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惜福的人,像一个漏了底的杯子,总是填不满,体会不到生命的充盈感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不懂得惜福的人,像一个漏了底的杯子,总是填不满,体会不到生命的充盈感。惜福的人,像一个水池,慢慢地汇聚,水少的时候,他们满意自己的清澈见底,水多的时候,他们满意自己能够滋养水草和鱼类。当同样的水流注入,前者什么都留不下,后者却能得到最丰厚的人生体验。
旅途上,播洒灵魂的芳香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冬天是个威严的老人,有一次,他严厉地批评春天说:“你为什么这样轻佻?这样花枝招展,你一出现,人们就不再安分地待在家里,也不怕遇到外面的危险。我就不一样,有我在的日子,人们窝在温暖的炉火旁,不去想外面的事情,老老实实地不敢做出格的事。”
春天说:“就是因为这样,人们才会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人们都希望你赶快离去,我尽快回来,你的威严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赞美,我的温暖却让所有人都喜欢。” 如果在人群中做一个调查,询问人们想要成为冬天还是春天,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春天。春天意味着生命,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希望,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冬天像一位威严的、缓慢走来的老者,带着不可侵犯的气势,让人不敢抬头,春天却像一个散发着芬芳的姑娘,让人忍不住再三流连。 人生是漫长的旅程,在旅途中,有人低头赶路,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有人却知道人们需要互相扶持,他们会关心有困难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会伸出自己的手。他们的友善影响了周围的人,使人们不再冷漠,人们的眼神因此变得友善,路途中,也就多了更多美好回忆。 放慢脚步,等等我们的灵魂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善良的人,不愿接近自私的人。善良的人有一种温和的气质,能够让人信任,让人安心,和他们在一起,不必事事小心,还能得到不少启迪。自私的人给人的感觉刚好相反,在他们身边,总觉得心里发凉,即使自己付出再多,他们也视为理所当然,让人疲倦不已。 一位记者要拍一些深山照片作为素材,他来到了一座没有名气的大山里,山上有座寺庙,僧侣们还遵循着一种古朴的生活,每天都要从山顶的寺庙去山腰的小溪打水,据说,这是寺里规定的功课。 记者跟着一个挑水的和尚上山,他发现,和尚挑水的水桶底部似乎有个小洞,溪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了山顶,每个桶里只剩下半桶水。记者提醒说:“这位师父,你的桶坏了,赶快修一修吧。"和尚却笑着说:“这是我们寺院的习惯,每天每人有半桶水就够喝了,其他的,可以滋养路上的花花草草,你看,它们长得多茂盛。"记者回过头,果然,他们走过的道路上,绿草如茵,鲜花怒放。 在和尚们心中,挑水并不只是要给自己解渴,还要滋润沿途的花草,让它们也得到生存的机会,这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大爱的胸怀。反观我们自身,当我们期望别人善良时,却不一定用善良要求自己。我们经常收获他人的善意,却忘记了给予。当一个人过分习惯索取,从不付出时,他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该围着他转,为他服务。当发现事实并不如此,没有人愿意当他的永久义工,他又会极度气愤,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和他作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让人只能远远地看热闹,丝毫不想参与。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不懂得惜福的人,像一个漏了底的杯子,总是填不满,体会不到生命的充盈感:http://www.yulujidi.com/zouxinwenan/lizhiwenan/3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