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愉悦】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不幸福”和不满足,其根源在于,很多人以为可以在时装店寻找幸福,在购物中找到幸福,他们在自我之外寻找幸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误解。我们必须在我们自己的内在创造愉悦、幸福和满足的前提。
占有和存在,愉悦和幸福。今天的消费性社会用一切手段诱导我们,让我们觉得,我们占有的越多,我们自身的价值就越高:我们消费的越多,我们就越幸福。这里的幸福只是消费享受,即娱乐享受越多,幸福就越大。这种幸福与生命和存在毫无关系,与我理解的幸福完全不同。
我体验的幸福完全是另一种幸福。每当我在路上,每当我在运动,每当我在自然之中,幸福之情就溢满全身。我在行走、我在攀登,风儿吹拂,我的幸福之中阳光灿烂。单人独处的时候,在摩纳哥海边游泳的时候,我常常感受幸福。在顶峰以及在城市、在室内,我从不感到幸福。我并不觉得不幸福,在城市我也觉得很好,但是我从不觉得幸福,在室内同样如此。我从来没有寻找幸福,幸福总是意外出现,在我轻松但不是消极等待的时刻找到我。
有的时候,我在路上,幸福无比,我会伸展双臂拥抱世界。这种时刻,有时是在阿尔卑斯山中,有时是在去往攀登的路上,有时是在冬天,我踩着滑雪板,在无边的白色雪地上留下我的痕迹,此时蓝天白云,阳光照耀世界,我在路上已经数小时,行走和呼吸的节奏十分和谐。
我在遥远国度的路上,也能感到幸福。在阿根廷,单人攀登阿空加瓜山南壁的时候,我体验到了最最深层的幸福。我在阿空加瓜度过了美好的一个月,在此之前,我经历了两年心灵的净化,净化的历程开始于我发生的事故。那时候,我单人无绳一天完成五个山壁的攀登,内心已经失去了平静,我带着目的,带着意图,疲于奔命,一定要让自己更有钱、更有名。事故之后,我来到阿空加瓜山,如同少年时期刚刚踏上登山之路一样,我带着正确的动机上路,就是为了山和山壁而来,为了我那个与山有关的无形意念而来,我要征服无形,因此我独自一人,没有媒体,没有赞助,只带着许多书籍,没有任何外在和内在的诱惑。在阿空加瓜山,愉悦和幸福与一种强烈的感恩之情交融一体,我找回了内心的平静。
那时,我刚刚甩掉拐杖,我的钱刚好可以支付所有攀登费用,我为自己还有能力和机会重新上路来到这里而感到无比惊讶,惊讶之情时时涌遍全身。我出于正确的动机来到阿空加瓜山,虽然我有"目标",想用我的方式、在一天之内单人无绳攀登阿空加瓜山的南壁,但是,我到了阿空加瓜山,实际上已经到达。"目标"对我既重要也不重要,这是一种没有意图的状态。对我来说,顶峰、最高点从来不是高潮和亮点,我的幸福与它们无关。在路上,一切还是未知,充满紧张、充满期待的这种愉悦,完全与顶峰无关。下山的时候,我也在路上,但又与上山之路不同。yulujidi.com
幸福来自行动,来自做事,自愿是做事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我不能想象,一个被迫做事的人,会感到幸福。如果一件事情很让我费劲,我也不会幸福。也许最多会感到轻松,因为事情终于做完了,也许也会感到骄傲,因为自己付出努力做成此事;但是,这些与幸福无关。
对于我,幸福与被动的娱乐和消费无关,幸福不在物品之中,幸福不在物品的占有之中。当然,我并不觉得娱乐消费和占有本身是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抓住它们不放,它们便会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让我们娱乐成瘾、占有成瘾、购物成瘾,就会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些各种形式的欲望和瘾癖会妨碍我们的发展。我们应该意识到,娱乐和消费以及任何形式的占有都是被动的,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愿望,满足人不断提出的要求更多的愿望。娱乐消费的时候,我们基本不用或者很少用得着自己做事,娱乐消费不用费劲。如果有人以为在愿望的满足之中可以找到幸福,那么他就会像前面提到的坦塔罗斯一样,永远不会真正到达,因为坦塔罗斯生活在将来。以娱乐消费为导向的人,他也永远不可能找到幸福,因为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被满足;而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只能得到短暂的享受。
对我来说,幸福是超凡脱俗的情感,只能感受,不能思考。我们可以惊讶幸福的出现,但却无法令人满意地描写幸福。如果我们太多地思考并论证幸福,幸福是否会离我们更远?幸福是否与我所定义的成功一样,总是直接与当下相关,只是现在存在?我们是否只是现在幸福?一切想让自己变得幸福的尝试是否都会失败?当我的孩子缠绕拥抱我,当我的妻子向我微笑,当我的皮肤触摸到粗糙结实的岩壁支点,当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当我的头上是蓝天白云,当我为美好的生活感到愉悦,这一切都是幸福吗?我不知道,但是这对我不重要,因为幸福就是幸福。
幸福和满足,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需求,特别是在有了足够吃的、喝的、住的之后,在他不用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之后,人就更有这种需求。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很多人已经不再为衣食住行担心,但是,他们并不十分快乐,不断寻找幸福和内心满足。我常常被问到,如何才能找到人的存在中这些令人渴望的状态。我是登山者,喜欢简洁明了,也许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不过,我要先说明一点,我不太明白幸福和内心满足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一个人感到幸福,他不可能同时是不满足的。我也不知道如何理解“内心满足"这个概念,因为“外在”的满足几乎没有。
“不幸福”和不满足,其根源在于,很多人以为可以在时装店寻找幸福,在购物中找到幸福,他们在自我之外寻找幸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误解。我们必须在我们自己的内在创造愉悦、幸福和满足的前提。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做有意义的事,意义永远在我的内在,当然不能用钱买到,我必须与自己融为一体,否则我就不能在我的内在找到幸福。不幸福的人不可能在其他人那里找到幸福,没有人能够给予我们那些我们自己没有找到的东西。这与人的自信一样,如果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我怎么能信任他人?我只有按照我自己、按照我的才华和能力、遵循“自我特有本性”来定向我的生命,我才能与自己融为一体,成为我自己。只有达到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感受愉悦、感受幸福,并感到满足。
与幸福一样,我可以为我做的事情感到愉悦,为见到其他人感到愉悦,为太阳的升起感到愉悦,为生命的各种形式感到愉悦,当然,我也可以为与消费有关的物品感到愉悦,但是,这种愉悦最重要的前提是不能过多。我用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幸福和愉悦】:http://www.yulujidi.com/haocihaoju/raokoulingdaquan/5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