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思维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定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对一个人来说,最可怕的问题,就是形成了固定的、单向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固化,就会导致行为的固化,以至于别人能很轻松地“预测”你的发展趋势。如果这种预测发生在生活中,那无关紧要;如果发生在商场上,你可能要赔钱;如果发生在战场上,赔的就不是钱,弄不好就是命了。
更进一步来讲,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相对的思维定式。大家都往某个方向想,这个方向,就成了“思维习惯”;如果有人突发奇想,就会面临两种后果:要么被人嘲笑、不被人接受,要么他成了佼佼者、胜利者。这两种情况,都经常出现。
比如,在市场竞争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扩大市场份额。既然是竞争,当然是卖得越多越好。市场上一共需要100件产品,我力争卖到60件,成为第一,我就赢了。这是传统思路。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呢?当然有。下面这个例子只是个例,而且和我们的主题——禅意相去甚远,充满了商业社会的狡诈;这个例子的价值,只是提醒我们:该变的时候,思路就要变一变;跳不出思维的固定圈子,生活就很难开阔。
事情发生在日本一家著名的跨国企业里。企业想从三名新招聘的人员中,挑选一人作为市场策划。这三个人都很优秀,到底该选谁?思来想去,负责人决定“赛马”,让他们真刀真枪地比试一下。
【领悟生命的禅意】
规则是这样的:公司把这三个人从东京送到广岛,让他们在广岛生活-天。抵达之前,他们身上的钱、银行卡等可供支出的财物都被“没收”,每人发给他们2000日元。生活一天之后,第二天,公司的车会来接他们,并清点他们剩余的钞票,谁剩的多,谁就是胜利者。yulujidi.com
2000日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在广岛,当时一罐乌龙茶的价格是300日元,一听可乐的价格是200日元,在餐厅吃一顿大概要花1500日元左右,住一晚的话,即便最便宜的旅馆,也要2000日元。
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用这2000日元作为本钱,在广岛挣点钱,才有可能“剩下”,否则恐怕要饿肚子了。
三个人很清楚公司的用意,马上行动起来。
第一个人花500日元买了副墨镜,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把二手吉他,在户岛最繁华的地段冒充盲人卖艺。广岛人十分同情这位“盲人”,地下的大琴盒中,很快堆满了钞票。看来,他最起码可以衣食无忧了。
第二个人没有吉他这门手艺,但他会动脑子。广岛这个城市,为什么出名呢?毫无疑问,就是因为二战末期那场惨痛的原子弹爆炸。可不可以利用这个,来做个“策划”呢?他灵机一动,花500日元做了一个大箱子,上面写着:将核武器赶出地球——纪念广岛灾难40周年暨加快广岛建设大募捐。
光这么一个箱子,显得有点突兀,而且容易让人怀疑他在诈骗:既然是为广岛募捐,为什么要让广岛人自己捐款?理应其他地方的人为广岛人捐款,才合理。
为了消除人们的疑虑,他用剩下的钱雇了两名中学生,在现场做宣传、演讲。人们对中学生相对宽容,而且中学生做事没有顾虑、毫无规则,什么点子都想得出来,所以也就没有人怀疑募捐是否真实了。
这次策划,效果也不错,募捐箱很快满了。
最奇怪的是第三个人。他偷偷地做了一个跟踪者,观察两人的举动。看了之后,他不知道是累了,还是彻底灰心了,觉得自己斗不过他们俩,干脆找了个餐馆,吃了起来。这顿饭他也没刻意节省,一下子花掉1500日元。
另外两个人都在挣钱,自己却一下子花掉这么多。看来,他输定了。
第一个和第二个人暗自得意。胜利者就要在他们俩中间产生了。两个人都知道挣钱必须在最繁华的路段,所以,他们选择的地点,都在广岛最繁华的广场上,互相看得见。第三个人没有出现,竞争就在他俩中间展开。少了一个竞争者,两个人自然信心大增。
眼看这一天就要过去了。傍晚时分,突生变故。一个佩戴胸卡、袖标,腰挎手枪的城市稽查人员,出现在广场上。稽查人员扯掉了第一个人的墨镜,戳穿了他冒充盲人的谎言;第二个人的募捐箱也没能幸免,所有收入被当场没收。围观的市民议论纷纷,纷纷谴责两人的欺诈行为,要求将其交给警察局按欺诈罪论处。忙乱之中,两个人都没注意到,那个戴着袖标的稽查人员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两人惹了大麻烦。他们费尽了口舌,才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被扣留了一天,才得以解脱。两个人想方设法借了路费,狼狈不堪地回到东京。
到了公司后,第三个竞争者早就按时到达了公司。他把袖标、胸卡和玩具手枪展示给自己的对手,两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城市稽查人员”居然是第三个竞争者假冒的!
原来,第三个竞争者吃饱了饭之后,用150日元做了袖标和胸卡,花350日元从一个捡垃圾的老头那儿,买了一把玩具手枪和化装用的络腮胡子,导演了这场“查处街头假盲人卖艺、假募捐”的把戏。
公司负责人的评价是:“企业要发展,不仅要会吃市场份额,还要懂得怎样吃掉竞争对手。”
这个案例,充满了市场经济的狡诈和残酷。这三个竞争者,都没有诚信概念,为达目的,都采取了欺诈手段。
这种欺诈,显然是需要批判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是第三个竞争者“跳出思维定式"的思考方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市场竞争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往往有一个“传统思路”;但按照传统思路,问题未必能解决,反倒有可能积累下来。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跳出传统思维,另辟蹊径。
没错,对市场而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销售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但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消灭或者收购竞争对手”的办法,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当然,这只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策略,不可能用于全部;很多国家都有反垄断法,一旦你收购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为法律所不允许。
曾经有人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就是死,后退一步就是亡,你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刁钻。出家人不是看破红尘了吗?如果进退都是死,你又能如何?小和尚回答:“我闪在一旁。”
其他人哑口无言。因为,他们掉入了传统思维的陷阱——如果进是死、退是死,那此人必然没有活路。这是一种单向思维。小和尚给出了一种多向领悟生命的禅意的思维:生活不止是进和退,你还可以闪到旁边,甚至可以钻入地下、跳到半空。生活是一片旷野,它不是火车的轨道,只能选择进退,不能选择左右、上下。
遗憾的是,在很多人的思维中,生活就是铁轨,不进则退,似乎除了进,就没有别的成功方式;似乎只要退,就必定是失败。这种思维,害了很多人。
反思一下你的思维吧。如果在你的思维中,生活也是一条铁轨,那么,真的该好好悟一番了。
跳出“生活圈”:换个环境,进发出热情除了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式,在某些时候,跳出现有的生活圈、朋友圈,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这种跳是有前提的。
所谓的前提,就是要考虑清楚:当前的圈子,是否还值得我“努力+坚持”?有时候,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讲过“努力+坚持”的前提条件,一是行业有前途,二是适合自己。如果既搞不清楚这个行业前景如何,又不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又该如何呢?那么,我们还有第三个终极条件:对待工作、对待这个行业的圈子,你是否还能迸发出热情?如果感觉现在的行业无法让你迸发热情,那可能就需要换一个职业了;如果你对行业依然有信心,但对现在的生活圈已经毫无热情,那么,可能你就需要换个生活圈、朋友圈了。
国外有个很成功的人寿保险推销员,名叫派特,他的经历就是如此。讲到他的故事,要追溯到公元1907年。那时候,他的身份比较特殊——职业棒球运动员。
在这个特殊的行业里发生了一件毫不特殊的事情:派特被解雇了。理由是派特在球场上表现不好。球队经理对他说:“你这样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场上混了20年的人?你离开这里之后,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无论你在哪里、做任何事情,如果提不起热情来,你永远不会有出路!”
解雇之前,他的月薪是175美元。他只好到另一个球队谋生,月薪成了原来的七分之一,25美元。那段落魄的日子,派特也没想好该怎么办。直到一位朋友对他说:你去英格兰一个球队,怎么样?英格兰?那个地方没人认识派特。很好,就这么定了。完全陌生的环境,就是改变自己的最好时机。派特作出了一个重要选择:在英格兰的球队,完全、彻底地改变自己。
他抛弃了原先慢吞吞的精神状态,玩命一般,爆发出了高涨的热忱、四射的活力。英格兰这个球队受到新伙伴的巨大感染,全都变得充满热情、充满斗志。当地媒体评价:派特用他的热情,改变了整个球队!
仿佛只是因为跳出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圈,一个因为“慢吞吞”而被淘汰的球员,居然用自己的热情和活力,改变了一支球队。他的月薪,也由25美元上涨到185美元。
人还是那个人,体质还是那个体质,可他“让自己充满活力”的决心,加上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没人认识他的环境,居然让他脱胎换骨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改变自己,但这需要勇气。因为,周围人通过长期的观察,会对你形成固定印象,用“思维定式”去评价你。你一旦作出改变、让自己突然迸发出热情,反倒会让别人觉得不适应,甚至怀疑你另有“企图”。这种氛围,会对改变造成阻力。
真想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个环境、改变自己”。环境的改变,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我们可以借此让自己迸发出新的热情,让自己变得活力四射、充满阳光。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这种改变而进入新的境界。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跳出“思维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定律”】:http://www.yulujidi.com/haocihaoju/zaojudaquan/5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