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未偶然遂】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郭殿龙】
郭殿龙,教授,1943年生,祖籍山东。196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1981年毕业于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89年赴美作高访学者,1991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长春邮电学院邮电第六实验工厂总工程师、中国通信学会设备制造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邮电高校英文学报编委副主任等职。
近年来从事“随机Petri网定量分析”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主持研制开发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多项通信产品,其中DES—3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难圆的大学梦】
人生的道路往往是崎岖不平的。有时候越是努力,越是和命运抗争,遇到的麻烦就越多。我4岁失去母亲,在伯父母身边长大。童年时候的我就非常喜欢读书,把上大学作为我的追求和理想。高中毕业时为了不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我报考了师范院校,一个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然而,正在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时候,家里传来噩耗——伯父去世了。在突然的打击面前我没了主意,失去了生活来源,只好辍学。
一个农家子弟离开校园还能作什么呢?只能像前辈一样到田地里从事简单而原始的劳动。农家生活的苦和累对于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而大学的生活是多彩的,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令我留恋。人真是奇怪,当你拥有的时候并不懂得珍惜,一旦失去的时候却后悔莫及。理想和现实极大的反差,迫使我思索人生,反思自己,决不能这样糊里糊涂地混日子,要改变现状,实现理想。一个强烈的愿望在心底里萌发,我决心再次考学。有了奋斗的目标,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自己,白天在地里干活,把书放在地边,有空就看几眼,夜里做题至深夜。为了重返大学校园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换取生活的基本保证,利用劳动休息的时间努力读书。功夫不负苦心人,在高中老师的鼓励帮助下,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学院,圆了难圆的大学梦。yulujidi.com
【艰难的跋涉】
人生的旅途是漫长的,重要的是要有理想、有追求,能把握住机遇。经过“文化大革命”和解放军农场的锻炼,我被分配到通信企业的第一线。十年浩劫之中,知识分子是被批判的对象,学习科学知识会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在那动荡的年代里,我们这一代人失去了最佳的学习时机。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中国百业待兴,邮电通信事业亟待发展。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实践中我深感知识的不足,觉得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还必须继续学习。国家恢复考研的时候,我已35岁,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当时在交通极为不便的一个小三线工厂搞技术工作,只能利用“抓革命、促生产”的间隙学习点东西。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学外语几乎成了里通外国的代名词,考研需要的教材也很难弄齐。在家庭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我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再次走进高等学府的大门,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班上同学年纪大的已过40,年纪小的才20出头,大多数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坚持学习可真不容易。一分耕耘定然有一分收获,这是不变的因果律。经过三年的辛苦努力,我们成了恢复学位制以后第一批硕士学位的获得者。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来到长春邮电学院成了一名大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对通信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亲眼看到企业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克服工作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困难追求知识、坚持业余学习情景,我深深被他们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所感动。此时,我扪心自问:应该安于现状吗?不需要再提高了吗?不,决不!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从此下定了。
人生历程是一条曲折的线,具有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几个点。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开始选派大批的科技人员出国进修,但要想出国必须通过严格的外语考试。我从中学到大学外语学的都是俄语,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学的是速成英语,“哑巴英语”,仅仅满足于阅读外文资料而已。全面学习英语可是个慢工夫,对于肩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一个40开外的中年人,学习外语的好时机已经逝去。我不可能抽出大段的时间坐在课堂里去学习英语。好在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用袖珍式录放机可以随身听,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通过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记,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听,日积月累辛苦努力通过了EPT考试和口语培训,我终于飞越太平洋踏上了去美国求学的征程。通过和美国大学的导师以及学生们的接触,感到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智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差距,差别大的只是大学、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在那里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迅速地得到最新的文献资料,因此,在美国我可以高速度地完成博士论文。我去的伦塞勒理工学院(RPI)是美国第一所私立工科大学,我研究的课题“随机Petri网的定量分析”是该院几届博士生想作而又没有完成的课题。运用在国内学习的“随机过程”等理论课程,我在较短时间内就有了突破,在国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了十几篇文章,为美国同行留下了一个中国中年学者刻苦钻研的深刻印象。
【不悔的追求】
人生的轨迹绘出的常常是一个圆,往往是从哪里来、又回到那里去。在我学习通信、讲述通信的时候,除了提高自己,教导学生以外,常常想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特别是为生活在农村的父老乡亲作点事。在研制新产品的时候,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经常是彻夜不眠。当一个个新产品开发成功之后,产生的由衷喜悦是难以言表的。几十年来我主持研制开发的一些通信设备在我国的通信网上运行。不过,我总想我国的广大地区是农村,只有把农村的通信搞上去,才能真正地实现我国通信的现代化。因此,我围绕着农村通信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把主持开发的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在家乡开通使用。为实现电话村,结合国情、结合目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推出了系列产品,有的产品还获得了科技进步奖。一个农家的子弟,走出了田地,又用勤奋回报了养育他的父老乡亲,用成功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这就是我的追求,不悔的追求。
回首往事,我是一个说不幸而又很幸运的人,是一个智商极其平常的人,唯一可取的是我的努力和勤奋。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迈对了关键的几步,在曲折的人生历程上把握了有价值的几个点。几十年的学海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只有不忘社会的责任,才能学有所用。
让我们用马克思的话来共勉: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地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生未偶然遂】:http://www.yulujidi.com/haocihaoju/miyudaquan/5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