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谏章第五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题解】
明君纳谏与正臣进谏是古代中国政治生态清明的一种表现。唐代帝王大都非常重视纳谏,唐太宗要求大臣“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政要•求谏》);唐代科举中也专设直言极谏科,以选拔直言敢谏的人才。武则天也深知纳谏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视纳谏和进谏。上元初,武则天为皇后时,就建言十二事提出“广言路”;垂拱二年(686),她又在朝堂设立铜匦,其作用之一就是“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朝廷颁布的诏令中,哪些有利于国家与百姓,哪些有害于国家与百姓,都可以提出来,好的政策就要继续推行,不好的就要及时纠正。在本章中,武则天列举大量史实,论述官员匡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她认为“谏者,所以匡君于正也”。大臣若看到君主犯错,却只考虑自身的官禄与安危,而不及时谏言指出,不仅会使君主的名誉与圣德受损,而且还会危害百姓,使国家陷入危机。她认为只有那些不避个人得失、不畏皇权斧钺、直言敢谏、直陈皇帝过失的大臣,才是真正的贤臣和忠臣。因而她要求大臣们做“谏诤辅弼之臣”,具有“居于广廷,作色端辩以犯君之严颜,前虽有乘轩之赏未之为动,后虽有斧锧之诛未为之惧”的“忠臣之勇”。故而从贞观开始,历经武周,直至开元时期,敢言直谏之臣辈出,保证了朝廷各项诏令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盛世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夫谏者,所以匡君于正也。《易》曰:“王臣蹇蹇①,匪躬之故②。”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除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而不谏者,忠臣不忍为也。
【注释】
①王臣:志匡王室之臣。蹇蹇:艰难的样子。
②匪躬:谓忠心耿耿,不顾自身。
【译文】
匡谏的作用就是帮助君主合乎正道。《周易》说:“大臣不避艰难匡扶王室,是因为忠心耿耿。”人臣之所以不避艰难地匡谏君主,不是为了自身,而是希望通过匡谏去掉君主的错误,纠正君主的过失。君主有过失而不规劝,是忠臣不忍心做的。
《春秋传》曰①:“齐景公坐于遄台②,梁邱据驰而造焉③。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④,以烹鱼肉,宰夫和之⑤,齐之以味,济其不及。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人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⑥。”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释】
①《春秋传》:此指《左传》。“《春秋》三传”之一。
②齐景公:姜姓,名杵臼。春秋时齐国国君。景公为权臣崔杼所拥立,好治宫室,喜犬马声色,厚赋重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后任晏婴为正卿,虽稍自敛抑,但仍不能挽回公室日卑、民心离散的趋势。遄台:位于今山东淄博临淄区。相传齐威王、田忌曾在此赛马。
③梁邱据:齐景公时大夫。梁邱,当为“梁丘”。复姓。
④醯(xī):即醋。醢(hǎi):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⑤宰夫:古代掌管伙食的官。
⑥亦有和羹,既戒既平:语出《诗经•商颂•列祖》。和羹,调和的浓汤。既戒,既已完备调和。戒,至,到。平,和平。
【译文】
《左传》上说:“齐景公坐在遄台上,梁丘据驾车奔来造访。齐景公说:‘唯有据跟我和谐啊!’晏子说:‘据不过是与您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是和谐?’景公说:‘和与同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不一样。和谐就好像做一道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厨工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缺什么味道就加调料。君臣之间也是这样。君主所认可的事情中有不可行的,臣下指出其不可行的部分而使可行的部分更加完备;君主认为不行的事情中有可行的,臣下指出其可行的部分而去掉不可行的部分,这样就可使政事平和而使百姓没有争夺之心。所以《诗经》上说:“已调和的羹汤,既已调和味和平。”现在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行的,他也认为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的,他也认为不行。如同用清水去调和清水,谁能去吃它?不能一味求同,就是这个道理。’”
《家语》曰:“哀公问于孔子曰①:‘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忠乎?’孔子不对。又问三,皆不对。趋而出,告于子贡曰②:‘公问如此,尔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忠矣。夫子奚疑焉?’孔子曰:‘鄙哉!尔不知也。昔万乘之主③,有诤臣七人④,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诤臣五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诤臣三人,则禄位不替⑤。父有诤子,不陷无礼;士有诤友,不行不义。子从父命,奚遽为孝⑥?臣从君命,奚遽为忠?’”
【注释】
①哀公:此指春秋时期鲁哀公。姓姬,名蒋,死后赠谥曰“哀”。曾多次向孔子及其弟子问政。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春秋卫国人。他长于经商,家累千金;又善辞令,闻名于诸侯;历相鲁、卫,曾游说吴出师伐齐以救鲁,后死于齐国。
③万乘:指万辆车。按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后称天子为“万乘”。
④诤臣:亦曰“争臣”。指能直言规劝帝王缺失的大臣。《孝经•谏诤》:“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⑤禄位:俸禄和官职。
⑥遽:通“讵”。岂。
【译文】
《家语》说:“鲁哀公问孔子:‘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是孝吗?臣下服从君主的命令是忠吗?’孔子不回答。哀公再三询问,孔子都没有回答。孔子快步出来,告诉子贡说:‘哀公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该怎样回答?’子贡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是孝;臣下服从君主的命令,是忠。您还有什么疑惑的呢?’孔子说:‘多么浅陋的看法呀!你不知道啊。过去,拥有一万辆马车的大国君主,如果有七位直言劝谏的大臣,君主就不会有错误的举措;拥有一千辆马车的君主,如果有五位直言规谏的大臣,社稷就没有危险;拥有一百辆马车的大夫,如果有三位直言规谏的家臣,官职就不会丢掉。如果父亲有位直言规劝的儿子,就不会陷入无礼的境地;士大夫有一位直言规劝的朋友,就不会做不义之事。儿子服从父亲,怎么能是孝?臣下服从国君的命令,怎么能是忠?”
《新序》曰①:“主暴不谏,非忠臣也;畏死不言,非勇士也。见过则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晋平公问叔向曰②:‘国家之患孰为大?’对曰:‘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得上通。此患之大者也。公曰:‘善。’乃令曰:‘臣有欲进善言,而谒者不通③,罪至死。’”
【注释】
①《新序》:西汉刘向编著。为汉代劝诫寓言故事代表作之一。原书三十卷,后缺佚,宋曾巩校定为十卷。
②晋平公:名彪。悼公子。奢侈厚敛,政在私门。叔向:即羊舌肸。晋国卿。悼公晚年,由司马侯推荐,为太子彪傅。彪即位,任太傅,参与国政。主张“比德以赞事”,不“引党以封己”。
③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已有,为国君或卿大夫侍从官员,掌接待宾客,或奉命出使,朝会负责保卫。
【译文】
《新序》说:“君主残暴而不加以劝谏,就不是忠臣;怕死不说,就不是勇士。看到君主的过错就去谏阻,不被采纳就去死谏,这是忠诚的最高境界。晋平公问叔向:‘国家最大的灾祸是什么呢?’叔向回答说:‘大臣怕丢掉俸禄而不尽力规劝君主的过失,近臣害怕获罪而不敢发表议论,下面的情况和意见没有办法向上转达。这是大祸患。’晋平公说:‘说得好。’于是下令道:‘臣下希望进献良言而谒者不予通报的,可判死罪。’”
《说苑》曰:“从命利君谓之顺,从命病君谓之谀,逆命利君谓之忠,逆命病君谓之乱。君有过失而不谏诤,将危国家殒社稷也。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不用则去,谓之谏;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诤;有能率群下以谏君,君不能不听,遂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竟能尊主安国者,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主之辱,而成国之大利者,谓之弼。故谏、诤、辅、弼者,所谓社稷之臣,明君之所贵也。”又曰:“夫登高栋临危檐而目不眴、心不惧者①,此工匠之勇也;入深泉刺蛟龙抱鼋鼍而出者②,此渔父之勇也;入深山刺猛兽抱熊罴而出者③,此猎夫之勇也;临战先登暴骨流血而不辞者,此武士之勇也;居于广廷,作色端辩以犯君之严颜,前虽有乘轩之赏未为之动④,后虽有斧锧之诛未为之惧者⑤,此忠臣之勇也。君子于此五者,以忠臣之勇为贵也。”
【注释】
①眴(xuàn):目摇,目晕眩。汉班固《西都赋》:“目眴转而意迷。”
②深泉:当作“深渊”。避李渊讳,改渊为泉。蛟龙:以其形似传说中的龙,故称蛟龙。能发洪水。鼋鼍(yuán tuó):大鳖和猪婆龙。
③熊罴(pí):两种猛兽。
④乘轩:春秋时只有大夫才能乘轩车,后用以泛指官员。
⑤斧锧(zhì):刑具名。斧头与铁 。
【译文】
《说苑》说:“服从对君主有利的命令称为顺,服从对君主有害的命令称为谀,违反君主的命令而有利于君称为忠,违反君主的命令而有损于君称为乱。君主有过错而不直言规劝,将会危害国家丧失社稷。无所隐瞒地把所有意见告诉君主,君主能听从就留下,不听从就走,称为谏;君主采纳批评就继续效力,不采纳以死相谏,称为诤;能够率领群臣规劝君主,君主虽不能不听,因而解决了国家的大患,除掉了国家的大害,最终能够尊奉君主安定国家的,称为辅;能够违抗君主的错误命令,挽回君主的错误行动,解除国家的危机,使君主避免耻辱,从而成就国家大利的,称为弼。所以谏、诤、辅、弼,就是人们所说的社稷之臣,英明的君主应当重视他们。”又说:“登上高高的房梁和危险的屋檐而目不晕心不慌,这是工匠之勇;进入深渊,刺杀蛟龙,抱着大鳖鼍龙出水,这是渔夫之勇;进深山,杀猛兽,带着熊罴出山,这是猎人之勇;在战场上抢先登城,受伤流血也不推辞,这是武士之勇;处于朝堂之上,端颜正色,冒犯君主的威严进行直言极谏,前有高官厚禄之赏不为所动,后有斧钺杀身之祸也不畏惧,这是忠臣之勇。君子对于这五种情况,以忠臣之勇最为可贵。”
《代要论》曰①:“夫谏诤者,所以纳君于道,矫枉正非,救上之谬也。上苟有谬而无救焉,则害于事,害于事,则危。故《论语》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然则,扶危之道,莫过于谏。是以国之将兴,贵在谏臣;家之将兴,贵在谏子。若君父有非,臣子不谏,欲求国泰家荣,不可得也。”
【注释】
①《代要论》:即《世要论》。三国魏桓范撰。已佚,现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是桓范摘抄《汉书》,结合自己的看法写成的。
【译文】
《代要论》上说:“谏诤的目的是将君主纳入正道,纠正其偏差,改正其错误,挽救君主的过失。君主如果有过失而不去挽救,就会损害政事,损害了政事,就危险了。所以,《论语》里讲:‘遇到危险不去挽救,摔倒了不去搀扶,那要国相干什么呢?’既然如此,那么,扶助危难的方法,没有比谏诤更好的。可以说,国家想要兴旺,最重要的是有敢于进谏的大臣;家庭想要兴旺,最重要的是有敢于进谏的儿子。如果君主、父亲有过错,臣下、儿子不去规劝,要想国家太平、家庭繁荣,那是不可能的。”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匡谏章第五: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renshenggeyan/1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