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歇后语大全,让你的语言更有韵味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1、 【半路上出家】(惯)出家:离开家到庙里去做和尚、尼姑或道士。比喻放弃原来从事的职业,中途改行。
2、 我不爱锻炼身体,可我的理想却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妈妈说我是“鸡娃吃黄豆,想吃咽不下;九十岁的老翁学打拳,心有余而力不足”。(河南·浙川)
3、 【东葫芦扯到西架上】释义:借指把不相干的事混在一起。例句:“嘿嘿嘿!这叫把东葫芦扯到西架上了!”老队长不以为然地笑笑……
4、 【放过的爆竹——声势已尽】(歇)本指爆竹已经失去声响和势焰,转指人完全失去了声威和气势。
5、 新年的头一天,小丽跟我比谁的新衣服好看。我对她说:“咱不比衣服,比谁的学习成绩好。”爸爸听了笑着说:“真是有金银三斗,不如有心眼一个。”(河南·虞城)
6、 【千金念白四两唱】(谚)念白:也叫白口,戏曲表演中的道白。道白可值干金,唱只值四两。指戏曲表演,唱词远不知道白难度高。
7、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谚)衣服要新的,朋友要旧的。指衣服总是新的好,友情总是旧的好。 也作衣不厌新,人不厌故。 衣是新的好,人是旧的好。 衣裳是新的好,人总是旧的好。
8、 我做事,常常是事没办成反倒惹出麻烦来。妈妈批评我:“你呀,真是吃一碗,拉一炕,还甩了一窗台子。”(河北·藁城)
9、 【入乡随俗】(谚)到了什么地方,就要随从那里的风俗民情。指各地风俗民情不同,不随从当地的习俗,就不能融入当地的生活。 也作入境问禁,入国问俗。 入国问禁,入境问俗。 入乡随俗,入家问忌。忌:忌讳。
10、 【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谚)花的枝叶下还藏着刺,谁能保得住人没有毒害人的心思呢。 指人心莫测,要时时提防。
11、 【穷不读书,富不教学】见“富不教学,穷不读书”。
12、 【丑话说在头里】释义:把不好听的话说在事前。例句:“不!”花四季沉着脸,“万事一个理儿,丑话说在头里,免得日后闹一脖子狗蝇,翻脸无情不香甜。”
13、 【当面鼓,背后锣】(惯)指当面说的是一套,背后做的是另一套。
14、 【 山中方十日,世上已千年】山中,指神仙所居之处;世上, 指人间。这本是一种神话传说,但它的想象符合时间是相 对的这一科学思想。现多用来指与世隔绝,闭塞。张贤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说不定下山以后,山下就成了另外 一个世界了。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呀!”
15、 【吃宽心丸】(惯)指听到舒心宽慰的话。
16、 【宁舍千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释义:该花的钱再多也要花,不该花的钱再少也不花。例句:刘阁梅还怕王佑山老婆嫌“寒酸”。她认为“宁舍干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有钱使在刀刃上!所以临出门,又给田贵发的包里塞了两瓶老白干。
17、 【 手中一鸟,胜过枝上二鸟】重视实际,到手的才能算数。 或说: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众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握。 海外丛甦《兽与魔》:“哈瑞人虽愚昧,但实际,他相信‘手中 一鸟,胜过枝上二鸟’。”
18、 【穷家出娇子】(谚)指穷人家没什么大的家产,便把孩子看作宝,更易宠溺孩子。 也作“穷汉养娇子”。
19、 【盼星星,盼月亮】(惯)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20、 【捞外快】(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分外的好处。 也作“捞油水”。
21、 【 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做不了具体事情。句末的文、武,亦 可换成表示其他职业的词。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只有伯明一个儿子,却极不长进,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只 有一样长处,出来见了人,那周旋揖让,是很在行的。”
22、 【叫好不叫座】原指戏曲受到赞扬,但买票观赏者不多。 借指好事未被人接受。电视新闻( 2001,3,9):“据调查,社 区孤独老人有一千个,而接受陪老服务的只有二十人,这项 事业叫好不叫座。”
23、 铜锣对大钹——晌(想)到—个点子上
24、 毛驴啃石磨——嘴硬
25、 【露一手】(惯)比喻显露出不为人知或比人强的本事、技能。 也作露两手。 露一两手。 亮一手。
26、 鸡叫赶路——越走越明
27、 老师常用“大树成林不怕风,十根细线拧成绳”这句话来教育我们要搞好团结。(河北·抚宁)
28、 【春耕宜迟,秋耕宜早】释义:春耕应该晚些,等土地彻底解冻;秋耕应早,争取在封冻前耕完。例句:语云:“春耕宜迟,秋耕宜早。”宜迟者,冻渐解,地气始通,虽坚硬土亦可耕;宜早者,乘天地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来春宜苗也。
29、 【问谁毁之,小人誉之】(谚)要问是谁毁了你的名声,那是邪佞小人对你的阿谀奉承,对你无休止的亲近与利用。指邪佞小人对你献殷勤,是给你帮倒忙。
30、 小林说话总是吞吞吐吐。她妈妈说:“难道你就不能吐字清楚些?嘴里像含着热茄子似的,难听死了。”(安徽·肥东)yulujidi.com
31、 【做人家】(惯)指省吃俭用。
32、 【怀里没揣金刚钻,不敢揽那破瓷碗】见“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
33、 【老虎吃天,没法下嘴】释义:比喻事情大,不知从何处下手。例句:“我们的大计划是老虎吃天,没法下嘴。”
34、 【长衫有人穿,长话无人听】(谚)拖拖拉拉、没完没了的话,谁听了都厌烦。指讲话贵在干脆利索,言简意赅。
35、 我吃罢饭要去上学,伸手又拿了个油卷,妈妈点着我的鼻子说:“你真是缺一米,塞个豆。”(河南·长葛)
36、 邻居近几年木材和茶叶收入好几万元,可是,一笔生意没做好,连老本都赔上了。为了过个年,不得不四处借钱。爷爷说:“这真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好一世穷!”(安徽·石台)
37、 【比登天还难】极言困难,简直做不到。李白诗: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老舍《骆驼祥子》:“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 儿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38、 【拿屁股当脸】(惯)骂人不知有羞耻之心。
39、 【骑驴不知赶脚的苦】释义:比喻体会不到别人的苦处。例句:“坐车的都是有钱的,他们哪儿知道拉车的苦!一个钱也不肯多给,你跑慢了他还不乐意,哎,真是骑驴不知赶脚的苦哇!”
40、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谚)旧时封建礼教认为臣对君、子对父必须绝对服从,乃至死而无怨。
41、 火线上飞出来的鹰——见过响枪大炮
42、 考上秀才想当官,做了皇帝想成仙——欲望无穷
43、 【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见“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44、 【不骑马,不摔跤;不打水,不掉筲】(谚)筲(sha。):水桶。指不骑马就不会从马背上摔下来,不打水就不会把桶掉到水里。指凡干事情总不免会出差错。
45、 大刀砍虱子一不上算;不合算
46、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释义:比喻当面对人热情,背后却陷害人。“盆”又作“把”。例句:我告诉姐姐,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47、 晴天下雹子——冷不防
48、 我和爷爷坐在院子里吃晚饭,爷爷看了一下那暗白色的月亮说:“月牙躺,雨水广。看月亮的形状,今年的雨水会多一些。”(甘肃·静宁)
49、 吊死鬼要账——活该
50、 【人不要脸,百事可做】(谚)人要是不顾脸面,不知廉耻,那就什么样低级下流的事都能做出来。指人必须知耻,然后才能做到行为有格。
51、 【头醋不酽彻底薄】(谚)酽:液汁味道浓烈。酿造的醋如果头茬酸味不浓,那二茬、三茬的醋味肯定很淡。比喻事情如果起点低,往后就定然高不了。 也作头醋不酸,到底儿薄。 头醋不酸,二醋不辣。 头醋不酸,彻底皆薄。
52、 【说老婆舌头】(惯)指翻闲话,搬弄是非。
53、 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
54、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没有】情况复杂,什么人都有。浩然 《艳阳天》:“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能一般齐哪,林子大了,什 么鸟儿没有?这种人总归是一个半个,成不了大气候,您别 往心上放就是了。”
55、 娃娃玩陀螺——原地打转
56、 城头上栽花——高种(中)
57、 耍戏法的敲锣——耍变了
58、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类似的:有恩不报非君 子,有仇不报是小人。老舍《离婚》:“咱小赵是有恩报恩,有 仇报仇,男子汉大丈夫!”
59、 【远观不如近睹】(谚)指远距离观望不如近处观察认识得更全面。
深入解读歇后语大全,让你的语言更有韵味
60、 【下河窟窿下河填】指用自身的力量解决。赵树理《邪不 压正》:“我看不用等!羊毛出在羊身上,下河窟窿只能下河 填,高工作员也给咱带不来一亩地!”
61、 我的弟弟长得很白,就是不爱洗脸。一天,妈妈风趣地对他说:“你是一天一张脸,一日一种人。第一天是欧洲白种人,第二天是亚洲黄种人,第三天是非洲黑种人。”(河北·邯郸)
62、 项羽自刎——无脸见乡亲
63、 【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谚)亏心事:愧对良心、违背正理的事。指平时为人做事正道直行,光明磊落,即使半夜有人敲门,也会心情坦然,毫不惊恐。 也作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
64、 【泼妇】“泼妇”是指生活中那些凶悍、蛮不讲理的归女。它源自哪里呢?汉代名臣朱买臣,在家是个“妻管严”,他不想这样狼狈地生活下去,准备外出找官做。妻子对他冷嘲热讽,讥其朽木不可雕,并跟他闹分手。朱买臣只好跟妻子分了手。岂料,这个朱买臣在外真的做了大官,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时,妻子后悔了,又来找他,要求和他复合。朱买臣拿起一盆水泼在马前的地上,对妻子说:“如果你能把水都收回盆里,我就和你复合!”成语“覆水难收”也是由此而来。姓朱的恶老婆也就有了个“雅号”——泼妇,即像泼出水的妇人,不能再走回头路了。这就是历史上原装的“泼妇”。但“泼妇”的传播却与乾隆帝有关。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乾隆皇帝在一次下江南的行程中,路过古城镇江之时,看到大市场口有两个老妇在叫骂恶斗,极其不雅,不禁叹道:“天下之泼,唯……之妇也。”皇帝一出口,“泼妇”一词流传也就更快了。
65、 【不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一 律不说话,不表示态度。成语:明哲保身。清代《红楼梦》: “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 难十分去问他。”
66、 【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惯)婊子:妓女。牌坊:旧时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而修建的像牌楼的建筑物,这里指贞节牌坊。比喻既要做坏事,又想落个好名声。
67、 有秤无砣——难定星(心)
68、 妈妈经常批评我,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为什么不说我的优点呢?”妈妈说:“优点不说不会跑,缺点不说不得了。”(四川·大竹)
69、 鹌鹑脖里寻豌豆——谋财害命
70、 【搅浑水】(惯)比喻故意把事情搞乱。 也作“搅混水”。
71、 【 阎罗殿上撑好汉】指处境危险,态度强硬。马烽西戎《吕 梁英雄传》:“阎罗殿上撑好汉,我叫他们一个个都从我手中 逃不出去!”
72、 【一失足成千古恨】错误影响太大,无法挽回,贻害终生。 台湾林海音《晓云》:“更告诫:社会是险恶的,谈爱情要注 意,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不可漠视!”
73、 【穿钉鞋走泥路——步步落实】(歇)钉鞋:一种旧式雨鞋,鞋帮用桐油油过,鞋底钉有大帽钉。本指行走时脚步很稳,转指做事扎实、稳妥。
74、 婶子盖了五间房,今天粉墙壁,明天糊顶棚。我问:“收拾这么漂亮干啥啊?”婶子说:“还不是为了娶你嫂子。”邻居叹气说:“真是喜鹊嘴痛,鹁鸪受用。”(河北·沧州)
75、 【藏着乖的卖傻的】(惯)乖:机灵,伶俐。比喻心里明白,假装糊涂。
76、 【抽刀断水,水不断流】释义:比喻事情难以办到。例句:“还容易?开初我也说容易,可现在一做起来,就像抽刀断水,水不断流,不难也难。”
77、 外练身、法、步,内练精、气、神。
78、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79、 【黄了】“黄了”这一俗语,专指好事没有办成。如对象没搞成被说成黄了。 “黄了”源自哪里呢?旧时代做生意,开张的那天,门外要贴上“开张大吉”的大红纸喜报一张。春节休息,正月十六开始营业,开门那天,也要在门外贴上“开市大吉”的大红纸喜报。相反,如果一家商店经营不善,没法经营下去了,店铺关门,就用一张黄纸,写上“收市大吉”贴在门上。由此,人们就将一家生意的关门,说是“黄了”。久而久之,引申为凡是没有办成的好事都可以说“黄了”。坏事没办成没有说“黄了”的。
80、 【瓦片也有翻身日】境遇总会好转。瓦片,也说:屋瓦、鹅 卵石。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但终有一日,屋瓦也会翻 身,曾牛两家,必为死敌。”
81、 【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歇)鸡只有一个排泄器官,尿与屎一块儿排出。指人自有他的去处,或各有门路。 也作“鸡儿不撒尿——自有门道”。
82、 【无巧不成书】生活中有些事情,或文学作品中有些情节 带有偶然性。书,也说:话。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无 巧不成话。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
83、 叔叔不小心把手机丢了,天天愁眉苦脸。爷爷安慰他说:“天有阴有晴,事有败有成,人有祸有福,有什么可发愁的?”(广东·龙门)
84、 【属螃蟹的——横行惯了】(歇)本指螃蟹习惯横着爬行,转指一贯蛮横不讲理。也作“属螃蟹的——横着走”。
85、 【难家不会,会家不难】(谚)同一件事,让外行去做,就很犯难;让内行去做,就得心应手。指做事的难易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懂行。 也作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难了不会,会了不难。 会家不难,难家不会。
86、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谚)杀了人的,要以命相抵;欠人账的,要还清债务。指欠命债的拿命偿,欠财债的拿钱还,欠偿相当,这是常理,也是律条。 也作杀人偿命,借债还钱。 杀人者偿命,欠债者还钱。
87、 【县官不如现管】“县官不如现管”其意不言自明。那么,这个“县官”和“现管”各是指谁呢?此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源出有二。一说这个“县官”是指天子。据地理学专家考证,上古时代的“县”,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地,即王能(国都),以后又逐渐发展到泛指全国。如有一个词叫“赤县神州”,毛泽东有诗句“长夜难明赤县天”。所以,古代的天子自然又称为“县官”。《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云:“庸知其盗买县官器。”司马贞解释说:“县官为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能内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日县官也。”因此,“县官不如现管”的本义应该是:即使做了皇帝,在许多方面也不如掌握实权的地方官。二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一天,县衙门口贴出告示,说三月进行乡试,金秋进行大考。不巧的是,县太爷病了,无奈,只好把这个美差委托心腹县主簿单淦。这个单淦是个地道的财迷。得到这个美差后,他就想方设法捞一把。再说准备应试的这些人,想通过给主簿送钱送礼的方式得到个一官半职。在这其间,单淦已经收到了不少财物礼金,但贪心不足的他仍不满足。最后一天正要关门时,一个衙役报告说来了一个后生,要来应试。单淦非常高兴,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再捞一把。可出乎意料的是来人身穿绸缎却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单淦怒由心生,便不搭理那个人了。那人也不示弱,问道:“老爷,今天难道不报名了吗?”单淦冷笑一声,说:“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进庙不烧香,时间过了!”那人说:“我是……”。单淦一下子火冒三丈,吼道:“快回去吧,枉读诗书不知礼,哪配应试?”说罢,转身走了。原来那个身穿绸缎的人是县太爷的小舅子,他冲到县太爷家,把事情的本末说了一遍。县太爷在病中有感而发,唉声叹气地说:“真是县官不如现管呀!”这句话不胫而走,迅速流传开来,到今天仍在使用。
88、 【九个月长虫吃耗子,三个月耗子吃长虫】(谚)长虫:蛇。耗子:老鼠。一年之中,有九个月是蛇吃老鼠;因为蛇要冬眠,冬季的三个月是老鼠吃蛇。比喻强者也有被弱势一方制服的时候。
89、 【七块头,八疙瘩】(惯)形容衣服破烂,到处都是补丁摞补丁。
90、 【狼心兔子胆】(惯)比喻心肠狠毒,胆子却很小。
91、 【敲竹杠】“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钱财。“敲竹杠”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是清朝末年,各水陆要冲设置关卡,查禁烟土,但禁而不绝。烟贩挖空心思把烟土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随船从水路运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驶至浙江绍兴码头时,缉私官带人上船检查,查遍船舱每个角落,未发现烟土。这时,一个老师爷吸着长烟袋,缓步走到船艄,信手在船篙上敲敲烟灰,烟袋锅儿敲得竹篙“笃笃”直响。船上商贩心中有鬼,吓得面如土色,以为师爷已经看透了秘密,慌忙掏出大把银子悄悄塞给他,请求包涵。他这一举动,倒把师爷闹糊涂了,还是师爷脑筋转得快,看了看竹杠,这才笑纳了银子,将船放行。从此,“敲竹杠”就成了讹诈财物的代名词。二说是清代末年,市上小额交易都是用铜钱,店家接钱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中,晚上结账时倒出来盘点。当时上海有家店铺,老板很滑头,对待陌生主顾常常随意提价。每当伙计接待陌生顾客时,店主以敲竹杠为暗号,敲一下提价一成,坑骗顾客。三说是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对外通商码头,中外客商云集。当时外滩的十六铺码头是国内各路客商的交汇地,一些外埠的小商贩,白天经商,夜晚为了节省开支就在码头附近路边屋檐下打地铺过夜。这就为警察局的巡捕和一些地痞流氓提供了“生财”的机会。他们以维护治安为由,向小商贩勒索钱财。小商贩就动脑筋把铜板、银元、纸币藏在挑运货物的抬杠里。可时间一长,被巡捕和地痞流氓知道了内情,不交所谓的保护费就敲敲商贩的竹杠或抬棒。小商贩们惹不起这些歹人,破财免灾,就从杠棒中倒出些银两来“开路”。从此“敲竹杠”成了强行勒索的代称。
92、 李大伯教训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儿子:“不要认为家里富了就可以浪费,钱是一元元积成万的,米是一斤一两装上担的,你可不要把这每天花出的三五元零花钱不放在眼里!”(广西·崇左)
93、 【羊毛出在羊身上】(谚)羊毛是从羊身上剪来的。比喻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亏了本对自己无损失。
94、 【白露里的雨,落到哪里坏到哪里】(谚)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九月七日、八日或九日。白露下雨,下到哪里,哪里遭灾。比喻人走到哪里就把晦气或厄运带到哪里。
95、 开云见日——迎光明
96、 【瞎仓官收粮——无有不纳】(歇)仓官:管仓库的官员。纳:收。指别人送来的,不管好坏多少全都收下。
97、 【酱锅里煮元宵——混蛋】(歇)本指浑浊的球形东西,转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责骂意。
98、 父母一年的辛勤耕作,换来家中幸福的生活。父亲高兴地说:“钱没有枉花哩,工夫没有枉搭哩,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河南·南阳)
99、 骏马是英雄的翅膀,群众是领袖的眼睛。
100、 家雀儿跟着夜猫子飞——白熬眼:吃食的吃食,熬跟的熬眼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深入解读歇后语大全,让你的语言更有韵味: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4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