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励志句子

【咬牙立志:从屈辱开始的努力】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咬牙立志:从屈辱开始的努力】

立志在一个行业里干上10年、20年,并不容易。在经历挫败、屡受打击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咬牙立志”的时候。

一个人如果生活得顺风顺水、过于安逸,你让他立下志向,在领域内努力坚持20年,恐怕很难。即便当时信誓旦旦,过不了多久就烟消云散了。唯有经历挫折甚至屈辱,血淋淋的失败给予了我们一定的教训,我们才会咬牙,才会立下决定一生的志向。

【咬牙立志:从屈辱开始的努力】

清末名臣曾国藩就曾“咬牙立志”。说实在话,曾国藩天资并不出色,不像有些文人、大臣,多少有点“天才”的成分。曾国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后天的努力和坚持。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有《曾国藩家书》等很多文学作品传世的曾国藩,当年居然是靠“复读”才考上的秀才。

时间是道光十二年(1832),曾国藩到湘乡县考秀才。秀才是考取功名的“通行证”,秀才考不上,连考取功名的资格都没有。

那时候的考试,对考生来说绝对是一种虐待。现在参加考试,考场规矩很严,不光是对考生严,对考官也严,你不能随便刺激考生,要让考生心理稳定,发挥正常水平。那时候可不行。考试的时候,主考官闲着没事,就翻』是人生最大的伪命题别人的卷子看。看到曾国藩的卷子之后,主考官对其“当众斥责”,说他写的文章文理不通。yulujidi.com

打人不打脸,小曾同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能当时他水平的确一般,也可能受主考官呵斥,心理大受影响,连秀才都没考中。虽然没考上,成绩还算可以,接近录取线,他被作为“佾(yì)生”注册了。

佾生充其量只能算“半个秀才”。佾生又叫乐舞生,是清代在孔庙中担任祭祀乐舞的人员。考取佾生、秀才之前,他们统称“童生”,而佾生“在不录取入学的童生中选充",也就是说,没考上秀才的,可以录取为佾生。

佾生毕竟不是秀才。小曾同志很坚持,第二年继续考秀才,等于“复读”了一年。功力又增厚了,道行更深了,总该考个好成绩了吧?没承想,好不容易考上了,却考了个“背榜”——也就是秀才中的最后一名。

去年在录取线附近,考了个佾生;努力了一年,该有点进步吧?没想到就进步了几名,精准无比地考中了录取线。这让自幼就有些自负的曾国藩备受打击。去年考官的当众呵斥和今年勉强中榜的成绩,让他感到了莫大的屈辱。

这种屈辱没有打垮他,反倒激起了他发奋读书的信念。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做一篇文章、写一首诗,看书不少于20页。

这个计划,不算多么苛刻。问题是,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如果没有这种坚持,我们能看到《曾国藩家书》等宝贵资料吗?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我现在虽然侥幸成了名人,也不敢自诩为有本领,更不敢自以为是。你一定要咬牙立志,积蓄自己的斗志,增长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要气馁。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业,离开了“坚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曾国藩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这种严,不是“一时的严”,或者“在众人面前严、在众人背后松”,而是表里如一。除了每天写日记、做文章,他对自己的仪表、步伐都有严格的标准,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据说他每迈一步,步子的幅度多大,都相当标准。有一次,他在一条船上,随口就说出了这条船的长度,和船的真实长度几乎分毫不差,令前来陪同的官员大为惊讶。这种精准,如果没有长期的坚持,肯定是做不到的。

我们不可能成为曾国藩,但人人可以成为“坚持的自己”。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努力,成功的概率必然会增大;坚持未必能成功,但不坚持必定不会成功。

即便我们坚持了却没有成功,也问心无愧。只要努力而且坚持了,对我们来说,过程就是一种成功,结果已经不再重要。

失败,真的就是失败吗“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句尽人皆知的名言。这句话能给失败者以鼓舞和信心。但不可否认,有人失败多次之后,成功了;有人失败多次之后,最终的结局,依然是失败。

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有些人来说,失败就成了“孙子”?这很值得研究。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失败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核心是失败之后的总结和提高。重复在一个层次的失败,永远只会是失败,难以成功。

一个人经历多少次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他这一次失败时比上一次失败时有所提高;可怕的是一个人虽然经历了失败,却依然停留在失败的水平,没有任何提高。

重复在一个水平上的失败,叫做执拗。如果你经历了多次失败,却发现自己依然处在第一次失败时的水平,那么,你就必须要反思了。这个反思,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努力+坚持”并不冲突。

我们强调在一个行业内“努力+坚持”,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适合自己;第二,行业有前途。执拗的人,往往是违背了第一个条件,在不适合自己的行业中坚持,其结果就是离正确越来越远。

有一些特殊行业,的确需要天分的,比如艺术行业。缺乏天分,在这些行业中无论如何努力,都可能只是一个平庸之辈。

有一位画家就是如此,在不适合自己的行业里坚持的结果,是让他更加穷困潦倒。明知道这么下去没什么前途,但他除了画画,不喜欢别的工作,也没打算换别的工作。

他画的画,一张也卖不出去。没钱支付餐费,他只好赊账。长期赊账,导致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拒绝他。最后,只剩下一家餐厅还允许他赊账,他的一日三餐,都在这家餐厅解决。

这家餐厅的老板之所以敢于向画家赊账,不完全是因为心善,还有别的隐情。

有一天,画家在餐厅吃饭,突然来了灵感。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用餐巾当画布,拿起随身带的笔,蘸着酱油、番茄酱等,就画了起来。

画家疯癫的举动显然没有感动服务员。服务员想阻止他,被老板制止了。老板走到画家身边,似乎是很欣赏地看着他作画。

终于画完了。画家拿着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态。

餐厅老板忽然开口说:“你可不可以把这幅画送给我呢?这样吧……你送给我这幅画,用来抵顶你欠的饭钱,怎么样?”“真的?”画家大喜过望。如果真是那样,这将是他平生卖出的第一幅画,而且价格也不算低——毕竟自己已经欠这个饭馆很多钱了。当然,钱不钱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有人认同了自己作品的价值。这种认同带来的满足感,是无法估量的。画家激动地说:“这么说,你也看得出我作品的价值了?看来,我离成功不远了!

餐厅老板连忙打断了他:“不不不,不要误会。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儿子,和你一样,成天想当一个画家。不过我们很清楚,他没有那个天分。我要这幅画,是想把它挂起来,提醒我的儿子,将来不要落魄到和你一样的地步。"故事有些刻薄,但道理很值得我们琢磨。有些特殊行业,的确需要天分,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比如想当教师就要口齿清晰,想做模特就要有好身材,等等,这都是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要坚持。

也有人会反驳我。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当时人们并没有看到他们作品的价值,他们的才华也被湮没了;但是多年之后,其作品的价值被人们重新发现,变得风靡一时。这种情况,在艺术界并不少见。

问题在于,我们谈的是“今生的修行”,不是来世。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如果等到几十年、上百年之后的人来“发现其价值”,又有什么意义呢?成功的确存在“时间差现象”。你当前的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可能就变成了成功。请注意,这里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是“失败之后的成功”,而是“失败变成了成功”,也就是反败为胜。

通过打时间差,以时间换空间,原本“失败”的课题,可能反败为胜。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反败为胜的两种思路:第一是打“时间差”反败为胜,第二是通过重新组合反败为胜。

赢在未来,就不算失败通过“打时间差”反败为胜,不能靠运气。和敌人作战,眼看一败涂地了,突然来场暴风雨,把敌人吓走了——这种靠运气的“打时间差反败为胜”固然也有,但显然不能光凭这个。

赢在未来的“失败”,需要智慧的头脑。这种智慧,最关键的一个词叫“铺垫”。也就是说,你要胸有成竹,虽然知道眼前会失败,但过一段时间,自己的“事先铺垫”就会发挥作用,让自己反败为胜。

在军事上,这种计策也经常出现,通常是先用弱军引诱敌军进入自己的包围圈;弱军一定要失败,而且要败得彻底,但指挥者并不惧怕这种失败,因为他有预先的设计。

生活中,我们显然没必要先搞一场失败再反败为胜,直接取胜最好。不过,有的时候,直接取胜的确很难,有些项目,如果缺乏“做好铺垫”的智慧,恐怕真得会一败涂地。

负责会展策划的Y经理,就曾遭遇过这样一次窘境。前两年,Y经理拉到了一个会展策划的活计,对方是一家重工企业,绝对属于“大客户”了。这家重工企业要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一个工程机械展览会,找到了Y经理。

这家企业经常搞这种展览,对展会的各项成本都很熟悉,他们报出了一个很低的价格。面对这样精明的合作伙伴,Y经理只有苦笑:对方的确属于“行家报价”,给自己留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不过,在仔细做了会展的预算之后,Y经理吓了一跳:重工企业给出的报价,只包含了材料费等常规开支,忽视了德国的一个“特殊国情”。

什么特殊国情呢?德国人重视环保,会展结束之后,所有的会展材料都要清理干净。这倒没什么,核心的问题在于价格:在德国,临时搭建的展台在撤展时,请人来处理各种垃圾的费用高达每吨36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3600/!

加上这笔垃圾清理费的预算之后,重工企业报的价格,不仅没有赚头,还有亏钱的可能。Y经理不想失败,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到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要求加价。

遗憾的是,企业负责人态度很坚决:只能出这些钱,否则找别人!Y经理无奈,说,给我一天时间,我考虑一下,如果明天不给你答复,你就找别人吧!

Y经理很清楚,接下这个活,自己很有可能亏钱,成为失败者;即便重工企业把策划交给别人,别人也未必能接手。

虽然有很多“不接手”的理由,他还是做出了“努力+坚持”的决定,毕竟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定一个客户很不容易;如果这次让别人做了,下次他肯定也不会找你了。

难道甘心做“亏钱”的会展策划吗?Y经理当然不甘心。经过一天绞尽脑汁的思索,他为自己做好了反败为胜的铺垫。

第二天,Y经理打电话给企业负责人,接下了这个策划。在开始和企业密切接触、忙着搞策划的时候,他提出,为了突出会展的中国特色,要求企业运一批汉白玉石子到德国,铺在展台一大半面积的地上。企业觉得这个点子不错,同意了。

Y经理的策划做得很精致,会展很成功,自己的客户在会展上大出风头。

精美的布局和中国特色的汉白玉石子,让很多德国人流连、驻足。重工企业对Y经理的策划很满意。当然,加钱是不可能的,到现在为止,Y经理还是在赔钱赚吆喝,那点策划费没法让他赚钱。

会展结束后,别的展位开始撤展,Y经理却按兵不动,没有急于请人清理。他在展台休息的时候,一群德国人进来了,要求购买那些汉白玉石子。重工企业的人这才恍然大悟:Y经理要求使用汉白玉石子,原来是埋了伏笔!

不仅如此,因为展台二楼设计得相当精美,而且便于组装、拆卸,一个德国老板决定出价8万欧元,买下展台二楼,作为工作室。汉白玉石子和二楼展台,让Y经理反败为胜,赚了不少银子。

原来,在决定是否接下这个活的那一天,Y经理虽然绞尽脑汁,但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广泛分析、多方开拓思路。他了解到,汉白玉石子在德国是稀罕物,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自己如果趁展会的机会带过去,不仅可以突出展台特色,还能把石子高价卖出去。于是,他决定把汉白玉石子作为自己反败为胜的突破口。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Y经理在展台设计上下足了工夫,力争让自己的展台成为最令人瞩目的展台。为了把汉白玉石子卖出去,他还让人设计了精美的宣传卡送给参观者。这样,不仅吸引了很多德国人前来购买汉白玉石子,而且二楼展台居然也卖了出去。

可以说,这个打时间差反败为胜的例子,是做了精心铺垫的。不仅有“事前”的铺垫,还有“事中”的铺垫,最终才有了“事后”的胜利。没有这些努力、缺乏这种智慧,那么,失败就只会是失败,难以演变为成功。

还是那句话:靠时间差将失败变为成功,凭的不是运气,是智慧。比如Y经理,就很有智慧——变废为宝的智慧。任何展览会,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展览时,展台光鲜无比、亮丽无比;展览后,展台就要拆除,变成一堆垃圾。能不能从这些“垃圾”上做文章?从垃圾上做文章,就有一个前提:展品的材料,能够循环利用,不能用完后就成了“废品”。废品固然也可以出售,但在发达国家,出售废品的收入还抵不上处理垃圾的费用。一种既不会成为废品、几乎没有损耗、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汉白玉石子,被精明的Y经理找到了。这是他利用“后展览时期”反败为胜的关键。

除了石子,Y经理还很重视展台的循环利用,挖掘出了这些“一次性产品”的“二次价值”。把精美的展台做得方便拆卸、可重复利用,是他的另一精明之处。可以说,在整个策划活动中,他处处体现了“发掘二次价值”的智慧。

毫无疑问,这次“反败为胜”的经历,也会让他更有竞争力,今后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从此之后,他不仅能接手像这家重工企业一样刁钻的客户,二次利用导致的成本下降,也必然会为其创造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Y经理应当感谢这个刁钻的客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不是客户的刀钻,Y经理恐怕一时半会也想不出这么智慧的门道。他的智慧,是被“逼”出来的。

“事后”的补救,让他赢得了胜利。然而,有时候,还没等到“事后补救”的机会到来,敌人就先把你消灭了。这个时候,只能发掘“事中”或者“事前”的机会来打败敌人。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叫做重新组合。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咬牙立志:从屈辱开始的努力】:http://www.yulujidi.com/juzidaquan/lizhijuzi/55657.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