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名言 > 人生格言

【“筷子”的传说】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筷子”的传说】

筷子是吃饭的工具,有木制、竹制、象牙制、金制、银制等等,但最早的筷子是木制的。筷子的名称也有个历史演变,最早的筷子称为箸(zhu),到明朝前称为箸,也有称为挟,荚、校(jia)提、木箸、筋等名称的。明朝以后,筷子一词流行起来。

【“筷子”的传说】

筷子,古代称为“箸”,又作“筋”。《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据《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日:‘彼为象箸,必为玉杯。”’这段记载是对纣王生活奢靡引起朝臣忧惧的话语,不仅使用象牙“箸”,还有犀玉杯子,使用这样的吃饭工具,一定不吃普通的蔬菜,吃的是豹的胎盘等珍贵的肴馔。如唐朝杜牧<杜秋娘》:“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既然在商纣王时就有了象牙“箸”,这就说明木制、竹制的“箸”早于商朝。

那么,谁又是第一个使用筷子的人呢?

相传大禹是中国使用箸的第一人。据说大禹治理水患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都在郊野用餐,为图便捷,往往食物刚煮开就急着进食,吃完即赶路。因此,食物在滚热的汤中根本无法下手,于是就折树枝挟肉、菜来吃,这就是“箸”早期的雏形。

据《礼记·曲礼上》载:“饭黍毋以箸。”意思是说,吃黄米饭不要用筷子。那么用什么吃饭呢?《礼记·曲礼上》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东汉郑玄注:“泽谓捼莎(搓摩)也。”唐孔颖达疏:“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絮净,不得临食始接莎手乃食,恐为人秽也。”yulujidi.com

共饭,就是把饭盛放在大容器中,供席上的人抓食;泽手,即两手相搓揉。这段话大意是说,按古人礼仪,吃饭不使用筷子,用手,大家一起吃饭时,与他人共同使用食具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手应该保持清洁,不要临到吃饭时再两手相搓揉,让人感到肮脏不干净,就会有失礼仪。吃饭时不要把饭捏成饭团来吃,不要把手上沾着的饭再放回食器中。

可见当时吃饭不用筷子,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呢?

在《礼记·曲礼上》还记载:“羹之有菜者用笑(jia,古代指箸,筷子),其无菜者不用箕。”汉朝郑玄注:“笑,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箕提。”意思是说,羹汤中有菜要用筷子挟取,没有菜就不用筷子。由此可知,箸在先秦时期又称为笑或笑提,当时人们吃饭是用手抓食,筷子是用来挟取羹汤中的菜肴。另《礼记·礼运》篇有:“饮其血,茹其毛。”是说上古时代,都是连毛带血生食鸟兽,吃东西主要是靠手抓来进食。后来,上古帝王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于是人类把食物进行烤、煮,熟了以后再吃。

据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推测,先秦时人们用手把饭送入口中,但食物经烧烤,熟食烫手,不能直接用手抓取,所以就借助竹、木之类的枝条来挟取食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筷子。汉朝以后,筷子就被普遍使用了。

“箸”字为什么演变成“筷子”两个字呢?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这是说: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会漏水。在这种迷信和汉字谐音的情况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又因“快儿”多为竹制,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头,便成为“筷子”。

筷子外形直而不弯,被古人寓意种种美德。据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中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大意是说,宋璟是唐玄宗时名相,耿介有节,守法持正,唐玄宗把自己用的一双金筷子赐给他,表彰他的耿直刚正,以筷象征人格。

中国人使用筷子,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筷子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筷子的发明,象征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与文明,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筷子”的传说】: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renshenggeyan/46472.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