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 励志句子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我换过很多工作,几乎每四五年就换一个工作,不断当外行,然后在质疑的声音里努力变成内行。这个过程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对国家有更多领域的贡献。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系主任给我们作报告,他说:“你们不要老盯着自己的专业,你们是无业游民,因为你们只是学了一点儿基础知识,五年的时间你们能学多少物理呢?所以,你们改行搞数学、化学都没有问题,只要你们努力就行。”

我当时也没想到我会去做一个行政或者政治官员。我们的老师也没有教我应该怎么做城市建设,这是时代教我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还要继续保持在大学的学习热情,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有很多同学,高中时期学习很努力,到了大学就不努力了,或者大学毕业就再也不努力了。如果你毕业就不再学习,我觉得你的大学白上了。很多人没有上大学,但是很努力,自学成才。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跟得上。

你们大学毕业了,这是学习的开始,绝不是学习的终止。现在世界上这么多学院,你们刚刚学会了学习,在走向生活第一步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原来没想到的困难,会说这里工资怎么这么低,会说这里的领导不赏识你,会说这里的同事对你刻薄了……不要老抱怨环境,你到的那个环境,大多数是一个平均的环境,不是特别好或特别差,如果永远抱怨的话,你自己会失去青春、失去机会。即使你的工资低,即使你的领导不太英明、不赏识你,你也得努力,因为你抱怨之后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

2005年,我在复旦大学交流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三十岁的人,如果他有四十岁的智慧,他的一生大体是成功了;一个三十岁的人如果只有二十岁的智慧,他可能不成功,但多数人是三十岁的时候有三十岁的智慧。这句话我也写在自己的书里,在网上也有很多人在传播。有一次在北京演讲完后,很多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跟我说:“赵老师,看了您的那句话之后一夜没睡着,因为我正好三十岁,我在想我到底是不是有四十岁的智慧。我好像没有,怎么办呢?”我说:“你现在知道还不晚。我的建议是:第一,要读好书,你每年能够选两本好书就很不错;第二,和智者多接触,因为他和你谈话的时候,他的经历、他的阅历,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告诉你,这样你就走了一些捷径;第三,你要善于思考,多问为什么,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对于原岗位的一些规则,你要多问,可能会发现有些基本规则和基本说法已经过时或不适应了,这时候你可能就成为一个革新者了。”

我不鼓励大家总改行。如果你们是到大学当教授,你从事数学研究、物理研究,你老换来换去的不行,但视野可以稍微广一点儿。如果你是做管理工作或者做经济工作的,可以换一换,因为它对基本功的要求相对数学物理容易一些,但是它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更多。一个工作岗位,最少做三四年,或者五年十年,如果顺手就干下去。你不可能第一次选择就很准,你可以换,但是你不要轻易地作出判断——我就是不适合,坚持一下再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曾经做过统计,中国人的一生能换几次工作,比如你在工厂做了,忽然换到大学了,这叫换了一次,平均远远少于一次,多数人是从一而终的。美国人的一生,如果工作四十年,他可能换十五次、二十次,德国人换七次,所以毕业以后,我希望你们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但那个工作合适不合适,不要轻易地判断,不要轻易地听别人说,一定要自己去感觉、自己去适应,大家都说不合适你合适了,你就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希望大家都能成功。yulujidi.com

我毕业四十九年了,明年是第五十年,同学们说大家要聚会,大家要交流,那这五十年差异很大了,各走各的路,一定很有意思,也许还有一点儿伤感,但我一定要去。当然这是明年的事情,现在先祝大家毕业以后顺利、成功。我说这么多,留点儿时间跟大家对话,我才能有的放矢,大家想知道什么,我尽量回答。

【撒贝宁:】

感谢赵启正老师。您在演讲的过程中,同学们写了好多小字条,我们精选了一下,有一个同学写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个同学说,据他了解,您曾经有一次在机场和阿拉法特聊了七个小时,坊间还流传,您曾经连续跟一个人聊了三天三夜,您和朋友聊天最长能聊多久?赵启正:这个传说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误会。阿拉法特由河内飞往阿拉穆图,在上海加完油之后,由于大雾不能起飞了,他却坚决要起飞。我当时是上海市副市长,到机场相劝:“阿拉法特同志,你不能起飞。”他说他不起飞,但条件是让我跟他聊天,直到起飞为止。结果我们连续聊了七个小时。谈三天三夜的不是我,是阿拉法特和他的部下,谈的是关于用土地换和平这个政策。

【撒贝宁:】

还有一个问题,今天的问题都很猛。当妈妈和女朋友同时掉到水里时,你先救谁?有很多类似这种两难的问题,比如一个女同志问你,“我本人漂亮还是照片上漂亮”,你会怎么回答?有的人就说“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本人漂亮,当你不在我身边我见不到你的时候,照片漂亮"

【赵启正:】

刚才这个问题我就不答了,因为这个问题各种场合出得太多了。类似这种问题,如果在新闻发布会的场合,怎样答都有利弊。我们一定要有取舍,取舍时要保留中国人的尊严,中国国家的立场要正确,但一定要实事求是。比如说去年有个外国记者问我:“请问你们开一次政协大会花多少钱?”我真不知道,但是我心里大体有数,反正不到一个亿,也许是三四千万,但是我不能说。

如果我说三千万到一亿,这样太不负责任。我就说:“我不知道,你把我问住了,我们想花的钱还是不少的。我可以让我们的秘书长负责计算这件事情,他的责任就是既把会开好又要尽量节省。我知道以后用E-mail通知你。”后来这个外国媒体评论,说赵启正说得很严密,果然是学者。后来我们请专门的同志,算了这几天花了多少钱,这也说明我们是有缺点的,怎么这时候才算呢?算完之后,我一想,我告诉这个外国记者也有问题,为什么不先告诉中国记者呢?先外国,后中国,这有失尊严。于是我让信息先上网,然后给他发E-mail:“请查某某网站。”他很高兴。

【易晶(青年代表)

赵老师您好,我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易晶。今年的政协发布会结束之后,有一个记者向您提问,让您给自己这四年的表现打一个分数,您非常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那现在我再次把这个问题抛给您,希望您给我一个非常精确的答案,您到底给自己打多少分?赵启正:我当时说自己打分不合理,你们才有资格给我打分,应该你们打这个社会科学的分,特别是新闻发布会,它是一个周围全是记者的氛围,每个记者给我的评论都不一样。如果一定要让我给自己打分,当然我不能打满分,我总有缺陷,总还得努力,也许我只做到了75%80%,也就是75分到80分这个样子。

【撒贝宁:】

您刚才说如果非要您打分,您打75分到80分。那我想问一个问题,丢的那20分,您觉得丢在哪儿了?赵启正:这个分丢的,还不能完全怨我自己,就是我没接着好球,就像记者没问好,跟打网球一样,这球太软。而且,有些地方我可以再简练一些,答得还是长了,总觉得应该说完美点儿,其实不应该太长。

【肖婷(青年代表):

赵老师您好,我是肖婷。去年夏天,我在美国待了三个多月,那时候被问得最多的就是“How'sChina(中国是怎样的)。有一次,我在美国马路上搭顺风车,车主是一个面容和善的女士。她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我是中国人。她很直接地告诉我她对中国的感觉是scaried(恐怖的)

其实我有很多好的东西想要告诉他们,我们有《舌尖上的中国》,我们有漂亮温柔的湘妹子,我们有名扬世界的万里长城,但是那一刻我却因为他们的反应愣住了。赵老师,您作为一个官方发言人,可能多是从国家的角度用外交辞令来介绍中国的。如果您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您走到国外的路上,碰到一个老奶奶问您中国是怎样的,或者一个小孩子充满好奇地问您中国是怎样的,您会如何回答?赵启正:第一,我会说:“您去过中国吗?”他一定回答没去过。我会说:“欢迎您去中国。第二,我在中国生活几十年了,我可没有这种感觉。您说个例子,哪件事情使您感到恐怖了。”他一定会说他听来的故事。你应该比他更熟知这件事,因为你是中国人。碰到小孩子,你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话,对他就说什么话。我觉得不是太难,特别是跟不同国家的人见面,他更有好奇心,他渴望你给他讲一点儿中国的故事。这些外国人对中国的误会,所受的影响,就是外国的报道、外国的电影。这个时候你要有针对性地回答,但不一定要用过于理性或者政治的语言。

【邬文昊(青年代表)

我来自同济大学法学院,我想问的问题是关于独立思考的。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可以说信息不对称、信息损耗,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要做到独立思考,需要作好哪些准备?同时,我们应该怎样去甄别这样一些信息,从而进行思考呢?赵启正:独立思考就是要有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判断,你的大脑不能只做U盘,老存别人的东西,这样你就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了,自己得有程序、有判断。我听到这样的话又听到那样的话,这些话并不一致,我把它比较判断之后,发现这些话说得都不够清楚、不够好,我提出来一个新的见解,这就是独立思考了。

【撒贝宁:】

独立思考可不等于隔离,所以千万别把独立思考当成一个借口,就是我谁的话也不听,谁的话对我来讲都没用,我就走自己的路,没有这样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道路。

今天我们跟赵老师一起在有限的时间里,分享了很多关于赵老师在工作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最后,如果让您给年轻人一句话,告诉大家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您会怎么说?赵启正: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中国由世界舞台的较边缘部分走到了中心,中国好要靠大家好,中国成功要靠你们诸位的成功!

【撒贝宁:】

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运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语言上、文化上接近这个古老的国度。

他是学术界很有口碑的人文学者,发表史学专著二十余部、论文百余篇。学者身份的他,谈地域文化的形成,谈荀子的启示。他的博闻强识,令他拥有众多粉丝;教授身份的他,打破图书馆人长期以来在学生心中的刻板形象,对于青年的提问有问必答。他自言既不做书呆子,也不做伪君子。

三十一年前,他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拿到硕士学位,未曾想到,从此与这所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三十一年,他仍然留在当年学习的这所大学,心系青年的未来。他说:大学会毕业,读书却永无毕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http://www.yulujidi.com/juzidaquan/lizhijuzi/55631.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