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早安晚安

【“礼”是儒家的政治与伦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礼”是儒家的政治与伦理】

中国古代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礼制社会、宗法制社会。作为政治制度的“礼”,是封建社会由上而下的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保证其可以贯彻实施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制度的“礼”,却是由不同的社会组织独立地制定的约束该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例如,乡有乡约,家族有族约,当然它们也有一定的强制措施保证其贯彻实施。无论怎样,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的“礼”都要关系到“礼”与“法”,一般来说,“礼”总是处于主导地位,“法”则是辅助手段。

春秋时代的孔子,他想要恢复安定的社会秩序,所努力采取的措施就是要归结到“礼”,这正是所谓“以礼让为国”(《论语•里仁》)。对于“礼”同“刑”、“政”的关系,孔子有一个相当明确的说法:“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刑”只可以起到一种惩戒作用,只治标,不可以治本,而“礼”则可以防患于未然,此为政的根本。孔子对理想的政治制度有如下一个设想,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这就是所谓“正名”,就是必须君与臣、父与子各止于其分、止于其礼。如此,“礼”不但维系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使上下不可以逾越,同时,对不同阶层也提出了他们特有的规范、要求。孔子的理想“礼制”是由上而下的,首先,绝对为君者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唯有“君使臣以礼",才会有“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如此由上而下的推行,在孔子看来是没有问题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就是他所倡导的尧舜之“恭己正南面”(《论语•卫灵公》)的“内圣外王”的德治。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虽然并没有实施,但是以礼乐治国在他的学生中却的确是有实行的。例如他的学生子游作武城宰的时候,孔子来了,而听到弦歌之声,曾与子游开玩笑说:“割鸡焉用宰牛刀。”(《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对礼乐治国之效用的倡导可见一斑。

【“礼”是儒家的政治与伦理】

孟子倡导“仁政”。仁政事实上同样是以德治、礼治为其核心内容的,和孔子由上而下的推行是不谋而合的。相比之下,孟子更强调对“君”的要求,假若君不可以遵循为君之道,行为君之礼,那么“君”就是人人可以诛之的“独夫”,而不能够称之为君。总的说来,孟子对于礼具体论述的地方是很少的,但这并不是说孟子对礼乐制度不重视,礼也贯穿于孟子的理想的政治制度中。例如孟子对井田的推崇,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物质上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在此基础上就是要立庠序之教,用礼来教。

荀子由于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对礼乐之教化也特别重视。和孟子一样,荀子大谈王道政治,而王道政治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义。他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荀子•王制篇》)这就是说,礼义之治和天地之生具有同等重要的功能,君子正由于其制礼作乐而能够与天地“参”。荀子将治理国家分成“修礼""为政”"取民"与“聚敛”几个方面,而“修礼”处在最高地位。荀子的礼制,包括丧、祭、朝、聘、师、旅等一整套的规定。这一套制度诚然有其历史根源,荀子对此也有细节上的考察,同时有他的解释。值得一提的是,荀子注重“礼”的时候,也注重“法",可是“礼”一直处在主导地位。礼治和法治都要统一到“大人君子”的人治,这也昭示我们的传统的政治制度中没有西方那样一种法制化的客观理性精神。

礼乐作为政治制度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不管它的历史功过怎样,都已成为历史。社会必须走上法制化道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礼乐文化是否也只可以成为历史陈迹呢?答案恰恰相反,理由是它在人们的日常伦理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礼乐制度的灭亡,是指它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已经灭亡了,可是礼在人们的日常伦理生活中还是必不可少的,仅仅是不再具有强制性特征而已。例如师生、父子、宾主、老幼间所必须遵守的仪节,人们言谈举止要有相应的规矩,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儒家学者们所说的“礼”的重要内容。yulujidi.com

孔子总是讲“立于礼”(《论语•泰伯》),讲“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所以,""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为基本的东西,缺少了礼,就不可以做好一个人。孔子认为,“礼”是“仁”的内在情感的具体表现,是人的情感所需要的。这种需要,不仅有善的一面,也有美的一面。现在讲“礼”就是一种人格美,一种“善”。反过来说,礼又能够培养人们向善、向美的情感。这就是曾子说的“民德归厚”(《论语•学而》),让人们在行礼的时候时刻保持一颗恭敬的、真诚的心。""就更不必说了,例如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慢慢品味其尽善尽美之意。《论语》中《乡党》专门对孔子衣食住行所遵循的礼节作了十分详细的记载,其中自可体会到一颗恭敬、真诚的心。再如,孔子讲述当时的射之礼就很有味道,射是饮酒中的一种游戏,但其仪式很有礼的含义。孔子讲君子本来是无所争的,如果说他有什么争的话,就表现在“射”上,“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小的仪节,慢慢说来,也能够使人感受到日常伦理生活中的“礼趣”。

在孟子看来,礼在人们的日常伦理生活中就好比一道常常进进出出的门,“礼,门也。”(《孟子•万章下》)缺少这道礼之门,则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事情是不能想象的。礼的最原始的意义当然就是“恭敬”“辞让”之心,因此“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如果对他人行礼而不见回应,就要反过来思考一下,是不是我不够恭敬呢?因为“礼敬”“礼让”本来就产生于人之同情,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于礼的另一方面的意义就是“节文”,使仁义的真情实感在表现出来时不单单体现一种善,并且体现与人交往仪节的美。也只有在和人的真实情感相联系时,此种看来只有书面作用的礼节才能体现出美来。所以说:“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孟子•尽心下》)荀子和孔孟不同,他并不觉得人性或人情是善,性仅仅是"本始材朴”,"文理隆盛”之“伪"即人为是相反的,而礼则使“性伪合”(《荀子•礼论篇》)。于是说:“若夫断之续之,博之浅之,益之损之,类之尽之,盛之美之,使本末终始,莫不顺比,足以为万世则,则是礼也。”(《荀子•礼论篇》)这里出现的"",用来代表的就是人情。由此可见,荀子特别重视礼的“文""饰”作用。正是这种文饰作用,使人情表现出来时才可以既合于善,又合于美。所以说:“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荀子•礼论篇》)也是由于这种文饰作用,让人的欲望满足时不至于过恶、过乱,因此,礼可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篇》)先秦儒者从“文"的范畴来讲“礼”,谈的就是礼的形式的问题。

朱熹在把“礼”作为“人事之仪则”时,也认为它是“天理之节文”,说的也是礼作为外在形式的问题。由此可见,礼之外在形式并不是不重要。所谓“礼”中的“文”,就是我们如今说的礼仪、礼节、礼貌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外在形式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形式虽然在变,但形式本身还是要坚持的。例如孔子、孟子与荀子,无论他们把人性、人情统一为善还是统一为恶,但“礼”中的“文”一直是重要的,它代表的是人们的日常伦理生活中的善与美的和谐。不管性情善恶,如此一种温文尔雅的和谐都可以陶冶、熔铸人之性情,体验生之乐趣、情趣,维护社会的有序化运作。我国向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而这方面的不断缺失不能不让人担心。“礼”,就算仅仅是一种形式,在任何社会中都依旧是必要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礼”是儒家的政治与伦理】:http://www.yulujidi.com/yuludaquan/zaoanwanan/53331.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语录基地网

http://www.yulujidi.com/

| 陕ICP备18015394号

句子大全网 | 语录基地网 语录大全

让文字诠释最美的心声

让文字的温度,温暖生活

联系QQ: