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歇后语青春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1、 天平没砝码——两头落空
2、 【蒸不熟,煮不烂】(惯)形容人顽强,不驯服。
3、 【无立足之地】(惯)立足:能站住脚或生存下去。比喻没法生存下去。也形容非常惭愧,无地自容。
4、 【船头坐得稳,不怕浪来颠】释义:只要自己站得稳,立得正,就不怕别人的攻击。例句:银花道:“随她说?她那黄口白牙,逢人便讲,遇人就说,讲的那些话难听死了。”金花道:“只要船头坐得稳,不怕浪来颠。”
5、 【 —个跟头从云端里跌下来】从高位上跌下来,谓失败惨 重。成语:一落千丈。古华《芙蓉镇》:“没跃进去不打紧,还 一跤子从半天云里跌下来,结结实实落到了贫瘠穷困的人 间土地上。”
6、 仙女下凡——腾云驾雾;飘飘然
7、 【八哥嘴巴毒蛇心】释义: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地狠毒。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装来调解讲和,但正是让敌人跟来杀我们。
8、 【望山跑倒了马/看山跑死马】看到山峰,以为很近,实际上 很远。明代《西游记》:“师父,还不到拜处哩。常言道:望山 走倒马。离此镇还有许远,如何就拜!”
9、 【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被众多的人反对,即难以生活下去。 相关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准《黄河东流去》:“古人说过 ‘千人所指,无疾而亡’,别看眼泪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们这群龟孙。”
10、 【在家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一把火:烧火做饭。一把锁:锁上门。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11、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释义:比喻对母亲之爱,也比喻对祖国之爱。例句: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祖国再穷,家乡再落后,但总是生我养我的亲娘、故土,我怎能不眷恋!
12、 【老鹰抓蓑衣——脱不了爪】(歇)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雨具。 本指老鹰抓蓑衣时,钩爪被缠住脱不开;转喻人被某种麻烦的事情缠住,脱不开身或推卸不了责任。
13、 外练身、法、步,内练精、气、神。
14、 【 死棋走不活】指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用反义则表示摆 脱困境。古华《浮屠岭》:“想前想后,来来去去,只有这一 着,能把我们浮屠岭这局死棋走活了!”
15、 【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惯)使大的矛盾化为小矛盾,小的矛盾得到解决。指折中调解,息事宁人。 也作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16、 隔山须动炮,临阵快出车。
17、 【讨饭的掉了碗】(惯)要饭的丢了要饭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18、 【残物不过半价】(谚)残损的货物,要出卖只值原价的一半。指残缺损坏的物品不值钱。
19、 【帘子做的——要卷上去就卷上去,要放下来就放下来】(歇)形容态度、脸色等变化无常,想变就变。
20、 属水萝卜的——皮红肚里白
21、 【树怕伤根,人怕伤心】释义:人伤了心,丧失了勇气和希望,很难振作起来。例句:树怕伤根,人怕伤心。丁世宗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人们对他冷眼相待,有的人一见他就像躲瘟疫似地离得远远的。
22、 【花木瓜——外看好】(歇)花木瓜:即木瓜,果实成熟时呈橘黄色,味道很涩,不供食用。宋代以宣城花木瓜最有名,相传宣城人刻花纸粘于木瓜上,成熟后以果面花纹供玩赏。本指花木瓜外表好看而无实际用处,转指人徒有其表。常含讥讽意味。
23、 【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谚)规矩:圆规和曲尺,木工画圆形和画方形的工具。指木工不凭借圆规和曲尺,就画不好圆形和方形。比喻为人做事,没有法规的制约,就难入正轨。 也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4、 【 一个烂桃坏一筐】个别连累整体。陈登科《风雷》:“一个 烂桃坏一筐。凡是自己不找门路,光要救济的,光想贷款 的,一个不贷,也不发救济粮。”
25、 【有嘴说人,无嘴说自己】(惯)指光会指责别人,不说自己的不是。
26、 守株待兔——白等;万不得一(已)
27、 【见一半儿不见一半儿】(惯)指看见的事装作没看见。
28、 字是黑狗,越描越丑。
29、 【 吃饱了混天黑】胸无大志,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类似 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苏叔阳《家庭大事》:“一个个老眉 卡嚓眼的,吃饱了混天黑,可谁也不打算让位。”
30、 【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叫】(谚)真正睡着的人一喊就醒,假装睡着的人再喊也不应。比喻在教与学方面,真正不懂的人好教,有意拒绝的人难以施教。
31、 【三月里的桃花——红不了多久】(歇)本指桃花红不了多长时间,转指走红运的好日子不会长了。
32、 【班门弄斧——不知自量】(歇)班:鲁班,春秋末年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巧匠,被木匠、瓦匠等奉为祖师。弄:舞弄。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含讥讽意味。 也作“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33、 【骨头没有四两重】谓人没有多大分量,没有多大本领。 清代《品花宝鉴》:“几句话说得潘其观骨头没有四两重了。”
34、 我扫地的时候,总是不想弯腰。妈妈说:“看你的腰,直得像吃了扁担一样。”(广西·宣州)
35、 【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惯)箩:盛粮食的器具。比喻生活环境一下由坏变好了。
36、 【 方的不来来圆的】变换手法。菡子《纠纷》:“你别看楼志 清就这么‘熊’掉了,他的鬼点子可多呢!方的不来来圆的, 硬的不来来软的。”
37、 【春梦虽好一场空】(谚)春梦虽然美好,但总不是真实的。泛指一切脱离实际的美好希望与企盼,并不能实现,仍是空的。
38、 三个手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39、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歇)曹操:东汉末期魏王,善于权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足智多谋。指曹操和诸葛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聪慧人物。 泛指人的性格、志趣等各不相同。
40、 【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释义:翎:鸟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长而硬的羽毛。比喻贪得无厌,设法榨取。例句:怪不得人说,越是有钱,越是大雁过顶想拔翎,泥像脸上刮层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41、 【水不来,先垒坝】释义:比喻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例句:那年搞清查,要不是我妹子从招待所里探听点消息,你能做到水不来先垒坝?
42、 【哪边炕热往哪边挤】(惯)指人钻营取巧,哪儿有好处就往哪儿钻。
43、 孩子病死不买药——省的不是地方
44、 【为人无主见,吃亏在眼前】(谚)为人处世没主见,随时都会吃亏。 指人应有主见,行事不能随风倒。
45、 【庙里撞钟——惊神】(歇)惊:谐”精”。形容人有生气,有活力。
46、 【帮人帮到底,救人救个活】(谚)帮人要一帮到底,救人要真正使他平安无事。指帮助人要做到负责到底。 也作“帮人帮到头,救人救到底”。
47、 【额头连下巴——没面孔】(歇)本指没有脸面,转指丢了体面。
48、 耗子啃茶壶——满口是瓷(词、刺)
49、 【碰钉子】(惯)比喻遭人拒绝、斥责或遭受失败、挫折。
50、 我做事懒散惯了,怎么也改不了。妈妈生气地说:“你呀,真是天塌下来当被盖,干一点儿事,就累得像提不起来的稀面团,真缺乏锻炼。”(广东·化州)
51、 【龙虎斗】(惯)比喻两个强者或两派势力发生争斗或争论。
52、 【有钱弗买半年闲】(谚)有钱不买闲放半年的东西。指精明人不愿购置闲物,以免影响本金生息或资金周转。
53、 【点卯】什么是点卯,就是旧时官员的考勤。点卯来源于古代朝廷的早朝制度。古代朝廷每天早晨都要进行朝会,也就是常说的早朝,朝会时一般定在黎明时分,也就是“卯时”。“卯时”即清晨五时至七时。所谓“点卯”即源于此。地方官署也是卯时开始办公,官员吏役按时到位,按名册一一点名或者核查,即例行的“点卯”,其名册叫“卯册”。吏役每晨卯时到衙署听候点名,叫做“应卯”。古代朝廷和地方官署都是卯时“上班”,可见中国历史上的考勤制度还是比较先进和勤政的,比现在国家规定的早八点上班还提前一个多小时。
54、 【乌不三,白不四】(惯)乌:黑。 形容人不三不四,不像样子。
55、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跌】(歇)本指乌龟过门槛,爬上后跌倒翻过身才勉强过去;转喻成与不成就看这一下。 也作乌龟爬门槛——看这一跌。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翻。翻:谐“番”。
56、 我一边写作文,一边听广播,隔会儿又去看看课外书。爸爸说我是“吃着鸡,抓着鸭,歪着颈子望着鹅”。(安徽·庐江)
57、 【财助精神酒助胆】(谚)有了钱财,人就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喝了酒就会增添人的胆量。指有钱就有精神,有酒就有胆量。
58、 头痛抓脚跟——弄错了地方
59、 【恶人先告状】释义:坏人干了坏事,却抢先诬告别人。例句:总之,他实行了一句俗话:恶人先告状。他逢人便说,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60、 【吃甘蔗上云梯,步步高,节节甜】释义:比喻越来越好,越来越甜蜜。例句:一想到未来,她总有那种吃甘蔗上云梯的感觉,步步高,节节甜,幸运之神是不会遗弃她的。
61、 鹅卯石砌墙根——根基不稳
62、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63、 【拿头套枷戴】(惯)比喻自投罗网或自找罪受。
64、 【百闻不如一见】释义:听到不如看到可靠。强调亲眼看见很重要。例句:孙主任立刻笑了:“哦,你就是李秋兰同志?哈哈,百闻不如一见哪!”
65、 【树不成林怕大风】(谚)树木如果不能形成森林,孤孤单单,就最怕狂风袭击。比喻人如果不团结成坚强的群体,就无力抗击天灾人祸。
66、 【沙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歇)本指沙锅是用陶土和沙烧成的,质地很脆,用来砸蒜,一下子就碎;转指不管结果如何,就全靠这一次行动。也指只干一次,就全坏了事。 也作“沙锅捣蒜——一锤子的买卖”。
67、 鹅卵石掉刺蓬——无牵挂;无牵无挂
68、 【有了好骑手,驽马也生翼】(谚)驽马:跑不快的马。翼:鸟类的翅膀。指骑手高明,驽马也会跑得像插上翅膀一样快。也泛指有了杰出的人才,就会创造奇迹。
69、 【不施万丈深潭计,怎得鳌鱼上钓钩】(谚)鳌:海里的大龟。指不施展奇特的计谋,就不能钓来大海底层的鳌鱼。比喻要想使有本事的人中圈套,就得采取非常手段。
70、 【多吃饭,少开口】安稳过日子,少说话,不要惹是生非。 茅盾《子夜》:“不要闹!不要闹!多吃饭,少开口,你们不晓 得这句古话么?”
71、 【足帮足,手帮手】(惯)比喻亲友之间互相帮助。
72、 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73、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释义:旧指举事成功就上台称王,失败了就被骂为强盗。“则”又作“者”。 “寇”又作“贼”。例句:可是从来作反之人,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谁能保你们一定成事的昵?谁能知将来谁治着谁呢?
74、 小刚被选为学习小组长了,他姥姥知道后高兴地说:“鞋帮做成了帽檐了,我家的小刚高升了。”(山西·太原)
75、 【西凤酒】西凤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国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南洋万国赛会”,获奖牌,受到各国评酒专家的交口称赞。西凤酒的名称来自一个久远的典故。传说唐代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欢送出使长安的波斯王子回国,来到扶风郡雍州(今陕西省凤翔县)的十里长亭,发现路上蜜蜂、彩蝶纷纷落地不起,非常好奇。经向路人询问,得知附近的柳林镇有一家酒坊刚从地下挖出一坛窖藏老酒,气味浓香无比,因而导致蜂蝶醉倒,卧地不起。后来郡守便把这坛美酒送给裴侍郎。裴氏非常高兴,即兴吟诗一首:“送君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将这坛美酒献给高宗皇帝,从此柳林酒便身价百倍,被列为朝宴、国宴佳酿。因该酒产自西部凤翔,后来便改称“西凤酒”,一直沿袭至今。
76、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谚)指早餐要讲究营养、注重质量,午饭要吃饱一些,晚饭少吃为好。
77、 【狗屁不通】“狗屁不通”是一句不太文雅的俗语。对于不通事理、说话颠三倒四的人,人们常斥之为“狗屁不通”。其实这个俗语通常是指文理不通的话语或文章。那么,“狗屁不通”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是一句流传中被讹变了的词语,实为“狗皮不通”。狗的表皮,与其他动物不同,它没有汗腺,但狗却长有一条比较特别的舌头,长长的、薄薄的。炎炎酷夏,狗借助于这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夏季常见到狗伸长舌头吁吁喘气,就是这个原因。“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一特点而言的。正因为狗皮密不透风,用以作床垫、椅垫,特别是狗皮褥子,可以隔潮,是冬季最佳的保暖用品。 “狗皮不通”的讹变,在于“皮”、“屁”谐音,所以就演变成“狗屁不通”。屁为污浊之物,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用此贬之,以不雅对不雅,这意思倒是更为鲜明。所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语虽不雅讽喻效果极佳。
78、 【大手抓草,小手抓宝】(谚)指人只肯动手、不肯动脑,也就只能长得大手大脚,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勤学习善用脑的人,手脚灵巧,能创造价值大的物质财富。
79、 昨天是我的生日,晚上,爸爸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我尽情地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的肚皮撑得像皮球似的。第二天早上只喝了一杯水就上学去了。中午,又是一桌丰盛的饭菜,我还是不想吃。爸爸说:“这真是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啊!”(河南·许昌)
80、 【借给他点儿胆子断定他不敢。】浩然《艳阳天》:“那倒 是,借给他个胆子让他反,他也不敢了。”
81、 三张纸画个驴头——好大的脸面
82、 【打赤脚不怕穿鞋的】(谚)打赤脚:光着脚。指穷百姓和有钱有势的人斗,不怕丢掉什么,没有什么顾虑。
83、 【雨不大,淋湿衣裳;事儿不大,恼断心肠】(谚)指某些小事处理不妥,同样让人倍感烦恼。
84、 【大树底下无丰草】草长赶不上树长。谓环境不利,无法 竞争。类似的:茂林之下无丰草。政论图书:“不是不进则 退,而是慢进则退。人家长得比你快得多,大树底下无丰 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85、 【炒鱿鱼】(惯)鱿鱼在油锅里一炒便会卷起来,很像卷好的铺盖。比喻被解雇或辞职,卷铺盖走人。
86、 【无心人说话,只怕有心人来听】(谚)说话人是无心说的,听话人却是有心听的。指无意中说的话,到有心人的耳里,却当作了真实。
87、 【打谈的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歇)打谈的:宋元时称在街市上演唱或说书的人。本指替古时候的人忧伤,转指作虚假的或多余的担忧。
88、 【染缸里捞出白布来】(惯)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89、 【打夹帐】(惯)指交易中,中间人暗地里索要财物。
90、 今年雨水偏多,地里、水沟里忽然有好多小鱼,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千年草籽,万年鱼子。”(河南·内乡)
91、 鸭子不尿尿——自有便道
92、 兄弟合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
93、 【没见过大阵仗】(惯)阵仗:阵势,军队打仗的场面。比喻阅历少,没见过大世面。 也作没经过大阵势。 没见过大世面。 没见过世面。
94、 爱买红绿颜料——贪色
95、 【—床锦被遮盖】原指以结婚来掩盖男女在婚前的性行 为,借指掩盖丑闻、真相。明代《古今小说》:“虽然如此,也 亏陈小姐后来守志,一床锦被遮盖了,至今河南府传为佳 话。”
96、 【好鞋不踩臭狗屎】释义:比喻品行端正的人不招惹思想行为不好的人,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例句:不过,话得往深处说,坏人尽管摇头摆尾地得意,好人还得做好人!咱们得忍着点,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你明白我的话吧?
97、 【疑心生暗鬼】谓多疑,疑神疑鬼。成语:杯弓蛇影。海外 张爱玲《连环套》:“梅腊妮与霓喜做一房歇宿,一夜也没睡 稳,不时起来看视,疑心生暗鬼,只觉得间壁墙头上似乎有 灯笼影子晃动。”
98、 【千金念白四两唱】(谚)念白:也叫白口,戏曲表演中的道白。道白可值干金,唱只值四两。指戏曲表演,唱词远不知道白难度高。
99、 【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语一般两句连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过去封建时代,用来激励人们上进好学,形容读书的重要性和好处。那么,它源自何处呢?它源自宋真宗的《劝学诗》,诗中写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使他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人们受其启发,又续貂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也不知道人们是有意逢迎皇帝,还是寒碜皇帝,反正“颜如玉”不如“黄金屋、千钟粟”格调高雅。不管怎么说,为后世留下了一句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倒把皇帝的杰作给冷落了。以上三句诗,无非是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读了书,有钱花;读了书,有饭吃;读了书,有娇娘。有的少年为此追逐名利享受,误入歧途。毛泽东也曾向少儿劝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才是正道。
100、 【没把你孩子丢到井里】没做过对不起人的事,没有冤仇。 李准《龙马精神》:“芒种,我又没把你孩子丢到井里边,你怎 么和我这么大冤仇!你小大是个干部,说话不能血口喷人 啊。”
101、 【刑伤过犯,终身之玷】(谚)玷(dian):玉上的斑点。指人一旦触犯法律,受到刑法的制裁,就成了终身洗刷不净的污点。
102、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此语源于南宋罗泌撰《路史》,据载:大唐贞观年间时逢盛世,万国来朝,周围的藩邦年年进贡,岁岁献宝。当时,云南土司缅氏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欲送一批奇珍异宝献给唐太宗。究竟送什么好呢?缅氏犯了踌躇。有个去过大唐的官员说:“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而羲之又很爱鹅,连带太宗皇帝也有这个爱好。如果送只天鹅,必定会讨大唐皇帝喜欢。缅氏一听有理,命人提了一只洁白如玉的天鹅,连同另外一批珍宝,让一个名叫缅伯高的官员担负赴唐献宝的重任。” 缅伯高一路上倍加小心。这天,他们来到湖北沔阳湖边,只见笼中的白天鹅张开嘴巴,喘息不止,显出口渴难耐的样子。缅伯高便小心翼翼地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湖边饮水。白天鹅见了清澈的湖水,不觉来了精神,转眼就喝饱了,趁人不注意,猛然飞上天空,缅伯高见状大惊,急忙向前一扑,结果只抓到几根羽毛,白天鹅却不见了踪影。缅伯高痴痴地望着手中的鹅毛,感到万分焦急:继续往长安走吧,却丢了献礼的珍宝;如果返回家乡,必获死罪无疑,不知怎么办好。有个随从劝缅伯高说:“不如拿这几根鹅毛前往长安,虽然天鹅没有送到,可我们的情谊到了,太宗皇帝是位开明君主,一定会体谅我们的苦衷,断不会和我们计较!” 缅伯高听后觉得有理,遂把几根鹅毛用红绫子包好,又在上面题诗一首:“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奉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一行继续东进,披星戴月,不辞艰辛,终于按期到了长安。唐太宗见到几根洁白的鹅毛,又仔细读了那首诗,不仅没有怪罪这位远路来的使者,反倒为他忠于职守、不辱使命的精神所感动,重重地赏了缅伯高等一行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也就由此流传开来。
103、 灶王爷上天——有啥说啥
104、 【相马以舆,相士以居】(谚)舆(yu):车。居:平素待人接物及生活表现。指相马要从它拉车的表现上判断它的耐力,相士要从他的平素为人处世上判定他的品行。
105、 【酒病酒药医】(谚)指人因饮酒而得的病,还要用酒来医治。也泛指人从哪方面引出的问题,还得从哪方面去着手解决。 也作“酒病还须仗酒医”。
106、 【人冷先冷腿,狗冷先冷嘴】(谚)天冷时,人是先从腿上感觉到的,狗是先从嘴上感觉到的。指天冷防寒,人要首先注意腿脚的保暖。
107、 【丢去东洋大海】(惯)东西扔到大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喻东西白扔了,再也回不来。也比喻彻底忘掉。 也作丢到东洋大海。 抛在东洋大海里。
108、 【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惯)形容男女双方品貌相当,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对,地产一双。 天生一对,地成一双。
109、 背街卖箩筐——外行
110、 【开口子】(惯)l指江河决口。 2比喻从某一方面能获取好处。 3比喻从某一方面突破、进展。
111、 狗咬屁股——啃腚(肯定);一口咬腚(定)
112、 【瞎子吃蟹——只只好的】(歇)本指每只螃蟹都说好,转指见了东西不分好坏,都说是好的。
113、 每年春节,在省城工作的姑姑总要回来接奶奶去她那儿过年,可奶奶说什么也不去。这一次,我忍不住问奶奶为什么不去。奶奶摸着我的头说:“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窝。我待在自己家,心里舒坦。”(河南·内乡)
114、 独脚独手独根草,风霜雨雪挡不了。
115、 王八的屁股——龟腚(规定)
116、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谚)指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思,但老虎却是存心要吃人的。常比喻善人无意伤恶人,恶人却是存心要害善人的。 也作人无伤虎意,虎有吃人心。 人没伤虎心,虎有伤人意。
117、 【六月里蚊子——叮死了】(歇)叮:谐“钉”。指眼睛死死钉住想要的东西。
118、 【挂羊头,卖狗肉】(惯)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其实是在干坏事。
119、 【戴高帽】“戴高帽”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那么,“戴高帽”从何而来呢?先从“高帽”说起。古代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叫冠。太子、王侯戴七寸高的远游冠;宫廷儒生们戴前面七寸后面三寸的进贤冠。可见帽子代表了人们的身份和等级。后来,虽各朝代规定不同,但帽子的高低大小尺寸,装饰华丽与否,多与等级相关。那么,“戴高帽”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北史》记载:宗道晖喜好戴高帽,穿大木屐。州官来上任时,他戴高帽穿大木屐去拜见,自言学识可与三公比。后来,人们对妄自尊大或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叫做“好戴高帽”;而以吹捧、恭维别人叫做“给人戴高帽”。清代俞樾写过一段笑话:一位京都小官到外地做官,出任前他去向他的老师告别。老师嘱咐说:“外地的官不好当,要处处当心啊!”此人说:“不怕,我已备了百顶高帽,逢人赠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意见不合而闹矛盾吧?” 老师生气地说:“吾等之人以正直之理待人,怎能用这种庸俗手段?”此人赶忙进言道:“天下如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屈指有几?”老师听后,点头赞同道:“你的话,确也不无道理。你还是有些见识。”此人告别出门,叹道:“高帽只剩九十九顶了。”
120、 向日葵开花——到顶啦
121、 【闺女是娘的连心肉】(谚)指女儿是母亲最贴心的人。
122、 【哪吒下凡——一身火】(歇)哪吒:《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西游记》说他是托塔天王李靖第三子,《封神演义》写他在金光洞里复生后自天而降,手持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火:本指火焰,转指火气、怒火。形容人脾气暴躁,极易发怒。
123、 小松近来总是闷闷不乐的,他妈妈说:“他呀,好像别人借他的好大麦,还了他老鼠屎似的。”(四川·达县)
124、 色盲学画——不分青红皂白
125、 【金水子,银水子,买不下这奶水子】(谚)奶水子:乳汁。哺育婴儿,无论怎样贵重的饮料,都无法与母体的乳汁相比。指婴儿最好的食物是乳汁。
126、 我洗碗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可我说啥也不承认。妈妈生气地说:“你呀,真是背着牛头不认账(赃)!”(甘肃·成县)
127、 哥哥骑摩托很快,妈妈要他注意安全,哥哥却说他技术高,不要紧。妈妈批评他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小心没差错。”(河南·内乡)
128、 【快刀不削自己的柄】释义:借指自己不会伤害自己。例句:众人看了,尽皆骇然道:“怎么外感症好吃这种大补药?算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一定是他错了,开错的,须接位高明先生来评评看。”
129、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谚)安傅:附着在哪里。指毛是附着在皮上的,皮要是不存在,毛就无从附着了。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便无法存在。 也作“皮且不存,毛将焉附”。
130、 六月的云——捉摸不定
131、 【忍宇中间一把刀,不忍分明把祸招】(谚)忍字的结构是“心”上有“刀”,是指如果遇事不忍,就会惹出杀身之祸。指遇事能忍,自会免除灾祸。 也作忍自忍,饶自饶,忍饶相加祸自消。 忍自忍,饶自饶,忍耐比着饶恕高。
132、 【害死人还看出殡的】(惯)出殡:把灵柩送往墓地。害了人还站在一边看热闹。指人丧尽天良,灭绝人性。
133、 【吃灯草,放个轻巧屁】灯草柔而轻。指说话没有分量,不 负责任,说风凉话。类似的:灯草灰过秤。陈登科《淮河边 上的儿女》:“你都是吃灯草,放的轻巧屁,那不要条件啦,我 怎么行呢!”
134、 【当家人,恶水缸】(谚)恶水缸:盛污水的缸子。掌管家事的人就像个盛污水的缸子,无论什么脏污都有可能往里倾倒。指当家人往往受累又受怨,只有默默承受。
135、 鼻梁上挂钥匙——开口
136、 懒惰很象金钱——一个人拥有越多,越是想要。
137、 【一口唾沫一个钉】见“吐口唾沫是个钉儿”。
138、 【医不自治】见“卢医不自医”。
139、 狗吃主人心肝一忘恩负义
140、 【东场搬到西场,也要三日饭粮】(谚)从东边场地搬家到西边场地,也得要耗费几天的饭粮。指凡搬动一次,总得有不少的耗费。劝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141、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谚)创立家业的后生,把肥田的粪土当宝贝一样爱惜;败家的后代,把家产钱财当作野草一样抛掷。指成家子勤劳俭朴,败家子挥金如土。
142、 【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谚)只要人心中常存着佛经教义,纵然不守清规戒律饮酒吃肉也不害事。 指行善重在修养善心,不在形式。 也作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 滔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
143、 我正跟小伙伴们玩,妈妈却让我回家写作业,我不愿回去,非要再玩一会儿。妈妈摇摇头说:“唉,真是有尾巴的狗跳,没尾巴的狗也跟着跳。”(广西·博白)
144、 【一个桩上不能拴两头公牛】(谚)两头公牛拴在一个桩上,你顶我撞,不得安生。比喻在同一区域内,容不得两个占有欲很盛的强人。
145、 【步子迈得正,不怕影子歪】(谚)指为人处世大公无私,正道直行,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146、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见“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147、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谚)前程:做官或成名的前途。指人应该只想着为社会做有益的事,不应去考虑个人的功名利禄。劝人一心向善。 也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148、 【 起五更,爬半夜】谓起早睡晚,忙碌不得休息。周立波 《暴风骤雨》:“鸡不叫,他就下地,天黑才回来。这么的,起 五更,爬半夜,风里雨里,车前马后,他劳累一年。”
149、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惯)六路:指上、下、左、右、前、后。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眼界开阔,听觉灵敏。形容人机警灵敏,信息灵通,遇事能迅速作出反应。
150、 【扶得东来西又倒】(惯)形容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也指事情多,忙了这头,那头又出了问题。yulujidi.com
151、 【 人穷志不穷】不怕贫穷.要有志气。《燕山夜话》:“他们 坚定不移地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真是像俗谚说的,‘人穷志 不穷’,不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152、 就是祖国的炊烟,也使人感到香甜。
153、 板刷掉了毛——有板有眼
154、 【踩窝子】(惯)比喻探查底细。
155、 【九牛去得一毛】(惯)形容损失非常少或所占比例极小。 也作“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156、 【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歇)吹胡子:戏曲中演员表演角色生气时的动作。指假装生气的样子。
157、 【八十妈妈休误上门生意】(惯)比喻切不可放过送上门来的好事或机会。
158、 【张天师着鬼迷——无法可使】(歇)法:本指法术,转指办法。指毫无办法。
159、 穿不过的巷子一死胡同
160、 【 北风也有转南时】情况会有变化,会好转。类似的:既吹 一日南风,必还一日北风。京剧《锁麟囊》:“富贵不能永保, 北风也有转南时。”
161、 小红的妈妈和奶奶常拌嘴,她的爸爸在夹缝中来回圆场。她的奶奶说她爸是“墙头草,随风倒,哪边有利哪边靠”,她的妈妈则数落她爸是“和稀泥儿,不是正经人儿”。(河南·南阳)
162、 房顶上的草——刮来的种
163、 【话传三遍假变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谚)传言流传多遍,假的也能传成真的;药方抄来写去,容易把药名弄错,吃死病人。指谬误流传,害人不浅。
164、 【山塌不后退,浪打不低头】(惯)形容人意志坚强,任何凶险和困难都不怕。
165、 【瞎猫抓耗子】(惯)比喻盲目行动。
166、 【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指经商发财。电视剧:“中国入说: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要发财,就得做生意。”
167、 【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168、 离开人民找不到幸福,爱祖国才有好生活。
169、 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无悔大丈夫。
170、 【 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自有办法克服困难,不必预先 担忧。类似的:路走到尽头会转弯。叶辛《蹉跎岁月》:“事 情总算跑妥了!我早说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有办法的。”
171、 【见缝儿就钻】钻,兼指钻营,想方设法占便宜。相关的: 找空子下蛆/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类似的:见缝儿就钻,不 知道背能不能过去。老舍《东西》:“永远劝人多挣钱,永远 教给人见缝子就钻。”
172、 【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见“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
173、 耩地看耧眼——走着瞧
174、 【东闪日头西闪雨,南闪乌云北闪风】(谚)闪:天空闪电。指东方闪电,主晴;西方闪电,主雨;南方闪电,主阴;北方闪电,主风。
175、 【事到万难须放胆】(谚)万难:极度的艰难窘困。指事情到了万般无奈时,就要放大胆量去做,不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176、 菱角的肚子——实实在在
177、 堂妹在上幼儿园,挺能唱歌的。一天晚上,全家人要她唱几首歌,她却扭捏起来了。婶婶开玩笑说:“别客气了,仨钱买个李子,谁不晓得你的底子;何必挽你上台不上台?”(江苏·靖江)
178、 【火上弄冰凌】(惯)冰凌:冰。在火上玩冰凌很快就化掉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成。
179、 【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释义:比喻有计划按步骤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例句:马远甫望着他们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说:“那不好。要干也得一个一个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180、 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181、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还有一个一字之差的反版:“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截然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看看它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就清楚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源自元代马致远《汉宫秋》一折:“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无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那么,它是怎样由“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变成“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的呢?儒家认为,谦谦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应该“己所不欲,先施于人”。而“无毒不丈夫”这一俗语显然与儒家的君子标准相抵触。产生这样反叛儒家道德准则的俗语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的,而元代平民社会中便具有这种基础,因此“无毒不丈夫”这个俗语能够得以生存并被广泛使用。后来人们用正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去改造这个俗语,结果是“毒”通过同音替换的方式被曲解为“度”,为了与“度”对偶,“恨”被换作“量”,“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讹变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但由于“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生命力太强大,影响太深,结果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有肚量,有志气有作为的人该狠毒时就要狠毒,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唱的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经过改造的“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境界虽高,使用率却远不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原因是高处不胜寒。
182、 【鸟过留声,人过留名】(谚)指人的一生,名声很重要。 也作鸟过留声,人活图名。 鸟飞留影,人生留名。
183、 某村兄弟二人,老大不怎么样,老二倒挺能干。其父母给他们操办婚事也先小后大。老大生气地说:“你们说是大麦先熟还是小麦先熟?”他母亲说:“你说是小麦好吃还是大麦好吃?”(河南·登封)
184、 【没出嫁的闺女做鞋子——不管女婿脚大小】(歇)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婚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指做事盲目,不知实际需要。
185、 【秦】“秦”字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个字。然而,它的来历非同一般。传说在秦朝之前,是没有“秦”这个字的,秦朝的国号当时写做“菜”。据说,“秦”这个字是秦始皇造出来的。他造的“秦”字流传千古,武则天造的“墨”字,却是昙花一现。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倨傲得意。他觉得“王”已经不能适应自己的功德,还要再找一个比“王”更高大的词,来标榜自己,于是取三皇五帝之“皇帝”二字作为自己的称号。国家也是一样,他觉得国号“琹”字不好,“一块木席上坐两个王,这怎么行?要找一个同音的字代替‘栗’才好!”但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好字。突然,他瞥见案头的史书《春秋》,心想,《春秋》里写的是秦朝以前的历史,而历史的后半截就是秦朝的天下,秦要占“春秋”的一半。想到这里,秦始皇便用“春”和“秋”的各半边字合在一起,写出一个“秦”字,然后传令下去,将国号“栗”改为“秦”。从此“栗国”就成了“秦国”。然而,秦始皇虽然造出了“秦”字,想天下的春秋永远是秦朝的,但他的“春秋”梦很快就破灭了,秦朝仅传两代便被起义军灭掉了。秦朝虽短,不影响秦始皇千古一帝。
186、 学医费人,学书费纸。
187、 【戴木头眼镜——看不透】(歇)指对人或事物看不透彻。
188、 曹操借人头——多个屈死鬼
189、 【人到事中迷】(谚)指人在事件变故中最容易陷入迷惘,亟需旁人提醒。 也作人到事中迷,就怕没人提。 人到事中迷,就怕不听劝。 人在事中迷,只要有人提。
190、 一根草搓不成索,一片篾编不成箩。
191、 【泰山压顶不弯腰】释义:比喻在极大困难面前顶得住。例句: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严峻地考验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人民公社社员!
192、 “船沉一个洞,缸裂一条缝,许多大错误都是由芝麻粒大的小错误引起的。”听了妈妈的告诫,我再也不敢对自己常犯的小错误“睁只眼闭只眼”了。(广西·扶绥)
193、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释义:佐:助。好鸟看好树木栖身,贤能的臣子选择明君效劳。例句: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闻说唐君德胜尧舜,钦文敬武,天下纷纷以有德而伐无德,以有仁而伐无仁。如今望二位大人注意也。
194、 【能站着,也能蹲下】(惯)比喻人能屈能伸。
195、 小鬼叫门——要命
196、 泥人戴纸帽——经不起风雨
197、 【锔碗的丢了眼镜——这个碴儿你找不着】(歇)碴儿:谐“茬儿”。指挑不出毛病,找不出差错。
198、 儿子成亲父做寿——好事成双
199、 【多一位菩萨多一炉香】(谚)多供奉一位菩萨,就得多烧一炉香火。比喻多设立一个部门,就得多增加一层开支。也比喻多添一位领导,办事就多一道手续。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经典歇后语青春: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1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