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生最大的伪命题】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努力,努力,再努力看过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人,对“努力”二字都会有个直观的认识:只要记住一个名字——许三多,也就知道了什么叫“努力”。许三多天分并不好,他能通过摸爬滚打成为“兵王”,就靠两个字:努力。别的不说,光他每天坚持的10公里负重长跑,就够令人震惊的了。
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曾经说过,他认识的很多名人,其实都是“许三多”,他们的勤奋和努力,让你很难想象。
想想也是,世界上有几个人能不努力便成功的?我们只看到了名人的成功,没有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艰辛,所以会觉得他们成功得很容易。事实上,他们都不容易,都是“许三多”。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有一个“人生方程式”。为什么并不聪明甚至有点儿“蠢”的许三多能够成功?看看这个方程式,就知道答案了:人生(或者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的核心,在于乘法。稻盛和夫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头脑聪明,也就是他的思维方式×能力可以得到90分,但他骄傲自满,只发挥了30分的热情,那么他获得的结果就是30×90=2700分。而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他的能力×思维方式只有60分,但通过努力发挥了90分的热情,那么他得到的结果就是60×90=5400分,远高于那个头脑聪明的人对工作的热情很关键,没有热情的工作,仿佛竹篮打水。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稻盛和夫特别提到了一点:通过努力发挥热情。
一个人想要长时间保持热情,是非常困难的。老百姓对这种现象早有了最通俗的阐释:五分钟热度。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有热情,父母在告诫他的时候,往往要说一句:你可不能只有“五分钟热度”啊!
事实上,很多人恰恰就是“五分钟热度”,对工作,你让他保持短时间的热情,没问题;想要他长期保持热情,那就困难了。yulujidi.com
有的人天生精力充沛,无论对多么枯燥的工作,都能保持热情,他们成功的概率就很高。但这种“天生热情”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热情,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维持的。如果不努力,他的热情很快就会消散了。所以,当你对工作逐渐失去热情的时候,一定要拷问自己:我真的努力维持了吗?“10%定律”:最赚钱和最努力的有些人是天才,天生聪明,比如爱迪生,发明很多东西之后,成立自己的公司,可以致富;再比如诺贝尔,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发明炸药,也可以致富。
也有的人虽然不如他们聪明,但有着天生适合成功的性格,比如热情、勤奋、不怕挫折,他们也容易成功。
这两种“天生”的素质,都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因为天生的东西无法改变,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后天的努力。
如果仅考虑后天因素,有一个“10%定律”值得我们借鉴:在各项事业中,最赚钱的人往往只占10%,而这10%也往往是最努力的那群人。
【美国一家调查机构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在所有的交易中,80%的新交易,都是在给同一个对象打到第五次电话后才能谈成。
打电话谈判的情况大致如下:48%的销售员打了第一次电话后放弃,失去了顾客;25%的人在打第二次电话后放弃;12%的销售业务代表在打第三次电话后放弃;只有10%的人,继续打电话,直到成功。
而这些一直打电话直到成功的10%,正是美国收入最多的人士,他们的收入水平,与名人、公司主管和专业人士并驾齐驱。
当然,打电话只是一个方面。在一笔交易中,坚持打5次电话并不困难;倾尽全力完成这笔交易,也不困难。问题是能不能在所有的交易、所有的行为中,都保持这种状态。
我们可以把打电话看做一个比喻,它代表着一种坚持的精神。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猛打电话就会成功,很多人爱“煲电话粥”,打起电话来没完没了,这种习惯除了让老板不耐烦,没别的好处。
任何行业,最成功的人往往是最能坚持的那10%。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在具体业务中,越坚持的人越容易成功;第二,进入一个行业后,只要这个行业有前途,就不要轻易退出,最成功的人,往往也是在这个行业里坚持时间最长的人。
很多人喜欢跳槽,而且是在不同的行业间跳槽,今天干广告,明天干保险,后天干培训,最终的结果是"样样通、样样松":表面看似乎什么都懂,但在真正的专业人士看来,他什么都没学透。这种喜欢“频繁跨领域跳槽”的人,成功的概率往往不高。
【正如一段网络流行语所说的:】
当你愿意把一件事情干上10年,这个事情就成了事业;当你愿意和一个团队共事10年,这个团队就成了兄弟;当你愿意把一个故事讲上10年,这个故事就成了存在;当你愿意在一个地方待上10年,这个地方就成了故乡;当你愿意为他人贡献10年,这个“他人”就成了亲人。
除非行业本身没什么前途,你在行业中打拼的时间越长、越坚持,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原因很简单: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你绝对称得上是该领域的行家里手。
如果把自己从事的领域看做事业,那么,目标局限于成为行家还不行。既然下决心去做,那么,最高的目标,是成为这一领域内的“旗手”和“标杆”。
曾经是“北漂一族”的M女士,就是这样一个坚持者、努力者——而且,她成功了。
M女士本来在家乡一所学校工作,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到北京闯荡。按说,她的条件不错,名牌大学毕业,英语六级,找个待遇好点的工作并不困难。让朋友们困惑的是,她对自己的“老本行”情有独钟,来到北京后依然选择了一家文化学校,从最底层的任课老师干起。
在家乡的时候,她的职务是副校长。如今在北京这所学校,只能“从头再来",每天绞尽脑汁地给学生辅导功课,还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甚至发广告传单的工作都要亲自干。劳动强度大不说,工资待遇也低。
来北京没多久,她明显地消瘦了。几个朋友于心不忍,劝她换个相对轻松、待遇又好的工作。M女士拒绝了。她说:“只要一个行业适合你,那么你在这个行业里做三年就一定能有小成,10年就一定能有大成!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别的工作再好,只是多赚点钱罢了,而这个行业可以成为我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M女士说出了“在一个行业内坚持”的另一个理由:适合你。这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不适合你,当然也没有必要坚持。适合你,而且有前途的行业,那就坚定不移,坚持下去。
M女士的坚持,取得了令朋友惊讶的成绩。因为她尽心尽责,对学生和家长的情况了如指掌,越来越多的家长点名要她上课,人气直线上升。校长感到十分惊讶,专门把她找来,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长谈,也成为M女士事业上的转机。校长发现,M女士对行业的了解、前景的分析都有很高的水准,对讲课的方法、顾客群的跟踪服务等,也有独到见解。
谈话之后,校长让M女士当起了自己的助手,学校迅速发展起来。几年之后,M女士已成为圈内名人,各方面资源得到了滚雪球般的积累,于是自己创业,创办了一所学校,成了一个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和M女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一个朋友。同样在北京混,这位朋友每年都在跳槽,先后干过影视策划、外贸出口等多个行业,收入虽然每次都有所提高,但在所有的行业中,都属于“可有可无”的人物,成不了核心,更不可能成为标杆。
努力+坚持,是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作为有心人,在一个行业内坚持的时间越长,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有个前提,是要立志在这个行业内干上10年甚至一辈子。如果没有这种志向,只想在一个行业内混日子,那注定不会成功。
立下这种长期坚持的志向,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待遇、薪酬、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成为你动摇的理由,都会轻易地引诱你。
随口的诺言很容易,下定决心、誓不回头的立志,却很艰难。随口的诺言薄如纸,咬牙的立志坚如山。很多时候,在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在你拥有了成功梦想的时候,需要四个字:咬牙立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是人生最大的伪命题】:http://www.yulujidi.com/haocihaoju/miyudaquan/5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