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词好句 > 词语大全

【细与粗的哲学】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细与粗的哲学】

1.雕塑如是】

人类是视觉动物,会首先处理进入视觉范围的信息,在描述物体时,常用尺寸、形状、颜色等通过视觉可直观判断的词语——大或小、方或扁、黑或白,而在此之后,通过接触,也许才会有触觉上的描述,凉或热,细与粗。在大多数情况下,细与粗是作为触摸感觉的形容词。但是在雕塑上,却是通过视觉来感受的。原因非常简单,很多雕塑是不允许触摸的,人们会有这样的描述方式:它“看起来”很光滑,以此得到细与粗的触摸感受。

【细与粗的哲学】

雕塑的细与粗,指的是精细与粗糙,在我看来,这组感受对于理解雕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事实却相反,它鲜少引起关注。

原因之一是:人们在看雕塑时,常常更关心塑造的是什么,出自谁之手,表现什么主题,在这些“重要的”关注点之下,雕塑的细与粗这样一种细节性的感受,显得无足轻重。其次,人们观赏雕塑的顺序是:先结果后过程——在观看雕塑时已经接受了对其做出的介绍,再去欣赏雕塑,会感叹“原来是这样啊!

人们感叹的“这样”,指的是介绍里提到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就像是关着门的时候,已经知道了门里发生的事而发出的感叹,这与没有打开门,通过实探获知里面的事而发出的感叹,是不一样的。这颠倒的认知过程严重影响了人们与雕塑的交流。如果蒙住结果,由自己去探知,会发现细与粗是一组容易被忽视,却是可以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感受。

在我看来,细与粗既可指雕塑表面的处理结果,也可指雕塑意义的体现方式。yulujidi.com

在此想到了奥古斯特•罗丹的作品《吻》,不谈它的背景与对它的争议,就只模拟初次遇见时的,对于细与粗的感受。首先是很直观的画面,一对赤身露体的男女相互拥吻,深情忘我。男与女的肤质是精细平滑的,但是他们坐的石块却是粗糙凹凸的。

从雕塑表面的处理结果上可以得到这样一些感受:粗糙的岩石将精细的人体烘托而出,这是画面的对比;岩石的粗糙给人以硬实的感觉,而人体的精细给人以温软的感觉,这是质感的对比;粗糙的岩石是沉重的,精细的人体是轻灵的,这是分量的对比。这尊雕塑给予我的直观感受,实际上是矛盾的,但是这矛盾又是十分必要而又合理的。这时雕塑的细与粗便成为了雕塑意义的体现方式:极端的对比。粗糙的岩石烘托精细的人体,粗糙恰恰会给人一种伸出无数触角的感觉,这些触角捆绑着平滑的拥吻着的男女。此时,将“烘托”一词换种说法,便是深嵌或是深陷,这个吻——深嵌于你我,深陷于情欲;硬实的粗糙岩石是寒凉僵硬的,温软的精细人体是炙热柔软的,这刚好是冷酷的现实与燃烧的人性,这个吻——是人性的爱,困在漠然的现实中;沉重的岩石是一把枷锁,轻灵的人体是飘然的心,这个吻——是在渴求自由与爱,却囿于束缚。

我刻意将《吻》背后的故事从我的大脑中抹去,却从《吻》的"肤质"看到了吻背后的挣扎。处处是矛盾,处处是争锋,这样的体会,仅仅用了我对细与粗的感受,而这又是雕塑的其他细节无法做到的,原因很微妙:细与粗是雕塑中非常细致的细节,却同时是雕塑中非常容易忽略的粗糙。

它是一组对比词,但是我要这样精细而又粗糙地表述:它是一对互相包含的对比词。这也正是它哲学意味的体现之处。完成雕塑的过程是精细的,但是对雕塑整体的把握是粗糙的。无数次精细的揉捏、雕刻后,才能达到那个粗糙的相似的感觉。由细致到粗糙,不是不好的结果,而是意境的上升。

2.人生如是】

细与粗在雕塑里的重要性,是否能够延续到雕塑人生里呢?在人生里,对于粗与细,似乎稍有偏颇。相对于粗糙,人们更追求细致,认为细致代表着一种品质,越细致品质就越好,反之,越粗糙就越低劣。人们看待物品是这样,看待人生也是这样,人生精细,说明这个人的生活质量很高,人生粗糙,说明这个人的生活毛糙。这就是人们对于细与粗的初印象——细好过于粗。而事实上,很难为粗与细之间的较量断定出一个结果。

雕塑人生,就是依照内心里自我人生的理想型,对自我人生的雕琢与打磨,在雕琢与打磨的过程中,依照现实调整理想型,不断转换塑造的方式方法,这样的过程是雕塑人生。值得注意的是,雕塑人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里有粗有细。

人们不可能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就细致准确地决定最终的模样,因为这个时候,对未来的设想只是一个大致的目标,这是粗化的,但向着粗化目标前行的每一步,却又是细化的。而到达了一个又一个小的目标,对自我人生的把控技术愈加熟练后,设定的目标会越来越细致准确,因为此时人们对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并明确地知晓应该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状。然而,就算已经得知最终的形状,也只是一个形状,而不知其样貌,就算知其样貌,也不知其细节,这个时候,本以为已经很细,却又粗化了。

所以雕塑人生不是只细不粗,也不是只粗不细。如果一个人的每一步都精打细算,结果一定会迷失方向,因为缺少了对整个时空的粗化的把控。而一个人的每一步都随心所欲,结果也会摸不着头脑,因为缺少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是雕塑人生的粗与细的第一层,指过程。

雕塑人生,也可指人生的雕塑法。

第二层,就要谈到雕塑过程中粗为何用,细为何用。此时,粗与细是做事的方法。粗是模糊法,细是精细法。

许多人追求完美,每一件事情都力求做到最准确、最好,将细发挥到极致,变成了一具精密的工作仪器,然而人不是机器,若是如同仪器一样生活,终究会导致生活刻板、乏味,人的肉体也会经受不住。与此相反,许多人敷衍了事,无所事事,将粗发挥到极致,变成了一个无追求的行尸走肉,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混人生。前者是人类好胜之天性,致使人生在世,事事精细,步步精细;后者是人类懒惰之天性,致使人生在世,事事模糊,步步模糊。假使这是在雕塑,那么最后雕琢而出的,怕都是四不像的模样。所以,在雕塑人生这个修炼人生的过程中,中和天性,不能事无巨细地使用精细法,也不能事无巨细地使用模糊法,而是视情况而定:此时此事应精细抑或模糊?当然,人生中除却大大小小的事,还有形形色色的人。此时,雕塑人生的粗与细是待人的态度。细,是精明,粗,是糊涂。人际交往中,人缘好的往往是那个既精明又糊涂的人。这不是矛盾地指一个人又聪明又愚蠢,而是指一个人精明得知道糊涂,糊涂时保持精明,这样的人不冒犯也不忍让,会让人尊敬。

雕塑人生,也是在人生中漂泊,身处人生处事待人。雕塑人生的粗与细即是人生的处世哲学。

吃惯了精细的面包,会怀念粗糙的五谷杂粮;穿惯了精织的丝绸,会怀念朴实的粗布;住惯了精致的城区,会怀念粗野的乡村。粗与细,是人生的左与右,用久了左手,会累,自然就想起了右手;粗与细,是人生的松与紧,腰带勒紧了,会不舒服,自然就想要松开裤头;粗与细,不是其他,就是人生的粗与细,粗糙而朴实,细致而精美,粗糙,有粗糙的细致,细致,也有细致的粗糙。

也许会觉得奇怪和烦躁,为什么总要在矛盾与取舍中纠结,但是,雕塑人生,就是在内与外、加与减、粗与细、对与错、黑与白、善与恶……之中起伏、摇摆,才得以调试。这才是常态,一点儿也不奇怪,更是雕塑人生的趣味之所在。

【本文刊载于《雕塑》2016.04期】

【舞蹈人生】

【无须多想】

【只管券蹈就是了】

【舞蹈是什么?

随意、简单、普通地看,舞蹈是清晨醒来迎着微弱晨曦肆意舒展的懒腰,舞蹈是寒风凛冽时眉头紧皱双手摩挲的蜷缩,舞蹈是足球赛中最后十秒反败为胜时的振臂高呼,舞蹈是至亲至爱之人离开人世时的掩面哭泣。舞蹈来源于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舞蹈展现了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舞蹈表达了万事万物最为初始纯粹的情感。舞蹈是简单至极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都可成为舞蹈动作的原始素材。《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当你有股心绪需要表达,但不知如何措辞达意,当你瞠目昂头、摆手顿足时,舞蹈就发生了。舞蹈人生又是何样的人生呢?它优雅又不失酣畅,且十分智慧。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细与粗的哲学】:http://www.yulujidi.com/haocihaoju/ciyudaquan/55367.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