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修炼你的心性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请把你置身于一个有“花和鸟”的场景,然后想一首诗来概括你此时的心情:是“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还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啊!心境好时,即便普通的天气,也会觉得阳光灿烂;心境差时,明月光也会成为伤心色,风铃声也能变成断肠音——这就是心境的力量。
记得郑板桥先生应一寺庙主持所请,为该庙所写的一副对联吗?“花开花落僧贫富,云来云往客有无”。
虽然,今天我们已不能再觅庙在何方?但该对联所体现的意境跃然纸上——夕阳早已西下,鸟雀业已归巢,青灯下,一个老和尚,左手把着古卷,右手拿捏佛珠,口里颂着“阿弥陀佛”,孤寂的身影投在青青的古墙上,拉下长长的身影....有这样一个故事,你可曾记得:有一天,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宣布要传授衣钵,选任继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这时,一位首席的上座师神秀,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个槽厂舂米的苦工看了神秀偈语以后,也写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这个苦工就继承了衣钵。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
慧能禅师的境界非一般人能企及,而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其实对于我们俗人更为合适。生活在熙熙攘攘、名来利往的现代社会的我们,这个偈语实在是战胜自身烦恼、解除心灵痛苦、获得自我解脱的一剂良药。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在现实的泥泞中偶然昂起头来喘几口气的超脱,是在对世界包括自我的本质有了充分把握之后做出的一种抉择。
只有“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才能够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处世清楚,为人豁达,虽宠辱而不惊,虽毁誉而不计。yulujidi.com
这就是修心。我们的修行就是修炼心性。
佛家说:“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是说俗人喜欢改变环境,而圣人喜欢改变自己。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不适应,不要抱怨或试图改变别人,而是要首先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真正的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内心中的善念和对世事的淡定。
人生处处可修行,修行不一定非要青灯古佛相伴。王维就是这样一个修行者,身在官场,心在世外。
王维,字摩诘,名字合一是维摩诘,而维摩诘是大乘佛教的居士,据说,王维是自己改的名,这名恰如其人,含了清淡的禅意。
王维,虽被尊为“诗佛”,却非不理俗事的高僧,他是一位扯不断红尘牵挂的修禅人。
王维少年得志,比起大多数为官人并称不上仕途坎坷,晚年更是官封尚书右丞,他不可能决然离去,但他毕竟是内心澄澈之人,官场给了他锦衣玉食的生活,也给了他厌倦与担心,只好随俗浮沉,半官半隐。
王维的一生有明显的分界线,他高涨的热情在40岁以前已经用完,40岁后虽身在庙堂却避祸山林。他的山水田园诗在冲淡的心境里浮出水面,借历史的长河把一种恬淡的情绪传给了人间。他的诗清新自然、淡远脱俗。
王维能如此,只因他内心澄澈,心存禅念。虽身在官场,却不浑浊。他打破了出仕与入仕的界限,也打破了诗与画的界限。他本就是通达之人。他把画的精髓带进了诗歌的天地,又以诗歌的空灵烘托了画的淡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他的诗看似远离尘世,不食烟火,其实他是把人融入了山水,把人和物平等而视,一起融入了禅意。
王维是真正参禅的人,他的禅发自内心,融于万物,又收归心用。他已无需伴古佛,借木鱼,颂佛号来驱逐心中杂念,他已经做到了对世俗的淡定。
5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修行就是修炼你的心性: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jingdianmingyan/4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