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当今社会,潮流之风一浪压过一浪。有“哈日族”,有“哈韩族”,还有欧美之风等等。好多人都追赶时尚,争相效仿,结果失去了个性。女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就不能成为一个至情至性的魅力女人。个性如同一个人的招牌,盲目的模仿就如假冒商品一样,难以形成特色,自然难以脱颖而出。
模仿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功,但难以取得大成功。因为,在模仿和超越之间,常常会横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模仿得再好,也只能做他人的影子。很多成功人士,虽然从模仿开始,但最终都以展示特色、释放个性而成功。
那英凭着自己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征服了一大批青年人,成为了我国流行乐坛上一位耀眼的明星。她演唱的《好大一棵树》、《山不转水转》、《雾里看花》等一首又一首的好歌,一直被广为传唱。她虽然以模仿起步,但并没有停留在模仿上。
那英从小就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而且在对音乐的领悟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这为她的成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由于自己的音色与苏芮相近,她在早期的演唱活动中基本上是模仿苏芮。她的模仿简直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她。
1990年后的一天,那英听到了苏珊·维格、赛德等世界级大歌星的歌曲,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后来,她谈起了那次的感悟:“其实,流行歌曲的演唱并不是‘西北风’式的唱法。只有在本能的音色基础上唱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打动别人,那种风格并不是连喊带叫。以前总认为只有连喊带叫才能证明自己是个实力派歌手,现在想起来不免觉得有些荒唐可笑。尤其是在1988年至1990年间的表现,在我现在看来真是幼稚无知。”
有了那次的启迪后,那英开始转型。在许多作曲家的帮助下,她逐渐摆脱了苏芮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开始成熟,并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将自己的音乐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有本色显特色,有底线不随使1992年的“奥林匹克风”演唱会上,那英与苏芮同台献艺。原来以模仿苏芮而出名的那英,此时此刻却在演唱中表现着自己独特的声音和风格。
模仿他人即使可以为自己带来一定的好处,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长此以往,一个人就会迷失真正的自己,而永远活在他人的背后。那英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一番自我认识后不再模仿别人,最终以自己的风格在演艺事业中走得更远。
1888年,法国巴黎科学院发起关于“刚体固定点旋转问题”有奖征文。这次征文活动和以往略有不同,科学院考虑到知识和人格是科学事业腾飞的双翼,要求所有征文作者除提供论文外,还必须附上一条格言。在许多应征的论文中,来自俄国的38岁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娜一篇极富哲理的格言——说自己知道的话,干自己应干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格外显眼。
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娜说到做到,一直都在实现着自己的格言。在19世纪这个女性被歧视、被压迫的社会,她成为第一个走进法国巴黎科学院大门的女性,也是第一个数学史上的女教授。她在履行格言的过程中,已经充分展示了个性。她的生活、工作和事业,都是按照自我的轨迹进行的。因此,她是成功的。
有些时候,个性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改变了个性,或许能够得到片刻的安逸,付出的却是一生的代价。
一群猎人在山里捕捉到一只野猪,省里的一个公园得知消息后,花了一笔钱将野猪买下来,并在公园里为野猪建了一个仿真的原始森林,以便它能适应生活并保持自己的野性,供人们观赏和研究。野猪被捉之后,对自己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充满野性,要变得温顺一些。结果,它的想法改变了它的生活。它变得好吃懒动,原本强劲凶猛的身子没有了,有的只是白白肥肥的大肚皮。一段时间之后,公园管理处见它已经没有了观赏价值,于是决定将它杀掉。就这样,野猪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潮流之风一浪压过一浪:http://www.yulujidi.com/zouxinwenan/lizhiwenan/3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