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句 > 歇后语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可能!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可能!

1、 枕着饺子睡大觉——不愁吃

2、 地里的萝卜一上青下不青(上清下不清)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可能!

3、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谚)九泉:也称黄泉,人死埋葬处。人生在世,有酒应当醉饮,须知死后连一滴酒也享用不到。 指人生当及时行乐。

4、 爷爷批评那些做官当老爷的村干部:“你们吃湿的,拿干的,嘴里还衔着冒烟的,就是不为群众办事!”(宁夏·中宁)

5、 【一蟹不如一蟹】(惯)比喻一个不如一个。

6、 肚里吞金——有内才(财)

7、 【揪辫子】见“抓辫子”。

8、 阎王给小鬼拜年——弄颠倒了;颠倒着做

9、 【毒蛇口中吐莲花】释义: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伪装善良。例句:大家别看陈尚仁平日装笑脸,做善事,正如俗话说的:“咬人狗,不露齿”,“毒蛇口中吐莲花”。大家要擦亮擦亮眼睛啊!

10、 【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女】(谚)平地里常会开出好看的鲜花,高山上常会有俊秀的女子。指僻野的山村往往有美丽的女子。

11、 狗熊戴凉帽——里外不像人

12、 【丫环拿钥匙——当家不主事】(歇)丫环:旧时婢女,也叫丫环女。指虽掌管家务事,但得听从别人,自己不能做主。也作丫环带钥匙——当家不做主。丫环拿钥匙——当家做不了主。

13、 【香饽饽】“香饽饽”一词现在使用频率很高,指受重视、受人待见、受欢迎的人或事物。那么,“香饽饽”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香饽饽”源自满族对面食的称呼。满族早期以渔猎经济为主,但农业经济所占比重是逐渐上升的,满族早期种植的粮食以杂粮为主,包括小米(谷子)、黄豆、高粱、玉米、稷等,满族的发祥地东北现仍种植这些庄稼。这些粮食磨成面做成各种面食,满族人把用面粉做成的馒头、包子、饺子等面食统称为“饽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饽饽有:豆面饽饽、苏子叶饽饽、搓条饽饽、黏米饽饽、萨其玛(又称油炸条饽饽)、哎吉格饽饽、菠萝叶饽饽、酸饽饽、牛舌饽饽等等。可以看出满族人做的饽饽种类繁多,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同时也体现了满族饮食文化的特色。饽饽之所以香,从满族的习俗可知其意。满族祭祀时要用各种饽饽,在《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对祭祀时所用祭品有明确规定:每岁春秋二季祭,以搓条饽饽供献,五月以椴叶饽饽供献,六月以苏子叶饽饽供献……从这段文字记载来看,满族祭祀所用的祭品以饽饽为主。另外,结婚时要吃“子孙饽饽”(即饺子),以示早生贵子。办理丧事也吃多种饽饽。从这些风俗当中可以看到饽饽在满族民间习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很吃香了。在今天,以瘦为美,减肥成为时尚,杂粮面食当然更是“香饽饽”了。

14、 【皇帝也有草鞋亲】(谚)草鞋亲:穿草鞋的穷亲戚。贵为皇帝,也还有几家穷亲戚。指任何人家,有穷亲戚是正常的,不稀罕的。 也作“皇帝老子还有三门穷亲戚”。

15、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见“良言难劝该死鬼”。

16、 【舍命吃河豚】(惯)河豚:一种味道非常鲜美的鱼,有剧毒。l指拼出性命品尝河豚。2指为了得到美好的东西而不惜舍弃生命。

17、 宁可爹娘羡儿女.切莫儿女羡爹娘。

18、 为一件小事,我和小梅吵了架,母亲询问我时,我只说自己有理。母亲批评我说:“别说了,谁不知道你是一盆糨子端四十五里,有名的疙瘩蛋。”(河南·邓县)

19、 灯谜晚会——耐人寻味

20、 【典田卖地——两家愿意】(歇)指所做的事情双方自愿。

21、 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22、 【宁叫人打死,别叫人吓死】强调要有斗争精神,不能懦弱 自弃。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怎么把牙都咬碎了,不值 得。在我们民族的老俗话中,我喜爱这一句:宁叫人打死, 别叫人吓死!”

23、 【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此心愿,只是力量有限,办不到。成 语:力不从心。海外陈若曦《向着太平洋彼岸》:“教授死的 死,病的病,剩下的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4、 【芝麻掉到针鼻儿里——赶巧】(歇)针鼻儿:针头上的小孔。指凑巧、巧合。

25、 【不怕人老,只怕心老】释义:不怕年纪老,只怕意志衰退。例句:“这是一种悲观情绪,要不得!俗话说:不怕人老,只怕心老。”

26、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歇)酥:本指融化,转形容肢体软弱无力。多形容感情冲动,不能自持。也作雪狮子向火——软瘫了半边。雪狮子向火——酥了一半。

27、 【踩窝子】(惯)比喻探查底细。

28、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歇)光:本指光滑,转指光彩。比喻两面讨好或两全其美。 也作快刀打豆腐——两面光。 刀切豆腐——两面光。

29、 肚脐眼上挂钥匙——开胃(味)

30、 耗子拉秤砣——自塞门路yulujidi.com

3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三国时期蜀主。赵云在长 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 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丧了我一员大将。事出《三国演义》。 借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为。申跃中《挂红灯》:“再 说,朱家历来是见财眼开,他弄出来的化肥平价卖给你,为 什么?这是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哪!”

32、 【热水烫脚,顶住吃药】(谚)指每天用热水烫一次脚,舒筋活血,其效力顶得上吃药治病。

33、 【肩膀一边齐】(惯)指各方面的情况、条件都差不多。

34、 【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释义: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不怕寅时下雨,但怕卯时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时雨,只怕卯时雷。

35、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惯)三尸神:又叫三尸,道家称能在人体内作祟的一种神灵。七窍:指眼、鼻、口、耳。形容十分暴怒、着急、生气。 也作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36、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释义:比喻呼告无门,处境十分困难。例句:我这是下了十八层地狱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谁知道我的苦楚。

37、 爸爸平时经常帮助乡邻,和许多人交上了朋友。爷爷常对我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你可得好好向你爸爸学习啊!”(浙江·绍兴)

38、 喜鹊飞进洞房里——喜上加喜

39、 银线穿金线一两相配

40、 【一叶落而知秋】原指进入秋季,也指变化的征兆。成语: 一叶知秋。相关的: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尤凤伟《中国一 九五七》:“一开始就站,这变化有点一叶而知秋,让人在心 里发疹。”

41、 慈禧手下的光绪帝——有职无权

42、 【自己塞了自己的嘴】(惯)指说话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43、 老鼠戴笼头——强充大牲口

44、 【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45、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谚)耕耘:耕田与耘草。在农业生产上,下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成。指付出多大的劳动代价,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46、 【装龙似龙,装虎似虎】(惯)指善于模仿或表演,装扮什么像什么。

47、 一辈子当寡妇——老守(手)

48、 天黑了,全家人还在地里忙着。妈妈感叹地说:“忙人无黑路啊!”(安徽·枞阳)

49、 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50、 客堂里挂驴皮——啥画(话)

51、 【偷得爷钱没处使】(谚)指暗地里偷来的财物,不敢公开使用。也指发了横财却苦于没有发落处。

52、 钓鱼要时分,上午七到十,下午三到四。

53、 【 一法通,百法通/一理通,百理明】精通一门,有助于理解其 他道理。法,也说:窍、理。成语:触类旁通。香港梁凤仪 《千堆雪》:“一理通百理明,能把一个小城里的银行分行打 理得井井有条,才有资格坐上世界金融中心内大银行的主 席宝座。”

54、 【 治一经,损一经】原指研究古人经典,常按自己的理解去 解释发挥,有损原意。借指主观妄断。另一种解释为:治好 一个,损伤一个。清代《红楼梦》:“总而言之,为人是难做 的:若太老实了,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 不怕;若有些机变,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

55、 【出风头】(惯)指出头露面,显示或炫耀自己的才能。

56、 【三寸不烂之舌】(惯)形容人能言善辩。 也作三寸不烂舌。 三寸不烂之舌,两行伶俐之齿。

57、 【春宵一刻值千金】(谚)春宵:春天的夜晚,比喻男欢女爱的夜晚。 指男女欢会的夜晚或新婚之夜十分宝贵,不可虚度。

58、 【吃素】在佛教初创时期,并没有要求信徒一定要吃素。在律书《十诵律》里规定可以吃“三净肉”,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己杀的动物的肉,都是可以食用的。老百姓常说“眼不见为净”,恐怕源于此。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期,僧人们才开始只吃素。梁武帝萧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违背了佛教“不杀生”的戒条。他发誓断除酒肉,假如再喝酒吃肉,杀害生灵,甘愿受鬼神制裁,并将堕落到阿鼻地狱;他又规定宗庙祭祀用面粉代牲畜。梁武帝严格遵守誓言,每天只吃豆羹粗饭。僧人们在梁武帝的带动下,开始吃素,并且成了寺院里的戒律。

59、 【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惯)形容非常胆小怕事。 也作落个树叶怕把脑袋砸碎。 掉片树叶子都怕打破头。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可能!

60、 【人有前后眼,富贵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做事倘能借鉴过去,远瞻未来,不只看眼前利益,就能长久地享受富贵,无灾无祸。

61、 【拉硬套】(惯)指干重活或承担重要的工作。

62、 【狗颠屁股垂儿】(惯)屁股垂儿:指尾巴。狗摇着尾巴跑。形容人急于讨好、献殷勤的样子。

63、 【劳燕分飞】“劳燕分飞”用以比喻夫妻或情侣分手。 “劳燕分飞”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劳燕”指的是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曾有人误将“劳燕”当成辛劳的燕子,太望文生义了。燕子大家都很熟悉,而伯劳是什么样的鸟呢?伯劳俗称“胡不拉”,是一种食虫性的鸟。伯劳大多栖息在丘陵或开阔林地,在我国较为常见。传说伯劳和燕子这两种同属雀科的候鸟,在春意盎然的时节会相恋,经过炎炎夏日的激情,至秋天冷却,各奔东西,迁徙异地。这便是“劳燕分飞”典故的由来。正因为此,伯劳与飞燕也经常被古人写进诗中。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典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伯劳从从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与西飞的燕子共同构筑了伤感离别的凄凉景象,成为不再聚首的象征。所以,用“劳燕分飞”来喻指曾经相爱的恋人或夫妻分离,再合适不过了,只是有些伤感。

64、 说书人的功夫——耍嘴皮子

65、 【骆驼下骡子——怪种】(歇)下:动物生产。本指怪异的变种,转指不肖的子孙。含责骂意。

66、 千只麻雀炒盘菜——多嘴多舌

67、 【丰年珠玉,俭年谷粟】(谚)俭年:五谷歉收的年景。丰收年里,人们珍爱的是珠宝玉石;遭灾年景,人们关心的是口粮。指供玩赏的是珠宝,关民命的是粮食。

68、 【病急乱投医】病势危急,不管医生好坏赶紧去找。谓形 势急迫,来不及考虑和选择。香港唐人《金陵春梦》:“他还 说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办法,一向是中国病人到了群医束手 时的办法,也就是把死马当活马医的做法,效果如何,不问 可知。”

69、 【水从源流树从根】(谚)水流总有它的源头,树木总有它的根柢,世上不会有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比喻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因。

70、 我一直很胖,家里人叫我胖墩儿。一天叔叔到我家,进门就说:“啊!红子显瘦了,是最近锻炼的吧?”爸爸接着说:“裤腰显瘦了吧。都说锻炼减肥,每天跑步回来她吃得更多,我看是越减越肥吧!”(河北·行唐)

71、 【三世仕宦,方解着衣吃饭】(谚)接连三辈人居官为宦,这才真正懂得穿衣吃饭。指吃饭穿衣如同一门学问,不容易深入了解。也指生活条件改善后,自然会对吃饭穿衣讲究起来。 也作“三世做官,方会着衣吃饭”。

72、 【种一葫芦收一瓢】(惯)撒下一葫芦种子,收获一瓢粮食。形容粮食产量太低。

73、 【一脑门子官司】(惯)形容人气不顺,想吵架。

74、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谚)指长期窗下苦读无人过问,一旦取得功名便名扬天下。

75、 【做秀】“做秀”是主观故意将亮点显摆给公众,目的带有功利色彩。 “做秀”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港、台地区流行的新词,八十年代流人国内,并迅速蔓延。“做秀”一词,时下可谓蹿红,甚至泛滥成灾。“做秀”的秀拿出来还可单独使用,比如“秀一把”、“宝宝秀”等,不一而足。 “做秀”之源,中外皆有。先说国外之源。“秀”一词来自洋文的sh。w,是展览表演的意思,指艺坛歌星、影星的表演活动。后“做秀”一词应用日益广泛,并不单限于艺人。政治上有所谓政治秀,学术界里有学人做秀,他们看见摄影记者,挤着向前站,无时无地不抓麦克风,想秀一把。再说国内之源。中国古代的“秀”,源更深,流更长。“秀”在中文的本义虽非是展览、表演之意,却有引人注意之处。“秀”始出《论语》,孔子日:“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南宋朱熹的解释是:“谷之始生日苗,吐华日秀,成谷日实。”朱熹的解释虽是古文,却明白无误,“秀”就是花。《诗经》有诗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就是形容禾谷生长的过程。《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有“王瓜生,苦瓜秀”的句子,也就是苦菜开花的意思。所以,花蕾绽放就是“秀”了。植物的“秀”,用以招蜂引蝶,传花授粉。艺人做秀,无非是绽放才华,展现年华,正像花卉吐华。今日之“做秀”,不要做作、故弄姿态,还是“实发实秀,实坚实好”的好。

76、 【 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讲道理,执法,也要照顾人情。 意即不能不考虑人际关系。李准《李双双》:“这算贪污工 分?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呢!你以后少跟他后面跑!少 家失教的样子。”

77、 老母猪上讲台——大嘴说客

78、 数学测验,我得了100分,乐得不得了。爸爸见了,说:“雷声大,雨点小;人骄傲,成绩少。你可千万翘不得尾巴啊!人说‘走不尽的路,读不尽的书,知不尽的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还得努力啊!”(安徽·寿县)

79、 风马牛——不相及

80、 【三十六计走为上】此语指事态无法挽回,别无妙计,只有一走了事。常言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为上”确实是三十六计之一,排在最后一计。那么,是谁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组合成一句俗语呢?据《南史·王敬则传》,南朝齐代,明帝萧鸾病情严重,生命垂危,辅国将军王敬则趁机谋反。明帝的二儿子萧宝卷当时正在东宫议事,派人上屋观望,见征虏亭大火冲天,王敬则大兵将至,萧宝卷吓得赶紧收拾行装准备逃走。有人报告了王敬则,王敬则自言自语,像是对着明帝父子说:“过去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就让你们父子赶快逃命去吧!”看来王敬则虽然谋反,但没把事做绝。

81、 王叔又和赌友们玩了一夜的牌,回家后还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气得王婶直嚷嚷:“你屁股上没屎,狗咋光跟你?”(河南·新野)

82、 【 伸头是一刀,缩头是一刀】前进后退都没有活路。历史图 书:“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无处不是死境。”

83、 【柴多入灶塞死火】(谚)灶里有柴才能烧火做饭,但如果灶膛里塞入的柴太多,就会把火塞灭。比喻用人过滥,反会把事情办糟。

84、 【天下第一菜】苏州一碗“锅巴汤”竞有“天下第一菜”之名,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牧士春游苏州城西南的邓尉山时,被山上的梅景所倾倒,遂在崖壁上题名“香雪海”。康熙皇帝听说此事,很感兴趣,于是便微服私访前往苏州邓尉山游玩。康熙抛开随从,独自畅游在梅花盛开的世界里,沉迷忘返。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康熙感到饥肠辘辘,可偏偏他却迷了路,饥渴难耐的他只好朝一个方向拼命走去,直走到一个小村子里。他遇到一个中年农妇,便迫不及待地问人家“可有东西充饥”。善良的农妇将康熙领进屋内替他找吃的,可是饭菜都差不多吃光了。农妇看见锅里的几块焦黄的锅巴,便随手将一些剩菜汤倒入,烧煮开后,盛起来端给康熙吃了。谁料,饥不择食的康熙吃后竟觉得美味可口,赞赏不已,一时兴起,将此菜题为“天下第一菜”。于是,这不起眼的锅巴汤就这样成为“天下第一菜”了。

85、 我去大姨家,大姨对我说:“我们这儿有个人非常懒,庄稼都荒了,也不去管理。”我说这人真是懒如猪。大姨说:“岂止懒如猪啊,简直是棒打屁股都不动一下呀!”(河北·平泉)

86、 【囊漏贮中】(谚)囊:口袋。贮:储存。装粮食的口袋破了,粮食仍漏在粮仓里。指财物流通在内部,不算什么损失。

87、 吃罢晚饭,我坐在屋里做作业,不知怎么,一连写错了好几个字。我说笔不中,纸不行,一气之下,不写了。奶奶说:“袄袖长,怨他娘,他娘怨剪子,剪子怨铁匠。”(河南·登封)

88、 【老要癫狂少要稳】老人要癫狂些,以防保守;青年要稳重 些,以防急躁。清代《儿女英雄传》:“老要癫狂少要稳,我不 像你们小人儿家,那么不出绣房大闺女似的。姑太太,等你 到了我这岁数儿,也就像我这么个样儿了。”

89、 【内藏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惯)指人内心凶残狠毒,外表却装出温良恭谦的样子。

90、 【社鼠不可熏去】见“城狐不灌,社鼠不熏”。

91、 【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释义:形容权势败落、时运衰退的可悲情景。例句:又想了一回道:“不妨事,大头在我手里。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等他先做了整备。”正是: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

92、 【恶狗怕揍,恶人怕斗】(谚)恶狗凶恶,是因为打得不狠;恶人猖狂,是因为打击不力。指对于危害社会安定的坏人,只有严厉打击,才能镇压得住。

93、 【饭来张口,水来湿手】(惯)指人不劳动,坐等着享福。 也作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94、 【官大一级压死人】以行政手段强迫命令。西戎《纠纷》: “爱怎么就怎么吧,官大压死人,你是咱二小队的队长,叫住 司法科马上就卷被子走,姓张的不说二话。”

95、 【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谚)参: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有滋补作用。七两、八两:均为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七两重的参称人参,八两重的参称宝参。指人参能长到半斤重,就是难得的宝物。

96、 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无悔大丈夫。

97、 【怨废亲,怒废礼】(谚)怨恨时会不给亲友留情面,发怒时顾不得仪表礼节。指怨怒时会因一时感情冲动而失去应有的理智。

98、 【水利通,民力松】(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指只有修好了水利,农民的劳力才能得到解放,才能保证农作物丰产。

99、 【戳壁脚】(惯)指在背后说坏话挑唆。

100、 【好事全归花大姐,坏事全怪秃丫头】(谚)花大姐:富贵人家的小姐。秃丫头:侍候小姐的丑丫头。 好事情全都归在小姐的名下,坏事情全都扣在丫头头上。借指有功劳都是头头们的,有错误都是手下人的。 也作“好事总归花大姐,坏事总怨秃丫头”。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可能!: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38303.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