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人在多数时候是应该懂得知足的,正像成语"知足常乐"说的那样,只有人们先明白对于生活的种种要知足,生活才能让人感到更长久的快乐。有人曾说过,人是否富裕、是否快乐,与他本身所拥有的多寡无关,而是与他的心态相关,而最好的心态莫过于知足。这就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所说的:"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不懂知足是很危险的,人一旦丢弃了知足之心,就会迷失心智,沉沦于过多的欲望之中。由此也可知,人要知足。这也是古人就有的智慧,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中国人自古就倡导知足常乐,这可能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君主的愚民政策有关。然而知足常乐确实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得陇望蜀、利欲熏心终究不能让人们得到稳定踏实的生活,得到心灵真正的平静。所以说,聪明人还是要明白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说起古今中外最懂知足常乐的智者莫过于庄子。庄子心思明净似神,行为飘逸似仙,其德行常为后人们赞颂与向往。他的智慧确非后人所能揣度,但将他的哲学用在俗世的生活中也并非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庄子虽享誉后世,但他活着的时候,生活非常困苦,常常食不果腹,可他却始终安贫乐道,享受着世人难享的快乐。
其实庄子之才,在当时已为各国君王所看重,据说楚王就曾想让庄子到楚国去任职做官。yulujidi.com
有一天,庄子正在河边怡然自得地垂钓,楚王手下的两位大臣身负楚王的期冀,亲自带着礼物来拜访他。
这两位大臣并没有见过庄子,所以当他们看到脚踩破烂草鞋,身着麻布旧衣的庄子时很惊讶。可他们再一细看,发现庄子神态怡然、双目有神,自有一番超脱之气,很像一位德才兼备的隐士,就谦恭地对庄子说出了楚王想要请他出任楚国大臣,帮楚王治理国家的请求。
庄子听罢却依旧坐在那里垂钓,丝毫没有回话的意思。两位大臣于是又将刚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时庄子才慢吞吞地说:“我曾经听说楚国曾有一只死去的神龟,楚王派人将它悉心装扮了一番,放入了檀香制作的木盒之中,并供奉在神庙里,没错吧?"两位大臣听后,不知庄子为什么会这么问,不过还是老实地说:“确有其事。”
庄子听后微微一笑,对两位大臣说:“如果你们是那只神龟,你们是愿意自由自在地在烂泥中爬,还是愿意死后被人供奉呢?"两位大臣异口同声回答说:“在泥里爬。”
庄子听后,也严肃地说:“你们回去吧,就和楚王说我这只神龟情愿在烂泥中无拘无束地爬。"庄子宁愿舍弃荣华富贵,却依旧要保有一份自由的生活,这其中自有其超脱的哲学观,但也有他知足常乐的生活观。
世间万象,世事无常,人也只是其中及极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每个个体就更渺小了。像庄子这样洞明世事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多数人面对这些充满诱惑的东西时,只是盲目地想要占有,而其结果无非就是一无所获。
夏天酷暑时节,有一位旅人正在赶路,他又饿又累,十分疲乏。但这些他都还能抵抗,最要命的是他带的水已经喝光了,干渴的他感到自己即将到达生命的极限。
于是他四处寻找水源,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河,他喜出望外地跑了过去。但他却突然停在了半路,只是傻傻地看着那条河。
正巧这时有一个人也路过此地,看见旅人干渴的模样,就好奇地问他:“这里不是有一条河吗,你怎么不过去喝点水呢?”旅人却回答说:“我太烦恼了,走了这么久,我就见到了这一条小河,可是河水还是太多了,我根本喝不完。"路人听了很诧异,看着正在烦恼的旅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全部都喝掉呢?只要喝到自己不渴了,不就行了吗?”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为人如果不懂知足,对万事都贪婪地想要得到,只会让自己连最微小的东西都失去。对于那些无法拥有的东西要懂得欣赏,而不是占有。用知足常乐来告诫自己,才可能真正跨越生命的种种极限,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仙境。
然而,如果知足常乐变成了一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借口,那就是将知足的解释片面化了,知足也是有其环境限制的,很多时候人也要知不足。
知不足才能有所为。这里的知不足,说的是人要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不能盲目遵从现实,妄自尊大。
鲁迅先生生前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奴隶说",他表示,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只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期,另一个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
后来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广为流传,成了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经典论断。如果说在做稳了奴隶的时期,人们还可以用知足常乐的心态自我开解,那么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人们就应该善用知不足的观点,勇于抵抗,追求新生,而不是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苟且偷生。
同时,知足常乐也不应该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借口,人还是要时常用知不足来自勉,切勿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古代有个读书人名叫李相,在他读书时,总有一个仆人随侍在侧。有一天,他读一本书时,他的仆人皱了一下眉,正巧被李相看到。于是他就问仆人是怎么一回事,仆人很不好意思地对李相说,自己以前总是错念一个字,如今听到李相读这个字,他才知道自己读错了。
而李相听后,却摇了摇头说:“不,不是你错了,是我错了。”随即将错读的字音改了过来,并谦虚地向仆人请教。后来,李相学有所成,将这个仆人奉为自己的“一字师”。
李相做事不盲目自大,不放纵自己的错误,并很有自知之明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正是季老所说的"知不足而有作为的人"。
知足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颇高的人生境界;而知不足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不流俗的行事作风。简单来说就是,为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
软文推广最好平台 58aisou.com |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知足,知不足:http://www.yulujidi.com/mingziwangming/qinglvwangming/5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