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句 > 谚语大全

民间俗语中的传统美德与时代价值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民间俗语中的传统美德与时代价值

【傻瓜】人们把愚蠢的人称为“傻瓜”,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瓜本没有傻与智,此“瓜”非彼“瓜”,要溯本探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据《左传》记载:范宣子对晋国国君说:“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吾祖离于瓜州。”意思是说,姜戎氏的祖先吾离被秦军赶到瓜州。瓜州在今秦岭一带。后来人们把聚居在瓜州的这些姓姜的人称为“瓜子族”。这一族人非常诚实讲信用,也很能吃苦耐劳,每当受雇于人时,他们总是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从不偷懒。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呆傻,又因他们是“瓜子族”,所以称他们是“傻瓜”或“瓜子”。 清代《仁恕堂笔记》有记载:“甘州(今甘肃)人谓不慧子曰瓜子。”于是“傻瓜”就这样产生了。

民间俗语中的传统美德与时代价值

【傻眼】“傻眼”形容出乎意料、措手不及、举止无措、没有办法的尴尬状。它源自“傻”和“眼”的巧妙组合。 首先看一下“傻眼”一词的使用效果。某医院为一孕妇多次进行产前检,确定是双胞胎,且状况良好,结果生下来是连体婴儿,医生顿时傻了眼。“傻眼”一词用得实在绝妙,把当时的情况唯妙唯肖地描述出来了,换任何一个词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傻眼”之所以传神,是把常用来形容糊里糊涂、呆头呆脑的“傻”字,拿来偏偏放在了本是活泼好动的心灵之窗“眼睛”之上,形成了巨大反差的目瞪口呆的“傻眼”,顿时让人领悟到,那促使人傻眼的意外,是多么让人无法捉摸惊诧莫名。

【筵席】“筵”和“席”是我国古代铺在地上的两种坐具。《礼记,乐记》有云:“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 “筵”是竹或草制的坐垫。“席”也是草或竹篾等编织而成的坐垫。唐代的贾公彦说:“凡敷(铺)席之法,初在地者一重即谓之筵,重在上者谓之席。”可见铺陈的顺序是:先铺筵在地上,再铺席在筵上。筵比席略长,上下两层合起来,便是筵席。 正因为古人席地而坐,饮食宴会都在席上,故而引申出“酒席、酒筵”等词来,到后来,“筵席”作为成桌酒菜的代称。

yulujidi.com

【腹稿】“腹稿”是指已经想好但还没有写出来的文稿。 “腹稿”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王勃传》。王勃,唐初四杰之一,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据《新唐书·王勃传》载:“(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而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腹稿。”大意是:王勃在构思写文章时,起初想得不精细,他就先磨好许多墨汁,然后就畅快地喝酒,喝醉了就拉开被子蒙头大睡,等睡醒之后,才拿起笔,饱蘸浓墨,一挥而就,而且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因此,当时人们称他的这一过程为“腹稿”。 现在,“腹稿”一词被广泛应用,特别是高考作文,打草稿来不及,只好先打好腹稿,一气呵成。

【福】春节,家家户户贴“福”字,源自何处。一为“福”字的含义好,二是源自一个传说。 先看“福”字的含义。福,是形声字,偏旁示,乃祭祀祈祷的意思。向神明祈求什么呢?内容在右半边:上边是人的头面,下方是肚腹,肚里的“十”字,乃食物充满,既要有五谷杂粮,也需要鲜蔬荤腥,一句话,吃饱就是福。至如今,人们恭维一个人既胖又健康,总是说:“哎哟,您发福了!” 这不经意间的“发福”,最是祖先创造“福”字的本义。然而,福的内容不断扩展,吃饱之后,自然有新的追求,后被解释为:富、贵、寿、考,齐备为福。富贵自不必说,寿考是平安健康,活到天年。如此一个“福”字,谁不想把其请到家。 再看那个传说。相传,姜太公之妻是个败家种,不管到哪里都败。在姜太公封神之时,其妻说:“别人都封了神,为啥不封我?”姜太公答:“你到哪家哪家败,封你干啥!也罢,要封就封你为穷神吧。”其妻很不满意:“封我为穷神,叫我蹲在哪个地方?”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不能去。”此事被传开后,惊动了老百姓,于是老百姓把自家大门、小门贴上“福”字,以对穷神的拒绝。从此便成了传统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福倒】春节贴“福”字时,许多人喜欢把福字倒着贴,借用“福倒”的谐音—~“福到”。那么,倒贴福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传说。 一说源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人在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没有福字的人家则以暗通元军统统杀掉。夫人马皇后知道后决心救下这些无辜的百姓,心生一计,于是传令全城天明之前都在大门上贴上福字。谁料有户人家又着急天又黑,慌乱中竟把“福”字给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微服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竞把“福”字给贴倒了,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把这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救人救到底,急忙劝道:“这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给贴倒了,这是表示福到了的意思,百姓的福气是您这位明君给带来的,您应该高兴才是啊!”朱元璋一听转怒为喜,传令放人。一场塌天大祸被马皇后巧妙化解。人们从此便将“福”字倒贴。 另一说源于清朝。那年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命人将“福”字贴到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便将大门上的“福”字给贴倒了。 恭亲王福晋(夫人)知道后大发雷霆,扬言要狠狠惩治那个家奴。大管家担心这事要连累自己,慌忙跪在福晋面前说道:“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此是吉祥之兆,奴才要贺喜了!”福晋听了转怒为喜,厚赏了大管家和那个家奴。这件事从恭王府传扬出去,北京城里纷纷仿效,后来,倒贴“福”字成了全国的风俗。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民间俗语中的传统美德与时代价值: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yanyudaquan/43601.html

网络推广就上 58aisou.com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