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简约”矩阵图】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从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到现在,日本的幸福形式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呢?我们将前面所提到的内容,用矩阵图的形式来做总结。
请参考纵轴(富足→→简单)、横轴(精神→物质)的矩阵图(参见P190)来进行理解。
在1970—1980年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心目中的“幸福"含义就像矩阵图上“1”的区域,物质富足也能让精神充实,人们纷纷以添置物品作为获得幸福的来源。
等到各类物件都添置得差不多了,就算是物质依然丰饶,精神上还是觉得不能满足,这就是阶段“2”的状态。乍一看,似乎人人都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实质是处于压力巨大、精神紧绷,对未来深感不安的失衡状态,这个阶段,大致是从泡沫经济时期开始,直到2000年为止。
在近十年期间,因为日本经济的衰退,人们进一步丧失了购物意愿,指标下降到“3”的区域——因为别无他法,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逐渐回归到过去所认为的“简单”状态。
接下来,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物质简朴,精神丰裕”,也就是从矩阵图的左下一直延伸到右上“4”的区域。而这正是我们可以称之为“新简单”的幸福形式。yulujidi.com
人们已经意识到,“那个人住在很豪华的房子里,开着很名贵的车"的陈腐的价值观已经失去意义,所以主动选择了“新简单”的幸福形式。
我想,在幸福指数较高的北欧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应该也与日本一样,经历过相似的过程,最后才来到了“4”的区域。
譬如,芬兰的泡沫经济时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日本同期,当时,举国上下都陷入了借钱、还贷的气氛中,我采访过的提姆•莫尼纳,当时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照相馆,受泡沫经济的冲击后,背负了庞大的债务。
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孩提时期,家里总是放着崭新的车子,父母不断买回新的家用电器。但是当经济开始变得不景气后,一切都化为了乌有。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明白了金钱的意义和本质。
——提姆•莫尼纳/芬兰/作家、翻译家2000年时,芬兰的经济是相当景气的,但是品尝过泡沫经济滋味的芬兰人,不会因为重新拥有了丰富的物资而感到幸福,而是开始重视旅行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如同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日本年轻人现在的感受。
接下来的日本,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寻求全新的生活方式“减速生活”: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选择我在书中一直强调,拼命赚钱,再把拼命赚来的钱努力花掉,像这样用力“加速”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正在慢慢演变成为一个充满“减速”意义的时代。
所谓“减速”的概念,在2000年出版的《浪费的美国人》(朱丽叶•B.肖尔著,岩波书店出版)中曾一度出现。对此,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社会潮流、倾向之一。将过度的竞争和长时间的工作、物质主义、唯物的生活环境从日常生活中剔除,突然转变为悠闲自在零压力的生活态度,而这样的生活态度就是减速生活。”
只是,从这样的解释看来,似乎“减速”就只是指放慢速度而已,给人一种后继无力的感觉,就像“我受够了工作和职场的竞争,就算是年收入只有先前的一半,我也要慢慢开一家自己的店铺"一样,这是一种出于“我不喜欢甲,所以要换成乙”的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模式。
但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要的是“选择这样会让我快乐”或是“让我兴奋”的感觉,让自己主动做出选择。那样的选择虽然未必会给自己带来巨额的金钱收益,但是因为很开心,所以会让自己工作起来比之前更加用心。
读到这里,我想各位大致应该明白了,不论是“减少不必要的物品,过淳朴的生活",还是“不被金钱、场所和时间所束缚",如果要做出正向的选择,就必须大刀阔斧地舍弃很多东西,而这正是为未来所做出的减速选择。
因为感觉疲倦,不想再拼命工作,渴望拥有更多的时间……如果是因为想要逃避从而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不可能变幸福的从“物质富足”到“精神充实”,幸福的形式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想要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全新的悸动,我们就必须主动做出选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继续之前那种平淡无奇的生活,成天叽叽歪歪地抱怨:“日子怎么那么无聊?”有一些人,因为看主管不顺眼,想要跳槽,但是如果是出于这些消极的理由想要更换工作,最后可能会在新公司遭遇一模一样的情况:"到了新公司,还是和主管相处不快,早知如此还不如待在原来那家好呢……"寻求全新的生活方式幸福总是站在正向选择的那一边。
为了得到快乐和人生的乐趣,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出选择。然后再减少自己“应该”做的事和所持有的物品。这便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新简约”矩阵图】:http://www.yulujidi.com/haocihaoju/raokoulingdaquan/5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