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华岳《秋宵有感》诗句:"木耳有才恃紫藁,椿皮无计换青蛛。”
唐朝寒山《诗》之一二一中说:“囊里无青蛛,箧中有黄绢。”明朝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倘有四方明医,善能治疗者,奉谢青蛛十万。"谷子敬《城南柳》一折:"则你那尊中无绿蚁,皆因我囊中缺青蛛。"上述在诗或书中出现的"青蛛",都是代指钱。"绿蚁”指酒。
那么,为什么古代把钱又称为“青蛛”呢?青蛛(fu),古代传说中的昆虫名。也叫鱼伯。晋朝干宝撰《搜神记》卷十三中记载:“(南方有虫),名‘青蛛'。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蛛'。"传说,把相同数量的母青妖和子青蛛,抓起来放进瓮中,将它们埋进朝东的阴暗矮墙下,三天后打开,他们就会相互追随。如果有人抓了子青蛛,母青蛛就会马上飞来,不管当时母青蛛在子青蛛的附近或远处;就算偷偷地把子青蛛抓走,母青蛛也一定知道藏子青蛛的地方。yulujidi.com
有人用母青蛛的血涂在八十一枚铜钱上,用子青蛛的血涂在另外八十一枚铜钱上,每当购买东西时,有时先用涂了母青蛛血的钱,或有时先用涂了子青蛛血的钱,不久用掉的钱都会再飞回来,如此这般轮流使用,钱就像永远都用不完一样。
因此,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青蛛还钱"的说法,于是称这种能使钱返回的方法,叫做“青蛛”。后来,青蛛慢慢地就成为钱的代称了。
青蛛代指钱,这是汉字的特点之一。但是用“青蛛”不择手段地赚取钱财,那是卑鄙可耻的。由此联想到制造假钱、买卖假钱的人,他们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秩序,给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种人只顾自己赚黑心钱的犯罪行为,应该在严打之列。使用假钱的人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会给他人带来危害。如果手里万一有了假钱就要交给银行,这才体现出公民的道德与良心。
【借钱称为"庚癸"】
借钱为"庚癸"是由借军粮而来,而后发展为借钱等方面。这里有个历史故事。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蕊(rui,下垂)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这段意思是:吴国的申叔仪到鲁国的公孙有山氏那里乞讨粮食,没有直接说明借粮食,而是说:“佩玉垂下来了,我没有地方系着,甜酒一杯啊,我和贫穷的老人只能看着。"公孙有山氏回答说:“细粮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如果你登上首山下喊‘庚癸'就会有人给你送粮。”
【吴国的申叔仪为什么向鲁国的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呢?】
原来,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秋七月辛丑",鲁国国君鲁哀公,晋国国君晋定公在黄池(即黄亭,今河南封丘县西南)约会夫差,举行会盟大典。夫差认为鲁国与晋国都是古老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中颇有影响,如今对方邀请自己会盟,对于吴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于是调集全国可用之精兵朝黄池浩浩荡荡的出发去了。吴王夫差的目的是与晋国争夺霸主地位,所以几乎倾全国兵力参加会盟,以显示自己的实力。
吴王夫差与鲁哀公、晋定公,并排站在封禅台上,检阅三军,吴军精锐尽出,声势壮大。夫差所到之处,三军将士必齐声鼓噪。鲁、晋二公深畏服之。夫差踌躇满志。又与二公围猎,颇多斩获。鲁哀公、晋定公赞扬说:“真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国之君也。"夫差听到对于自己评价,顿时有飞升的感觉。
越王勾践得知吴王夫差倾全国之精锐兵力参加会盟的消息后,秘密在吴越边境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出,姑苏只剩老弱残兵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
此时,越王勾践趁吴国国内兵力空虚,乘机攻入吴国都城姑苏,越王勾践派水师自海道入淮,断绝吴军归路,吴王夫差恐惧,让晋为盟主,匆忙回国向越王勾践求和。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吴国。
就在吴王夫差率领大军急速回国救援的时候,半路上粮草接济不上了,从而引出了"庚癸"的典故。
原来吴王军队的粮草都是靠着运河输送的,如今输送物资的河道均已被越军封锁,后勤补给突然中断,十几万大军马上面临没有粮草的窘境。吴王无奈只能在回程路过鲁国时,向鲁国商借粮食。
从前吴国经常掠夺其他小国,鲁国也是其中之一。因此,鲁国见吴国此时有难,自然不肯借给吴军粮草。幸好,吴国大夫申叔仪与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是好友,吴王夫差便派他去向公孙有山商讨借粮。
申叔仪远远看到公孙有山就唱道:“佩玉蕊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公孙有山很想帮助好友,但又怕擅自借粮被上司责罚,就说:“细粮是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今晚你登上首山,大声喊‘庚癸',就有人会给你送来粮食了。”
按照杜预对这段话的注解:"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原来,军中规定是不能出借粮食给别人。所以,申叔仪借由《乞粮歌》用隐语"佩玉",向公孙有山表示缺粮;公孙有山则用"庚癸",与他私自约定为借粮的接头暗号。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谗(yin,隐语)》曰:“叔仪乞粮于鲁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209、由此可知,"庚癸"原为古代军粮的隐语。又庚是天干的第七位,癸是第十位,此用以主方位,代表粮食和水。庚在西方,谷以秋熟,故以庚主谷;癸在北方,居水之位,故以癸主水。“庚癸”有给予食物、饮水之意。因此,后来"庚癸"被引申为告贷之意,即向人借钱。
另外,"呼庚呼癸"原指乞粮,后指祈求粮食丰收之意。如明朝张岱《琅嬛文集•杂着•失题》曰:“况时逢丰穰,呼庚呼癸,一岁自兆重登,且科际辰年,为龙为光。”
而向人告贷称之"庚癸之呼",同意告贷称为"庚癸诺",如唐朝柳宗元《唐故中散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张公墓志铭序》:“储待(zhi,储备)委积,师旅无庚癸之呼。"及宋朝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一饱但蕲庚癸诺,百年甘守甲辰雌。"“青鸟”又作为信息使者飞鸽传书、鸿雁传书,都被人们知晓,我们把飞鸽、鸿雁看成是传递书信的使者;而青鸟作为传递信息的使者很少有人知晓。
鸿雁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移,每年来去都有定时,它们信守时间,在古代被视为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候鸟,人们想透过它来传递书信,沟通彼此信息。因此,古人把“鸿雁”作为书信的代称,也有人称它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如李清照《一剪梅》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除了鸿雁外,传书信使还有另一个代称叫做"青鸟"的。如唐朝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赤松即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这里指梅道士,诗文的意思是: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
南朝陈伏知道《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玉山青鸟,仙使难通。"及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五》云:“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那么,为什么"青鸟"又作为信使的代称呢?青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青鸟”作为传递信息的使者,出自《山海经》。
在《山海经•海内北经》上载:“西王母梯(意为‘靠着')几(泛指‘桌子’)而戴胜杖(指‘首饰’)。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意思是西王母靠着小案桌,头上戴着玉胜。在西王母南面有三只善飞的青鸟,为西王母觅取食物,西王母和三只青鸟所在的地方就是昆仑山的北面。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骛(li),一名曰少骛,一名曰青鸟。"又《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有三只青色的大鸟栖息在三危山,红脑袋黑眼睛,一只叫做大鹜,一只叫做少骛,一只叫做青鸟。它们是居住在昆仑山的天神西王母的座前神鸟,主要往来于昆仑山为西王母取食。
又据《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汉朝班固《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意思是说,七月七日,汉武帝在承华殿斋戒,正午时,忽然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栖息在殿前。汉武帝于是询问近臣东方朔,东方朔禀告说,这只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它来报信,西王母很快就要驾临了。不久,西王母驾到,由大骛、少鹜两只美丽的神鸟,陪侍在西王母左右。
因此青鸟不仅是平日为西王母取食,当西王母要驾临前,青鸟就会先行报信,也就是西王母的使者。后来,人们就把“青鸟”视为信使的代称。
随着科学的进步,电话、手机已经十分普及,它传播信息快速而准确,给家里报个平安,给父母送个温暖,给朋友通个信息多方便啊!经常使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吧!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青蛛”还钱来】:http://www.yulujidi.com/zouxinwenan/lizhiwenan/3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