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心灵变得充实呢?】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1.心中常存善念,行善举乍一看心存善念仿佛与充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工作或是照顾家庭,必须生活在金钱与情感的世界中。但除了衣食住行,我们必须要有一些善念及一些善举。
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珍惜每一份缘分、懂得把握已拥有的幸福时,心中就会得到安宁与祥和。
这种感觉是金钱买不到的,比拥有物质或是爱情更为充实。
【2.坚定你的目标】
当人生有了目标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事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不会再觉得无所事事,更不会心生茫然之感。你会脚踏实地地向着目标迈进,而没有什么时间感到空虚。yulujidi.com
【3.拥有一颗平常心】
有些人对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希望过上想象中的日子,但如果这种理想一时难以达到,便有些灰心,做事也不积极,心态也不乐观。时间一久,便会感到百无聊赖,不知道做些什么。
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做人处事要平和,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平常化,不要过分追求某一种东西,这样才能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使身心都处在愉快、充实的状态中。
4.不要让自己闲太久,也不要忙太久任何人都不能长期无事可做,也不能长期忙忙碌碌。闲得太久会让你越来越没有目标,而忙得太久会让你失去了方向。
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太闲了就找些自己爱好的事做,看看书、充充电或是学一些技能;忙得太久了就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好好轻松一下,让疲惫、紧张的心情得到缓解。
假使你也正感到空虚,那么请为自己献上这份最好的礼物一寂寞灵感总在寂寞中闪现每个夜晚都有不同的模样,我独爱月夜。
无论是满月还是月牙,也无论周围有多少繁星点点,当它高挂在天上时,那一泻千里的银白色月光,总是显得格外寂寞。
我正是爱上了月夜的这一点。也许是与工作性质有关,我特别喜欢寂寞的氛围。因为写作的过程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需要独自完成。
很多朋友都曾经问我:“像你这样总是一个人写作,不会觉得寂寞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概如此回答:“如果觉得寂寞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灵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会涌现。”
当夜晚降临、月上东山、四下无人之时,打开电脑,让月光顺着窗帘的缝隙洒进来,恰好照在键盘上,寂寞感一下子涌了上来,灵感便很容易闪现。
每当提起月夜,我总会想起一个伟大的人物——贝多芬。他所谱写的著名的《月光曲》,就是对月夜最好的诠释。
那是一个幽静的傍晚,贝多芬一个人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走到了一间小木屋前。这间小木屋非常简陋,墙上用各种破木板钉了又钉,最大的缝隙足足有一指宽。
可就是这样一间小木屋,却从里面传来一阵优美的琴声。贝多芬一听这琴声就愣住了,因为这正是自己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看到这小木屋的主人虽然贫穷,却如此热爱自己的乐曲,贝多芬感动极了。他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盲人姑娘,正是她在弹奏贝多芬的曲子。
当贝多芬做自我介绍时,盲人姑娘高兴极了,她请求贝多芬亲自弹奏一首曲子给自己听。
贝多芬欣然允诺,在这小木屋里满怀激情地弹奏了一曲。一曲终了,两个人就音乐畅谈甚欢。
正在这时,一阵风吹起,屋中的蜡烛被吹灭了,皎洁的月光从窗口射入,正照射在钢琴之上。
看着这洁白的月光,贝多芬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连串的曲调。他突然不辞而别,夺门而出。
回到家后,贝多芬立刻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原来,在刚才的小木屋中,贝多芬突然有了灵感,所以迫不及待地回家将它写下来。
这首在月夜中写出的乐曲,先是一段平和安详的音乐,仿佛明月冉冉上升,将银光投射在睡梦中的森林和原野。而后,曲调变得轻快活跃起来,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下嬉戏漫舞。到了最后的段落,乐曲更加激烈狂热,有如怒涛飞溅的急流,在月夜下向辽阔的海洋狂奔而去。
这首曲子便是举世闻名的《月光曲》。
每当我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时都在想,那是怎样的一个夜,在幽静的小木屋中,一个旷世的音乐家在月亮的陪伴下,让灵感在五线谱上跳跃,为世人留下优美的旋律。
其实,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其很多作品都是在寂寞中诞生的,他的一生也是寂寞的。
贝多芬的作品以阳春白雪居多,这使得他在当时的社会不被认同,曲高和寡。在全社会都沉醉在莫扎特与海顿的乐曲中时,贝多芬却独自用激情澎湃的灵魂,谱写着一曲曲乐章。
在曲风上,贝多芬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使用别的作曲家不敢使用的和弦,使用贵族们从未听闻的曲式。
这就造成了贝多芬与当时社会不可逾越的鸿沟,将他推向了更加寂寞的深渊。
然而,在这种寂寞中,贝多芬并没有放弃,更没有沉沦,他反而静静地置身于自己的世界中,抓住每个不断闪现的灵感,谱成了一曲曲流传万世的佳作。
我相信很多从事类似行业的人都是喜欢寂寞的,无论是写东西、作画、谱曲,都喜欢在夜晚进行,因为此时是最高效的工作时间。
夜晚是静谧的,日间的嘈杂都变得无声无息,连鸣虫都睡去了,想要特意听到一些动静都是件很难的事情。你不得不寂寞,不得不独自面对黑夜。
然而,这种气氛却使心灵变得极为敏感,每一个细胞都变得异常亢奋,尽情地伸展着触角,嗅着空气中的每一丝有效的信息,随时准备将它变成艺术作品。
月夜的思想有如天马行空,此时的寂寞绝不是忧伤、困苦、无依的,而是一种天大地大,肆意驰骋,不受约束的淋漓畅快。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才子佳人都是在寂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照亮了一个时代。
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一生都在寂寞中辛勤创作、笔耕不辍,因而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尽管年少时,托尔斯泰家境富裕,衣食无忧,但18岁那年,父母亡故,他便一个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天性的善良,使托尔斯泰非常同情农民的处境,希望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农民和地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使他的想法无法实现,也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他只有把这份美好的理想寄于笔上,开始了漫长的写作生涯。在寂寞的岁月中,托尔斯泰创作了很多流芳百世的作品。尽管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托尔斯泰选择了远离人群,在远离莫斯科的庄园中生活。
提起寂寞的哲学家则不能不想到尼采,他的一生都是与寂寞相伴的。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尼采写道:“归来吧,回到寂寞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寂寞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尼采将寂寞带到哲学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他总是在一个人静静思考时灵感闪现,写下一篇篇的华章和精辟的哲学论著。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一生不在意别人对他的否定与质疑,独自一人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儿时的爱因斯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长大后又离开了德国,离开了普鲁士科学院,这使得他与亲友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爱因斯坦曾说自己是一个“寂寞的旅客”,在众人面前,他总是觉得自己需要与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寂寞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它的影响直到今天都是积极而深远的。
张爱玲的心中总是有化不开的寂寞,比任何人都敏感、细腻。她有显赫的家世,但到了她这一代已然没落。张爱玲的童年是黑暗寂寞的,这也为她日后的文风埋下了苍凉的味道。
幼年的不幸使张爱玲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她开始将这些灵光闪现的点滴置诸笔下。《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是从那个时代起就烙印在每一代读者心中的经典著作。
也许你的工作不是写作、画画、作曲等等,那又何妨?你总是需要灵感的,也许是一份合作计划、也许是一项工作方案、也许是一个策划案例、也许是一个宣传创意……这一切都需要灵感闪现。
又或许你的寂寞不只在月夜才会涌起,这些都无关紧要。无论在何时何地涌现的寂寞,都是值得你珍惜的。
请试着与外界隔绝,不与别人交流讨论,只独自一个人思考,也许是某个月夜,也许是某个白日,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心灵变得充实呢?】: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zhujiuci/5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