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理由】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人最怕绝望。绝望了,就容易走极端、寻短见。理由往往很简单:老天没给我任何机会,我的人生,失败得太彻底了。
的确,有的时候、有些事情,老天连“再来一次”的机会都不会给你。如果这样,那你可以假装自己曾经死去,让自己“再活一次”。有个故事,就是这样的。
有位商人,遭遇了经商以来最惨痛的失败,几千万资产一夜之间丧失殆尽,最终破产。受不了残酷的打击,他想到了自杀。
思来想去,他决定选择一处风景优美的峡谷,作为自己的葬身之地。那个地方他经常去,在那儿悄悄消失,也算是不错的归宿。从陡峭的悬崖跳下去,整个过程会很快,不会那么痛苦,他想。
通向那条悬崖的,只有一条一尺来宽的小路,两边都是密不透风的荆棘。商人在小路上低头前行,快到悬崖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有位年轻女子,挡住了去路。
走近那位女子,商人发现女子在低头哭泣,没有让路的意思。他在女子旁边等了一会儿,女子依然没有反应。无奈之下,他只好说:“姑娘,你这是……”年轻女子光顾着哭泣,发现有人来了,反应激烈起来,大声朝商人吼道:“不用管我!你们谁也甭劝我!让我死了算了!”yulujidi.com
说罢,女子转身朝悬崖跑去。商人吓了一跳——原来这女子也是来自杀的!他本能地追上女子说:“你误会了!我不是来劝你的!其实……我也是来跳崖的……."姑娘没想到会有这么巧的事,愣在了哪里,一边看着脚下,一边抹着眼泪。商人继续说道:“姑娘,你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跳崖呢?”女子说:“相恋多年的男朋友抛弃了我,有了别的女人。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商人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那也不至于自杀啊,你在认识你男朋友之前的20多年,还不是好好地活过来了?”女子一想,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便问他:“那你为什么自杀呢?”商人叹了口气,说:“我比你要严重得多,你只不过和男朋友分手了,可我……几千万的家产,一夜之间,赔了个精光!你说,我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女子一想,从千万富豪一下子成了穷光蛋,打击的确够大。可转念一想,好像也不太对:“你现在觉得日子过不下去,可是,在你没成为千万富翁之前,你还不是一样活着?怎么现在就活不下去了?”商人打了个激灵。对啊,自己也是从穷光蛋一步步变富的,也当了20多年穷人,那20多年不也活过来了?为什么现在只是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却为活着找一个充分的理由活不下去了呢?他们都把自杀的念头放在一边,交流了很长时间。当天晚上,两个人都选择了回家,谁都没有死,好好地活了下去。
“为这点事就去死,不值得。”这是我们经常劝解别人的一句话。可为什么"这点事"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看得很清楚,得出的答案是“不值得”;当“这点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就犯了糊涂,排解不开了呢?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我们可以从镜子里看到自己,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却不能跳到事情之外来看自己。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当你因为一件事情想不开、钻牛角尖甚至想寻短见的时候,不妨尝试着跳出来:假设现在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我来劝他,我会怎么说?据说,法国戴高乐总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和“戴高乐”看成两个人。一个就是自己的内心,这个内心可能有私心、私欲;另一个,就是民众心目中的“戴高乐将军”,他代表了国家、民族,代表了公正、权威。
遇到左右为难的事情,或者说公心和私利相碰撞的事情,他就会问自己:“如果戴高乐将军遇到这件事,他会怎么做?”那个戴高乐将军,会出于公心去判断和决定;那么,他也会跟着戴高乐将军去这么做。
当你心情低沉的时候,你可以和戴高乐一样。比如,如果你叫阿贝,你现在钻牛角尖、解不开疙瘩了,你可以尝试着去劝说“阿贝”:不就这么点小事吗?这点小事,和你的人生、你的理想、你的抱负比起来,算什么呢?这是人和自己在内心的一种对话。很多时候,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靠自己和内心的对话来解决,只能靠自己劝慰自己;外来的劝解,往往是无力的。
你甚至可以活在小说里,只要想改变如果你对自己的前半生感到绝望,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八个字:换种方式,再活一次。
也就是说,让自己做出改变,尝试一种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这种改变,可以是职业的改变,也可以是生活状态的改变。
国外有不少人喜欢从50岁开始,彻底离开前半生所从事的行业。如果你前半生是个医生,那么,从50岁之后——或者其他你认为合适的年纪,可以尝试一种完全不同的职业、一种你自己倾心的行业,比如做旅游者、牧师、宠物驯养师,以及作家、探险者……总而言之,你要去完成自己童年的梦想,一个想了一辈子而没有实现的梦想。只要你肯改变,一切皆有可能。
有一个关于创业者的故事。她的改变,并非主动,而是有点被动——单位裁员,她下岗了。
这没什么。她很想得开,因为她很早之前就有一个梦想:开旅馆,做“馆长”。这个梦想很现实,一点都不浪漫。这也没什么,因为这是她的梦。
不过,当她把这个想法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否定:现在,开小旅馆的人太多了,你一无经验,二无资本,如何能成功?她很爱动脑子,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换一种活法。就在她希望人生能作出改变的时候,一个灵感突然产生了:既然自己渴望体验另一种人生,那么,客人会不会也喜欢这种感觉?如果把这种感觉和旅馆结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她喜欢推理小说,甚至,她有一段时间,几乎生活在小说中。可不可以让自己的顾客,也生活在小说中?这个想法让她兴奋。她开始了尝试:盘下了一个只有10间客房的小旅馆,按照自己的设想,精心设计、改造。最初的主题是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小说。她按照小说中的一些著名案件的场景设计房间,并在房间内设计了一些小机关,让每一个前来住宿的旅客,可以在住宿的同时,进行“案件侦破”工作。
这种“生活在小说中”的创意,让她的旅馆吸引了一批福尔摩斯爱好者,生意兴隆起来。《山楂树之恋》热映的时候,她对旅馆又进行了改造,前来住宿的旅客,可以“生活在电影中”。
这既可以看做经营上的创意,同时也说明了一点:当前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换一种生活”的需求。这位“馆长”如此,她的客人更是如此。
对我们而言,如果你活得累了、倦了,那么,不妨尝试着改变一下,让自己换一个环境、换一个世界。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甚至可以是永久的。记住:只要改变,机会就在眼前;那些让你觉得自己“该死”的067理由,都是过眼云烟。若干年后,除了让你觉得荒诞之外,什么也留不下。
痛苦,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可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痛苦都是人必须存在的一种感觉。人离不开痛苦,甚至痛苦对人还有很多益处。
人是在痛苦中出生的。在胎儿经过产道、“升级”为婴儿的那一刻,他要;历一系列蜕变:从液体化生存变为气体化生存,从被动供养到主动呼吸,、“寄生”到独立。这个过程不仅痛苦,而且伴随着疼痛。
当然,更疼的是母亲。我们先来说说这种与生俱来的痛苦——“疼痛”。没有人喜欢疼痛这种感觉,不少人希望疼痛永远消失。但那基本上是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会遭遇疼痛。如果真的感觉不到疼痛,反倒是件烦事。
大概十多年以前,国外就发现过一个“天生无痛感”的小女孩,她天生觉不到疼痛。国内如今也有这样的例子。
感觉不到疼痛,不怕痛,貌似“幸福",其实大错特错。这叫“先天性痛症(又称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发病率只有[万分之一。
“无痛感”对于人来说,是个极大的风险。缺乏了疼痛这个信号,病人有「能自己坐在炉子上、严重受伤却毫不知情;有可能已经流血过多、危及生御茫然不知。
媒体报道,一个患有“先天性无痛症”的小男孩,“十根手指几乎找不到甲,指尖上存留的伤口已肿了起来”“脚踝摔得像小腿一样粗,他还像没受5一样,拖着畸形的大腿到处乱跑。”这种情况有点恐怖,致命的危险随时可发生。
同样,对一个人来说,最危险的不是疼痛,而是“无痛感”,是麻木:危金已经袭来,他却毫无知觉。
疼痛作为身体上的痛苦,不可或缺;那么,精神上的痛苦,是不是越少或好、没有最好呢?理想境界,当然是没有最好,每个人都可以开开心心的,远离痛苦。事上不是,人这辈子最不会缺的,就是烦恼和痛苦;因为人是高级动物,思准太复杂,想得太多。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越是智商高的人,痛苦越多、烦这越多,因为他的思维过于发达。
我们不要指望这辈子一点儿心理上的痛苦也没有,那不可能。最好的方式,是笑对痛苦,让痛苦成为磨炼自己的利器。而且,奇妙的东西在于:一旦你能正确地看待痛苦和烦恼,那么,这一次“痛苦”的磨炼,反倒会给你造幸福的机会。
换个眼光看痛苦,痛苦就会换个角度来看你,痛苦甚至会变成幸福的铺各石。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该死”的理由】: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lizhiyulu/5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