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盈第七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题解】
古语曰:“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事物量的变化达到一定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取得成就之时,容易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而这恰恰潜伏着倾覆之祸。因此,中国古人常常告诫自己要“诫盈”,在事业一帆风顺时要居安思危,谦虚知足。三国时期,陆景作《诫盈》说:“居高畏其危,处满惧其盈。富贵荣势,本非祸始,而多以凶终者,持之失德,守之背道,道德丧而身随之矣。”告诫子孙要居高思危,处满诫盈。在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创业之主筚路蓝缕,深知创业之艰,往往谦虚谨慎、励精图治;守成之君享乐安逸,坐享其成,不思忧患得失,常常骄傲自满、断送江山。贞观年间,唐太宗以亡隋为鉴,常常告诫自己“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贞观政要•论俭约》)。抑情损欲,戒奢从俭,终于促成“贞观之治”。唐玄宗在开创“开元盛世”之后,志得意满,沉迷声乐,贪图享乐,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处理朝政,宠信野心家安禄山,结果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王朝由此转衰。历史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此篇中唐太宗指出了简约之利和盈满之害,认为帝王要以节俭养性、守静修身,节制自己的欲望,不使百姓劳怨,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如若纵欲骄奢,会导致民力耗竭,农桑废滞,百姓饥寒流离,最终引起人神怨愤,上下乖离,社稷倾危。唐太宗告诫太子要居安思危,节俭守静,使民不怨上,从而确保李唐江山能够长治久安。居安思危是一个国家成熟的表现。唐太宗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持满诫盈、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是唐王朝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①。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②,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③,珠玉珍玩,黼黻 绤④,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才遗⑤,人才遗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⑥。土木衣缇绣⑦,而人裋褐不全⑧;犬马厌刍豢⑨,而人糟糠不足⑩。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⑪,倾危已至⑫。此骄奢之忌也。
【注释】
①乖:背戾,不和谐,不协调。
②奇技:新奇的技艺。淫声:淫邪的乐声。古代以雅乐为正声,以俗乐为淫声。《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鸷(zhì)鸟:凶猛的鸟。
③雕琢刻镂:指精雕细刻的奢侈品。
④黼黻(fǔ fú):指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黼,古代礼服上黑白相间的花纹,作斧形,刃白身黑。黻,古代礼服上绣的黑青相间的亚形花纹。 (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⑤遗:遗失,流失。
⑥恣:放纵。
⑦土木衣(yì)缇(tí)绣:《后汉书•宦者列传序》:“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衣,穿衣服。缇绣,丹黄色、浅绛色或橘红色的丝织品,代指高级丝织品。
⑧裋(shù)褐:粗陋短衣,多为穷人所穿。
⑨刍豢(chú huàn):指牛羊犬豕等家畜。亦泛指肉类食品。
⑩糟糠:酒滓、谷皮等粗劣食物,贫者以之充饥。
⑪佚乐:纵情游乐。《史记•三王世家》:“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而近小人。”
⑫倾危:倾覆之危。贾谊《新书•过秦》:“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译文】
君主应该用俭朴来涵养品性,用清静来修持德行。君主躬行俭约可使百姓不劳于赋役,清静无为就能使臣下免受骚扰。如果百姓疲于赋役,会发出怨恨之声;如果臣下经常受扰,就会导致行政错误。若君主喜好奇技淫声,玩鸟斗兽,游玩无度,狩猎不合时宜,就会导致徭役繁重,从而使民力耗竭,农桑荒废。若君主爱好筑造高屋广厦,喜好精雕细刻的奢侈品,喜欢珠玉奇玩、精工华服,就会致使赋税加重,户口流失,百姓饥寒。身处乱世的昏君,往往骄横奢侈,放纵嗜欲。他们大兴土木,并以华丽的丝绸加以装饰,而百姓连粗布短衣也穿不起;他们饲养的犬马厌倦了肉食,而百姓连糟糠都吃不饱。由此导致天怒人怨,上下离德。寻欢作乐还未结束,国家就已经倾覆危亡了。这就是骄奢带来的祸患。
#崇俭第八
【题解】
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个人和国家之命运。正所谓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勤俭节约是立业兴邦的重要途径。纵观历代帝王,凡创业之君,莫不以俭约而兴;而丧国之主,莫不以奢侈而亡。古有唐尧、虞舜,汉之文、景,隋之文帝,皆勤俭节约,开创了一代治世;桀、纣和隋炀帝之流,奢靡浮华,终致身死国灭。唐太宗认为:帝王“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资治通鉴•唐纪八•武德九年》);“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以立待也。”(《贞观政要•论俭约》)。因此,他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史载:贞观二年(628),因“宫中卑湿”,大臣奏请营建新阁楼,但唐太宗以“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谓为人父母之道也”(《贞观政要•论俭约》),而拒绝了大臣所请。由于唐太宗以身作则,大臣们也都生活俭朴。中书令岑文本“宅卑陋,无帷帐之饰”,尚书右仆射温彦博“家贫无正寝”,户部尚书戴胄“居宅弊陋”,魏徵宅内“无正堂”(《贞观政要•论贪鄙》)。因而贞观年间,社会风俗俭朴,崇尚节俭蔚然成风。《崇俭》篇中,唐太宗就通过上古尧、舜和汉代文、景等崇俭明君与桀、纣、炀帝奢淫之主正、反两方面的对比,阐明了节俭对国家治乱兴衰的重要性。他认为“俭”与“奢”是“荣辱之端”,帝王应该厉行节俭,促成天下大治;若思肆情纵欲,就会导致国破家亡。并告诫太子要防微杜渐,懂得节制欲望。
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①。富贵广大②,守之以约③;睿智聪明,守之以愚④。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⑤。茅茨不剪,采椽不斫⑥,舟车不饰,衣服无文⑦,土阶不崇⑧,大羹不和⑨。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⑩。
【注释】
①存乎节俭:在于节约勤俭。《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②富贵广大:指帝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③约:节俭。
④守之以愚:安于守拙而不取巧。
⑤矜:轻视。
⑥茅茨(cí)不剪,采椽(chuán)不斫(zhuó):指房屋不做过多装饰。《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茅茨不剪,指不装饰房屋。茅茨,茅草屋顶。采椽,栎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
⑦文: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
⑧土阶:土台阶。崇:高。
⑨大羹不和:大羹即指肉汁羹,不和是指不与五味相调和。古代祭祀用的肉汁为保持原味,特地不添加五味佐料。以上几句从宫室建筑、舟车出行、衣服饮食等方面讲了古代帝王生活中如何做到节俭。
⑩比屋可封:指家家户户都可封爵,比喻帝王教化有成就,国家多贤人。《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何者?化使其然也。”比屋,房屋一间挨着一间。
【译文】
身处太平盛世的明君,心中常存有节俭的美德。君主虽富有四海,但要用节俭来守护它;聪明睿智,却安于守拙而不取巧。绝不会因为自己尊贵就目中无人,不会因为自己德高便傲物。上古时的圣王,住着不加修饰的茅草小屋,坐着没有装饰的车船,穿着没有纹饰的衣服,也不建造高大豪华的厅堂,平时吃饭也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憎恶荣华,讨厌美味,而是率先垂范,厉行节俭,为天下百姓做榜样。正因为如此,社会的风俗才变得纯正厚朴,朝廷贤人济济。
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①,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是以丹桂抱蠹②,终摧荣耀之芳;朱火含烟③,遂郁凌云之焰④。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⑤,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⑥?
【注释】
①五关:指眼、耳、鼻、口、身。
②丹桂:桂树的一种,叶如柏,皮呈红色。蠹:蛀虫。
③朱火:红色的火焰。
④郁:阻滞,闭塞。以上几句是说蛀虫虽小,如果不注意防治就会损毁丹桂的荣芳;火烟虽微,如果不加疏通就会阻滞大火的光焰。
⑤桀:夏代的亡国之君。纣:商朝亡国之君。
⑥务:勉力从事。这里是指应努力做到节俭。
【译文】
俭与奢,是荣与辱的开端。究竟是行奢还是持俭都是由人决定的,处安还是履危也在于自己的行为。如果帝王能够屏却五关之欲,国祚自会长久;如果纵容心中的欲望,灾祸就会由外而生。所以,若丹桂生出蛀虫而不及时清理,最终其芬芳也会被摧毁;高跃的火苗倘若被烟尘覆盖,火焰就会受到限制。由此可知,骄奢来源于意志,如果不加以节制,意志就会消解;欲望来自本心,若不加以遏制,就有丧生的危险。所以夏桀、商纣因为纵情肆欲而招引灾祸;唐尧、虞舜因约束自己而使福泽绵长。看到这些败亡与兴盛的例子,我们难道不应该躬行节俭吗?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诫盈第七:http://www.yulujidi.com/mingrenmingyan/renshenggeyan/1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