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谋略!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1、 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
2、 【穷家难舍,热土难离】释义:舍不得离开家乡。例句:洛文摇头答道:“穷家难舍,热土难离,我哪儿也不想去了。”
3、 【摇了半天船,忘了解缆绳】(惯)缆绳:拴住船只用的由许多股绳拧成的粗绳。比喻白费力气。
4、 【到乡随乡,骑马随鞍】(谚)指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里,就要随顺着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人情,这跟骑马必须贴着马鞍是一个道理。 也作“骑马随鞍,入乡随乡”。
5、 【从来纨绔少伟男】(谚)纨绔(wanku):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伟男:有作为的杰出男子。指自古以来,凡是养尊处优的富贵子弟,很少有能成就大事业的。
6、 【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见“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7、 【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谚)涌泉:冒出的泉水。得到别人一点一滴的恩惠,就要以涌泉般的好处回报,指人有恩于我不可忘,得好好报答。 也作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 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 人有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8、 大路朝天——各人一边
9、 【能屈能伸大丈夫】(谚)能屈能伸:既能弯曲也能伸展。比喻在失意时能承受屈辱,在得志时能施展才干的人才是好男儿。 也作能伸能屈,方是丈夫。 能硬能软,方为好汉。
10、 【桌子底下放风筝——出手就不高】(歇)比喻起点低,条件差,事情不会做好。
11、 长哥长嫂当爹娘。
12、 【娃子不哭奶不胀】小孩没哭,无须喂奶;奶不胀,无须挤。 指没有发生什么麻烦,暂时消停。清代《儒林外史》:“我这 里‘娃子不哭奶不胀’,为什么把别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门 口哭?”
13、 爸爸是教师。前天,我在他抽屉里发现一张荣誉证书,是今年教师节市政府刚发的。我拿起就跑,在爷爷奶奶面前夸耀。爸爸知道后批评了我,他说:“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奉献。”(河南·项城)
14、 【牛套马,累死俩】(谚)农家驾车或拉犁,要是把牛和马套在一起,马快牛慢,劲儿使不到一起,双方都受罪。比喻条件不同,却强行搭配,则双方都有损无益。
15、 【 拆东墙,补西壁】挪用这个,补充那个,临时应付。类似 的:撕衣衫补裤子。西戎《盖马棚》:“为了护社投资,把一辆 新买的飞鸽自行车也卖了,闹起个小小的粉坊。这么拆东 墙补西墙的闹了几个月。”
16、 庙里的观音——站得住脚
17、 【猫老不逼鼠】(谚)逼:威慑。指猫老了,对老鼠就失去威慑力。比喻人到老年,就不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有威势,有作为。
18、 【听传言,失江山】(谚)传言: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江山:国家大业。指轻信流言蜚语,会失掉江山。多泛指轻易相信传言,必定会误大事。 也作听传言,失落江山。 听信闲言,失落江山。
19、 【赶人不要赶上】(谚)指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人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也作赶人不过百步。 拉弓不可拉满,赶人不可赶上。
20、 【打铁看火候,做事看时机】(谚)火候:适度的火力。时机:恰到好处的机会。指做事要抓住好的时机,就像打铁要定好火候一样。
21、 【笨乌先飞早入林,小船早开先到岸】释义: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勤奋,遇事提前行动,肯下功夫,可以收到比其他人还好的效果。例句:文化低怕什么?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高的,学嘛!咱渔家有句俗话:笨鸟先飞早入林,小船早开先到岸。不会就学,就练。
22、 【认理不认人】(惯)指办事公正,不讲私情。
23、 阉了的公鸡——不啼(提)
24、 【拉下马】(惯)比喻使有地位、有声望的人失去地位、名誉或权力。
25、 【丢把芝麻赚个西瓜】(惯)指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收获。
26、 石沉大海——无影无踪;杳无音信;有去无回
27、 【拉不下脸来】(惯)指不好意思,难为情,或碍于情面。 也作拉不开脸来。 拉不下脸皮。
28、 【拴不到一个槽上】弄不到一块儿。申跃中《挂红灯》:“光 抓了你大叔去,也算是他应分的事。谁叫他跟人家拴不到 一个槽上呢?”
29、 【走了和尚丢了庙】(惯)比喻两头落空。
30、 【柴米夫妻,酒肉朋友】(谚)有柴有米,夫妻间才能安然度日;有酒有肉,朋友间自可你来我往。指人际关系,必须有物质条件作基础才能建立。 也作“酒肉朋友,柴米夫妻”。yulujidi.com
31、 张大爷的儿媳妇厉害极了,整天大吵大闹,惹得全家终日鸡犬不宁。张大爷来我家闲坐,叹气说:“俺家媳妇是那种‘打公骂婆,拖小叔下河’的人。”(江苏·射阳)
32、 【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释义:车船多不一定妨碍通行。比喻各不相关,并无妨碍。例句:“我这里也空落落的,得他来与老娘做伴儿。自古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我不肯招他,当初那个怎么招我来?”
33、 【灶老爷上西天——有一句讲一句】(歇)灶老爷:灶神,也叫灶君、灶王爷。旧俗每年腊月廿三祭灶神,认为灶王爷此时会上天报告所掌管的人家的情况。指实话实说,毫无保留或隐瞒。 也作灶王爷上西天——有啥说啥。 灶王爷升天——实话实说。
34、 【三百钱买了个瘟猪仔——死活不开口】(歇)钱:铜钱。瘟猪仔:得了急性传染病的小猪。开口:本指张开口吃东西,转指说话。指无论如何都不开口说话。
3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释义: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例句:虽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成婚丧祭各省不得一样,这儿女为父母成服,自天子以至庶人,无贵贱,一也。
36、 【一丈水,退八尺】(惯)比喻满腔的怒气消了一大半。
37、 玉皇大帝打筋斗——天翻地覆
38、 【屙屎的死在粪坑里——臭鬼】(歇)臭:谐“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39、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碰得头破血流,不会回心转意。又 指决心大,非干到底不可。沈从文《长河》:“大爷你不用怕, 让他们去试试看,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些人能办什么事!”
40、 牛犊子撒娇——顶顶撞撞
41、 豺狼披羊皮——蒙骗猎人
42、 【靴里无袜自得知】(谚)光脚穿上靴子,别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瞒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无法瞒过良心。
43、 【打抽丰】(惯)抽丰:分肥,分得利益。指利用各种名义或关系向人索取财物。一说,古时衙役每于秋风起时以做棉衣为由向富户索款。 也作打秋风。 打秋丰。
44、 飞机上放广播——想(响)得远
45、 【公道原在人心】(谚)公道:公正的道理。公道原本就在众人的心中。指众人对是非曲直自有公正的评价与定论。 也作“公道自在人心”。
46、 【 指桑树骂槐树/指冬瓜骂葫芦】借别的事情影射或攻击他 人。成语:指桑骂槐。西戎《赖大嫂》:“立柱妈,你说话说清 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你 们抓住了?是我的不是?”
47、 【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释义:饿死不能做贼,冤屈也不告状,劝人忍受。例句:“从小时,俺爹就教导我:‘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衙门口是好进的吗?”
48、 【推倒长城扶外围】(惯)长城原是用来防御外部势力进犯的,推倒它,是要扶助外人。比喻扶植外人,排斥打击内部力量。
49、 因为不听话,我常挨妈妈的打。我悄悄地问奶奶“是不是妈妈不再疼我了”,奶奶笑着说:“鸡无三条腿,娘无两颗心,其实她都是为你好啊!”(广东·龙门)
50、 【青天里一个霹雳】(惯)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个霹雳。 晴天里一声霹雷。
51、 稻谷成熟了,我和弟弟到乡下的姑姑家去帮着收打。看到弟弟没有捡起落在田里的谷子,姑姑说:“记住,细收要细打,颗粒要还家!”(广东·龙门)
52、 虫蛀的老槐树——腹内空空
53、 【忘到九霄云外】彻底忘记,解脱。忘,也说:丢、抛。萧红 《呼兰河传》:“到了如今,吃得饱,穿得暖,前因后果连想也 不想,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54、 【皇帝】“皇帝”是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 “皇帝”这个称号始创于秦始皇。夏、商、周三代,既没有“皇”,也没有“帝”。夏朝称“后”,商、周都称“王”。春秋时期,诸侯无论爵位高低,通称国君;后来,周王势力衰落,诸侯兼并,齐、楚、燕、韩、赵、魏、秦都先后称王,甚至中山小国也称起王来。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但赢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朕”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也是由秦始皇开始的。历史上虽然对秦始皇褒贬不一,但他确实是“千古一帝”。
55、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释义:佛:佛教修行圆满的人。放下手里的屠刀,马上就能成佛。原为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后用来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例句:佛家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好好改造,政府会对你进行宽大处理的。
56、 大风吹倒了大树——劲(尽)吹
57、 床头上拾钱一自己哄自己
58、 没牙老婆吃胡豆——软磨硬泡
59、 【煞上裤腰带就充贞节女】(惯)比喻刚干了坏事,转脸就假装好人。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谋略!
60、 【船到桥头自会直】释义:船到了桥边自然会放直船身过去。比喻事到临头,自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句:“算了罢!‘船到桥头自会直’!王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打碎了吃饭家伙可不是玩的!”
61、 风匣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62、 【过街的老鼠——到处有人喊打】见“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63、 【墙头草,随风倒】借指没有主见,动摇不定。或说:墙上 一草,风吹两面倒。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看,他 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一 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
64、 【一滴水见大海/一粒沙见世界】指个别表现一般。成语:窥 豹一斑。海外梁容若《故乡集》:“古人说:一粒沙里见世界。 在极细微极琐碎的事物里,也仍然可以反映社会、批评人 生。”
65、 【赶浪头】(惯)浪头:涌起的波浪。 比喻紧跟时尚,做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事。含贬义。
66、 口袋空空的穷汉——个子儿也没有
67、 【若信卜,卖了屋】(谚)卜:占卜,用迷信的手段给人算命。如果相信那些占卜算卦的鬼话,就会因风水不佳,连住房都要卖了。指占卜算卦纯属骗人,绝不可信。
68、 【牵着不走,打着走】(惯)比喻好言相劝不听,被强制或受到惩罚才肯听从。
69、 啥巴狗戴金圈儿——有钱的畜生
70、 【春耕宜迟,秋耕宜早】释义:春耕应该晚些,等土地彻底解冻;秋耕应早,争取在封冻前耕完。例句:语云:“春耕宜迟,秋耕宜早。”宜迟者,冻渐解,地气始通,虽坚硬土亦可耕;宜早者,乘天地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来春宜苗也。
71、 【一字长蛇阵】原为一种队列,借指排长队,或称长龙。李 准《老兵新传》:“在往农场的路上,几辆旧汽车上边装着粮 食、豆子、麸皮、柴油桶等,排成一行在前走着;接着是一排 拖拉机一字儿排开跟着;再后边是牛群、骡子群、大马车,逶 逶迤迤在路上布成了一条一字长蛇阵。”
72、 树从根上吸取营养,人在群众中得到成长。
73、 爱好跳伞——喜从天降
74、 【不钻不穴,不道不知】(谚)物体不钻就穿不出洞,意思不说就领会不清。指心意要表述清楚,不把话说清就容易引起误会。 也作“不钻不透,不说不知”。
75、 【枪杆儿努折了,枪尖不动】(惯)努:用力。枪尖:枪头。比喻仅仅作姿态,不动真格的。
76、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具体情况办理。西戎《灯心 绒》:“老马,人常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你是管银钱的,咱 的家底有多厚,你比我清楚,不能看见人家干啥,咱也干 啥。”
77、 【奉饶加一二,自有客人来】(谚)奉饶:额外赠送。定价之外多送给顾客点物品,顾客们自会经常来光顾。指做生意多给顾客点优惠,就可多招徕顾客。
78、 【双日不着单日着】不是双日就是单日,谓逃避不了。明 代《水浒》:“贼老咬虫,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这 屋里粉碎!教你双日不着单日着,我不结果了你,不姓唐。”
79、 【水仙不开花——装蒜】(歇)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似蒜头,叶子形状与颜色像蒜叶。本指装成蒜的样子,转指人故意装糊涂或装模作样。含讥讽或责骂意味。
80、 这天上午,我把自己写的一幅很好的毛笔字拿给爸爸看,爸爸说:“学得多,知识增多;写得多,笔下生花。”(安徽·长丰)
81、 【无风不起浪】(谚)水面上无风就不会翻起浪。比喻事情的发生总有它的根由,有了前因才会有后果。 也作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无风不起浪,无缝不生蛆。
82、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谚)宁可绕着走远点,也不要图近少走一步,担当风险。指凡事不可只图省事近便,必须以稳妥安全为要。 也作宁绕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宁绕干步远,不涉一步险。
83、 天阴得很重,好像很快就要下雨了。小叶在不紧不慢地拾掇着摊在箔上的棉花,她妈妈催促道:“小叶,快点啊,不要绣花绣朵的。”(山东·金乡)
84、 【不怕年灾,就怕连灾】释义:指连年的灾害最为可怕。例句:今年接着去年的大涝,又来了一个大旱,正如俗话所说:“不怕年灾,就怕连灾。”
85、 【话说过,风吹过嘴上说说,不能算数。】孔厥《苦人儿》: “妈说,‘话说过,风吹过!’大(爸)说,‘白纸黑字写下的!”’
86、 平时我在家里不爱劳动,有一次,我帮邻居家的刘奶奶提了一小桶水,妈妈见了笑着说:“你呀,真是内懒外勤,喜坏外人。”(河南·内乡)
87、 【哭了半天,还不知道是谁死了】谓不了解实情,瞎担忧。浩 然《艳阳天》:“真是大马虎,哭了半天,还不知道是谁死了! 我们说的是分麦子的事儿!”
88、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相关 的:要钱不要命。成语:一钱如命。周立波《暴风骤雨》:“他 是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的老财阀,不能养活枪。他胆儿 又小,瞅着明晃晃的刺刀,还哆嗦呢。”
89、 爷爷娇惯我,每次要零花钱总是不少给。这事让严厉的爸爸知道了,他说:“你呀,真是老母猪拱虚土,尽往省劲儿的地方拱。”(河南·新乡)
90、 每当看见妈妈穿着高档羊毛衫、鸭绒衣,或者看见我大吃巧克力、旺旺系列食品时,外婆总是摇头叹息:“穿不离棉,吃不离盐,看看你们!”(湖南·溆浦)
91、 白娘娘斗法海——精打光
92、 黄连树上挂苦胆一一苦命相连
93、 【披的人皮,做的鬼事】释义:比喻外表像人,暗地里尽做坏事。例句:“你们朝廷无道,奸贪横行,一个个披的人皮,做的鬼事,弄得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94、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惯)一个做恶人,一个充好人。比喻两人串通一气,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坏事。
95、 【袖大好做贼】(谚)衣袖宽大了,偷来的东西容易隐藏。比喻越是权位高、有实力,做起坏事来越是方便。
96、 【八月十五吃月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杭州人吴自牧记述杭州风物习俗《梦华录》上,是列在《荤素从食店》条中只作为糕团点心的一个品种,像月圆形,但不一定特定在中秋来吃。且看以宋代社会为背景的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等书中,在描绘中秋赏月的宴筵上,也未见写到吃月饼之事。 “八月十五吃月饼”起自明代。明代杭州人田如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贺之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形成原因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跟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故事。元朝末年,中原汉族人民不甘忍受蒙古族专制统治,便决定发动起义。为了联络各地同仁一致行动,就把起义的时间和要求写在纸上,密藏在月饼馅里,馈送给志同道合的人。拿到月饼的人把饼剖开来吃的时候,发现了纸条,知道起义时间定在中秋这一天。于是各地汉族人民举起义旗,同时行动,把蒙古贵族赶回了老家。从此民间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风俗。
97、 【人嘴两张皮】(谚)人的嘴不过是两张皮,怎样说都由你。指话是由人说的,只要讲出道理就行。也指无论什么话,都能从嘴里说出,不能当真。 也作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 人嘴两片皮,各说各的理。
98、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谚)指阴雨天,开始是牛毛细雨,这雨肯定下不大;雨后下着牛毛细雨,这是天不放晴的预兆。
99、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释义:比喻只要肯下功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例句:“别难受啦,立志吧,今年考不上,过了年再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00、 邻居家有个小弟弟,有好事了总往自己肩上放,遇到麻烦事总想让姐姐扛。阿姨笑着说他是“粉向自己脸上擦,灰往别人脸上抹”。(广东·龙门)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让你更有谋略!: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xiehouyu/3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