好处。日常生活中的客套话,如:“借光”我过去一下。那么,这个俗语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源自一个民间故事。据说,齐国有一个贫家女孩叫徐吾,她经常与邻居的女孩们在一起纺线绩麻,有时候干活到很晚,大家就点上蜡烛。每天晚上的蜡烛都是由每个女孩从自己家中带来的。徐吾因为家里很贫穷,所以带的蜡烛最少,一起干活的女孩们逐渐不高兴了,有一个姓李的女孩便对其他人说:“徐吾带的蜡烛不够,以后就不要和我们一起干活了。” 徐吾听了她的话,为自己辩解说:“这样说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友好的。大家都知道,我每天来得最早,休息得最晚,天天都在打扫卫生等待你们的到来,坐的时候也自觉坐在下面。这都是因为我穷,自知带的蜡烛少。何况,同一个屋子里,多我一个,蜡烛也不会暗淡多少,而我只是借东墙上的余光,每天来干自己的活。所以大家不要吝啬你们的余光,我用的光并不影响你们什么,这样一举两得,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女孩们听了徐吾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大家也无话可说了。从此以后,徐吾仍旧和大家一起纺线绩麻,也不再有人因为她带的蜡烛少而埋怨了。 “借光”的故事启发大家互行方便。

153、 妈妈一让我学习我就犯困,妈妈无可奈何地笑着说:“你真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什么时候你也精神一次?”(河北·行唐)

154、 【胡子老儿吹灯——把人燎了】(歇)胡子老儿:长有长胡须的老人。燎:(毛发)挨近了火被烧焦,谐“了”,本指完毕、结束,转指人死亡。指人死了。

155、 【的】“的”本是助词,不和其他词语结合无意。这里讲的“的”,已经在20世纪初左右升任成名词了。这个“的”字,源于“的士”,其发音也发生了变化,发“di”音。它是“的士”的简化,港语用于计程车(内地叫出租汽车)的音译之字。内地人先是将“的士”拿去照用,能彰显特殊的时髦就行了。接着,令香港人吃惊的“打的”(乘坐的士)发明出来,而且传遍全国。可见“打”字的特殊功能,一有机会就“打”一下,不仅打醋、打酱油、打酒、打电话,这不,又开始“打的”了。开“的士”的人,被人们称作“的哥”、“的姐”,这新名词传播速度也颇快,人们兴致勃勃地使用时,又创造了“的士”的不同分类简称呢。他们把充当“的t”的小型客车起名“面的”(意思是面包车的士);内地还有摩托车载人的收费服务,被人们称为“摩的”;自行车载客收费服务也开始叫“单的”了。面包车称“的”还接近“的士”,摩托车、白行车称“的”也真的是太绝妙了,发明者是太有才了。

156、 【 天塌下来,地陷下去】谓遇到极大的困难,发生大的灾难。 成语:天崩地裂。苏童《妻妾成群》:“有一天即使天塌下来, 地陷下去,只要我们活着,就是我伺候你,不会是你伺候 我。”

157、 【吃柿子单拣软的捏】释义:比喻专找软弱的欺侮。例句:段雨国大眼一瞪:“吃柿子单拣软的捏,你就看我好欺侮!面对上帝起誓,谁扔的谁是乌龟蛋!”

158、 水獭上山——装熊(雄)

159、 【真神面前烧假香】(惯)比喻在正人君子或行家面前说假话。

160、 【没到西天,碰上如来佛了】(惯)西天:我国古代佛教徒称印度。如来佛: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比喻半路上遇到了好人、救星。

161、 放长线,钓大鱼——从长计议

162、 【迎风吃炒面,张不开口】指不便说话。郑义《老井》:“这回 是迎风吃炒面,孙旺泉张不开嘴了。”

163、 【瓜儿恋秧,孩儿恋娘】(谚)就像瓜离不开瓜蔓一样,孩子离不开生身的娘亲。指孩子离不开娘亲是天性。也借指游子恋着故土完全出于真情。

164、 【 不知过去苦,怎知今日甜】受过苦,才能对幸福有深切的 感受。王朔《编辑部的故事》:“常言说得好,不知过去苦,哪 知今日甜?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 我家。”

165、 【拉后腿】(惯)比喻利用某种亲密的关系和感情,来牵制或反对别人的行动。多含贬义。 也作拉尾巴,扯后腿。 拖后腿。

166、 【因祸得福,只在人为】(谚)本来是灾祸临头,却转而获得好运,这只靠着人为的努力。指人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变被动力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167、 菜园里的辘轳——由人摆布

168、 【只有慈悲公人,没有慈悲犯人】(谚)公人:旧时称管犯人的公差。 指只有同情人的公差,没有同情人的犯人。

169、 【念完经打和尚】(惯)比喻事成之后,打击有功劳的人。

170、 【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释义:比喻有社会经验。类似的有,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例句:“哼,我过的桥倒比你们走的路多呢,什么世事我看不透?”

171、 【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歇)指初次经历某事。

172、 【蛇咬一口,见了黄鳝都怕】(谚)黄鳝(shan):鱼类,形状像蛇。被蛇咬过的人,见到和蛇相像的黄鳝也会害怕。指人受过大的伤害,常不免心有余悸。

173、 牛皮灯笼抹黑漆——照里不照外

174、 【壁笆上挂团鱼——四脚无捞】(歇)壁笆:篱笆墙。本指无法用爪取物,转喻陷入困境,无法施展手脚。

175、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家待遇都一样。金近迈《欧阳海 之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山上我早有安排,囤了好 些粮食。”

176、 【狗咬尿泡——空欢喜】(歇)尿泡:膀胱。指白高兴一场,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狗咬尿泡——虚欢喜。 狗扑尿泡——空喜欢。

177、 表壮不如里壮。

178、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惯)儿女:男女。指对男女之情或对子女、家人的感情过于看重,而丧失了自己的志气。 也作“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179、 【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见“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

180、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俗语启示人们只要目标专注,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头,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语出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棒。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你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棒这么粗,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棒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到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成就了诗仙之名。

181、 【大海哭孩脸,一天变三变】(谚)哭孩脸:动不动就哭的小孩的脸。 指大海的水面变化莫测,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风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儿面,一朝变三变”。

182、 【好鞋不踏臭粪】(谚)比喻善良的人要远离邪恶小人,以免招惹是非,玷污了自己清白的名声。 也作好鞋不踩臭狗屎。 新鞋不踩臭狗屎。

183、 借他的缰绳拴他的驴——将计就计

184、 【灯盏不亮有人擦,事情不平有人说】(谚)灯盏:旧时油灯下有灯台高擎,上有盛油的碟状灯具。指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自会有人出面评说。

185、 【家宽出少年】(谚)宽:经济宽裕。指家庭经济富裕的人,不受困苦的折磨,即使年岁大,也会显得年轻。

186、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歇)皮笊篱:设想的皮做的笊篱,没有漏汤水的眼儿。罄尽:没有剩余。比喻搜罗得一点也不剩。

187、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可看出幼年的性格,七岁可对 一生作出判断。相关的:三岁定八十。台湾梁实秋《雅舍散 文二集》:“常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悲观的人就认为 这孩子没有出息,长大了之后大概是败家子或社会上的蠹 虫。”

188、 【黄牛过河——各顾各】(歇)指各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也作“黄牛过水——各顾各”。

189、 【刽子手念经假】装慈悲。姚雪垠《李自成》:“他家佣户过 着牛马不如的日子,被他家庄头豪奴催租逼债,常常卖儿卖 女,可是他佯装不知,又是放赈救灾,又是修盖书院讲学,这 不是刽子手披着袈裟念经?”

190、 新郎官戴孝——悲喜交集

191、 【有一搭没一搭】说闲话,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清代《红 楼梦》:“宝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鬼话,黛玉总不理。”

192、 【低头不见抬头见】释义:形容经常见面。常用来指办事、说话要看情面。例句:老妈劝他去,说道:“一个村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谁也有求到谁身上的时候,别把路走窄巴了。”

193、 【上圈套】见“落在圈套里”。

194、 【好花插在牛屎上】见“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195、 【牡丹不带娘家土】(谚)牡丹:牡丹花,人称富贵花,艳丽丰满,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娘家土:特指牡丹移植之前的原地土。指移植牡丹,必须把根部原带的泥土洗干净,才能移植成功。

196、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谚)在低矮的屋檐下,不想低头也得低头。比喻受人制约,只得任人摆布。 也作在矮檐之下,惟有低头过。 在他檐下走,不敢不低头。

197、 生虫的拐棍——靠不住

198、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谚)师傅:传道授业的人。修行:学业、技艺的进取与长进。指师傅只起着引导作用,学业或技艺上的钻研与提高,还得靠学子自身的努力。 也作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199、 老鹰捕食——见鸡(机)行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抖音热门经典歇后语: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10188.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