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过“消费传染病”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几年前,美国流行一句话,叫作“富裕流感(Affluenza)”。这是一个由“丰富、富裕(Affluence)”和“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合成的新词,也就是“消费传染病”的意思。
无法控制自己,买下一件又一件不需要的东西,将自己的家或是拥有的东西与别人进行比较,如果觉得自愧不如遂生出自卑之心,然后再度引发新的购物冲动。为了维持富裕的生活,从事长时间的劳作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很多人的收入水平明明没有下降,背负的贷款却在不断增多,申请个人破产的人数也在不断上涨……这在当时的美国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现在,日本亦步其后尘,尤其是三十五岁以上经历过泡沫经济的人,几乎都罹患了这样的“消费传染病”。
对此,这些被称为“草食族”的年轻人,注意到了这种现象的秉持旧时的价值观,不会得到幸福“不正常”。但是,父母和周围的前辈们都在指指点点,声称“做‘草食族’是要不得的,不会有任何的出息!”他们也就动摇了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再度被那些陈腐的幸福观拖住后腿,想来真是可怜。
可是,前面我们说过,史蒂夫•乔布斯就没有拥有太多物质层面的东西,我想他的骨子里应该有“否定物质至上,保存嬉皮士文化理想主义"的倾向。同样,我也感觉到日本的年轻人,最近开始从物质至上逐渐向理想主义回流,和金钱相比,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以此体现出自己的个人价值,批年轻的社会企业家新锐崛起,应该也是顺应这一潮流的表现。
yulujidi.com最近有一本书很有意思,叫《不花钱过生活》(马格•博伊尔著,吉田奈绪子译,纪伊国屋书店出版),讲述一名二十九岁的英国年轻人,尝试进行了一整年不花钱的生活实验。他的所有生活用品都由自己亲手制作,交通工具则是一辆自行车,通过与人交换不用的物品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并将点点滴滴的感受、体验记录下来,汇成了这本书。
为了生活,具备一定的求生技能固然很重要,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却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将一无是处的物品重新挖掘出崭新价值的能力将更为有用。
夏威夷和新西兰的居民,现在依然保持着物物交换的活动。
他们会将自家庭院里采摘来的各种水果分送给邻居,用自己钓来的鱼与他人换取其他的食物。但我所说的求生技能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分文不花,只需把自己的生活技巧告诉别人,就可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是利用自己的按摩技术,为人提供按摩服务,然后获得一份食物之类的能力。
•若是发生像东日本大地震那样的灾害,就算拥有再多的物质或钱财也是没有用的,但你如果拥有这样的能力,总归可以生存下去。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为他人提供价值的能力,也就无法保证将来的生存。
这本书让我们开始思考,除了拥有足够的金钱以外,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全新的幸福。现在,全世界关于幸福的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我想,再过二三十年,在这些被称之为“草食族”的年轻人中,一定会出现开创伟业的英杰,因为他们不会受到既往常规的束缚。
或许我们现在正在见证那样的突破,正在迎接一个有趣时代的到来。
秉持旧时的价值观,不会得到幸福能做好自我管理的人更容易提高幸福指数我不太喜欢“平衡工作与生活”这种说法。
平衡工作与生活,也就是“让人的工作和生活得到平衡”的意思。内阁政府给出的定义是:“每一位国民都能从事自己觉得有意义和能让自己充满成就感的工作,并能有效担负工作职责。同时,在家庭和社区生活等方面,也能随着育儿期、中老年期的不同人生阶段,自由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这个定义堪称完美。一个人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工作,就能创造出同样的成果,如果希望成果更加明显,就要加倍付出努力,也许这样就能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但是,实际上,“我期待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我想要带薪休假"……这样的定义仅仅是在伸张个人自身的权利。我之所以讨厌这个描述,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对它存在误读或有滥用之嫌,仅仅是因为不想工作就要求减少工作时间,必然导致工作成果的减少,而这样的恶性循环将会一直重复。
既然伸张了自身的权利,就不应该再像过去一样舒舒服服地工作。公司一定会做出相应的结构和制度调整,要求员工在短时间内达成和过去一样的绩效。跟不上改革步伐的人,一定会被公司炒掉。
就连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甚严的意大利,也希望能够放宽企业的解雇限制要求。所谓的“达成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无法创造工作成果的前提下,全都是痴人说梦。
就算是一周工作四十小时,也占据了一个人从起床开始到睡觉为止将近一半的时间。可以说,人生中有相当部分的时间都是投放在工作上的。可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却出不了成果,怎么可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这样的人生又怎么可能谈得上幸福?没错,无论怎么“减少工作时间,增加个人的活动自由”,若是达不成工作绩效,都是不可能逍遥度日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大把的个人时间,却总找不到什么事可以做。即便是和家人共处的时间增多,却不过是毫无质量地无谓消磨,最后被家人埋怨“老爸近来总是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这样的日子应该也谈不上有多幸福。
拥有自己的个人时间,也就意味着被赋予了“自由”。被赋予自由,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做好自我管理。一个人若是连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就别奢谈幸福。
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幸福观。为此,我们需要掌控好自己的生活模式——就算是工作时间变短,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成果,这样才能让工作和生活两不误。若不把所有层面有效关联起来,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北欧人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
(理想生活方式的)前提是自由的时间和工作之间能够达成平衡。我是因为喜欢,因为可以从工作中得到快乐才去上班的,也希望可以同时兼顾到自己的个人生活。我想在郊区买幢房子,生个孩子,一家人安贫乐道地过日子。
【——沃特托埃尔/丹麦/制药公司职员】
也可以反过来推断,这个社会,对那些有能力,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的人来说,比以前更容易提高幸福指数。
不被常识束缚,感受幸福需要自由要感受到幸福,"自由”非常重要。如同前文所述,这里的“自由”包含物质、精神和时间三个方面。因为时代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得与时俱进,若是被旧有的常识所限制、束缚,就无法体验到全新的幸福。
从某种角度上说,被常识束缚让人感觉挺舒服的。比如,若是每天只穿制服,就不用去考虑今天要搭配什么衣服。只要被惯性束缚住,便不需要自己主动思考,也不用付出特别的努力。我们只需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到达公司,按部就班做完分内的工作,待上司离开公司之后自己也拍拍屁股走人。然后公司会支付我们稳定的薪酬,并且替我们妥善打理好税务征收、福利保险等一切事务。
于是,我们对很多问题都不会再有怀疑的能力,譬如“为什么秉持旧时的价值观,不会得到幸福大家要在同一个时间上班?"“为什么领导没走我就不能离开公司”之类的问题……这着实很危险。
对于"房子”的看法也是如此。“拥有一套房子,住在东京的市中心,也在市中心工作。"对于在东京上班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们尝试去怀疑它,或许可以留意到另外一重选择:工作日在东京市中心租间小型套房栖身、周末则到一个匹配自己生活方式的地方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双城生活”。
按照过去的价值观判断,这个周末的“住宅”指代的就是我们常识中的"别墅"。一提到别墅,往往就会让人想到住在长野轻井泽那样的地方,可以不时打上两杆高尔夫……没错,拥有别墅是一种身份和富有的象征,但这是物质至上时代的产物,是富裕阶层所特有的东西,所以,请首先尝试抛弃这种常识上的“别墅”概念。
所谓的“双城生活”,并不是说除了日常的住宅之外,我们还需要拥有一套别墅。我们可以选择到山林中去体验户外生活,也可以去海边冲浪,为自己寻找另外一个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的空间。
以前,我们的思维定式认为,“我既然在东京工作,就应该待在东京"。可现在网络和移动电话如此发达,实际上只要你愿意,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工作。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大家被迫在家“待机”一周,公司不是照样运作?如果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商人,一周内半数时间不去公司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现在过的便是这样的"双城生活"。一年中,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夏威夷度过的。当时很少有人这么做,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光准备时间就花了十年左右。然后从2004年开始,经过好几次的试水和摸索,到2007年才正式践行。
不过才过了七八年而已,科技水平已经取得如此长足的发展。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上网,不但网速越来越快,上网费用还越发地便宜了,到处都是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可以工作,这些都让实践双城生活变得易如反掌。
诚然,对于在公司打工的上班族来说,想要立马实现这样的理想还有点难度,但是请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去考虑实现它的可能性。或许你可以辞去现在的工作着手创业,或是重新寻找一个可以让你享受双城生活的公司。
以前,大部分人跳槽的标准,都是以职位种类、待遇好坏来衡量,但是,未来的经济环境,将不会允许企业随意为员工加薪,企业能否满足员工对工作方式的要求将变得更加重要,能够帮助员工实现其个性化生活方式的企业才会受到欢迎。
巴塔格利亚户外用品公司规定,员工可以随时在工作时间内出去冲浪;而谷歌有一个叫作"20%规则"的特殊规定,员工可以利用两成的工作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日本也有实行“骰子津贴"、"旅游基金发放"等独特制度的KAYAC公司,还有日产汽车、三菱汽车、富士通、东芝等企业,都允许员工拥有自己的副业。此外,只要不影响公司正常的业务运作,佳能、普利司通、电装(DENSO)、花王……都允许员工从事兼职。
在这个物质、时间、场所和工作方式都越来越自由的时代,若我们还被所谓的常规束缚而不自知,岂不是太过愚蠢?尝试工作与生活泾渭分明的双城生活人类需要生存,就离不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元素。我在采访北欧人的时候发现,在这些要素中,他们对“衣”和“食”的要求出奇的低,对“住”的标准则非常挑剔。和“住”同等重要的排序还有前面提到过的“行",也就是“旅”,按照他们的价值观排序,应该是“行→住→食→衣”。
北欧国家的劳动时间都很短,冬天的日照时间也很短,人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自然就被拉长了。北欧的家具设计在全球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想来和他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较长有关。很多北欧设计师都声称,要把产品设计成简单舒适,让人长期使用也不会厌倦的东西。
而在我所生活的夏威夷,气候温暖,日照时间较长,人们在户外度过的时间较多,所以购买的家具都很轻便,一点儿也不讲究。夏威夷人在乎的是房子之外的空间——自然环境,感觉整个大自然都是自家的,他们认为光是住在夏威夷就已经是三生有幸的福气。夏威夷人对“衣”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能薄薄地披上一件就行,都不是什么太贵的东西,但是一定得到山里、海边享受运动。所以,就“衣、食、住、行”四大要素来判断,应该是对“行”最为看重。
在新西兰,因为临海,肉和鱼都是在住家附近就唾手可得的东西,非常安全,蔬菜也都是有机栽培的,在“食”方面的品质很高。但是他们同时也希望能在家门口就可以钓到鱼,几步之遥就可以到大自然进行户外活动,因此最为在乎的当属“住”的要素。
虽然北欧国家的人们比较注重室内环境,而夏威夷和新西兰人则更看重户外,但这些幸福指数高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很重视居住环境。房子(并非只是一件“东西",而是用来“充实自己生活方式的平台"。
可日本又是如何的呢?居住在东京市中心诚然很方便,可是如果从居住环境的角度来考量,住家附近是否有可以冲浪的地方?有没有可供运动的场所?生活中是否有“可让人体验的事情”非常重要,但是很明显,这些都是日本的短板。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郊区,应该就会有不同的发现。譬如我偏爱冲浪,就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在千叶或茨城这些临海的城市秉持旧时的价值观,不会得到幸福置办一套独栋的住房,驱车往返市中心也不过两三小时。要知道在国外,这些可以观赏海景的房子可都是价值不菲的。
我最近比较关注的城市是福冈。在福冈,租金只需东京的一半,购置一套独栋房子的价格也只是东京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座城市依山傍海,道路宽度适中,食物可口美味。就地理位置而言,在日本所有的大城市中距离国外最近,机场也毗邻市中心,不但离东京不远,还有直航班机飞往我的居住地夏威夷,最近很多大型网络企业都把总部迁到了这里。
再比如德岛,最近政府在一些偏远村庄铺建宽带,旨在加速IT企业的进驻,到县内设立分公司。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种工作与生活泾渭分明的双城生活,而且年龄各异。也许有人会说我没有那么多钱,怎么负担得起两套房子?但仔细评估一下生活水平就会发现,实现这样的生活并非没有可能。
关于双城生活,我将在第四章做详细的介绍。但如果你依然坚持把房子当作一件“物品”来看待,估计就很难践行这样的生活方式了。
住在必须花费三十分钟车程以上,在差不多可以被挤成人肉罐头的市中心,按揭三十五年,花上好几千万日元买来的房子,真的有意义吗?这个问题,大家不妨仔细掂量。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你得过“消费传染病”吗】: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zhujiuci/5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