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句 > 谚语大全

民间俗语:生活的智慧宝库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民间俗语:生活的智慧宝库

【一把手】“一把手”是民间俗称,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人。“一把手”这一称呼的来历,与象征权力的印信印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一把手”这个词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权力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的印信起源很早,据史料记载,大概周朝就已经使用印章了。自秦汉以后,历朝都制定了官印制度,对印文、材质、印鼻、尺寸、印绶都有详细的规定,以区别不同的等级和权力的大小。比如秦汉时规定,皇帝用六玺,白玉质地,螭虎钮,皇后金玺蛇钮,诸侯王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将军金印龟钮,食禄二千石银印龟钮,千石以下至二百石以上铜印鼻钮。这里的“钮”,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就是指印鼻,也就是便于手把抓印面的借力饰物。 从魏晋到宋元时期,印章印文和印绶都有较大的变化,而印钮的变化相对较小。进入明清时期,官印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宽边,细朱叠文,又称为“关防”。由于尺寸较大,材质厚,质量重,为了便于盖章,出现了把手,称为“印把子”、“印把手”。因为印章的加盖,也就意味着权力的确认和实施,所以,“印把子”、“印把手”逐渐讹传为“一把手”,象征着某一范围的最高权力。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橡胶印章大量应用,官方印章的形制基本稳定下来,印面上的把手非常明显,人们更乐于使用“一把手”这一形象的称呼,来指代某一范围的最高权力和主要负责人。

民间俗语:生活的智慧宝库

【一刹那】“一刹那”表示时间极短,它是梵语的音译,是古印度最小的时间单位。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中提到:“时间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咀刹那,六十咀刹那为一臘缚,三十臘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成一日一夜。”这样算来,一刹那约合现在的0.013秒,比一念0.018秒还少了0.005秒,真是够短的。从目前这些时间称呼看,一刹那是最短的。yulujidi.com

【一毛不拔】“一毛不拔”形容人极其自私吝啬。有人把“一毛不拔”与“铁公鸡”联系起来,二者意同,却各行其义。 “一毛不拔”源自《列子·杨朱》,说的是鲁国思想家墨翟同魏国思想家杨朱针锋相对,墨子主张“兼爱”、“爱无差”等;杨朱却主张“为我”,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从你身上拔一根毫毛来救助世道,你愿意吗?”杨朱不以为然地说:“天下本来就不是我一根毫毛能够救济得了的。”禽滑厘追问道:“如果能的话,你拔不拔?”杨朱听了居然没敢答应。是够自私的。

【一字千金】什么字能贵到“一字千金”呢?不是书法作品,而是秦国宰相吕不韦所编写的书。 吕不韦执政期间,曾命手下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后,吕不韦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太好了,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稿费”。于是这个故事引出了“一字千金”的成语。

【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知”现在的用法是形容什么也不知道或抵触回答问题。源自春秋时期。《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子因为对敌情不甚清楚,所以建议不可轻举妄动。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说,作为一名指挥员谋划军事行动,自开始到中间,再到末尾都要搞清楚,而后再进攻。现在我们这三种情况都不知道,这不是作难吗?明代姚福在《青溪暇笔》中也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由此可知,所谓“三不知”,原是指某人对某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而言的。

【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意为只注重个人小天地,利己主义严重,常常被大家讥讽,批评为“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什么个人的小天地被说成是“一亩三分地”呢?它源自皇帝祭祀先农,这“一亩三分地”原来是皇帝耕种的。 清朝皇帝耕种的这“一亩三分地”,位于永定门内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 在太岁殿南面的观耕台前,竖立着一块“一亩三分地”的标牌,上写“一亩三分地为皇帝亲耕祀的籍田,长11丈,宽4丈,分为12畦,中间为皇帝亲耕之位,三公九卿从耕,位于两侧,依古制,皇帝左手扶犁,右手执鞭,作出示范性耕耘,以此劝天下从农。” 皇帝怎么亲耕?藉耕仪式相当隆重,皇帝在“一亩三分地”前,面向南站立,由户部尚书跪进农具,顺天府尹跪进鞭子,皇帝左手扶持农具,右手执鞭,前面的老者牵牛,旁边有两名农夫扶犁,后边顺天府丞捧装种子的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由礼部、太常寺和銮仪卫的六个官员导引护架,在一片乐声中,往返三个来回,即完成“三推三返”的皇帝亲耕礼。 皇帝亲耕的目的,是以此劝民重农务农,以示皇帝对农耕的重视。久而久之,变成了亲耕秀。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民间俗语:生活的智慧宝库: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yanyudaquan/41321.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