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经典歇后语唯美简短歇后语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1、 鸡毛遭风吹——身不由己
2、 经纬万端——头绪多
3、 【万万岁】在古代,天子或皇帝称为“万岁”,诸侯或亲王称为千岁,“万万岁”称谁呢?太上皇?显然不是。“万万岁”不过是对皇上的阿谀奉承之词。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万万岁”一词,出现于唐朝。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则天都不满意,甚觉扫兴。这时一位惯于拍马屁的学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听了十分满意,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于朝野,历朝历代如此。
4、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谚)千里长的堤坝,会因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泛指小小的隐患如不及早防治,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患。 也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长堤,溃于一穴。
5、 【瘦狗莫踢,病马莫欺】释义:借指对弱者要同情。例句:在胡玉音面前,秦书田十分知趣,眼睛不乱看,半句话不多讲。“瘦狗莫踢,病马莫欺”.倒是胡玉音觉得他落魄,有些造孽。有时舀给他的米豆腐,香油和作料还特意下得重一点。
6、 【一盆浆糊,浆糊一盆】极言糊涂。成语:糊里糊涂。《人民 日报》(1981,12,27):“家庭里笼罩着一层混沌,又何以教育 儿女成人?一盆浆糊,浆糊一盆,想来未免有点可怜。”
7、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谚)相(xiang):观察,审度。相马,容易因马瘦而致误;相士,容易因其贫困而致误。指选用人才要重在实质,不能只看表象。
8、 【脚踩两只船】两者都不愿意放弃。比喻犹豫不决,或投 机取巧。台湾琼瑶《心有千千结》:“爱情是那样的自私,他 怎能容忍她脚踩两只船?”
9、 【吸西北风】见“喝西北风”。
10、 【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指对方不明理,说了没 有用。电视剧:“大家都像你这样怎么办?宁跟聪明人吵 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没法跟你说。”
11、 【一窍通,百窍通】(谚)窍:窍门,事情的关键。指遇事能抓住关键与要害,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2、 膝盖上打瞌睡一自靠自
13、 春苗得雨——正逢时
14、 【兵贵于精】(谚)兵:军队。指打仗的军队不在数量多,而在于训练有素,精干善战。 也作“兵不在多而在精”。
15、 【 口里摆菜碟儿】谓假意招待,只是嘴上说说。明代《西游 记》:“太师切莫要口里摆菜碟儿。既然我们许诺,且教你主 人先安排一席,与我们吃盅酒如何?”
16、 演员卸装一真相大白
17、 彩电演节目——有声有色
18、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眼睛瞪着,互相观望,也指冷场或 惊讶。成语:面面相觑。浩然《艳阳天》:“三个人让他说的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又不住地咋着嘴唇儿,赞叹他的好 眼光。”
19、 【有利一家得,有害众人摊】事情做成,一个人得利;出了问 题,大家受害。指不公平,或被人利用。马烽《村仇》:“哼! 反正是有利一家得,有害众人摊,我算看穿了!”
20、 【一个虚,百个虚;一个实,百个实】(谚)一个是虚假的,可以怀疑其他也是虚假的;一个是真实的,可以判断其他也是真实的。指从一件事上或一个人的行为中,可以推断出同类的结果。
21、 放学到家,我总是先看完少儿节目再写作业,虽然父母说了许多次,但我就是改不了。妈妈常说我是“属破车的,三天不修就零散”,非要“治理整顿”我一次。(河南·永城)
22、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释义:把耻辱当光荣。例句:“哈哈哈!”几个小青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张着嘴乐开了。
23、 【彭祖活了八百八,见过黄河一澄清】释义:彭祖: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姓筏(jian)名铿,夏殷时代人,黄河也曾有过澄清的时候。例句:小五问:“人常说,彭祖活了八百八,见过黄河一澄清。就是那个黄河哇?”
24、 二月的韭菜——头一茬
25、 【既到大江边,不怕水湿脚】(谚)比喻人既然到了某个地步,就不怕生事惹麻烦。
26、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实说出,不夸大,不缩小。相关 的:灶王爷上西天,有啥说啥。《北京日报》(1986,6,4):“群 众信任,选举我们当干部,我们就应当老老实实地为人民群 众办事情,实实在在地向上级反映本单位的情况,有一说 一,有二说二。”
27、 【树老虫多,人老病多】释义:人上了年纪往往体弱多病。例句:老爹想了想又说:“树老虫多,人老病多。我最近身体也不好,如果这趟去北京不顺利,我也不会活了的多久。”
28、 【黄忠人老刀不老】(惯)黄忠:三国时期西蜀五虎上将之一,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三国演义》描写他在与魏国张邰交战时,张邰嘲笑他年迈力衰,他说,我虽然老了,但我手中的刀不老。比喻虽然年纪大了,能力或本领不减当年。
29、 【瞎仓官收粮——无有不纳】(歇)仓官:管仓库的官员。纳:收。指别人送来的,不管好坏多少全都收下。
30、 【凉水浇头】见“冷水浇头怀抱冰”。
31、 【人也憎,鬼也嫌】(惯)形容谁都憎恨、厌恶。 也作人嫌狗不爱。 人嫌狗不待见。待见:喜欢。
32、 【去年的皇历看不得】见“隔年的黄历不管用”。
33、 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
34、 蝎子敲门——毒到家了
35、 【掉下个树叶也怕砸死】(惯)形容人非常胆小怕事。
36、 幸福乌落到了头上——鸿运将至
37、 【纸糊灯笼肚里亮】释义:比喻自己心里清楚明白。例句:大家说礼训管林业队账目,是纸糊灯笼肚里亮,一人有数,众人没数。
38、 【人老心不老】(惯)1指虽然上了年纪,但不服老。2指虽然上了年纪,心态还很年轻。
39、 【张家不就,李家不成】(惯)就:完成。跟张家没谈成,跟李家也没谈成。指择偶过于挑剔,婚事未成。
40、 【耗财买脸儿】(惯)指耗费钱财是为了面子上风光。
41、 我们在屋里吵闹,爸爸正巧从外面进来,大声说:“你们像麻雀窝里捅了一扁担,叽叽喳喳地吵个没完。”屋里顿时变得静悄悄的了。“可不是嘛,鸡一嘴,鸭一嘴,俺说谁也不听,这下老鼠见了猫啦!”妈妈在一旁笑着说。(甘肃·平凉)
42、 【一善盖百恶】做一件好事,有了声誉,掩盖了坏的行为。 清代《十二楼》:“古语云:一善可以盖百恶,这等看来,一恶 也可以掩百善了。”
43、 【人上有人,天上有天】(谚)强人之上还有更强者,蓝天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告诫人不可自满自足,须知高手之上还有高手。 也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44、 举重场上比高低——斤斤计较
45、 【毒蛇黄鳝分不清】释义:黄鳝:鳝鱼,像蛇而无鳞。比喻分不清真假好坏。例句:武斌呀!你可不能毒蛇黄鳝分不清,好人坏人辨不明呀!你要看看清,想想明,不要把敌人的砒霜当冰糖吃,受骗上当啊!
46、 【两手攥空拳】(惯)指手里什么都没有。 也作“两手握空拳”。
47、 外国人合影留念——全是洋相
48、 【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49、 课堂上,陈老师听一个同学回答完问题后说:“你呀,懂是懂,就是满肚子蝴蝶飞不出来。”(广东·广州)
50、 【佛面上贴金】(惯)比喻到庙里去烧香拜佛并以供品供奉神佛。
51、 错走一颗子,输了一盘棋。
52、 【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谚)山那边纵然有金子,也比不上到手的铜实在。指想望再好也只是想望,已得到的实惠无论多么小,却实实在在归自己所有。也指凡事宁求小而实,不务大而空。
53、 【亲故亲故,十亲九顾】(谚)亲故:亲戚与朋友。指亲戚故旧之间,遇事总会互相照顾。
54、 【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一个国家领导人逝世,或者发生重大灾难,习惯上要把国旗升起后下降到离国旗杆顶端一段距离(距杆顶三分之一处),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周恩来去世后,不仅中国下半旗致哀,就连联合国也为周总理破格下半旗。因为联合国规定只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元首下半旗。足见周总理的威望之高。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据说最早出现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兹·伊斯”号的英雄船徐徐驶进泰晤士河,它的桅杆上飘半旗,象征船员们对已故船长的敬意。该船长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不幸去世的。他在船员中的威信极高,他去世后,船员极度悲痛,便把桅杆上的旗降下一半,表示对船长的敬仰和悼念。以后许多船只沿用了这种哀悼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便流传到陆地上,后来被官方承认,并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55、 【孔夫子面前背书文】(惯)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
56、 一天,刚学电子琴没几个月的一锟对妈妈说,他想学绘画。一旁的爷爷听了说:“孩儿,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毒。你还是先把琴学好吧!”(河南·焦作)
57、 学戏不懂意,等于活烂泥。
58、 水银落地——见缝就钻;无孔不入;形影不离;眨眼不见
59、 【哥哥】“哥哥”现指兄长,但在古代,哥开始同歌,后同父,再后才同兄。要论“哥哥”的来历真是说来话长。“哥”字其实是“歌”的本字,在晋代以前的文献中常常出现,如晋傅玄《节赋》中就有“黄钟唱哥,九韶兴舞”的句子。清人段玉裁也说:“《汉书》多用哥为歌。”可见,“哥”与兄弟没有关系,真正表达这种关系的字是“兄”。那么,现在常说的“哥哥”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代汉语专家王力先生曾经指出:汉语中“哥哥”一词可能是外来语,据学者研究,哥哥的来历恐怕与胡语有关:古代鲜卑族把兄长唤作“阿干”,随着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鲜卑语中的“阿干”一词被汉语谐音借用,逐渐演变为“哥哥”,并最终定格为“哥哥”。自唐代开始,哥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献记载中,这也许和李唐王朝的鲜卑血统有关。但那时的哥哥常常作为父对子的自称,如《淳化阁帖》中有唐太宗写给唐高宗手迹,就自称“哥哥敕”。到元人白朴的《墙头马上》中,仍旧将父亲称为“哥哥”。元明以后,哥哥逐渐固定指同父母的兄长或亲戚中年长的男性同辈,如《红楼梦》里的“宝哥哥”。不是探源,谁也想不到“哥哥”的来历这么复杂。
60、 【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对方势强,只能以计谋取胜,不能硬 拼。明代《古今小说》:“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 敌,宜出奇兵应之。”
61、 【狗还向主人三分】释义:骂人不知向着主人,不如狗。例句:他妈的,狗还向主人三分。你们端着掌柜的碗,掌柜的遭了难,一点都不着急,简直是没良心。
62、 【吃一行,怨一行】(谚)行(h。ng):行业。在哪个行业做事,总抱怨哪个行业不好。
63、 【讲风凉话】见“说风凉话”。
64、 【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欺辱倒霉的人。马烽西戎《吕 梁英雄传》:“人常说: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人都欺软 怕硬!别哭啦,以后给他们硬些!”
65、 【拿着一把汗】见“捏一把汗”。
66、 河中的礁石——敢顶大风浪
67、 【心去意难留】(谚)指当人决意要离开时,就不必勉强挽留,因为即使能留住他这人,也留不住他的心。 也作心去意难留,留下结冤仇。 心去最难留,留下结冤仇。
68、 光底鞋走冰道——滑得厉害
69、 【树倒猢狲散】“树倒猢狲散”比喻以势力(利)相聚合的人,为首者一倒,跟从的人一哄而散,含有贬义。它源自南宋。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记载:“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依附者甚众,独其妻兄厉德新不以为然。咏百端威胁,德新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新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猴散赋》一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当了侍郎。曹咏当了大官以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独有他的大舅子厉德新却从不向他献殷勤。厉德新知道曹咏并非凭真才实学,而是靠依顺秦桧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咏这种人没有好下场。对此,曹咏耿耿于怀,一心想找个茬整整厉德新。后来,秦桧死了,那些依附秦桧的家伙一个个倒台了,曹咏也被贬到了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寄给曹咏。文中说如今大树一倒,猢狲四散,于国于家,真是可喜可贺。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作树上的猴子。这篇赋很快便在临安传开,遂成俗语。
70、 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71、 人老还穿儿时衣——过时货
72、 【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谚)心:思虑。力:体力,力气。老年人往往喜欢多操心,年轻人往往肯多出力。 也作老不歇心,少不歇力。 少不舍力,老不舍心。
73、 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落荒而逃
74、 【 路上行人口似碑】指行人到处传说。成语:有口皆碑。 明代《石点头》:“常言‘钟在寺里,声在外边’,又道‘路上行 人口似碑’,好歹少不得有人传说,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75、 【菜三菜三,三日露尖;水菜水菜,一冻便坏】释义:指蔬菜下种后,一般生长得很快,三天便可出苗;蔬菜水分多,最怕受冻。例句:秋日谚云:头伏萝卜末伏菜,尖头蔓箐大头芥。菜三菜三,三日露尖;水菜水菜,一冻便坏。
76、 【二踢脚上天——两头晌】(歇)二踢脚:双响的爆竹,点燃下端的药捻子后响一声,升到空中后上截爆炸,又响一声。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一说,响谐“想”,指两件事情都想做。
77、 家中的小太阳——独生子女
78、 【三个铜钱放两处——一是一,二是二】(歇)本指铜板一处一个,另一处两个;转以形容言行一丝不苟,本来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作“三个铜钱摆两边——一是一,二是二”。
79、 【 官出于民,民出于土】人民种地,缴纳捐税,养活官府。叶 紫《丰收》:“县太爷自己也明白:官出于民,民出于土!种子 不设法,一年到了头大家都捞不着好处的。”
80、 【说到哪里,做到哪里】说话兑现。成语:言行一致。赵树 理《三里湾》:“我这人说到哪里,要做到哪里!现在先向大 家表明一下!”
81、 晚上没有电,妈妈点着蜡烛,放在酒瓶上。我问妈妈为什么放那么高,妈妈说:“这叫高照低明。放得高了,照的地方大。”(河南·获嘉)
82、 【狗坐轿子——不识抬举】(歇)本指不识抬和举,转指不懂得被人重视、赞誉或推崇。多用来责骂人不知好歹,不懂得接受别人的好意。 也作“狗坐轿子——不识人抬”。
83、 茶馆里开除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84、 干鱼给猫当枕头——过不了夜
85、 【年三十放炮仗——响到一块儿】(歇)响:谐“想”。指彼此或众人所想的都一个样。
86、 【没心没肺直肠子】谓人思想简单,直率。《1983年佳作 集》:“这闺女是个没心没肺直肠子,待人挺实落。”
87、 【丫头】我们现代人常称小女孩为“、了头”。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尼?这还要从中国古代说起,在古时候,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形状很像个“丫”字,这种头型就被称为头”。后来,丫头就慢慢成了女孩子的代称。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了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在唐朝,“、了头”就有女孩之意了。此外,因为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了头”有时也指婢女,如戏剧的婢女就叫“丫环”。
88、 【官差吏差,来人不差】(谚)差:差错,错误。不论官吏有什么差错,被官吏派来办事的人没有差错。指上层策划的人负有责任,被派的人不担责任。 也作“官错吏错,来人不错”。
89、 【现钱买的手指肉】(谚)现钱:不赊不欠付给现金。手指肉:买主用手指向的那块肉。指只要有现钱,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
90、 【社鼠不可熏去】见“城狐不灌,社鼠不熏”。
91、 狗熊戴凉帽——里外不像人
92、 怀里揣兔子——不安
93、 【 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人太老实,不会说话。成语:寡 言少语。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他那个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问一句,答一句,别别扭扭, 不过很漂亮。”
94、 八十老汉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95、 【不栽桃李种蔷薇】释义:蔷薇:花木名,枝有刺。不栽桃李树,却种蔷薇花。比喻自找棘手的事睛。例句:黄人所谓不栽桃李种蔷薇,但见荆棘满林而已。
96、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释义:比喻利用或依靠近便有利条件。例句:张二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山区竹木多嘛,不利用农闲时间搞点副业,一人只有几分田,咋能养活得了呢?”
97、 海龙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98、 江边插柳一一生了根
99、 【医好豹子倒咬人】(谚)比喻对恶人慈悲,定会招来祸害。
100、 【好货不怕行家瞧】(谚)行家是最识货的。只要货好,就不怕行家反复验看。指优质货物不会在行家眼中降低了品位。
10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小的漏洞不及时修补,小的事情 不检点,容易造成大错。广播讲座《成才之路》:“对儿童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俗话说:‘千里 之堤,溃于蚁穴。’小错迁就,就会酿成大错。”
102、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挡住了一个敌人,又放进一个敌人, 祸害仍未消除。传记图书《溥仪在伯力》:“中国真是多难, 前门赶走了一条狼,后门又来了一只虎。”
103、 我问哥哥怎么会有那么多好朋友,哥哥笑着说:“火要空心,人要实心。人只要实诚,就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安徽·肥西)
104、 我和小王吵了架,觉得自己吃了亏,想找机会进行报复。爸爸说:“退一步天宽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浙江·衢州)
105、 【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释义:鞍鞯: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旧封建礼教提倡女子不二次嫁人。“不备双鞍鞯”又作“不担双鞍”、不配二鞍”。 “烈女”又作“贞女”。“不嫁二夫郎”又作“不更二夫”、“不嫁二夫”。例句:我幼读《女儿经》,长读《闺中训》,我明白德容言功与三从四德,我也知道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我进了萧家的门,活着是萧家人,死了是萧家鬼。
106、 【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下子】接近灭亡,拖延的时间不会 很长了。类似的:秋后的蚂蜂命不长/秋后的蚊子,飞不了 几天。传记图书:“他自己讲过,自己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 几天了。他现在想的,只是如何尽人子的一份孝道罢了。”
107、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谓容易走漏消息,要防止。类 似的:墙有眼睛壁有耳/墙有缝,壁有眼。明代《水浒》:“休 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 知。”
108、 【墙上挂草荐——不像画】(歇)草荐:铺床用的草垫子。画:谐“话”。指说话、办事不合情理或不像样。
109、 花果山上的猴子——活蹦乱跳
110、 【当家三年狗也嫌】(谚)当家的时间长了,连家中的狗都会嫌弃。指当家人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直接的利害冲突,有意见是正常的。 也借指群众对领头人总少不了有意见。 也作“当家三年,猫狗都嫌”。
111、 【甘蔗不能两头甜】(谚)甘蔗: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主要的制糖原料。甘蔗只有接近根部的地方甜,没有两头都甜的。比喻美事只能占一头,不能两头都占。 也作“甘蔗没有两头甜”。
112、 躲过棒槌挨榔头——祸不单行
113、 【 快刀打豆腐,两面光】指两面讨好,或使双方满意。或说: 刀切豆腐两面光。清代《活地狱》:“黄大老爷这样一做,算 是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上司也敷衍了,同寅也瞒过了。”
114、 【二姑娘顽老雕——架不住】(歇)顽:通“玩”。架:招架,支持。 指吃不住,吃不消。
115、 【正月里弟剃头死舅舅】“正月里剃头”是外甥的一大禁忌,这一风俗遍布全国。它源于明清之际,与朝代更替有关。在《掖县志》卷二《风俗》中提到“闻诸老乡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日‘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这就把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谜底揭开了。它的变化过程为“正月——思旧----死舅”。顺治二年,清兵入主中原后不久,摄政王多尔衮代七岁的顺治帝颁发了《剃头诏书》,要求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处,会被处以极刑,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汉人自古把头发看做是身体的一部分,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清政府下达的剃头令,马上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甚至“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南地区反抗“剃头令”的斗争最为激烈,并最终引发了清初的“嘉定三屠”。这场斗争最终以清政府获得胜利而告终。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在“满与汉、共天下”的局面下,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汉人剃头也渐成习惯。但剃头毕竟不是汉人的传统,民间又不敢与官方公然对抗,就想了一个表示不满的法子,皇上下诏正月开始剃头,偏偏在每年的正月里,人人都不剃头,以怀念祖先和传统。后来,由于谐音的缘故,“思旧”转化成了“死舅”,成为一种风俗习惯。
116、 塑料壶灌香油——保险
117、 【人无利己,谁肯早起】(谚)人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谁肯摸黑赶早下苦辛。旧指只有在名和利的驱使下,人才会辛勤拼搏。 也作人不利己,谁肯早起。 人无利息,谁肯早起。
118、 【人不亲艺亲,艺不亲刀把子亲】(谚)艺:专指习武行。刀把子:习武人手握的刀柄。指人和人即使不熟,但只要同是习武的,便会使人亲热起来。也泛指只要是同行,就有同情心。 也作人不亲艺亲,艺不亲刀柄亲。 人不亲艺亲,艺不亲祖师爷亲。祖师爷:创建武艺行的鼻祖。
119、 【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谚)膏药:一种胶状的外用中药。指能把脓血从患处吸出的膏药才算好膏药。比喻能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的,才是好办法。
120、 【拍桌子打板凳】形容争吵发脾气。浩然《艳阳天》:“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气势之凶,声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12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释义:君子襟怀坦白,思想乐观;小人心胸狭窄,忧虑重重。例句:唐素琴悄声细语地说:“古人不是留下这句成语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卢华心胸很宽,这样的胸襟不是任何男人都具有的。”
122、 妈妈见姨妈提来了满满一篮子青菜,觉得太多,不好意思收下。姨妈却说:“三斗田螺四斗壳,剥光了皮也不算多。”(江西·峡江)
123、 【拿着鸡毛当令箭】令箭,古时发布命令的凭证。谓把小 事当成重大的事情。成语:小题大做。香港唐人《金陵春 梦》:“他太着急,拿来这份东西,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124、 【百将易得,一帅难求】(谚)将:能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帅:指挥三军的最高统帅。将与帅相比,帅极难寻得。
125、 【言必信,行必果】说话有信用,做事见效。从维熙《泥 泞》:“他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长得虽然瘦小枯干,但精 神世界却极富有。”
126、 【胎毛未干】(惯)胎毛:胎发。讥讽人年幼无知。
127、 【心上有七十二个窟窿眼儿】(惯)形容人心眼儿多。
128、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不论在哪里发生的事情,规律和道 理是相同的。明代《西游记》:“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育 孩童,父精母血,怀胎十月,待时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渐成 体相。岂有不知之理!”
129、 馋猫见了腥味——没有不沾的
130、 狐狸看鸡——越看越稀
131、 【船烂还有三千钉】(谚)指木船即使破烂了,也还有三干个铁钉在。 比喻富家即使败落,也还有厚实的家底。 也作破船还有三干钉。 大船烂了还有三干个钉。 烂船拾起有三斤钉。
132、 群众是根茎,是海洋;个人是树叶,是滴水。
133、 风匣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134、 【一人有福,带挈一屋】(谚)带挈:提携。一屋:全家。旧指一个人有福气,全家人及亲友都能跟着受惠。 也作“人有福,托带满屋”。
135、 【毁巢之下,势无完卵】见“覆巢之下无完卵”。
136、 棋逢敌手难藏身。
137、 【开诸葛亮会】(惯)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足智多谋。比喻开会集中大家的智慧。
138、 江心补漏——不济事
139、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捞着,一无所获,希望落空。 成语:镜花水月。浩然《山水情》:“可别是我害了单相思,最 后闹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呀!”
140、 照相的挪机子——对相(象)
141、 【当家三年狗也嫌】原指当家三年会变得吝啬。谓主持事 情时间长了,难免别人有意见。明代《金瓶梅》:“饶费了心, 哪个道个是也怎的!常言道,当家三年狗也嫌。”
142、 【墙头草,风吹两边倒】释义:比喻立场不稳,哪边势力强就倒向哪边。“两边倒”又作“两面倒”。例句:还有肖闻喜,这个同志在正确路线下表现不错,可是错误路线一来就晕头转向了,说明他软弱,脚跟不稳,“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143、 【朝中有人好做官】指有后台,有靠山,能够得到推荐、提 拔、庇护,容易升官,否则就很困难。反义说:朝里无人莫做 官。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俗语说得好,朝里无人 莫做官。大约这位洪观察是朝内有入的了。”
144、 【十网九网空,一网就成功】(谚)比喻做事不怕失败次数多,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行了。
145、 【不如意事常八九】(谚)八九:十之八九,十成中就有八九成。指世上不如人意的事情很多,往往十成中就有八九成。
146、 【前人栽树,后人修剪】释义:比喻前人开创的事业,后人要巩固、发扬光大。例句:那年月,老一辈闹革命啃草根、吃皮带,还要流血牺牲;现在咱吃细米、嚼白馍,只不过多流几身汗。这就好比“前人栽树,后人修剪”。
147、 大明哥做了父亲以后,整日忙得团团转。他深有感触地说:“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子孙。”(山西·太原)
148、 我们家正在盖房子,花了很多钱,有两万元呢!家里快没钱了,可爸爸的工厂又让集资。“去哪儿借钱?”妈妈叹着气说,“唉!这真是‘穷汉碰上闰月年’啊!”(河南·尉氏)
149、 孩子他爹哮喘——气管炎(妻管严)
150、 疮口上贴膏药——揭不得yulujidi.com
151、 【说得好听,不如练得艺精】(谚)指人生在世,不贵嘴巴能说会道,只贵有实在的才学与本领。
152、 看完电视,亮亮磨磨蹭蹭的,还不愿去写作业。爸爸走到他跟前说:“难道你真是陀螺,不用鞭子抽就不转吗?”(安徽·合肥)
153、 【叫化子打狗——边走边打】(歇)本指边打边脱身,转指在走动或运动中打击敌人。
154、 活剥兔子——扯皮
155、 山狸猫上树——手脚利索
156、 【自古红颜多薄命】见“红颜多薄命”。
157、 【船头坐得稳,不怕浪来颠】(谚)指只要稳坐船头,就不怕风浪颠簸。比喻只要自身为人正派稳重,就不怕任何闲言碎语。
158、 【屁股沉】(惯)指不管到哪儿,坐下就不走了。
159、 【没娘的孩子磕墙根,没爹的孩子贵如金】(谚)孩子有爹没娘,就成了蹲墙角的可怜虫;孩子有娘没爹,仍然还是宝贝蛋。指孩子离了爹无所谓,只要有妈在,就受不了屈。
160、 【雀儿只拣旺处飞】见“鹁鸽子旺边飞”。
161、 驴子拉磨牛耕田——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162、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惯)形容相差悬殊。 也作“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163、 【拿着赶狗棒儿骂皇帝——贵贱也不自量】(歇)赶狗棒儿:乞丐讨饭时用来打狗的木棍。指人不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自以为了不起。含讥讽意味。
164、 【蚊子叮菩萨——认错人了】(歇)菩萨:这里指泥塑或木石雕刻成的佛像。指看错了人或找错J,对象。 也作蚊子叮菩萨——看错了人头。 蚊子叮菩萨——找错了对象。 蚊子咬菩萨——认错人啦。
165、 【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释义:没有学习过,不知道其中的知识。例句:“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166、 【钞票】有时候我们把钱说成是“钞票”,国家印钱(纸币)说成是印钞票,检验人民币真伪的机器叫验钞机。那么,“钞票”是怎么来的呢?“钞票”就是我们所说的纸币。纸币源自宋代,北宋时,为了方便商人携带巨款,四川的一些富商联合起来,印制了一种信誉货币——交子,它是目前世界上所知道的最早的纸币。在当时,伪造交子罪同于伪造官方文书。纸币在实行过程中几经起落。明朝曾印过“大明宝钞”纸币,后宣告发行失败。清朝建立后,除顺治年间外,一度不再印制纸币,市场流行的货币为银子。直到清朝后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南方一带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致使国库空虚,于是,咸丰三年(1853年),朝廷正式发行了两种纸币,一种为“大清宝钞”,另一种为“户部官票”,两者合起来叫“钞票”。“钞票”的名字也是从这时开始叫起来的。
167、 树倒猢狲散——彻底垮台;各奔前程
168、 【众人的唾沫,能积成湖泊】(谚)大家一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汇集成湖泊。指众人的怨怒,能造成极大的声势。
169、 小虫吞大象——痴心妄想
170、 【瓮里捉王八——跑不了】(歇)指陷入困境,无处躲藏,无法逃跑。 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瓮中捉鳖——跑不了。 瓮里捉鳖——没跑。
171、 【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进门点火做饭,出来锁门走人。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也作“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172、 【砍的不如镟的圆】(谚)镟(xuan):用车床或刀刃转着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镟下的圆。 比喻编造的假话不如顺情合理的话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灵活应付好。 也作“砍的不圆镟的圆”。
173、 【人凭志气虎凭威】人有志气,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秦牧《愤怒的海》:“现在要摩拳擦掌和鬼子拼,你说这些泄 气的话,有什么好处?人凭志气虎凭威。人一没志气,就什 么也不用谈了。”
174、 【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歇)指花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 也作“顶着石臼做戏——费力没讨好”。
175、 【羊皮膏药——不灵】(歇)旧时民间认为狗皮膏药疗效好,羊皮膏药不管用。指不灵验,不起作用。
176、 【楷模】是自然界实有的一种树,俗称“黄连木”,系落叶乔木,果实红色,形为椭圆,其木质地柔韧,久藏不腐,亦不暴折,雕刻而成的器具玲珑剔透,木纹如丝而不断,名日“楷雕”,是一种很出名的工艺品。生长在孔子墓上的楷模传说为其弟子子贡所植。清康熙年间遭雷击焚死,后人遂将枯干图像刻于石上,碑名“子贡手植楷”。又于石上建亭存碑,名日“楷亭”,碑与亭今都完好。但模树很可能是古人假想出来的一种树木。明人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载:“……临川吴文正公澄间日‘楷模二字假借乎?’日:‘取义也’。日:‘何以取木为义?’日:‘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出淮南王安《草木谱》’。”这儿提到的模树很神奇,其叶随时令而变,因其各季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便为诸树榜样。后世以树喻人,故把模范行为、榜样作用以及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模范”。两种神奇的树木合在一起,即为“楷模”。
177、 荣荣放学回家吃午饭,见妈妈做的又是不爱吃的面条,哭闹着不肯吃。奶奶劝道:“有饭莫嫌淡,有驴莫嫌慢。你就将就将就吧!”(河南·林州)
178、 长篇小说——干言万语
179、 【瘸子担水,一步一步来】事情逐步进行,不可急躁。袁静 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老人家别着急,咱们这些兵是什 么兵呀,都是拿锄头把子的手,猛不乍的拿起枪就会打仗 啊?这可是瘸子担水,得一步一步来么!”
180、 这天本来没安排历史课,我就没带历史书,结果却上了历史课。回家后我对妈妈说起了这件事,妈妈说:“这下子你该懂得‘晴带雨伞,饱带路粮’的道理了吧!”(四川·涪陵)
181、 蝎子驮马蜂——上下都是毒
182、 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我拿着门后的扁担去顶门。妈妈瞅了我一眼说:“扁担顶不得门,石头打不得人。”(湖北·英山)
183、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见“良言难劝该死鬼”。
184、 【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惯)形容人才出众,非常难得。也形容东西珍贵、稀有。 也作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天上难找,地下难寻。
18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只懂得利。例句:为了给宝成再加把劲儿,他立即想起了孔老二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屁话,于是又说:“我这个人,一向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老梁呵,等你大功告成之后,我再跟二爷说说,让他赏给你十亩好地,你也甭扛活了,回家过个舒贴日子去吧。”
186、 【铁杓子碰锅沿】见“马勺碰锅沿”。
187、 妹妹长得慢,比同龄人矮了一截,总是闷闷不乐的。妈妈安慰她说:“柳树早发芽,但是不结果;枣树晚长叶,果实却坠满枝头。你个子比别人矮.可不能因此而短了志气啊!”(河北·深州)
188、 【小错护短,大错不远】(谚)护短:对缺点或过失加以袒护。指护短的行为只能助长错误的发展。
189、 【头枕着烙饼挨饿】见“枕着烙饼挨饿”。
190、 【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释义:读书窗下不要谈论命运好坏,考试场中不要谈论文章如何。例句:秦宗师笑道:“俗语说得好:‘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我本偏不信此说,场上乃论文之地,若不论文,却将何为据?”
191、 【压大的力气吓大的胆】见“力气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
192、 机关枪打鸭子一呱呱叫
193、 【退后一步自然宽】退让,避免对峙,可以从容处理。沙汀 《淘金记》:“常言说,退后一步自然宽。他会万事亨通地这 么样说。”
194、 【十七不能常十七,十八也不能常十八】总要长大,借指不会 停滞不前。李准《李双双小传》:“十七不能常十七,十八也 不能常十八,双双,我孙喜旺今后一定要赶赶你,食堂炊具 改革这件事,我要下点工夫。”
195、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释义:平时要注意节约,要有积蓄,有钱也不可挥霍浪费。“莫待无时思有时”又作“莫到无时盼有时”。例句:倘惜福君子于乡党中不时开导,毋得奢华,备留余地,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196、 擀面杖打飞机——高不可攀
197、 【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歇)滚汤:开水。指在场的全都逃脱不了死亡的下场。 也作滚汤泼老鼠——一窝儿死去。 热汤泼老鼠——一窝儿都完蛋。
198、 壁画上的耕牛——不中用
199、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响(想)到一块了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感情经典歇后语唯美简短歇后语: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1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