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科学精神!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1、 【乡有乡规,民有民俗】(谚)乡里有乡里的规程,地方有地方的风俗,不可忽视,也不可混同。指进入一个新的地域环境,必须顺从地方风俗民情。
2、 吃了线团-子——心里结疙瘩
3、 【阳沟里翻船】(惯)阳沟:露在地面上的排水沟。比喻在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了问题。
4、 【射冷箭】见“放冷箭”。
5、 我总觉得有些同学对我很不尊重,心里很憋气。妈妈开导我:“若要人敬己,己要先敬人。你不尊重人家,为什么要求人家尊重你呢?”(河南·濮阳)
6、 去年夏天,家家都在晒小麦,天突然下起雨来。爸爸急忙帮张爷爷收麦子,结果自家的麦子淋了雨。妈妈在一旁难过地抹着眼泪,爸爸安慰妈妈:“你哭什么?老天淋湿老天晒。老天爷这会儿都雨过天晴了,你还阴着个脸下小雨啊!”(山东·龙口)
7、 麦芒掉进针眼里——巧上加巧
8、 【远水不救近火】此俗语比喻用较远的办法或工具解决不了当前急迫的问题。意同“远水解不了近渴”。此典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了春秋时,鲁穆公不与邻国齐国搞好关系,却派几个儿子到远方的晋国和楚国做官。犁组进谏说:“你这样做就好比请越国人来解救落水之人,越国人水性再好,等他来了,鲁人也必定活不了;又好比取来海水解救火灾,海水水量再大,火也必定不会被扑灭,因为远水不救近火!”
9、 二奶和小婶吵架时,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奶奶无可奈何地说:“真不知道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河南·郸城)
10、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释义: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白露种麦子有点早,寒露种麦子有点晚,秋分种麦子正是时候。例句:老人见她走过来,说:“该种小麦了,农谚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一年二十四节气,秋分到了。”
11、 【谷锄八遍饿杀狗】释义:八遍:形容遍数多。种谷多锄,颗粒就饱满,没有秕谷可喂狗。例句: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惟深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又浅于第三遍,盖谷秆大,则根浮故也。谚云:“谷锄八遍饿杀狗,为无糠也。”
12、 柳树花儿落地——不动声响
13、 【宁撞金钟一下,不打铙拔三干】释义:金钟、铙拔:都是打击乐器。比喻宁愿向有力量能解决问题的人央求一次,不向没有力量不能解决问题的人央求多次。例句:陆勉舟进京上奏折仰赖肃顺代转,还有另一层想法,在中俄关系上,肃顺是朝野罕见的强硬派,陆勉舟是要“宁撞金钟一下,不打铙拔三千”的。
14、 【 一拳打在絮被上,没有一点反响】指没有反映,没有效果。 类似的:一拳打在猪背上,连个印子都不起。《秦城春秋》: “她的反抗就像拳头砸进棉花里,没有得到任何反映。”
15、 【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暗地搞阴谋诡计。例句:“有句俗话。‘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我最不喜欢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两面三刀搞诡计的人。”
16、 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17、 【月有阴睛圆缺,人有生死离别】释义:借指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例句:关于死的信息,自他过了五十个生日后,这种阴影就不时袭上心来,他并不害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这是自然规律,一代君王都可以长眠,何况山野之人?
18、 好花要有绿叶扶,好汉要有众人帮。
19、 【 恭敬不如从命】谦让不如服从,不必谦让。台湾朱秀娟 《女强人》:“我国有句成语,恭敬不如从命。但愿在很快的 将来,让我也有尽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20、 梦里坐飞机——想头不低;想得高
21、 恶狼生了贼狐狸——不是好种
22、 经纬万端——头绪多
23、 床底下吹喇叭——低声下气
24、 贪嘴的鱼儿——易上钩
25、 爸爸和妈妈吵了嘴。爸爸说:“打盆说盆,打罐说罐,你不要扯得簸箩乱动弹;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光提那猴年马月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妈妈说:“路走错了能拐回来,话说错了又拐不回来,我不说了行不行?”(河南·许昌)
26、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27、 【蜡烛不点不亮】(谚)比喻不使用硬的手段就没有效果,或不指点提醒就不会明白。 也作蜡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 蜡烛不点不亮,锣鼓不敲不响。
28、 七月天的雷雨——说下就下,说晴就睛
29、 【深不对,浅不是】(惯)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满意。
30、 【贤臣择主而佐,良禽相木而栖】见“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yulujidi.com
31、 米筛子当玩具——耍心眼
32、 【燕子不吃落地的,鹁鸪不吃喘气的】(谚)鹁鸪(b。gu):鸟名,俗称水鸪鸪。落地的食物不洁,燕子不吃;喘气的小虫有病,鹁鸪不吃。 借指注重饮食卫生的人,不洁不净的食物不入口。
33、 【东葫芦爬西架】(惯)长在东边的葫芦却爬上了搭在西边的瓜架上。 比喻事情奇怪,不合情理。
34、 【夏雨隔田晴】(谚)夏季下雨,往往是田垄的这边下,田垄的那边晴。指夏天的雨,尤其是猛雨,区域性很强。
35、 【锥子剃头——一个师傅一个做法】(歇)剃头不能用锥子。指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做法。
36、 晚上,只要外面有什么动静,爸爸就会马上开门去查看。一天深夜,我被爸爸的开门声惊醒了,第二天我向爸爸说:“你一有声音就出去看,这院里住着这么多人,难道有人敢来偷东西不成?”妈妈在一旁听见了,抢着说:“狗都有个睡觉时。”(贵州·印江)
37、 【百病可治,相思难医】(谚)相思:专指男女爱情上的彼此思念。 各种各样的病都可治疗,惟有相思病无药医治。
38、 【常走夜路,总会碰见鬼】做不正当的事情,必然要倒霉。 《中国新十大家族》:“在他看来很偶然地‘翻车’,其实是很 必然的。俗话说,常走夜路,总会碰见鬼,翻车是迟早的 事。”
39、 放学回到家,我掏出书和本子写作业。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钢笔,急得我乱转。奶奶在一旁笑着说:“当官的把印都弄丢了,还中哩?”(河南·内乡)
40、 眼瞎耳聋鼻塞嘴哑———窍不通
41、 【危难见人心】(谚)在危急艰难之中,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指人心难测,只有在危难关头,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真伪。 也作“危难关头见人心”。
42、 雁无头,飞不齐。
43、 【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顾命】(歇)溜须:本指捋胡须,转指溜须拍马。指冒险谄媚奉承人。常含讥讽意味。也作“耗子给猫捋胡子——舍命溜须”。
44、 打灯笼走亲戚——明来明去
45、 天鹅离不开湖泊,英雄离不开人民,谁脱离了人民,谁就会失去翅膀。
46、 小明的爸爸是法官。一天,他爸爸的一个朋友拿着许多礼品去小明家为别人求情。小明的爸爸说:“礼品你拿走。法律是箭不是弦,法律是铁不是棉。他犯了罪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广东·龙门)
47、 【百货店】现在的百货公司、百货商场货架上摆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品种之多,数以万计。那么,为什么非叫“百货店”呢?相传,清朝年间南方有一家杂货铺,生意兴隆,铺里的货物样样都有,掌柜的便为自家的店铺起了个“万货全”的字号。一日乾隆帝南下私访,一见“万货全”的牌子,就想,这口气也太大了。当下,乾隆把伙计叫来,开口说道:“我买把粪钗子。”小伙计赶紧递过来几把。乾隆一看说:“我不要铁的,要金的。”小伙计一看来头不对,急忙把掌柜找过来。掌柜说:“小店确实没有金粪钗子。”乾隆说:“你这里不是万货全吗?”掌柜为了求得太平,忍住气,叫伙计把招牌摘下来,然后说:“小店备货有限,今后不敢吹‘万货全’了,客官如看得起小店,就请给起个字号吧。”乾隆随口说道:“就叫‘百货全’吧。”后来,店主听说此人是乾隆皇帝,喜不自胜,赶紧把“万货全”改成“百货店”了。自此生意做得更兴隆了,发了大财。这事传开后,其他店铺纷纷效仿。从那时起,“百货店”的名称被正式固定下来了。可叹,当下这“百货店”老字号牌子被“购物中心”、“超市”所取代,很少能见到“百货店”、“百货公司”的牌匾了。
48、 【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谚)指说话要有分寸,不能夸大其词。 也作“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
49、 【裤裆里放屁——两岔】(歇)裤裆:两条裤腿相连之处。指两个人走岔了或两人想在两处。 也作“裤兜子里放屁——两岔”。
50、 春节过后,我叔叔要去南方打工。因为他从未到外地去过,临出门时奶奶担心他的暴躁脾气会惹事,就对他说:“眼是拦路石,嘴是开山斧。出门在外矮三分,遇到事时,嘴要活动点儿。”(河南·商丘)
51、 大年初一看日历——日子长着哩
52、 汪精卫照镜子——副奸相
53、 抱紧肚子装饱汉——空虚
54、 【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歇)嘴:本指鸭子的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人心里已经认输,嘴上还很强硬。常含讥讽或责骂意。
55、 奶奶让小青烧火,小青却要炒菜。奶奶说:“你咋恁犟?叫你往东你偏往西,叫你打狗你偏撵鸡。”(河南·遂平)
56、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见“烦恼皆因强出头”。
57、 长白山的人参——越老越好
58、 错把驼峰当肿背——大惊小怪
59、 【 撒手不由人】放手就无法控制。刘云若《红杏出墙记》: “这是撒手不由人的事,本来初次见面,怎能把你锁在这里, 放你走了,说不定你就不再来。”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科学精神!
60、 【儿女是娘身上的肉】见“孩子是娘的连心肉”。
61、 【卜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惯)出世:降生,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才有一佛降生。升天:死去。 1形容历时极久或非常难得。2形容折腾得死去活来。 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生天:指死。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涅槃:佛教用语,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佛或高僧死去的代称。
62、 中午忽然下起雨来,可是下了一会儿就不下了。爸爸说:“真是亮一亮,下一丈;人怕猛一穷,天怕猛一晴。”(河南·濮阳)
63、 【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想要又好又省,想要人们努 力工作,却不给条件和报酬。马烽《三年早知道》:“真是又 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你又要我们多浇地,又不多给 水。”
64、 【丑妇家中宝】(谚)貌丑的妻子多安分守己,不会惹是生非,招致麻烦。指娶妻应重在德行,不可一味追求美貌。 也作丑妻薄地家中宝。薄地:贫瘠的田地,薄地无人争,故称一宝。 丑是家中宝,可喜惹烦恼。 可喜:俊俏美貌,招人喜爱。
65、 【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谓出现妖孽是反常的现象,是国家 垂危的征兆。清代《水浒后传》:“种种怪异,不可殚述。总 之,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眼见得天下大乱了。”
66、 老怕冬冷,少怕秋凉。
67、 【处处有路通长安】释义:借指各种办法都能达到同一目的。例句:“朋友!‘处处有路通长安’,不会饿死人的,慢慢来!”
68、 秋播时,爸爸主张留点地来年种经济作物,妈妈主张多种粮食作物。奶奶偏向妈妈,对爸爸说:“宁穿十天烂,不挨一顿饿;还是多种粮食好。”(河南·鄢陵)
69、 【春雨贵如油】(谚)指春天的雨水,对农田就如膏油一样贵重。
70、 【掉书袋】(惯)指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 也作“调书担”。
71、 【惟有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成尘】(谚)成尘:化作尘埃,指不再存在。指世间什么事都能淡忘,只有感恩和仇恨,时间再久也不会忘记。 也作惟有感恩并积恨,千年万载不成尘。 惟有感恩并报怨,千年万载不生尘。
72、 【你当十年官,我十年不偷牛】不让对方抓住把柄。何士光《乡场上》:“你当你的官,你当十年官,我冯幺爸十年不偷牛。做活路——国家这回是准的,我看你又把我咋个办?”
73、 【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来】(歇)比喻不施加压力不说实话。 常含责骂意。 也作“属核桃仁的——不敲不出来”。
74、 【十六两】把重量单位一斤由十六两改为十两是1959年的事,改了之后,老百姓仍旧沿用若干年。而一斤等于十六两在中国至少存在了两千多年。古代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为十六两,民间有一种说法,既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又有一定根据和理由,且能自圆其说。民间传说一斤中每一两都是一颗星,十六两就是十六颗星,包括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卖东西的人在称重量时,不短斤少两,讲究诚信,就会得足星,尤其是得到福、禄、寿三星。如果心地不良,克扣重量,就会损星。克扣一两就会减福,克扣二两就会损禄,克扣三两就会折寿。所以商家应该诚信,否则会受到上天的谴责或遭受不祥的事情。这显然是一种附会,用这种说法使不良商贩有所收敛。但古代的秤确实和北斗七星是有联系的。古时候人们把北斗七星的第四星和第五星分别称为“天权星”和“玉衡星”,前四星像一个斗,后三星像一个柄,斗和柄相互依托,保持平衡。所以,古人就把秤杆叫做“衡”,把秤砣叫做“权”,把表示重量.的若干等分叫做“星”,如“定盘星”。所以,无论经商也好,从政也好,都要敬畏手中的权力,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有句台词:天底下有一杆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盘的星。
75、 赤脚戴礼帽——顾上不顾下
76、 火钳子修手表——没处下手
77、 妈妈叫我帮爸爸栽红薯,我说我不会。“看你这孩子,不会怕什么,跟着瓦匠过三天,不会盖房会搬砖;庄稼活不用学,你爸咋着你咋着,不就行了吗?”(安徽·宿县)
78、 【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释义:只要努力干,就可以办到。例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我不信我小子就没有能耐盖上三间房,买上二亩地。”
79、 【毛草绳先从细处断】见“麻绳单从细处断”。
80、 【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招军旗:古时招募士兵用的旗帜。吃粮人:指吃粮饷的士兵。插起招军的旗帜,就有人应招参军。也比喻总会有人响应。例句:“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有个吴先生是在阎锡山部下当过旅长的退职军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姐姐庙大会上见过小芹一面,愿意续她,媒人向三仙姑一说,三仙姑当然愿意。
81、 【世博会】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创下了世博会参展国家最多、参观人数最多等多项第一,七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第一次举办世博会,中国人民百年来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世博会是怎么起源的呢?世博会的起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也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即正式举办的开端。世博会的功能在于交流。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住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开展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到了1851年,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全世界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展期是1851年5月旧至10月1旧,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借此博览会,英国也展现了工业革命后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自此,世博会在世界范围内申请举办。先后在纽约、巴黎、伦敦、维也纳等几十个国家的城市举办,主要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轮流举办。一百年后,中国终于申办成功,这也是在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受到世人瞩目。
82、 【抱着葫芦不开瓢】(惯)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中间细,表面光滑,像上下两个球连在一起,可将其剖开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开口讲话。
83、 【是这鸟,叫这声】(谚)什么样的鸟会叫什么样的声音。指鸟的种类各异,叫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 多比喻哪个层次上的人,会说哪个层次上的话。
84、 【青草发芽不离旧根】释义:比喻走老路,按老办法干。例句:兄妹俩唾沫说干,余家富全然不听,忽而跳下床来比手画脚说理,忽而又上床去躺着唠叨:“百样雀乌百样音,我青草发芽不离旧根。”
85、 【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原指家庭有当家人主事。借指人多 要有组织领导。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口,主事 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86、 【摔跟头】见“栽跟头”。
87、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88、 【猪困长肉,人困卖屋】(谚)困:睡觉。指猪吃了睡,还有助于长肉;人要是像猪一样懒,就必定穷困潦倒,连住房都会卖光。
89、 张老头是村上有名的生意精。一次,他去理发店收头发,别人问他做啥用,你猜他咋说:“常言说,一把头发可温半碗粥,温粥用。”(山东·临沂)
90、 黑豆碾了皮——成了光仁(人)
91、 狗尾巴续貂——头尾不相称
92、 【长草短草一把薅】不加区分,一律对待。传记图书:“算 了,现在长草短草一把薅,再不要说了。上面把你们的案子 交给我们处理,请你和王先生后天来一趟。”
93、 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叶茂
94、 春秋望田头——专门找茬(岔)儿
95、 【东亚病夫】一提起“东亚病夫”,准把账记在西方帝国主义者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头上,但他们确实用“东亚病夫”一词来蔑视中国人民,也成了国人忌讳的病根。其实,“东亚病夫”一词最初并非出自日本人之口,也并非贬义。此词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源出严复《原强》:“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合夫人身,逸则弱,劳则强者,固常理也。然使病夫焉,日从事于超距赢越之间,以是求强,则有速其死而已矣。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耶!”意思是国家之事,像人的身体一样,闲逸就会虚弱,劳动(锻炼)就会强身健体,这是常理。但如果强迫一个病夫进行高强度超极限的锻炼,希望以此强健起来,只能导致其快速死亡。今日之中国,也像一个病夫,应按常理革新求强。自此以后,文人学者自称“病夫”多矣。清朝末年专写《孽海花》小说的文学家,也曾自号为“东亚病夫”,而国人自读自嘲之词之文章也不乏以“病夫”泛称中国人。这应是自醒求变之强音,绝非自暴自弃。弃弊图利,国强之始也。当时国人的这种自嘲自勉,决不允许西方帝国主义者与日本侵略者偷换词义来污蔑伟大的中国人民。
96、 【家有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谚)丑陋的妻子,不惹祸;不肥沃的田地,没人争夺;破旧的棉袄,能御寒。指丑妻、薄田、破棉袄,是旧时农家的三大宝。
97、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谚)行军打仗,在军队尚未起动时,军用的粮草必须先筹运。指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先决条件。 也作“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98、 【拾着麦子打烧饼卖——净赚】(歇)指净赚利,一点本钱未花。也指不出力或不出钱便能得到某种好处。 也作“拾上麦子打烧饼——纯利”。
99、 【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紧紧跟随。罗旋《南国烽烟》: “过去还说什么‘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现在你要针跟 着线走了!”
100、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惯)1形容知识丰富,通晓古今。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科学精神!: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4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