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照自心如实知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有口皆碑】形容对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们普遍赞美;众人的口,便成了座座无形的丰碑。《五灯会元》卷十七:“(师一日)上堂:……良久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这里是指所有的人都讲说他的功德。《书斋夜话》有一联集句,上联是“娶妻不求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下联是“有名何必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可谓切对。又如《老残游记》三回:“老残道:‘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那是没得说的了。”(无名氏)
有
【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作众生,即生存者的意思。《唯识述记》中说:“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关于“有情”与“众生”两语的关系,说法不一,或谓有情指人类、诸生物。依此则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而众生则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说法认为“有情”即是“众生”的异名,皆包括有情的生物和无情的草木山川等。后常指有感情;有交情。如《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亦指男女之间互相有爱恋之情。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也泛指所有众生。如许地山《愿》中:“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文贤) yulujidi.com
有
【有缘】指事物互相作用、依仗的关系。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关系中才能产生、变化,称为“缘起”。如树,便是由阳光、空气、水份、枝干、花叶等各种缘和合而生成的。《报恩经》卷七说:“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在佛经中,有缘多指信入佛法而得度的有善根的人。此外,遇法宝出现,与高僧往来等,也称有缘.如南朝梁·简文帝《奉阿育王寺钱启》:“牙床白繖,无因不暏;金瓶宝函,有缘斯出。”又如唐·司空图《赠岑上人》诗:“巡礼诸方遍,湘南频有缘。”亦泛指有机缘和条件。如《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又特指有姻缘,亦作“缘会”。如唐·元稹《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俗语中又有“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话的含义偏于上半句,意思是人与人相逢结交都是彼此间有缘。如《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又多专指男女间结为良缘。如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孔雀屏开烛影红,会看佳婿近乘龙。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李明权)
雨
【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外,是个高约100米的平旷山岗,因历代的革命史迹而名扬中外。南宋抗金英雄杨邦义,大义凛然,拒绝金兵劝降,在山下被剖心而殉国。太平军曾在这里同清军数次血战。辛亥革命军曾在此奋战,今有阵亡将士人马冢。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许多革命志士被反动派杀害在此,今建有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传说佛说法时,诸天神飘洒香花以示赞叹,形成壮观的景象,佛家称为“雨花瑞”。后来,“雨花”又不限于佛说法了。梁武帝信佛,也善于讲经,相传他“常披袈裟,讲《放光般若经》,感得天花乱坠,地变琉璃”(《碧岩录》第一则评唱)。梁武帝又延请高僧云光法师在建业(今南京)城南讲经,据说当时花雨坠落,着地化为美丽的雨花石。云光说法处的山岗平广如台,故称雨花台。(见南朝梁·慧皎的《高僧传》)(李明权)
语
【语录】自唐武宗灭佛,佛教经论大量毁坏,佛教徒遁迹山林,使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得以延续下来。禅宗祖师为了方便学人,接引后学,不事华藻,以俗谈平话宣扬深奥的佛理,侍者及门徒随而笔录成文,以便俚俗。因所用多为口语,故延称语录。它的特点是口语化,通俗化,以白话形式出现。最初多为抄本,辗转传阅。其后宋儒讲学,师弟传授,门人弟子记录师说,也沿袭语录名称,语录体裁逐渐盛行。如宋代释道源禅师采访诸方语录集成《景德传灯录》三十卷等。这些《语录》大都以白话叙述,广为流传,越来越接近口语化。“语录”一词在现代仍有使用,如《毛主席语录》等。(无名氏)
欲
【欲火】形容情欲炽盛如火。《楞严经》卷八详明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经文是:“淫习(业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业相)。二习相燃,故有铁床铜柱诸事(业果)。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淫是最重的贪惑,又是生死根本,禅定重障。《楞严经》卷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千百劫,只名热砂。”后以欲火指沉湎色情,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南朝齐·王融《净住子颂·劝请增进篇颂》:“煎灼欲火思云露,沉汨使水望舟桥。”(禹振声)
冤
【冤有头,债有主】语出禅宗。《五灯会元·法云本禅师法嗣》:“上堂,众集定,喝一喝曰:‘冤有头,债有主’。”原意当为找准目标,对机。后谓报仇、讨债要找准冤家、债主,不累及他人。如曹禺《日出》第四幕:“谁叫你跟他们说好话?冤有头,债有主。我自己没求过他们,要你去求?”也写作“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五:“是呀,你们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各算各的,不就结了?”这句俗语还反映出佛家“因果报应”的说教。佛家认为,前世造恶“欠债”,今生就会碰上冤家对头来“讨债”。(李明权)
冤
【冤冤相报】佛教认为,众生间的交往都是有“宿缘”的。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施恩、结冤等情况。根据“业报”之说,施恩者将得到好报,结冤者将得到恶报,俗谓之“还债”、“讨债”。报恩是应该的,佛家有“上报四重恩”等说。而以冤抱冤则形成了“竖穷三世,横遍十方”的因果锁链,俗语称为“冤冤相报”。语本《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若不今生猛断却,冤家相报几时休!”冤冤相报造成了“冤憎会苦”。佛家认为,必须以德报冤,做到冤亲平等,才有可能断除冤冤相报的因果锁链,得到自由。例如: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其屈死一双怨鬼,偿还他来世亨通。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李明权)
圆
【圆成】谓圆满成就。如《楞严经》卷一:“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明代理学家王阳明也借用这一词语,其《传习录》卷上谓:“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唯识宗把圆满成就诸法功德的“实性”,称为“圆成实性”。后俗语中用“圆成”,意为作成、办妥。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他一心想慕娘子,诸物不爱,只求圆成好事。”(李明权)
圆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佛说观照自心如实知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http://www.yulujidi.com/jingdianyuju/yanyudaquan/3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