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指责也要讲究品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当面批评和指责别人,这会造成对方下意识地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不仅彰显出自己做人的品位和修养,更会使对方真诚地改正错误。
华纳梅克每天都到费城他的大商店去巡视一遍。有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柜台前等待,没有一个售货员对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货员在柜台远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华纳梅克不说一句话,他默默站到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这件事让售货员感触颇深,他们及时改正了服务态度。
官员们常被批评不接待民众。他们非常忙碌,但有时候,是由于助理们过度保护他的主管,为了不使主管见太多的访客,造成负担。卡尔•兰福特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布当了许多年的市长,他时常告诫他的部属,要让民众来见他。他宣称施行"开门政策"。然而,他所在社区的民众来拜访他时,都被他的秘书和行政官员挡在门外了。
这位市长知道这件事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把办公室的大门给拆了。这位市长真正做到了“行政公开”。
若要不惹火人而改变他,只要换一种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确实,那些直接的批评会令人非常愤怒,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玛姬•杰各提到她如何使得一群懒惰的建筑工人,在帮她盖房子之后清理干净现场。
最初几天,当杰各太太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木屑子。她不想去跟工人们抗议,因为他们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后,她跟孩子们把这些碎木块捡起来,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领班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草地上这么干净,又没有冒犯到邻居。”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好放在一边,领班也每天都来看看草地的状况。yulujidi.com
在后备军和正规军训练人员之间,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头发,后备军人认为他们是老百姓,因此非常痛恨把他们的头发剪短。
陆军第542分校的士官长哈雷•凯塞,当他带领了一群后备军官时,他要求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跟以前正规军的士官长一样,他可以向他的部队吼几声或威胁他们。但他不想直接说出他要说的话。
他开始讲话:"各位先生们,你们都是领导者。你必须为尊重你的人做个榜样。你们该了解军队对理发的规定。我现在也要去理发,而它却比某些人的头发要短得多了。你们可以对着镜子看看,你要做个榜样的话,是不是需要理发了,我们会帮你安排时间到营区理发部理发。”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有几个人自愿到镜子前看了看,然后下午就到理发部去按规定理发。次日清晨,凯塞士官长讲评时说,他已经看到,在队伍中有些人已具备了领导者的品位和修养。
【有品位的人善于“请教”】
真正有品位的人从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生硬地强加给别人,他们更善于用"请教"的方式提出来。特别是作为一个下属,在给上司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切忌咄咄逼人,以请教的方式更有利于让领导认可你和你的建议。
注意提建议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时刻注意领导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轨迹,就是要求下属在提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领导的心理认同。
请教,是一种品位和修养。它的潜在含义是,尊重领导的权威,承认领导的优越性。这表明,下属在提出意见之前,已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了领导的方案和计划,是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领导的思想的。因而,下属的建议应该是在尊重领导自己的观点基础之上的,很可能是对领导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领导感到情绪放松,从而降低对你建议的某种敌意。
每个人都是很有这样的体会的;当你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你会遇到初中的小弟弟、小妹妹向你请教各种问题,充满敬仰地要求你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这时,无论你多么不高兴,多么忙,你都会带着一丝骄傲解答他们每一个稚嫩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目光中得到某种心理满足。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样的经历,你会发现,成就感是多么早又是多么牢固地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别人向你求教,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越性的,如果说你受到了崇拜,这大概有点儿过分,但说你至少受到了重视、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却是一点儿也不假。在被别人请教时你心中涌起的愉悦感和自豪感往往是并不能为你自己所清醒意识到的,但它却主宰着我们的情感,甚至是你的理智。每一个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对这种感受乐此不疲,即使是领导也不例外。
请教的姿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意义。这样,你可以亲自聆听领导在这方面的想法,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是他真实意志的浮现,而他却并未在公开场合予以说明,而且很有可能是下属在考虑问题时所忽略了的重要方面。这样,在未提出自己意见之前,首先请教一下领导的想法,可以使你做到进退自如。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欠深入,考虑得不是很周到,你还有机会立刻止口,回去后再把自己的建议完善一下。如果你的建议仅仅是源于未能领会领导的意图,那么,你的建议不仅是毫无意义、分文不值,而且还暴露了你自己的弱点,这对你绝非是什么幸事。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
许多研究者都发现,“认同”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或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因此,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那样:“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一种啤酒为什么比另一种要好,但你的朋友,无论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而影响力是说服的前提。
有经验的说服者,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利用这点已知情况,作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的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越能快速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观点和建议。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先请教一下自己的领导,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子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做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执行。
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呢?有人会说,这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其实不然,共同点是不仅仅局限于方案的内容本身的,还在于培养共同的心理感受,使对方愿意接受你。而且,可以说,越是你准备提出反对,你就越可能招致敌意,因而越需要寻找共同点来减轻这种敌意,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同。此时,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你的上司的观点,但你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对它的理性的思考。你应设身处地地从领导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依据,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只要你有趣有据,领导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是很容易被说服,并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
请教会增强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领导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器"。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说话的动机。否则,如果对方不信任你,即使你提出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是被扭曲了的,带有怀疑主义的色彩,这使得他不可能很理智地去分析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每一句话都会与你的“不良”动机联系在一起。
有鉴于此,在领导面前请时刻注意你的品位,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这可直接关系到你的地位。
文雅多一点,品位高一点在与人交谈中,能不能恰当地使用文雅的语言是一个人自身品位最直接的表现。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和俗语相对,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的,有些甚至是粗俗的话语。确切地说,在日常交往中,雅语经常被一些其他的词语所替代。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里,使用雅语本应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多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品位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有些使对方听了容易引起反感或不易接受的词语要避免使用,而以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代。例如,人们一般都把“胖”(特别对女性)说成“富态”、“丰满”,可以对胖人说是衣服瘦了,不能说衣服是标准尺寸的;把“瘦”说成“苗条”、“清秀”;把“生病”说成“不舒服”等。像这种同义替代语,如果运用得好,会显得语言委婉,效果较好。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当你急于减轻自己的某种生理负担时,例如正当你走在大街上,忽然觉得要大小便,这时你可能会直截了当地向人询问:"请问,哪儿有公共厕所?"但如果你是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你就必须这样说:“我可以使用一下这里的洗手间吗?”或者说:"请问,哪里可以方便"?这里使用了"洗手间"和"方便"来替代上厕所。
总的来说,恰当地使用文雅的语言,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说完整的词句,不要吞吞吐吐或欲言又止,否则会让人觉得不爽快,严重些还会让你沟通的对象对你的人格产生怀疑。第二,不说粗话。说粗话的情况并非仅存在于中低劳动阶层,有许多学识深、地位高的"高级人士"也认为,当自己遇到稍微不顺心的事时,说一句“他×的”、“狗屎”并无伤大雅。其实不然,在公众场合说粗话是对个人的形象的很大伤害,更是一种听觉上的污染,给听者带来不快。
第三,避免冗长无味或意思重复的言语,如:“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说好不好?""你知道吗?"也不要采用流行语、口头禅作为开场白,如:"哇塞!"(脏话)有些父母从孩子身上学到青少年所惯用的流行语,以为说了这些话就代表跟得上潮流。实则不然,毕竟年长者说着一口年轻人的流行语,既幼稚又有失身份。第四,不要用“嗯”、"喔"等鼻子发出的声音来表达个人意见的同意与否(别忘了鼻子是用来呼吸的,不是用来答话的)。这些音调虽非粗话,却是懒惰的表现,会令谈话者有不受重视的感觉。
但是,使用优雅的词汇进行交流并不是鼓励使用那些极为拗口的书面语,甚或文言文,这样容易给人卖弄的感觉,也会给沟通造成障碍。还要注意不要在谈话中夹杂半生不熟的外语。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批评和指责也要讲究品位】: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5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